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9-19
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民本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民为邦本”,即肯定民众是邦国基础,是君主废立和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是国家财税的来源;“本固邦宁”,即认为在民众的安居乐业基础.上获得君主政权的稳固,二者之中,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治民得民的政治措施,包括富民、安民、保民等。与现代民主思想相比较,传统民本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局限性。
其一,恩赐式的重民主张。历代民本论者对民众巨大的力量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众的暴力革命是君主王朝灭亡的异己力量,因此,他们提出重民主张。所谓重民,一是要重视民意,通晓民情。墨子指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二是要惜用民力。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提醒统治者注意节约费用,爱惜民力,役使百姓,不违农时。三是要重视民生。即通过休养生息、整饬吏治、宽刑缓政和轻徭薄赋等措施,来富民养民。重民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制统治的严酷性,改善了民众的生存环境。但是,重民的主体是君主,重民的内容是君主为民作主,重民的措施是君主施行仁攻;而民众只是被重视、被怜悯对象,在他们之上,站着一个普施雨露的救世主。由此可见,民本政治的主动权掌握在君主手中,重民是自上而下的恩赐式的施舍,没有也不可能有尊重民众政治权利的内容。
其二,隆君的政治目的。如上所述,民本思想并不是一种论证民众政治权利的学说,相反,它以君主统治的长治久安为归宿,主张通过重视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来确保君主统治地位的稳固。历代民本论者虽然认识到民与君之间对立的关系,并承认君权的相对性,但是,他们并不抛弃这种不合理的政治关系,而是千方百计地去调和民与君之间的矛盾,期望找到一种能有效解决民与君之间纷争的“灵丹妙药”。可见,民本思想中的种种重民措施,都是作为君主的牧民之术而提出来的。说到底,重民是手段,隆君才是目的。孔子就毫不掩饰地说过:“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孟子也说过“保民而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之类的话。就连激进的唐甄也明确表示,他的学说是为了“立于明主之侧,从容咨询”,即为统治者献计献策。
其三,人治的治国方式。在如何实现民本政治的理想问题上,历代的民本论者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大同小异,无外乎君主修德、招贤纳良、节己顺民等,他们把政治理想实现的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的身上。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证,民本思想的实际效力极为有限,能否得到实施完全取决于君主的良心发现。因此,民本思想的治国方式没有超出“人治”的窠臼,其历史发展也同封建王朝的更替一样,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每当阶级矛盾激化,新王朝建立的时候,明君当政,民本思想甚是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明君谢世,昏君奸臣当道,民本思想便日渐式微,乃至销声匿迹。综上所述,传统民本思想虽然力倡“重民”、“恤民”,以及对限制君权提出种种设想,但是,它本质上不是君主政治的对立物,而是一种君主统治的政治改良理论。
(节选自刘敏军《论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与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肯定了“民”在国家中的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
B.重民的政治主张让君主施行仁攻,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它是现代民主的基础。
C.君主时代,只有适当提高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力,才能有效解决民君之间的纷争。
D.历代的民本论者把传统民本理想实现的希望无--例外地都放在了圣君贤相身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现代民主思想作为参照,论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巨大历史局限性。
B.文章以民众政治权利为视角,得出了重民是自上而下的恩赐式的施舍的结论。
C.文章对“隆君的政治目的”的论证采用了类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D.文章讨论了民本政治的治国方式,认为这种方式还没有超出“人治”的窠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封建君主能清醒认识民众革命的巨大力量,就可能“重民”,实行仁攻。
