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0年1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11-19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春声君传风筝
[宋]林景熙
春声君,风姓等名,字子耀。其先孤竹君之裔,后家于渭川,复徙居扶风。世掌丝纶①,声名赫奕。每岁至春和,举族必盛,翔翔飘舞,望之若空中人。筝父竹,母堵氏②,梦青帝赐以瑶琴,觉而生等。
君锐首阔面,尖头长股。少时有相者曰:“是儿风骨超然,经纶满腹。若际风云之会,必能声振寰字。”及长,思祖伯夷以清节死,对人言辄鸣鸣焉,自鸣聒耳不厌也。或谓之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子其有不平耶?抑亦自鸣其不幸耶?”曰:“大丈夫当昂首青霄,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耳,安能钳口缩舌,类抱叶之寒蝉乎?且吾闻之:用舍,遇也;语默,道也。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焉至负不平之情遂自鸣其不幸耶!
尝自负以经济天下为己任,时闻风飙起,慨然有凌霄之志。时群盗蜂起,上问治之之术。对曰:“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且然后上下相安。操纵自我,民自不为盗。”上深然之。上尝自臂佳鹞,见筝来,戏曰:“卿与若靴优?”对曰:“臣荷陛下厚思,策名天府,思励清声,以神风化,陛下焉得同臣于物乎!且臣所谓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者也。非如此鹞,饥则依人,饱则扬去而已。
君少时喜微行,一日清明出游,见士民争持牲酒于墓侧,乃叹曰:“树欲定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此皋鱼所以有风木之恨也。”即日解组缓归。风氏本旧族,至君辅相两朝,口代天言,身代天工,以身系四海之仰望者数十年,人谓能不坠其家声云。然赋质太薄,骨太轻,虽束带垂绅,而顺风盘旋,毫无所立。又性喜躁进,略不顾忌,人威服其有钻天之能,实讥之也。
太史公曰:士君子之处世,其穷也以道德鸣;其达也以功名鸣。彼依阿澳,与世浮沉,而曾无所建明者,视君盖不啻在下风耳!世称君克绩先业,聿骏有声,是未测其本也。夫忠孝,人之大伦,君欲励清声神风化,则忠;业相位养亲,则孝。忠孝两全,君之功业鸣世不无自矣。郑其仕止语默,又得孔子用行舍藏之道,谓之有道之士非欤?此所以能不坠其家声也。噫!君岂亦郭汾阳之流也耶?
(选自《林景熙集补注》有删节)
【注】①丝纶:皇帝诏书。②猪氏:纸的戏称。③风木之恨:子女来不及归养父母的遗憾。④依阿:曲意附从。淟涊:懦怯。回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以功封汾阳郡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际风云之会 际:适逢
B.尝自负以经济天下为已任 自负:自许
C.臣荷陛下厚恩 荷:承蒙
D.世称君克绩先业 克:继承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思祖伯夷以清节死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
B.①子其有不平耶 ②安在其不辱也
C.①陛下焉得同臣于物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D.①士君子之处世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讽谕小品,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通过叙写风筝的身世、志向和品行等,委婉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懑。
B.春声君家族地位显赫,风骨超然,才学出众,有大志;深谙治民之道,又勤于政事,但美中不足的是性格冒进,无所顾虑和畏忌。
C.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春声君提出要以天下为己任,敢于为国发声;又通过春声君反驳皇帝将自己等同于鹦鹰一事,体现了其可贵的独立人格。
D.文章结尾阐述了士君子的处世原则,认为“忠孝”是立身行事的根本,要懂得“用行舍藏”,做到穷则立德、达则立功,反对随波逐流而无所建树。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4分)
②夫忠孝,人之大伦,君欲励清声裨风化,则忠;业相位养亲,则孝。(4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江雪
[唐]柳宗元
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天暮雪
[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注】①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②诗人出使安南(越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眼前的雪景,觉得有北宋画家宋迪所绘《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的意境,遂写下此诗。
1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都运用了 (手法)来描写雪景,用一个 字可以概括两首诗的意境。(2分)
20.两首诗中所刻画的渔翁形象和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简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0。”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乘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注】①釜:古代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②庚:古代量器,二斗四升为一庚。③秉:古代量器,十六斛为一秉。一斛为十斗。
21.孔子认为实践“仁”的具体方式是 。(用材料中的原句回答)(2分)
22.孔子高度评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却指责冉子给子华之母“粟五秉”。二者是否矛盾?试作简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论语》)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王勃《滕王阁序》)
(3)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 , ,是以见放。(《楚辞》)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前见”是理解者在认识一种事物之前对事物的先行判断或者理解。
有时,前见有助于提前认识事物,成为预见。
有时,前见妨碍全面认清事物,成了偏见。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