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8-15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
1.(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仿生材料研究很快发展成为国际前沿研究热点。研究者从天然生物材料中寻找结构性能机理,用于指导新材料的研发,响应各个领域对功能材料的需求。
 在自然界中,穿山甲的鳞片可以有效保护它免受狮子的啃咬,是良好的、天然的防弹衣。研究发现,它的鳞片是层级结构,鳞片的叠覆方式又提高了防护性能。这样的结构性能机理可以用来制备用于人体的防护衣,例如军用的防弹衣。飞鸟羽毛的羽轴在飞行中提供主要的力学支撑,它的质量、抗弯曲性、抗扭转性以及变形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性能。对这些性能的研究,为研发航空用先进复合材料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须鲸嘴里长着几百个鲸须板,帮助过滤摄食,它们能够长期承受海水的循环作用力而不发生断裂,具有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和抗断裂性能。通过对鲸须结构性能的研究,人们希望能够为海洋环境中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使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控制裂纹的萌生和发展。这样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速舰艇以及海洋波浪能发电设备的一些结构部件。
 还有很有趣的生物材料,像食人鱼的牙齿,棱皮海龟的龟壳,海马的骨骼等。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能机理是一个真正的寻宝过程,也使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之处。老子曾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开普勒和爱因斯坦也曾强调大自然给予了人类最丰富、最有价值的启发。仿生材料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收获了用于指导研发新材料的基础理论,也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和思考问题的头脑。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很渺小的,要以敬佩、学习的态度去感受和研究大自然的杰作。
(摘编自王彬《从神奇动物身上寻宝》)
 
材料二: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任何野生动物,无论是濒危的还是常见的,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定位,其他物种无法取代。我们必须承认自然的主体价值,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家崇尚“法自然”“清静无为”,孔子提倡“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但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挤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人为地侵占和割裂……人类跨越了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的边界。我们应该要做的是不打扰﹣﹣这也是人类与野生动物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们必须杜绝不合理的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工业文明几百年突飞猛进的高消耗式发展,已经使地球生物圈退化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友好共生、和谐共存。
(摘编自张文娟《人类与野生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材料三:
 在最近二十年中,世界史坛出现了一个“后人类史学”的趋向,其目的是突破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史学观念和书写传统。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书写代表了西方近代史学的模式,这一模式在战后受到了诸多批评。而近年新兴科技领域的长足进展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加促使史家重新思考人类自身的发展及其与自然、地球的关系。环境史、动物史和“大历史”等史学流派的出现和流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历史思维和观念。如果说约翰•麦克尼尔等人所做的环境史研究,从时间上扩展了近代的历史学,那么达尼尔•斯梅尔对“深度历史”的探究,则在空间上扩大了历史研究的对象。而当今蓬勃兴起的动物史、生物史以及植物史的研究,已经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了人类之外。