B.唐甄的民本思想比孔孟思想更为激进,但仍然是为君主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
C.只要封建王朝变“人治”为“法治”, 就不会再有王朝的更替,国家的灭亡。
D.传统民本思想虽然力倡重民、恤民,但不过是-种君主统治的政治改良理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浙江在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3%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身在水乡无水吃,土壤污染严重,近海岸赤潮频发,浙江遭遇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不仅浙江,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的发展之痛。
“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1985 年,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便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有了深入思考。几天后,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写道:“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2006年,习近平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深化“两山论”,深刻阐述了“两山”之间内在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摘编自《中国为什么提“两山论”?》,澎湃新闻2019年9月9日)
材料二:
北京将处于山区的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区的全域和昌平、房山两区的山区化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涵养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三分之二,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全北京约80%的林木资源、60%的水资源、65%的湿地、95%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都位于该区域。
京西的门头沟区,煤矿开采有上千年历史。如今,最后一个煤矿已在去年9月停产,今年下半年正式关闭。煤矿土地变成“京西林场”,过去是漫山遍野找矿、开矿,现在是漫山遍野找地儿种树。林木多了,环境好了,褐马鸡、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了山.上的常客,黑色矿山变成绿水青山。
北京市为生态涵养区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收益最大化。“绿”与“富”同兴,生态涵养区的农户也过上了好日子。还有更令人惊艳的变化,雁栖湖国际会都、怀柔科学城、冬奥会和世园会相继选址在生态涵养区,使之成为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承载地,一个个重大活动在这里令全球瞩目。
(摘编自《生态涵养区:北京践行“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材料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转化’,本质是如何使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资产,如何评估生态资产的生态价值,如何使生态价值体现为经济价值。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转化”的关键路径:自然资源的权属界定,科学核算生态产品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转化通道,对不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补偿,通过科技创新、机制保障、共同参与来实现生态价值的提升,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机制的核心是市场交易机制、政府规制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结合。政府规制机制关键在于既遏制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又彰显优质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综合利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两类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一致。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遏制污染存量,倒逼绿色转型。生态补偿机制要推动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的结合。对具有显著公共物品属性的部分,要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力度;对于可能进行生态产权界定的部分,要着重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的核心特征是在全社会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编自李宏伟《将生态美转化为发展美》,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8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水、土壤、海洋等的严重污染让中国为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自豪的同时也深感环境污染之痛。
