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0-06-26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解答】(1)A.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原文只是说“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B.“关键在于实现圈内不同区域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错,由材料二“没有社会体制的一体化,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一体化,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可知,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关键在于“社会体制的一体化”;C.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三“各项福利”与材料一、材料二提及的“城市公共服务”内容一样,均指“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B.“将由”,混淆时态,已然变未然,注意材料一原文的“已由”。
(3)惠州城区常住人口200万左右,属II型大城市,《重点任务》明确,2019年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所以可以实现“想入即入”。B项支撑材料二,C项、D项支撑材料三。
(4)访谈类材料,访谈内容始终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带来的各种影响,中心集中。
形式上,由记者提问导入话题,入题简单,不枝不蔓,利于读者把握每部分谈话内容。发改委负责人高屋建瓴的回答,则具有现实针对性,易引发读者关注。
访谈内容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先指出重要户籍改革措施,再分析大中小城市户籍改革的优先顺序,接着点出户籍改革对配套政策带来的影响,层层推进,使文章结构、思路条理清晰。
论证中主要运用了引证法,如“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下同欲者胜”等,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极富启发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我国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有何意义可以结合“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有力扫清阻碍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策希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能在城市落户”概括得出。
答案:
(1)D
(2)B
(3)A
(4)①材料一是访谈类材料,材料内容始终围绕《重点任务》,中心集中。
②访谈形式,入题简单,利于读者把握谈话内容。访谈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易引发读者关注。
③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使材料结构、思路条理清晰。
④论证中主要运用了引证法,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极富启发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①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②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③将有力扫清阻碍都市圈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
④释放改革红利,同时给城市带来人口红利,保持城市竞争力。
一、(二)现代文本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解答】(1)A.“表达了自己对城市不断扩建、无边无际的否定”分析错误。作者引用的目的是证明“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而且作者并不否定城市的大,只是惋惜漫步文化的缺失。
(2)D.“语言辛辣诙谐”不准确。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善用修辞,如“巨石激起的涟漪”比喻了城市猛烈打张的态势;“威风凛凛”形容出长安街建筑的高大和傲慢。对所谓的“精神足疗”法,作者认为其精神价值实际上相当有限,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为自己所做的“足底按摩”。语言辛辣。
(3)第一问: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失足”在此特指“失去双脚”,有“失落”“失去支撑”的含义。第二问:本句强调路对于有意义的行走的价值。如果双足缺乏有力量的落点,亦即所走的道路没有价值,那么不但肉体会退化;精神也无法通过行走而找到依托。
(4)不同意。看似多余,实则凸显了主题;用事实说话,让人们直观感受丢失了脚步的窘境;有反讽的效果,直击现实问题,引起反思。
同意。这是“闲笔”,不能起到卒章显志的效果;行文拖沓,破坏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带有调侃讽刺之嫌,破坏了文章的严肃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解答】(1)A.句意: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述奏事,天子也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喜欢饮酒,追求奢侈,议论者认为这是他的不足。“敷奏”,陈述奏事,中间不断开,排除CD;“吏部尚书”是官职,中间不断开,排除B。
(2)D.太子宾客,省称宾客。唐代始置,明代以后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的“宾客”是“贵族的门客、策士”的意思。
(3)B.“不徇私情,引经据典”与原文不符。结合“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分析,皇帝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坚持治他们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
(4)①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子有几百件,李崇义责备裴琰之叫(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为什么如此逼迫人?”
②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解救人们饥寒的危害吗?