 杰瑞德•戴蒙德在1997年出版的《枪炮、细菌和钢铁》一书指出,欧亚大陆的居民很早就畜养家畜,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当地居民的进化,进而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与其他大陆的居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书出版的同时,动物史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史坛渐渐兴起,因为人类很早就与动物有所接触,食用动物蛋白也直接帮助了人类的进化。史家对动物史的研究产生兴趣,似乎也理所当然。不过,近年动物史研究的开展,其方向和主旨则是为了突破以人为主的历史学传统。这种“后人类史学”中的动物史研究,希图解决一个史学方法论的问题,因为仅仅依靠人类记录的文献资料显然不够,而且必然会有偏见。《历史的动物》一书指出,我们的过去其实是一个多物种的过去﹣﹣人类和其他物种有着密切的交流互动,并相互影响。所以今天动物史的研究,不只是从人的立场描述动物的历史,研究者开始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兽医学、动物学等),不再拘泥于人记录的文献史料。动物史研究的兴起,与近年动物保护主义运动自然相关,但其方法论上的新意,则与环境史的突进有密切的关联。环境史和动物史研究者所付出的努力,最终将有利于更新历史学的现状。
(摘编自王晴佳《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后人类史学”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须鲸能够长期承受海水的循环作用力而不发生断裂,具有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和抗断裂性能。
B.通过对鲸须结构性能的研究,人们研制出了可以用于制备高速舰艇某些结构部件的复合材料。
C.任何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其他物种无法取代的,我们要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平衡。
D.近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侵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得地球生物圈退化到崩溃边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山甲鳞片和飞鸟羽轴的结构性能机理适用于制备军用防弹衣和研发航空用先进复合材料。
B.欧亚大陆居民的进化与他们很早就畜养家畜有关这让他们与其他大陆的居民形成鲜明对比。
C.动物保护主义运动与环境史的突进,最终都将对更新历史学的现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D.今天的动物史研究不再从人的立场描述动物的历史,从而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各种偏见。
(3)下列不符合材料二中“不打扰”相处方式的一项是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C.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狼,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鹿径变得皱皱巴巴。(《像山那样思考》)
D.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都市精灵》)
(4)根据材料三,概述“新的历史思维和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5)如何正确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少功
 直到现在,我说到盐早,都是用“他”。在马桥,与“他”近义的词还有“渠”。区别仅仅在于,“他”是远处的人,相当于那个他;“渠”是眼前的人,近处的人,相当于这个他。
 多少年后,我再到马桥,又听到了满耳的“渠”字,又见到了一个个面容熟悉或陌生的﹣﹣渠。我没有见到作为“渠”的盐早。
 我想起当年他经常帮我挑柴,也曾屡屡被我们逗耍。我特别记得他着急的样子,一脸涨红,额上青筋极为茂盛地暴出,见到谁都怒气冲冲,对我们更是恶狠狠地嗷嗷直叫。但这种恼怒,并不妨碍他后来还是为我们挑柴或担别的什么。只要我们见到他的肩空着,笑一笑,打个手势,他还是咕咕哝哝朝重物而去。
 我没有找到他。村里人说,龙家滩的什么人喊他去帮工了。至于他的家里,是不必去的,也是万万不能去的。他的婆娘连饭都不会做,在田里薅禾,薅着薅着就一屁股坐在泥巴里去了,就是这么个人。
 我还是去了,在人们嘻嘻窃笑之下走向了那张黑洞洞的门。我看见墙上挂着几个装种籽的葫芦,还有很多狰狞的干蛇皮,像五颜六色的壁毯。我看见主妇果然蓬头垢面,额头上亮着一处显眼的疤花,不知是如何留下来的。她该笑的时候不笑,不该笑的时候突然哈哈大笑,老熟人似的亲热让我有点怪异。她端来一碗茶,莫说喝,就是看一眼,碗边上腻腻的一圈黑污也让我恶心半天。各种颜色的衣物,其实都成了一种颜色,一种糊糊涂涂的灰暗,乱糟糟地堆在床上。主妇突然从那里面拖出一件东西,吓了我一跳。那件东西居然有鼻子眼睛,是个娃崽。居然一直不哼一声,在刚才哈哈大笑下也不曾惊醒,任凭三两只苍蝇爬在他紧闭双眼的脸上。
 我差一点疑心他是个死婴﹣﹣主妇只是拿来做做样子而已?
