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8-19
2019-2020学年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诗歌阅读
1.(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地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3)“金黄的稻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4)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草木知音吴征镒
吴晶晶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结缘草木
这位一生与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家里什么植物也没有种,那些花草树叶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他的脑子里。
“现在我的身体不行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这位老科学家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院士曾亲笔书写了这八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
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八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吴征镒和植物打交道,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那时才五六岁的他最爱去花园里玩耍,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这个小时候喜欢琢磨花花草草的孩子,后来竟成了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大植物学家。
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辈子沉浸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践行着“极命草木”的精神。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这样的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还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或是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植物学研究。
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3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还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抄录和整理了我国高等植物各种属的文献记载,以及这些植物的分布,完成了一套3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后来《中国植物志》最基本的资料之一。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样评价吴征镒。
“摔跤冠军”
植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考察。吴征镒以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语言。
植物王国云南更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区。每逢雨季,云南的红土地让这位植物学家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吴征镒长了一双平脚板,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
“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但是他满不在乎,因为摔跤还给他带来过意外收获。”昆明植物所原所长周俊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文山考察,吴征镒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当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白色寄生植物,仔细一看就认出是“锡杖兰”,这是中国植物分布的新记录。
他总是自己做最基础的工作,从野外考察,到写出名录,再带领大家分科分属编写。除了植物的名称,科、属、种,定名人,发表日期,分布区及用途外,他还详细描述历代植物文献中的记载,一丝不苟。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
壮心不已
直到耄耋之年,吴征镒仍在关注着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动态,与国内外有关植物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与身边的助手、学生交流信息。
“这一年多来,他的眼睛不行了,耳朵背,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3个小时。”他的秘书杨云珊说。
2003年、2004年、2006年,吴征镒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了三部共计430余万字的专著;2007年,他在91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92岁的吴征镒,爱着每一片绿叶,他的生命之树也因此而常青!
(摘自新华网2008年1月8日,题目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3)文章标题中为什么称吴征镒为“草木知音”?
3.(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迷 失
头发稀少,却梳得纹丝不乱,抹了发蜡后飘出的是雪花膏的香味,两个肿眼泡像熟透了的柿子,短袖衬衫扎在藏青色的长裤里,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仿佛不肯松手似的握得好紧,不晓得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是“丁老七”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也就五十岁出头的年纪,乍看上去,一副基层领导的派头。我是在陶瓷厂的包装车间见到他的,此时,刚打响上班铃。许多先他进厂的老同事都跟他打招呼:“丁老七,眼睛都睁不开啦!”而其他人则称他为“老七师傅”,或叫他“丁师傅”。然后,大家叽叽喳喳,说东讲西,一天的工作就宣告开始了。