B.京西的门头沟区黑色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收益最大化,让百姓感受到“绿”与“富”同兴。.
C.“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核心问题,就是挖掘所有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
D.政府规制机制,是通过政府命令控制和经济激励政策,遏制环境污染,倒逼绿色转型,实现私人、社会成本和利益的一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山”内在关系包括“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三阶段。
B.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建设不仅让环境变好,让区内百姓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吸引来了很多绿色产业,完成了新业态转型。
C.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对具有显著公共物品属性和可能进行生态产权界定的部分都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和横向生态补偿。
D.“两山论”是前瞻性的论断,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洗礼,充分证明思想的深邃,持久的理论生命力、强大的实践引领力。
6.根据上述材料,阐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第一场凛冽的寒风扫过,火石湾变得严峻起来,滚动的浪涛似乎也冻凝了,缓慢地起伏着,偶尔泛起的白浪末,却像一簇簇寒光闪烁的冰茬。豁口下面的沙滩上镶了一层薄冰,鹅卵石变成了亮晶晶的冰蛋蛋。
两个海碰子踩着这些冰硬的鹅卵石,走向水边。冷嗖嗖的小北风扫过来,使他们不由得打一个冷战。老海碰子首先走进了这个寒冷的蓝色世界,紧接着小海碰子也跟了进去。当一接触冰冷的水时,肉体像有千万支冰针穿皮肉而进。小海碰子那柔嫩的脊骨一阵扭动,“啊啊” 地叫着,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似地逃出水面。老海碰子没有丝毫反应,像一块酱褐色的石头浸在水里。小海碰子瞪着惊讶的大眼睛,下意识地揉搓着变了色的皮肤,又战抖着走下水里。“啊啊! ”他哀嗥着,扭动着,不得不重新跳上岸。老海碰子还是纹丝不动。小海碰子望着老海碰子,立了一会儿,终于咬紧牙关又走下水里。老海碰子紧闭双眼,等待着疼痛消失。小海碰子也学着他,死死地挨着。约摸一袋烟的时间,那扎在身上的千万支冰针开始熔化,整个身上的皮肤出现一股微妙地“辣辣”的感觉。这时,他们摆动胳膊,伸蹬两腿,像冻僵的鱼复苏过来,游了起来,向火石湾深处。
整个大海犹如冻凝了的蓝色固体,被这两个酱褐色的长条切碎,划出两股白花花的碎末来。猛然间,两个酱褐色的长条不见了,钻进了这蓝色固体的深处。
老海碰子猛力地蹬着扁平的脚板,直挺在前面的鱼叉尖闪着一簇寒光,像一颗流星朝黑沉沉的水下划去。他好似往一个固体冰块里钻,老海碰子闪出返回去的念头,但他看到身旁亮灼灼地一闪,攥着鱼枪的小海碰子竟扎了进来。老海碰子突地涌上来了力量,一直朝更深的暗礁扎下去。接近暗礁时,他脸上的水镜滋滋地压紧了,两个眼珠子往外鼓。他咬住牙,看准一个肥大的海参,尽全力抓.上去,然后一个急返身,箭一样钻出水面。他喘着气,踩着水,欣赏着手里肉乎乎的五垅刺的大海参。“呵!小猪崽儿!”他兴奋地叫起来。老海碰子突然感到一阵空虚,陡地转身四顾,海面平静无声,一股恐怖感.刷地涌.上全身,不祥的寂静使他的恐怖变成一副可怕的画面:小海碰子那柔嫩的身子正死死地夹在黑乎乎的暗礁缝中,溢一股鲜红的血沫....不可能!他一个翻身扎进水里,但他的动作在水层空间收住了。一个红色的小脑袋正飞也似地从水下升腾,冲出水面。一出水,小海碰子就疯狂地大口喘气,嘴里却溢出一口口血水,他的水镜里面也喷满了血沫子。第一次扎深水,都会出现口鼻冒血的现象,但小海碰子显然比较严重。
“快摘下水镜!”老海碰子大声喊。小海碰子似乎没听见,他高高地举着鱼枪,为自己的胜利欢呼,因为枪尖上牢牢地插着两个肥大的五垅刺儿海参!他骄傲地踩着水,兴奋地喊着:“两个!两个!我扎了两个……”.
老海碰子一把摘下他脸.上的水镜,用海水冲洗镜面的血沫子,喝道:“洗脸!漱口!”小海碰子把头扎进水里使劲晃着,然后大口喝那苦咸的海水,咕噜咕噜地漱着嘴里的血水。可是他接过老海碰子洗干净的水镜后,却又要往下扎猛。“上岸!”老海碰子更严厉地喝斥他,一把拽住他,朝岸边游去。
两个火堆并在一起燃烧了,老海碰子和小海碰子一齐扯着手,拥抱着火堆,那火堆因为燃料增多而呼呼地烧着,火苗子欢快地往上窜,交织着,扭结着,飞舞着。老海碰.子从一个最大的鲍鱼壳上剜下肥嫩的肉来,擎在火上滋滋地烤,然后送到小海碰子的手里。“吃! ”他下了一声充满感情的命令。
火石湾的夜是美的,黑蓝色的夜幕罩得海天浑然一色,远处,灼亮的海火与星光交织闪烁,流动的暗云同微涌的浮浪搅在一起,躺在铺得厚厚的柴草堆上,看着这奇妙的景色,是一种享受。潮流按照日升月落地推移,已转到早潮了。“早潮快似马”, 海碰子不在海边过夜是赶不上好潮流的。豁口外面的海浪累乏了,正在轻轻地摩挲着岸礁,发出低低的鼾声。
“你见过错鱼吗?”他的一口小白牙在黑暗中显出来。
老海碰子没吱声。
“再扎深点,我就能全看……”.
“全看见?”老海碰子望着他:“全看见什么?