 我匆匆给了她二十块钱。这当然有些吝啬,也有些虚伪。二十块钱做什么呢?与其说是对盐早的同情,不如说是支付我的某种思念,赎回我的某种歉疚,买来心里的平静和满足,也买回自己的高尚感。我想到二十块钱就可以使自己迅速地哼起歌来,就可以马上离开这个恶心的破房子然后逃入阳光和鸟语,实在很便宜。我想二十块钱就可以使自己今后的回忆充满诗情充满玫瑰色的光辉,实在很便宜。
 我原封不动地放下茶碗,走了。
 晚上,我住在乡政府的客房里。有人敲我的门,打开来,黑洞洞的外面没有人影,只有一根圆木直愣愣捅进房来。我终于看清了,随后进来了盐早,比以前更加瘦了,身上每一块骨节都很尖锐,整个身子是很多锐角的奇怪组合。尤其是一轮喉骨尖尖地挺出来,似乎眼看就要把颈脖割破。他笑的时候,嘴里红多白少,一张嘴就暴露出全部肥厚的牙龈。
 他的肩还没有闲着,竟把一筒圆木又背了这十多里路。
 他显然是追着来看我的。从他手势来看,他要把这筒木头送给我,回报我对他的同情和惦记。他家里也许找不出比这更值钱的东西。
 他还是不习惯说话,偶尔说出几个短短的音节,也有点含混不清。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对我的问话报以点头或摇头,使谈话得以进行。即便他不是一个牛哑哑,我们也找不到什么话题,除了敷衍一下天气和今年的收成,除了谢绝这一筒我根本没法带走的木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点燃他的目光才能使他比点头或摇头有更多的表示。他沉默着,使我越来越感到话的多余。我没话找话,说你今天到龙家滩去了,说我今天已经到过你家,如此等等。我用这些毫无意义的废话,把一块块沉默勉强连成谈话的样子。
 差不多半个钟头到了。也就是说,一次重逢和叙旧起码应该有的时间指标已经达到了,不算太仓促,不算太敷衍,有了它,我们的回忆中就有了朋友,不会显得太空洞和太冷漠。我总算忍住了盐早身上莫名的草腥味﹣﹣某种新竹破开时冒出来的那种气味。过了这艰难而漫长的时光,眼看就要成功了。
 他起身告辞,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重新背上了那沉沉的木头,一个劲地冲我发出“呵呵”的声音。
 他出门了,眼角里突然闪耀出一滴泪。黑夜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我看见了那一颗泪珠。不管当时光线多么暗,那颗泪珠深深钉入了我的记忆,使我没法一次闭眼把它抹掉。那是一颗金色的亮点。我偷偷松下一口气的时候,我卸下了脸上僵硬笑容的时候,没法把它忘记。
黑夜里已经没有脚步声。
 我知道这颗泪珠只属于远方。远方的人,被时间与空间相隔,常常在记忆的滤洗下变得亲切、动人、美丽,成为我们梦魂牵绕的五彩幻影。一旦他们逼近,一旦他们成为眼前的“渠”,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很可能成为一种暗淡而乏味的陌生,被完全不同的经历,完全不同的兴趣和话语,密不透风坚不可破地层层包藏,与我无话可说﹣﹣正像我可能也在他们目光里面目全非,与他们的记忆绝缘。
 我想找到的是他,但只能找到渠。我不能逃离渠,又没有办法忘记他。
 马桥语言明智地区分“他”与“渠”。我在那一个夜晚看得很清楚,在这两个词之间,在那位多个锐角的奇怪组合扛着木头,一步从“渠”跨入“他”的时候,亮着一颗无言的泪珠。
(节选自《马桥词典》,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饱受良心的谴责,不顾众人劝阻去探访盐早,给了盐早的婆娘二十块钱,努力用金钱补偿曾经对他的伤害。
B.描写盐早家中脏乱不堪的景象和他“连饭都不会做”的婆娘、“差一点疑心是个死婴”的娃崽,都展现了盐早生活的困苦。
C.“我原封不动地放下茶碗,走了。”一方面是我嫌弃这样糟糕的卫生状况,另一方面也表现“我”心理上的难以接纳和疏远。
D.盐早的肩膀仿佛一直不空,总是担着东西,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而他把一筒圆木背来又背回,想送给我又徒劳,令人心酸。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巧妙地把小说的内容放置在词条下,通过对马桥的方言词汇“渠”的解读,表现人与人之间现实、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B.“我再到马桥,又听到了满耳的‘渠’字,又见到了一个个面容熟悉或陌生的﹣﹣渠。”这里用破折号来表示语气的舒缓和延长。
C.“把一块块沉默勉强连成谈话的样子”化虚为实,形象地写出无奈沉默的时间之多,突出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无话可说。
D.写盐早“整个身子是很多锐角的奇怪组合”,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他极度的瘦,也暗含了作者的怜悯与感伤。
(3)请简要概括盐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文章结尾处,“一步从‘渠’跨入‘他’的时候,亮着一颗无言的泪珠”这句话包含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