(5)服侍父亲,有孝德;不畏权贵,讲公正;进言劝谏,现忠心;量才选人,爱惜人才。
参考译文:
裴漼,出自绛州闻喜望族。父名琰之,永徽年间任同州司户参军,年纪很轻,不重视府署中的事务,刺史李崇义瞧不起他,劝戒他说:“同州是三辅之地,政事繁多,你何不找个轻松的官职?不要留在这里!”裴琰之恭敬地答应。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牍(案卷)有几百件,李崇义责备他让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何至于如此逼迫人?”就命小吏准备好纸笔从速处理,一天就将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确精妙。李崇义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要埋没自己,造成我的过错呢?”从此名震一州,号称“霹雳手”。后来任永年令,施政惠民,属吏立碑赞美他。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而辞官。裴漼服侍父病十多年,不肯出任外官。裴琰之去世后,才考中明经科,调任监察御史。当时崔湜、郑愔掌管吏部选举,因贪赃而被治罪,受到李商隐的弹劾,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坚持治他们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多次升任为中书舍人。睿宗营建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当时旱情严重,而役使民夫不止。裴漼上书说:“春夏之交不该聚集民众展开大规模工役,不可以兴建土木工程,妨害农事。如果役使超出限度,那么就会有疫病水旱之灾,这是天与人之间定会发生的感应啊。现在从冬到春,雨水不按时令而降,人心忧愁,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却仍大兴土木,旱灾正是由此而生。如今春耕刚刚开始,丁壮从事工役害多利少,这是饥寒的苗头。《春秋》上记载说庄公三十一年冬,无雨,当时一年中三次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当时正修建南门。陛下以天下为怀,应公开下制书,命二京工程和购买木石全部停止。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补救人们饥寒的危害吗!”没有得到答复。迁任兵部侍郎。因主持铨选有功,特授一子做官。开元五年,裴漼任吏部侍郎,选拔的士人很多。拜授御史大夫。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述奏事,天子也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慢慢养了很多妾,追求奢侈,议论者认为这是他的不足。改任太子宾客。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懿。
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解答】(1)D.“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分析有误,这一联的意思是,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谁又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抱负呢?
(2)①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
②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
③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
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解答】故答案为:
(1)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重点字:幽)
(2)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重点字:妄)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涩、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解答】(1)结合“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分析,运用了比喻;
结合“老燕子……手舞足蹈”分析,运用了拟人;
结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分析,运用了引用。
故选C。
(2)原句分别把小燕子的眼睛、嘴唇、小脑袋作为描写的主体,句式一致;原句运用了叠词和有童趣的词语,抓住了小燕子的形象特点。
(3)①兴奋地讨论着什么;②用彼此真诚和善意
7.
第①句,在“我国”的前面加上“随着”或者去掉“的”;
第⑤句,在句号前加上“的现象”;
第⑥句,删掉“一些城市”;
第⑨句,“不仅”与“而且”后面的内容要互换。
8.
钟南山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救治;中国经验受到国际关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解答】(1)A.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原文只是说“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B.“关键在于实现圈内不同区域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错,由材料二“没有社会体制的一体化,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一体化,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可知,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关键在于“社会体制的一体化”;C.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三“各项福利”与材料一、材料二提及的“城市公共服务”内容一样,均指“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B.“将由”,混淆时态,已然变未然,注意材料一原文的“已由”。
(3)惠州城区常住人口200万左右,属II型大城市,《重点任务》明确,2019年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所以可以实现“想入即入”。B项支撑材料二,C项、D项支撑材料三。
(4)访谈类材料,访谈内容始终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带来的各种影响,中心集中。
形式上,由记者提问导入话题,入题简单,不枝不蔓,利于读者把握每部分谈话内容。发改委负责人高屋建瓴的回答,则具有现实针对性,易引发读者关注。
访谈内容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先指出重要户籍改革措施,再分析大中小城市户籍改革的优先顺序,接着点出户籍改革对配套政策带来的影响,层层推进,使文章结构、思路条理清晰。
论证中主要运用了引证法,如“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下同欲者胜”等,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极富启发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我国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有何意义可以结合“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有力扫清阻碍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策希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能在城市落户”概括得出。
答案:
(1)D
(2)B
(3)A
(4)①材料一是访谈类材料,材料内容始终围绕《重点任务》,中心集中。
②访谈形式,入题简单,利于读者把握谈话内容。访谈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易引发读者关注。
③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使材料结构、思路条理清晰。
④论证中主要运用了引证法,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极富启发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①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②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③将有力扫清阻碍都市圈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
④释放改革红利,同时给城市带来人口红利,保持城市竞争力。
一、(二)现代文本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解答】(1)A.“表达了自己对城市不断扩建、无边无际的否定”分析错误。作者引用的目的是证明“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而且作者并不否定城市的大,只是惋惜漫步文化的缺失。
(2)D.“语言辛辣诙谐”不准确。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善用修辞,如“巨石激起的涟漪”比喻了城市猛烈打张的态势;“威风凛凛”形容出长安街建筑的高大和傲慢。对所谓的“精神足疗”法,作者认为其精神价值实际上相当有限,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为自己所做的“足底按摩”。语言辛辣。
(3)第一问: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失足”在此特指“失去双脚”,有“失落”“失去支撑”的含义。第二问:本句强调路对于有意义的行走的价值。如果双足缺乏有力量的落点,亦即所走的道路没有价值,那么不但肉体会退化;精神也无法通过行走而找到依托。
(4)不同意。看似多余,实则凸显了主题;用事实说话,让人们直观感受丢失了脚步的窘境;有反讽的效果,直击现实问题,引起反思。
同意。这是“闲笔”,不能起到卒章显志的效果;行文拖沓,破坏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带有调侃讽刺之嫌,破坏了文章的严肃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解答】(1)A.句意: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述奏事,天子也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喜欢饮酒,追求奢侈,议论者认为这是他的不足。“敷奏”,陈述奏事,中间不断开,排除CD;“吏部尚书”是官职,中间不断开,排除B。
(2)D.太子宾客,省称宾客。唐代始置,明代以后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的“宾客”是“贵族的门客、策士”的意思。
(3)B.“不徇私情,引经据典”与原文不符。结合“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分析,皇帝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坚持治他们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
(4)①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子有几百件,李崇义责备裴琰之叫(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为什么如此逼迫人?”