“错鱼呗! ……还有那……”
老海碰子坐起来,望着眼前这瘦小的身影。他想起那灼亮的鱼枪,那两只五垅刺儿的海参,那冒着血沫沫的小脑袋,他似乎看到小海碰子已捧起那美好的东西,浮出蓝色的水面,向山那边的世界,兴奋地炫耀着:“我得到啦! ”啊,人们再也不会对他这个老海碰子惊讶地瞪大眼睛!是的,他的家什儿落后了,他衰老了,就像傍晚的太阳,但终要落下去的!他感到小海碰子正形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他喜爱这个小东西,无论什么打击,只要一过去,就精神百倍。他相信小海碰子到了他的岁数,将会比他更老练,更有本领。
(节编自邓刚《迷人的海》)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侧重描写人物对冰冷刺骨的海水的感受,笔墨细腻生动,而且含蓄委婉。
B.因为年老,老海碰子向海底深潜时,因海水温度过低,也曾产生返回的念头。
C.小海碰子第一次扎深水,虽然口鼻冒了血,但从未有过的收获让他雄心勃勃。
D.小说显然受到了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
8.小说中的老海碰子在小海碰子成长过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海”与《老人与海》中的“海”在象征寓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民本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民为邦本”,即肯定民众是邦国基础,是君主废立和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是国家财税的来源;“本固邦宁”,即认为在民众的安居乐业基础.上获得君主政权的稳固,二者之中,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治民得民的政治措施,包括富民、安民、保民等。与现代民主思想相比较,传统民本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局限性。
其一,恩赐式的重民主张。历代民本论者对民众巨大的力量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众的暴力革命是君主王朝灭亡的异己力量,因此,他们提出重民主张。所谓重民,一是要重视民意,通晓民情。墨子指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二是要惜用民力。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提醒统治者注意节约费用,爱惜民力,役使百姓,不违农时。三是要重视民生。即通过休养生息、整饬吏治、宽刑缓政和轻徭薄赋等措施,来富民养民。重民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制统治的严酷性,改善了民众的生存环境。但是,重民的主体是君主,重民的内容是君主为民作主,重民的措施是君主施行仁攻;而民众只是被重视、被怜悯对象,在他们之上,站着一个普施雨露的救世主。由此可见,民本政治的主动权掌握在君主手中,重民是自上而下的恩赐式的施舍,没有也不可能有尊重民众政治权利的内容。
其二,隆君的政治目的。如上所述,民本思想并不是一种论证民众政治权利的学说,相反,它以君主统治的长治久安为归宿,主张通过重视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维持民众的基本生存,来确保君主统治地位的稳固。历代民本论者虽然认识到民与君之间对立的关系,并承认君权的相对性,但是,他们并不抛弃这种不合理的政治关系,而是千方百计地去调和民与君之间的矛盾,期望找到一种能有效解决民与君之间纷争的“灵丹妙药”。可见,民本思想中的种种重民措施,都是作为君主的牧民之术而提出来的。说到底,重民是手段,隆君才是目的。孔子就毫不掩饰地说过:“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孟子也说过“保民而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之类的话。就连激进的唐甄也明确表示,他的学说是为了“立于明主之侧,从容咨询”,即为统治者献计献策。
其三,人治的治国方式。在如何实现民本政治的理想问题上,历代的民本论者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大同小异,无外乎君主修德、招贤纳良、节己顺民等,他们把政治理想实现的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的身上。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证,民本思想的实际效力极为有限,能否得到实施完全取决于君主的良心发现。因此,民本思想的治国方式没有超出“人治”的窠臼,其历史发展也同封建王朝的更替一样,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每当阶级矛盾激化,新王朝建立的时候,明君当政,民本思想甚是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明君谢世,昏君奸臣当道,民本思想便日渐式微,乃至销声匿迹。综上所述,传统民本思想虽然力倡“重民”、“恤民”,以及对限制君权提出种种设想,但是,它本质上不是君主政治的对立物,而是一种君主统治的政治改良理论。
(节选自刘敏军《论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与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肯定了“民”在国家中的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
B.重民的政治主张让君主施行仁攻,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它是现代民主的基础。
C.君主时代,只有适当提高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力,才能有效解决民君之间的纷争。
D.历代的民本论者把传统民本理想实现的希望无--例外地都放在了圣君贤相身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现代民主思想作为参照,论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巨大历史局限性。
B.文章以民众政治权利为视角,得出了重民是自上而下的恩赐式的施舍的结论。