“丁老七”方才还在挤眉弄眼和大家开玩笑,转眼间,像变魔术一般,就换上了白色围裙,坐上了绞草凳。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与众不同,巴掌极宽大,像蒲扇,如胡萝卜样粗的手指已经变了形,想来定与职业有关。他绞草动作之熟、速度之快,令我目不暇接。
按镇上民间的叫法,陶瓷包装称之为“绞草”。几乎所有瓷器都是用稻草来包装的,故在每年的秋收后,便可见到远乡四邻的农民一车车将禾秆运到镇上来卖钱。通常绞草的程序并不复杂,以包碗为例:十只为一摞,先做草把子,把碗理整齐置于草把子上,用草结两头扎紧,再用禾秆卷筒,又扎一次较宽的草结,起到美化效果,最后用篾打几道箍,别上写有品名等级的标识,便算完了。手艺好的师傅绞的草,无论怎么扔都不散,就是从二层楼高丢下去,里面的瓷器也准保不会破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一直以来,绞草师傅是受人尊重的,颇有几分威风。更何况,彼等前辈里还出了个在镇上赫赫有名的郑子木,此公在清嘉庆年间为争取绞草工人的生存待遇,视死如归地穿戴起衙门大堂上烧得通红的铁靴铁帽,用生命换来罢工胜利,也为这个行业刷了金。从那以后,全镇的绞草工人都系一条白围裙,以示永久的祭奠。
车间主任对我说,“丁老七”是包装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早在六十年代技术等级评定时,最高级为八级,他就评上了七级半。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直接就叫他“丁老七”了。他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数都数不清。逢年过节,照行规,徒弟们都会买些烟酒糕点上门去孝敬自己的师父。尤其是在过年时,徒弟们前脚跟后脚地去拜年,他老婆酒糟冲鸡蛋都忙不过来。
在那个漫长的夏天,作为厂团委的挂点单位,我天天都去包装车间,一来二去,我与“丁老七”混得滚熟,中午吃饭就端碗过去陪他闲扯。
直到那时候,我才弄清楚陶瓷行业分工细、派别多,干绞草这行的属杂帮,以南昌人为主。“丁老七”才八岁便入了这一行,从南昌乡下到镇上时,连草结都打不紧,要不是师父庇护,早被老板赶跑了。一个八岁的小孩讨口饭吃实在艰难,好在他勤快,肯吃苦,绞草行的活做了个遍,最后没有哪样不懂、哪样不通。师父师娘都喜欢他,师满后按规矩本可另立门户,他却情愿留在师父身边打下手,领的钱不多,但他倒心甘情愿。后来师父做了老板,他也没离开。
“不跟你吹牛,我是跑过大码头的。”他炫耀地说。他把橱里的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拿出放在腿上,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从里面倒出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都是在上海、武汉等地的留影。照片里的“丁老七”穿戴齐整,一幅风华少年的姿容。在把信封放回包里时,他又掏出“劳动模范”奖章、“先进生产者”奖状,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翻看扉页,上面有赠送者的签名。“丁老七”得意地说“不晓得他是哪个吧?跟你说,原来他是我们厂的军代表,好有名,老八路,后来调去北京了!”
掰着指头算算,“丁老七”在这一行干了四十多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出风头的就是为前来厂里①的首长表演。那次他把餐具、茶具、酒具等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物件混在一起包,不到半个钟头就完成了。然后,他让两个徒弟将包好的这一挂瓷器从一米多高向下丢,摔在地上,然后开包②,竟无一件破损。首长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技艺高超。“丁老七”一讲起这段,便摊开来与众不同的一双宽大巴掌,眯着一对肿眼泡,沉醉在昔日的荣光中。
可到后来,“丁老七”竟然被废了。听说陶瓷包装实行革新,用纸箱、泡沫取代禾秆,打包机、泡沫板占据了包装车间的显眼位置。“丁老七”对此极为排斥,添了许多无名之火,上班后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叫设备的庞然大物,他钟情的是禾秆,是篾条。好多人都劝他要看开些,要跟上时代,英雄总还会是英雄。可他不为所动,鼻子一哼,说“老子不做了!”于是跑到厂劳资科办了买断工龄手续,自己选择了下岗。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厂里见到过“丁老七”。
又过了几年,我在镇上报社门口看见一个保洁员,穿了件环卫工人的黄红相间的马甲,口袋里插了瓶农夫山泉。可瓶里装的是自泡的茶水,泛着啤酒样的泡泡。那人左手拎着可翻动的垃圾箱,右手握把夹垃圾的铁火钳,时不时停下脚步望一眼擦身而过的车水马龙,目光游离飘忽、木讷呆滞。乍一眼,我几乎没有认出这是曾经熟识的“丁老七”。
(取材于梅坚《瓷器人物》)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考查 检查 B.视察 检查
C.视察 检验 D.考查 检验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老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作者看来他“一副基层领导派头”,官腔十足,缺少工人的朴素与热忱。
B.“丁老七”并不是丁师傅的本名,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在表达对丁师傅高超的“绞草”技艺的钦佩与赞许。
C.陶瓷厂用纸箱、泡沫代替禾秆,用打包机取代“绞草”工人纯手工劳作,这场包装革新遭到了“丁老七”的抵触。
D.“丁老七”从受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变为一名环卫工人,对“丁老七”这一人生际遇,作者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
(3)“丁老七”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作品结尾处对“丁老七”的描写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题目“迷失”的含意。
(6)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即传统的手工技艺劳动)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老行当”生存发展的看法。
三、作文
4.(40分)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茵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吃苦把成功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到处是开门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请以“ 把 的门推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恰当理解题目,选材合理、新颖,自定立意,写出事件波澜。
一、诗歌阅读
