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一中2021年高一语文周测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1-15
高一语文周测试题答案
1. C
2. D
3. D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然后再….错误,原文强调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先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际等介绍给学生,然后再吟咏诗歌。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D项
“那么这首诗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但是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因此不能说没有理解诗歌本意,这首诗就没有阅读价值了。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A、B、C三项符合文中的“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理解者的多元性及其自由发挥的特性和“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等观点。D项,说的是作者不能完全受读者支配,这个观点与材料三没有关联。故选D。
4. B
5. D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棠,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以老师的严肃认真负责,衬托学生们的顽劣和厌学分析错误,小说中通过照本宣科的先生和多次走神的学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而漠然的师生关系,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来。老师并非是严肃认真”,学生也不是顽劣和厌学。
6. D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重把握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倍输”意为加倍的赋税,“重”的意思是“又”,故“倍输”之后应断开,排除A、B。“今明堂肆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C,选择D。
7. B 解析:“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外艰”指遭遇父亲去世。
8. D 解析:“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错误,原文是他让蜀地的贤士上书推荐他们所了解的人。
9.
(1)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关键点:“顾”“守”“请”各1分,大意2分)
(2)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关键点:“穷”“达”“图”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通晓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到太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深湛淳厚,有古人的风尚。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校的官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去参加殿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没等到上任,遭母丧。乾道元年,陈康伯推荐他,皇上召施师点对答问题,他说:“以往各年屡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惠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百姓已经为加倍的赋税所困,又加上年成不好,屋子里也将近空了。赋税不能按期交纳,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拖欠。现在祭祀明堂大开恩赦,民户从四等以下,从四年以前拖欠至今的,希望全部免除。”皇上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诏令有关部门遵从(施师点的)意见。(施师点)临时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的身份出使金国。(施师点)担负使命到金国朝廷,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司仪因为亲王将到,命令施师点退一位,施师点坚定而不动摇。司仪请求了多次,施师点严肃地说:“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还想要做什么?”不肯稍稍移动。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等到后来金国使臣庆贺正月初一来到朝廷时,问接待他的官员:“施师点现在做什么官?”接待他的官员宇文价从排列站立的人中指着施师点给他看,金国使臣恍然大悟,说:“一见正直的人,就使人眼前一亮。”在此之前,州郡上供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设立了年终考核的法令,等到这样办了,负责统计的大臣有喜欢监督催促的,请求不等到年终提前施行。皇帝的批示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这个政策如果推行,上下一齐逼迫,百姓将不能安定生活。”有人说:“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施师点说:“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自己)更改它不迅速。”于是追着扣住了这个命令。十四年,授任知枢密院事。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记下来放在夹袋里,(并)说蜀地离朝廷远,有才能学识的人很难显露自己,蜀地士人中贤能的人,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他们的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授任官职时,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们说:“我一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施师点生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10. B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错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从“雷霆斗”也可以看出“沉寂气氛”不对.
11.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 A.
13. A
【小题1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老子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硬如钢铁的巨石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温和的阳光、款款的春风。绵绵的细雨,纯粹的婴孩儿、平淡的心境以及会心的微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通感、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A。
【小题1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中分号和又如羽毛之前的分号都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B项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单句中冒号引出的并列短语用于分项列举,为了使分项的性质显得突岀,也可以用分号分隔C项, 表示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D项,表示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故选A
14.C【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內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A.得体B.得体; D.得体。故选:C。
C.“您一定要进行朗诵展示,给我们的学生做朗诵指导”用的是命令语气,句中是对邀请的著名的朗诵家说话,应用商量语气或请求语气,不得体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语境可知②处是在说“书业的景气与不景气”,③处是在说“书业的凋零”,D④处是在说“文化衰落的迹象”,这三处都与所给句子的内容不符。①处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是在说“经管书籍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准精神活动”,正好解释了所给句子的“还加上一点文化味”,所以句子应该放到①处。故选A。
16. C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和理解名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与语意衔接;三是准确理解名句的意思。
根据选项,把四句名句分成了两组,①和③是一组,②和④是一组,由选项可判断①和③应该是前两个空,②和④是后两空;再根据上句自尊、自重,就意味着尊重他人,自主、自由,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的内容可知,先说的"自尊、自重,后讲尊重他人”,所以前两空中的第一空应该是自尊、自重,第二个空是尊重他人”;再理解①和③两句名句,①句摧眉折腰事权贵讲的是尊重他人”,③句不为五斗米折腰讲的是自尊、自重”,所以③在前,①在后。④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是:多麦备自己,而宽容别人。第三空处根据下文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可知,此处要填的内容是与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的意思完全相反,也就是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所以此处应该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④句填在第三空处;第四空处由上文这正是因为自尊者尊重人,自由选择的人是负责的人,而又决不强人所难,自爱的人爱人"可理解,是在讲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而②句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所以②句应该填在第四空处。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1. C
2. D
3. D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然后再….错误,原文强调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先将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际等介绍给学生,然后再吟咏诗歌。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D项
“那么这首诗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但是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因此不能说没有理解诗歌本意,这首诗就没有阅读价值了。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A、B、C三项符合文中的“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理解者的多元性及其自由发挥的特性和“文本的价值与影响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关于作者主体信息的情境下产生"等观点。D项,说的是作者不能完全受读者支配,这个观点与材料三没有关联。故选D。
4. B
5. D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棠,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以老师的严肃认真负责,衬托学生们的顽劣和厌学分析错误,小说中通过照本宣科的先生和多次走神的学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而漠然的师生关系,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来。老师并非是严肃认真”,学生也不是顽劣和厌学。
6. D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重把握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倍输”意为加倍的赋税,“重”的意思是“又”,故“倍输”之后应断开,排除A、B。“今明堂肆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C,选择D。
7. B 解析:“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外艰”指遭遇父亲去世。
8. D 解析:“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错误,原文是他让蜀地的贤士上书推荐他们所了解的人。
9.
