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20-07-2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解答】(1)A.“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于文无据;B.“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根据第二段可知,是决定了“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D.“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原文最后一段为“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2)A.“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引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如引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引用“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为了说明“‘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3)C.“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
答案:
(1)C
(2)A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解答】(1)B.“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材料二第三段为“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
(2)A.“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材料二原文为“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非“改变”。
(3)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设,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解答】(1)D.“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不当,文中二人并没有体现出“硬汉”形象,主要是对平庸的现实不满,向往冒险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迷惘,塑造的是“迷惘的一代”的形象。
(2)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3)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解答】(1)A.译文: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2)B.“由丞相主持”有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3)C.“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有误,原文是“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说明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与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不是同一年的事情,不能用“同时”。
(4)①粜:出售,卖;粥:粥,稀饭;分坊:到各街巷;活:救活。译文: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②浑涵:博大丰富;光芒:光辉灿烂;雄视:称雄;鲜;少。译文: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解答】(1)A.“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根据题目“杜门见寄”可见,皮日休虽然闭门谢客,但仍旧与作者通信,不能说是“不通音讯”。
(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解答】故答案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重点字:芰、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重点字:衫)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重点字: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解答】(1)第一处,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十分独特:非常特别。这里强调的是篆刻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门类,应用“十分独特”。
第二处,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这里形容艺术家在文艺方面很有才华,应用“才华横溢”。
第三处,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这里形容流派风格繁多而新奇,应用“异彩纷呈”。
第四处,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这里强调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用“不可或缺”。
故选C。
(2)原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由于”和“使”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还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承揽”不能搭配“技艺”,改为“传承”。A.存在同样的成分残缺的问题,删去“由于”或“使”;B.存在同样搭配不当的问题,将“承揽”改为“传承”;C.存在同样搭配不当的问题,将“承揽”改为“传承”;D.正确。
故选D。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递进;
A.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B.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递进;
C.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转变;
D.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B。
答案:
(1)C
(2)D
(3)B
8.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9.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四、写作(6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解答】(1)A.“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于文无据;B.“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根据第二段可知,是决定了“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D.“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原文最后一段为“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2)A.“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引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如引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引用“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为了说明“‘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3)C.“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
答案:
(1)C
(2)A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解答】(1)B.“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材料二第三段为“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
(2)A.“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材料二原文为“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非“改变”。
(3)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设,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解答】(1)D.“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不当,文中二人并没有体现出“硬汉”形象,主要是对平庸的现实不满,向往冒险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迷惘,塑造的是“迷惘的一代”的形象。
(2)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3)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解答】(1)A.译文: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2)B.“由丞相主持”有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3)C.“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有误,原文是“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说明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与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不是同一年的事情,不能用“同时”。
(4)①粜:出售,卖;粥:粥,稀饭;分坊:到各街巷;活:救活。译文: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②浑涵:博大丰富;光芒:光辉灿烂;雄视:称雄;鲜;少。译文: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解答】(1)A.“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根据题目“杜门见寄”可见,皮日休虽然闭门谢客,但仍旧与作者通信,不能说是“不通音讯”。
(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解答】故答案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重点字:芰、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重点字:衫)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重点字: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解答】(1)第一处,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十分独特:非常特别。这里强调的是篆刻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门类,应用“十分独特”。
第二处,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这里形容艺术家在文艺方面很有才华,应用“才华横溢”。
第三处,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这里形容流派风格繁多而新奇,应用“异彩纷呈”。
第四处,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这里强调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用“不可或缺”。
故选C。
(2)原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由于”和“使”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还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承揽”不能搭配“技艺”,改为“传承”。A.存在同样的成分残缺的问题,删去“由于”或“使”;B.存在同样搭配不当的问题,将“承揽”改为“传承”;C.存在同样搭配不当的问题,将“承揽”改为“传承”;D.正确。
故选D。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递进;
A.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B.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递进;
C.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转变;
D.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B。
答案:
(1)C
(2)D
(3)B
8.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9.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四、写作(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