1.(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地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3)“金黄的稻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4)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草木知音吴征镒
吴晶晶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结缘草木
这位一生与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家里什么植物也没有种,那些花草树叶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他的脑子里。
“现在我的身体不行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这位老科学家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院士曾亲笔书写了这八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
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八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吴征镒和植物打交道,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那时才五六岁的他最爱去花园里玩耍,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这个小时候喜欢琢磨花花草草的孩子,后来竟成了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大植物学家。
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辈子沉浸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践行着“极命草木”的精神。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这样的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还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或是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植物学研究。
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3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还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抄录和整理了我国高等植物各种属的文献记载,以及这些植物的分布,完成了一套3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后来《中国植物志》最基本的资料之一。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样评价吴征镒。
“摔跤冠军”
植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考察。吴征镒以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语言。
植物王国云南更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区。每逢雨季,云南的红土地让这位植物学家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吴征镒长了一双平脚板,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
“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但是他满不在乎,因为摔跤还给他带来过意外收获。”昆明植物所原所长周俊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文山考察,吴征镒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当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白色寄生植物,仔细一看就认出是“锡杖兰”,这是中国植物分布的新记录。
他总是自己做最基础的工作,从野外考察,到写出名录,再带领大家分科分属编写。除了植物的名称,科、属、种,定名人,发表日期,分布区及用途外,他还详细描述历代植物文献中的记载,一丝不苟。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
壮心不已
直到耄耋之年,吴征镒仍在关注着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动态,与国内外有关植物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与身边的助手、学生交流信息。
“这一年多来,他的眼睛不行了,耳朵背,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3个小时。”他的秘书杨云珊说。
2003年、2004年、2006年,吴征镒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了三部共计430余万字的专著;2007年,他在91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92岁的吴征镒,爱着每一片绿叶,他的生命之树也因此而常青!
(摘自新华网2008年1月8日,题目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懵懂(méng) | 忸怩 | 帐蓬 | 戛然而止(jiá) |
B.琢磨(zhuó) | 慰藉(jì) | 窸窣 | 离群索居 |
C.耄耋(mào dié) | 应邀(yīng) | 安详 | 无可辩驳 |
D.潜心(qián) | 包扎(zā) | 笼罩 | 屏气静神 |
小标题 | 事迹概括 | 精神品质 |
结缘草木 | 吴征镒从小与草木结缘,一生践行“极命草木”的精神。 | |
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 注重积累,坚持不懈。 | |
“摔跤冠军” | ||
壮心不已 | 耄耋之年的吴征镒依然坚持工作,要多带年轻人,给大家做垫脚石。 |
3.(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迷 失
头发稀少,却梳得纹丝不乱,抹了发蜡后飘出的是雪花膏的香味,两个肿眼泡像熟透了的柿子,短袖衬衫扎在藏青色的长裤里,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仿佛不肯松手似的握得好紧,不晓得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是“丁老七”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也就五十岁出头的年纪,乍看上去,一副基层领导的派头。我是在陶瓷厂的包装车间见到他的,此时,刚打响上班铃。许多先他进厂的老同事都跟他打招呼:“丁老七,眼睛都睁不开啦!”而其他人则称他为“老七师傅”,或叫他“丁师傅”。然后,大家叽叽喳喳,说东讲西,一天的工作就宣告开始了。