②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解救人们饥寒的危害吗?
(5)服侍父亲,有孝德;不畏权贵,讲公正;进言劝谏,现忠心;量才选人,爱惜人才。
参考译文:
裴漼,出自绛州闻喜望族。父名琰之,永徽年间任同州司户参军,年纪很轻,不重视府署中的事务,刺史李崇义瞧不起他,劝戒他说:“同州是三辅之地,政事繁多,你何不找个轻松的官职?不要留在这里!”裴琰之恭敬地答应。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牍(案卷)有几百件,李崇义责备他让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何至于如此逼迫人?”就命小吏准备好纸笔从速处理,一天就将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确精妙。李崇义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要埋没自己,造成我的过错呢?”从此名震一州,号称“霹雳手”。后来任永年令,施政惠民,属吏立碑赞美他。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而辞官。裴漼服侍父病十多年,不肯出任外官。裴琰之去世后,才考中明经科,调任监察御史。当时崔湜、郑愔掌管吏部选举,因贪赃而被治罪,受到李商隐的弹劾,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坚持治他们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多次升任为中书舍人。睿宗营建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当时旱情严重,而役使民夫不止。裴漼上书说:“春夏之交不该聚集民众展开大规模工役,不可以兴建土木工程,妨害农事。如果役使超出限度,那么就会有疫病水旱之灾,这是天与人之间定会发生的感应啊。现在从冬到春,雨水不按时令而降,人心忧愁,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却仍大兴土木,旱灾正是由此而生。如今春耕刚刚开始,丁壮从事工役害多利少,这是饥寒的苗头。《春秋》上记载说庄公三十一年冬,无雨,当时一年中三次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当时正修建南门。陛下以天下为怀,应公开下制书,命二京工程和购买木石全部停止。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补救人们饥寒的危害吗!”没有得到答复。迁任兵部侍郎。因主持铨选有功,特授一子做官。开元五年,裴漼任吏部侍郎,选拔的士人很多。拜授御史大夫。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述奏事,天子也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慢慢养了很多妾,追求奢侈,议论者认为这是他的不足。改任太子宾客。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懿。
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解答】(1)D.“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分析有误,这一联的意思是,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谁又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抱负呢?
(2)①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
②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
③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
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解答】故答案为:
(1)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重点字:幽)
(2)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重点字:妄)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涩、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解答】(1)结合“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分析,运用了比喻;
结合“老燕子……手舞足蹈”分析,运用了拟人;
结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分析,运用了引用。
故选C。
(2)原句分别把小燕子的眼睛、嘴唇、小脑袋作为描写的主体,句式一致;原句运用了叠词和有童趣的词语,抓住了小燕子的形象特点。
(3)①兴奋地讨论着什么;②用彼此真诚和善意
7.
第①句,在“我国”的前面加上“随着”或者去掉“的”;
第⑤句,在句号前加上“的现象”;
第⑥句,删掉“一些城市”;
第⑨句,“不仅”与“而且”后面的内容要互换。
8.
钟南山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救治;中国经验受到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