C.文章对“隆君的政治目的”的论证采用了类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D.文章讨论了民本政治的治国方式,认为这种方式还没有超出“人治”的窠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封建君主能清醒认识民众革命的巨大力量,就可能“重民”,实行仁攻。
B.唐甄的民本思想比孔孟思想更为激进,但仍然是为君主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
C.只要封建王朝变“人治”为“法治”, 就不会再有王朝的更替,国家的灭亡。
D.传统民本思想虽然力倡重民、恤民,但不过是-种君主统治的政治改良理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浙江在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3%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身在水乡无水吃,土壤污染严重,近海岸赤潮频发,浙江遭遇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不仅浙江,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的发展之痛。
“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1985 年,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便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有了深入思考。几天后,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写道:“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2006年,习近平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深化“两山论”,深刻阐述了“两山”之间内在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摘编自《中国为什么提“两山论”?》,澎湃新闻2019年9月9日)
材料二:
北京将处于山区的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区的全域和昌平、房山两区的山区化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涵养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三分之二,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全北京约80%的林木资源、60%的水资源、65%的湿地、95%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都位于该区域。
京西的门头沟区,煤矿开采有上千年历史。如今,最后一个煤矿已在去年9月停产,今年下半年正式关闭。煤矿土地变成“京西林场”,过去是漫山遍野找矿、开矿,现在是漫山遍野找地儿种树。林木多了,环境好了,褐马鸡、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了山.上的常客,黑色矿山变成绿水青山。
北京市为生态涵养区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收益最大化。“绿”与“富”同兴,生态涵养区的农户也过上了好日子。还有更令人惊艳的变化,雁栖湖国际会都、怀柔科学城、冬奥会和世园会相继选址在生态涵养区,使之成为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承载地,一个个重大活动在这里令全球瞩目。
(摘编自《生态涵养区:北京践行“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材料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转化’,本质是如何使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资产,如何评估生态资产的生态价值,如何使生态价值体现为经济价值。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转化”的关键路径:自然资源的权属界定,科学核算生态产品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转化通道,对不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补偿,通过科技创新、机制保障、共同参与来实现生态价值的提升,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机制的核心是市场交易机制、政府规制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关键在于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结合。政府规制机制关键在于既遏制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又彰显优质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综合利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两类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一致。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遏制污染存量,倒逼绿色转型。生态补偿机制要推动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的结合。对具有显著公共物品属性的部分,要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力度;对于可能进行生态产权界定的部分,要着重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的核心特征是在全社会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编自李宏伟《将生态美转化为发展美》,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8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水、土壤、海洋等的严重污染让中国为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自豪的同时也深感环境污染之痛。