“丁老七”方才还在挤眉弄眼和大家开玩笑,转眼间,像变魔术一般,就换上了白色围裙,坐上了绞草凳。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与众不同,巴掌极宽大,像蒲扇,如胡萝卜样粗的手指已经变了形,想来定与职业有关。他绞草动作之熟、速度之快,令我目不暇接。
按镇上民间的叫法,陶瓷包装称之为“绞草”。几乎所有瓷器都是用稻草来包装的,故在每年的秋收后,便可见到远乡四邻的农民一车车将禾秆运到镇上来卖钱。通常绞草的程序并不复杂,以包碗为例:十只为一摞,先做草把子,把碗理整齐置于草把子上,用草结两头扎紧,再用禾秆卷筒,又扎一次较宽的草结,起到美化效果,最后用篾打几道箍,别上写有品名等级的标识,便算完了。手艺好的师傅绞的草,无论怎么扔都不散,就是从二层楼高丢下去,里面的瓷器也准保不会破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一直以来,绞草师傅是受人尊重的,颇有几分威风。更何况,彼等前辈里还出了个在镇上赫赫有名的郑子木,此公在清嘉庆年间为争取绞草工人的生存待遇,视死如归地穿戴起衙门大堂上烧得通红的铁靴铁帽,用生命换来罢工胜利,也为这个行业刷了金。从那以后,全镇的绞草工人都系一条白围裙,以示永久的祭奠。
车间主任对我说,“丁老七”是包装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早在六十年代技术等级评定时,最高级为八级,他就评上了七级半。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直接就叫他“丁老七”了。他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数都数不清。逢年过节,照行规,徒弟们都会买些烟酒糕点上门去孝敬自己的师父。尤其是在过年时,徒弟们前脚跟后脚地去拜年,他老婆酒糟冲鸡蛋都忙不过来。
在那个漫长的夏天,作为厂团委的挂点单位,我天天都去包装车间,一来二去,我与“丁老七”混得滚熟,中午吃饭就端碗过去陪他闲扯。
直到那时候,我才弄清楚陶瓷行业分工细、派别多,干绞草这行的属杂帮,以南昌人为主。“丁老七”才八岁便入了这一行,从南昌乡下到镇上时,连草结都打不紧,要不是师父庇护,早被老板赶跑了。一个八岁的小孩讨口饭吃实在艰难,好在他勤快,肯吃苦,绞草行的活做了个遍,最后没有哪样不懂、哪样不通。师父师娘都喜欢他,师满后按规矩本可另立门户,他却情愿留在师父身边打下手,领的钱不多,但他倒心甘情愿。后来师父做了老板,他也没离开。
“不跟你吹牛,我是跑过大码头的。”他炫耀地说。他把橱里的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拿出放在腿上,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从里面倒出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都是在上海、武汉等地的留影。照片里的“丁老七”穿戴齐整,一幅风华少年的姿容。在把信封放回包里时,他又掏出“劳动模范”奖章、“先进生产者”奖状,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翻看扉页,上面有赠送者的签名。“丁老七”得意地说“不晓得他是哪个吧?跟你说,原来他是我们厂的军代表,好有名,老八路,后来调去北京了!”
掰着指头算算,“丁老七”在这一行干了四十多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出风头的就是为前来厂里①的首长表演。那次他把餐具、茶具、酒具等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物件混在一起包,不到半个钟头就完成了。然后,他让两个徒弟将包好的这一挂瓷器从一米多高向下丢,摔在地上,然后开包②,竟无一件破损。首长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技艺高超。“丁老七”一讲起这段,便摊开来与众不同的一双宽大巴掌,眯着一对肿眼泡,沉醉在昔日的荣光中。
可到后来,“丁老七”竟然被废了。听说陶瓷包装实行革新,用纸箱、泡沫取代禾秆,打包机、泡沫板占据了包装车间的显眼位置。“丁老七”对此极为排斥,添了许多无名之火,上班后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叫设备的庞然大物,他钟情的是禾秆,是篾条。好多人都劝他要看开些,要跟上时代,英雄总还会是英雄。可他不为所动,鼻子一哼,说“老子不做了!”于是跑到厂劳资科办了买断工龄手续,自己选择了下岗。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厂里见到过“丁老七”。
又过了几年,我在镇上报社门口看见一个保洁员,穿了件环卫工人的黄红相间的马甲,口袋里插了瓶农夫山泉。可瓶里装的是自泡的茶水,泛着啤酒样的泡泡。那人左手拎着可翻动的垃圾箱,右手握把夹垃圾的铁火钳,时不时停下脚步望一眼擦身而过的车水马龙,目光游离飘忽、木讷呆滞。乍一眼,我几乎没有认出这是曾经熟识的“丁老七”。
(取材于梅坚《瓷器人物》)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考查 检查 B.视察 检查
C.视察 检验 D.考查 检验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老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作者看来他“一副基层领导派头”,官腔十足,缺少工人的朴素与热忱。
B.“丁老七”并不是丁师傅的本名,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在表达对丁师傅高超的“绞草”技艺的钦佩与赞许。
C.陶瓷厂用纸箱、泡沫代替禾秆,用打包机取代“绞草”工人纯手工劳作,这场包装革新遭到了“丁老七”的抵触。
D.“丁老七”从受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变为一名环卫工人,对“丁老七”这一人生际遇,作者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
(3)“丁老七”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作品结尾处对“丁老七”的描写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题目“迷失”的含意。
(6)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即传统的手工技艺劳动)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老行当”生存发展的看法。
三、作文
4.(40分)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茵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吃苦把成功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到处是开门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请以“ 把 的门推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恰当理解题目,选材合理、新颖,自定立意,写出事件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