(1)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关键点:“顾”“守”“请”各1分,大意2分)
(2)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关键点:“穷”“达”“图”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通晓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到太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深湛淳厚,有古人的风尚。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校的官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去参加殿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没等到上任,遭母丧。乾道元年,陈康伯推荐他,皇上召施师点对答问题,他说:“以往各年屡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惠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百姓已经为加倍的赋税所困,又加上年成不好,屋子里也将近空了。赋税不能按期交纳,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拖欠。现在祭祀明堂大开恩赦,民户从四等以下,从四年以前拖欠至今的,希望全部免除。”皇上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诏令有关部门遵从(施师点的)意见。(施师点)临时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的身份出使金国。(施师点)担负使命到金国朝廷,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司仪因为亲王将到,命令施师点退一位,施师点坚定而不动摇。司仪请求了多次,施师点严肃地说:“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还想要做什么?”不肯稍稍移动。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等到后来金国使臣庆贺正月初一来到朝廷时,问接待他的官员:“施师点现在做什么官?”接待他的官员宇文价从排列站立的人中指着施师点给他看,金国使臣恍然大悟,说:“一见正直的人,就使人眼前一亮。”在此之前,州郡上供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设立了年终考核的法令,等到这样办了,负责统计的大臣有喜欢监督催促的,请求不等到年终提前施行。皇帝的批示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这个政策如果推行,上下一齐逼迫,百姓将不能安定生活。”有人说:“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施师点说:“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自己)更改它不迅速。”于是追着扣住了这个命令。十四年,授任知枢密院事。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记下来放在夹袋里,(并)说蜀地离朝廷远,有才能学识的人很难显露自己,蜀地士人中贤能的人,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他们的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授任官职时,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们说:“我一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施师点生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10. B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错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从“雷霆斗”也可以看出“沉寂气氛”不对.
11.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 A.
13. A
【小题1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老子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硬如钢铁的巨石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温和的阳光、款款的春风。绵绵的细雨,纯粹的婴孩儿、平淡的心境以及会心的微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通感、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A。
【小题1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中分号和又如羽毛之前的分号都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B项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单句中冒号引出的并列短语用于分项列举,为了使分项的性质显得突岀,也可以用分号分隔C项, 表示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D项,表示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故选A
14.C【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內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A.得体B.得体; D.得体。故选:C。
C.“您一定要进行朗诵展示,给我们的学生做朗诵指导”用的是命令语气,句中是对邀请的著名的朗诵家说话,应用商量语气或请求语气,不得体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语境可知②处是在说“书业的景气与不景气”,③处是在说“书业的凋零”,D④处是在说“文化衰落的迹象”,这三处都与所给句子的内容不符。①处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是在说“经管书籍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准精神活动”,正好解释了所给句子的“还加上一点文化味”,所以句子应该放到①处。故选A。
16. C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和理解名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与语意衔接;三是准确理解名句的意思。
根据选项,把四句名句分成了两组,①和③是一组,②和④是一组,由选项可判断①和③应该是前两个空,②和④是后两空;再根据上句自尊、自重,就意味着尊重他人,自主、自由,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的内容可知,先说的"自尊、自重,后讲尊重他人”,所以前两空中的第一空应该是自尊、自重,第二个空是尊重他人”;再理解①和③两句名句,①句摧眉折腰事权贵讲的是尊重他人”,③句不为五斗米折腰讲的是自尊、自重”,所以③在前,①在后。④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是:多麦备自己,而宽容别人。第三空处根据下文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可知,此处要填的内容是与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的意思完全相反,也就是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所以此处应该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④句填在第三空处;第四空处由上文这正是因为自尊者尊重人,自由选择的人是负责的人,而又决不强人所难,自爱的人爱人"可理解,是在讲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而②句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所以②句应该填在第四空处。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