B.京西的门头沟区黑色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收益最大化,让百姓感受到“绿”与“富”同兴。.
C.“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核心问题,就是挖掘所有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
D.政府规制机制,是通过政府命令控制和经济激励政策,遏制环境污染,倒逼绿色转型,实现私人、社会成本和利益的一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山”内在关系包括“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三阶段。
B.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建设不仅让环境变好,让区内百姓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吸引来了很多绿色产业,完成了新业态转型。
C.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对具有显著公共物品属性和可能进行生态产权界定的部分都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和横向生态补偿。
D.“两山论”是前瞻性的论断,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洗礼,充分证明思想的深邃,持久的理论生命力、强大的实践引领力。
6.根据上述材料,阐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第一场凛冽的寒风扫过,火石湾变得严峻起来,滚动的浪涛似乎也冻凝了,缓慢地起伏着,偶尔泛起的白浪末,却像一簇簇寒光闪烁的冰茬。豁口下面的沙滩上镶了一层薄冰,鹅卵石变成了亮晶晶的冰蛋蛋。
两个海碰子踩着这些冰硬的鹅卵石,走向水边。冷嗖嗖的小北风扫过来,使他们不由得打一个冷战。老海碰子首先走进了这个寒冷的蓝色世界,紧接着小海碰子也跟了进去。当一接触冰冷的水时,肉体像有千万支冰针穿皮肉而进。小海碰子那柔嫩的脊骨一阵扭动,“啊啊” 地叫着,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似地逃出水面。老海碰子没有丝毫反应,像一块酱褐色的石头浸在水里。小海碰子瞪着惊讶的大眼睛,下意识地揉搓着变了色的皮肤,又战抖着走下水里。“啊啊! ”他哀嗥着,扭动着,不得不重新跳上岸。老海碰子还是纹丝不动。小海碰子望着老海碰子,立了一会儿,终于咬紧牙关又走下水里。老海碰子紧闭双眼,等待着疼痛消失。小海碰子也学着他,死死地挨着。约摸一袋烟的时间,那扎在身上的千万支冰针开始熔化,整个身上的皮肤出现一股微妙地“辣辣”的感觉。这时,他们摆动胳膊,伸蹬两腿,像冻僵的鱼复苏过来,游了起来,向火石湾深处。
整个大海犹如冻凝了的蓝色固体,被这两个酱褐色的长条切碎,划出两股白花花的碎末来。猛然间,两个酱褐色的长条不见了,钻进了这蓝色固体的深处。
老海碰子猛力地蹬着扁平的脚板,直挺在前面的鱼叉尖闪着一簇寒光,像一颗流星朝黑沉沉的水下划去。他好似往一个固体冰块里钻,老海碰子闪出返回去的念头,但他看到身旁亮灼灼地一闪,攥着鱼枪的小海碰子竟扎了进来。老海碰子突地涌上来了力量,一直朝更深的暗礁扎下去。接近暗礁时,他脸上的水镜滋滋地压紧了,两个眼珠子往外鼓。他咬住牙,看准一个肥大的海参,尽全力抓.上去,然后一个急返身,箭一样钻出水面。他喘着气,踩着水,欣赏着手里肉乎乎的五垅刺的大海参。“呵!小猪崽儿!”他兴奋地叫起来。老海碰子突然感到一阵空虚,陡地转身四顾,海面平静无声,一股恐怖感.刷地涌.上全身,不祥的寂静使他的恐怖变成一副可怕的画面:小海碰子那柔嫩的身子正死死地夹在黑乎乎的暗礁缝中,溢一股鲜红的血沫....不可能!他一个翻身扎进水里,但他的动作在水层空间收住了。一个红色的小脑袋正飞也似地从水下升腾,冲出水面。一出水,小海碰子就疯狂地大口喘气,嘴里却溢出一口口血水,他的水镜里面也喷满了血沫子。第一次扎深水,都会出现口鼻冒血的现象,但小海碰子显然比较严重。
“快摘下水镜!”老海碰子大声喊。小海碰子似乎没听见,他高高地举着鱼枪,为自己的胜利欢呼,因为枪尖上牢牢地插着两个肥大的五垅刺儿海参!他骄傲地踩着水,兴奋地喊着:“两个!两个!我扎了两个……”.
老海碰子一把摘下他脸.上的水镜,用海水冲洗镜面的血沫子,喝道:“洗脸!漱口!”小海碰子把头扎进水里使劲晃着,然后大口喝那苦咸的海水,咕噜咕噜地漱着嘴里的血水。可是他接过老海碰子洗干净的水镜后,却又要往下扎猛。“上岸!”老海碰子更严厉地喝斥他,一把拽住他,朝岸边游去。
两个火堆并在一起燃烧了,老海碰子和小海碰子一齐扯着手,拥抱着火堆,那火堆因为燃料增多而呼呼地烧着,火苗子欢快地往上窜,交织着,扭结着,飞舞着。老海碰.子从一个最大的鲍鱼壳上剜下肥嫩的肉来,擎在火上滋滋地烤,然后送到小海碰子的手里。“吃! ”他下了一声充满感情的命令。
火石湾的夜是美的,黑蓝色的夜幕罩得海天浑然一色,远处,灼亮的海火与星光交织闪烁,流动的暗云同微涌的浮浪搅在一起,躺在铺得厚厚的柴草堆上,看着这奇妙的景色,是一种享受。潮流按照日升月落地推移,已转到早潮了。“早潮快似马”, 海碰子不在海边过夜是赶不上好潮流的。豁口外面的海浪累乏了,正在轻轻地摩挲着岸礁,发出低低的鼾声。
“你见过错鱼吗?”他的一口小白牙在黑暗中显出来。
老海碰子没吱声。
“再扎深点,我就能全看……”.
“全看见?”老海碰子望着他:“全看见什么?
“错鱼呗! ……还有那……”
老海碰子坐起来,望着眼前这瘦小的身影。他想起那灼亮的鱼枪,那两只五垅刺儿的海参,那冒着血沫沫的小脑袋,他似乎看到小海碰子已捧起那美好的东西,浮出蓝色的水面,向山那边的世界,兴奋地炫耀着:“我得到啦! ”啊,人们再也不会对他这个老海碰子惊讶地瞪大眼睛!是的,他的家什儿落后了,他衰老了,就像傍晚的太阳,但终要落下去的!他感到小海碰子正形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他喜爱这个小东西,无论什么打击,只要一过去,就精神百倍。他相信小海碰子到了他的岁数,将会比他更老练,更有本领。
(节编自邓刚《迷人的海》)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侧重描写人物对冰冷刺骨的海水的感受,笔墨细腻生动,而且含蓄委婉。
B.因为年老,老海碰子向海底深潜时,因海水温度过低,也曾产生返回的念头。
C.小海碰子第一次扎深水,虽然口鼻冒了血,但从未有过的收获让他雄心勃勃。
D.小说显然受到了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
8.小说中的老海碰子在小海碰子成长过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海”与《老人与海》中的“海”在象征寓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