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4-07
贵州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情感空间,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构筑的人对地的情感关系。自然形胜、建筑景观等可感的实物存在,人情风俗、社会秩序、地方声誉等历史累积的空间氛围都会给作家带来主观感受,影响他的空间情感。文学作品书写作家的空间情感,从而建构起他的文学情感空间。
文学情感空间的研究,可用大数据思维,借助可视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呈现。比如,以作家为中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呈现其行踪轨迹,分析他在迁徙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空间的关系曲线。如果在行迹图上加入作品表达情感的正负比例,就可以发现作家对具体空间的情感表达的好恶程度。将苏轼乌台诗案之后从汴京南来黄州的作品按其运动轨迹呈现,并将作品表达空间好恶的内容按比例呈现,就可以看到苏轼对沿途各个具体空间的情感喜恶度的差异。作品建构的个体作家情感空间的可视化,虽然让我们对其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有直观的认识,但发现的问题有限。如果把多位作家的行迹图叠加,就可以发现作家之间趋同的或个性化的情感空间表达比值,再加入时空信息,将不同时空的作家、作家群进行纵横比较,呈现的内容和可发现的问题就更加丰富,作家们在作品中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之共通性、主观性就能被发现和凸显。
我们可以空间为中心,在地图中以不同色块呈现不同的情感空间,就可以发现不同空间的情感属性。比如,同样为贬谪逆境空间的黄州、惠州、儋州,同样为愉悦空间的江南、庐山、西湖,同样为忧郁惆怅空间的潇湘、洞庭、岭表等,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建构这些情感空间的方式有何不同。也可以呈现单独的空间,从中发现该空间在不同时代被哪些作家书写过,并贴上了其个性化的情感标签。这些标签相互之间是何种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又是向何种趋势变化,从中可以发现作家对具体地方情感空间建构的阶段性变化与地域性差异。
还可以时间为中心,截取一个或多个时间节点,可视化呈现作家们对不同空间的情感反应,就可以找到作家对文学情感空间塑造的规律。比如宋代的黄州,究竟有多少作家咏唱,将这个时间轴上的数据和情感色块进行比较,应该能够看到作家们在这一段时间内,塑造黄州空间属性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如果我们将书写黄州空间的作家行迹按活动时间的长度并行呈现,并以色块区分其居停黄州的不同时间阶段书写该空间的情感趋向,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家在黄州居住的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书写方式有何异同。
可视化呈现要求对作家们与情感空间相关的所有作品进行数据分析,所以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分析结果较之传统的个案归纳要完整、准确得多。它可以清晰快速地在分析结果中发现不同常规的特殊现象,并对这些特殊现象背后的数据进行人工释读,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被传统研究方法遮蔽的盲点。可视化本身只是一种知识表达、信息呈现方式,但其后台可以关联各种知识数据库,启动可视化系统分析,可以拓展衍生出众多的知识体系的关联,从而加深和拓宽我们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借助大数据手段对文学情感空间进行可视化呈现和分析,能在数据意涵挖掘、文本信息关联、时空信息匹配等方面更加精准、简洁,其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摘编自汪超《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情感空间是指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空间或者某些具有一定历史累积的空间氛围带给人的主观感受。
B.利用可视化手段进行文学情感空间研究,就是在地图中用不同色块清晰而准确地呈现不同的情感空间。
C.可视化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清晰、快速地发现作家们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的共通性、差异性以及变化性。
D.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学研究可以做到更准确、更全面、更有深度,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颠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诠释"文学情感空间",为后文论述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打下基础。
B.文章主体部分在论述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时,着重阐述其优势,条理清楚。
C.文章多用举例论证,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个例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D.文章在阐述可视化研究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并列结构,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对具体空间的情感表达的好恶程度,可以借助可视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与现,这是文学研究与现代技术联姻的结果。
B.借助大数据手段发现作家对文学情感空间建构的规律,进而分析规律产生的原因,这是文学情感空间可视化研究的重点。
C.某一具体地方的情感空间可能具有固定的类型属性,但也可能因为作家或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与地域性差异。
D.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研究,体现大数据背景下文学研究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加深和拓宽文学研究中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12月 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下面是关于此事的三个采访节选片段。
片段一
时 间——2020年5月27日
采访者——新华社记者
受访者——中国登山协会主席 李致新
记 者:您曾于 1988年登顶珠峰,作为一名老登山人,您怎么看待这次成功登顶?李致新:首先,我要祝贺今天登顶的队员们,为他们骄傲自豪,他们战狂风、踏冰雪、胜严寒,克服了这么多困难,最终成功登顶。今年正好是中国人首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 60 周年。年轻的登山队员再一次诠释了我国老一辈登山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中国登山运动自从开创以来,共有 24 位勇士长眠于雪山,还有一些登山运动员冻伤致残。登山前辈当年历经的艰险远非我们现在所能想象,今天我们的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向前辈致敬,我们坚信登山精神能够在新时期薪火相传。
片段二
时 间——2020年 8月28日
采访者——东方网主持人
受访者——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炜主持人: 这次登顶测量跟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胡 炜: 1975 年和 2005 年珠峰高程测量主要的任务是登顶,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顺便测一下珠峰的高度,而这次是为了测量而去登山的。1975 年我们国家第一次正式的珠峰测量,采用传统的光学仪器,相对来说设备比较落后,那次测量数据是8848.13米。科技的进步,到了2005 年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珠峰高程测量,当时只有美国有 GPS 系统,我们中国的北斗还不成熟,所以采用的是美国的GPS加上进口的一些测量仪器。到了今天,15年以后,2020 年负责测量的登山队员在峰顶竖起测量觇标,使用 GNSS 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并使用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所有这些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珠峰测量的历史也是我们测绘科技发展的历史。这次珠峰高程测量很好地证明,中国制造的测量设备一样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片段三
时 间——2020年12月8日
采访者——《新京报》记者
受访者——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队长、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总指挥 李国鹏记 者:此次珠峰测量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和你的队员面临哪些压力?
李国鹏:这次珠峰测量非常艰难。比如在攀登过程中,到海拔 7790 米营地的时候,风特别大,队员们的帐篷都无法搭起来,但是他们还要在大风、暴雪中保护好仪器设备。从前线传回的视频里我们看到,在剧烈晃动的帐篷里,两名队员用手扶着重力仪,确保其不被碰撞。队员们一晚上没有休息,峰顶队员更为辛苦。登顶后,由于测量觇标架设难度比较大,三名队员为便于操作,摘下氧气面罩,无氧操作100多分钟。另外两名队员在零下 20 多度的峰顶恶劣环境中,摘掉手套操作重力仪和 GNSS 接收机。
在我印象中,压力最大的时候有两次。第一次,当第二次冲顶受挫后,队员们体力压力、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并且天气预报说从5月20日开始一直到6月5日都没有好天气,这就意味着后期基本没有好的窗口期了,甚至可以说没有窗口期了。第二次,是成功登顶以后,当登山测量队员在登顶后开展测量工作时,仪器设备在极端环境里出现各种警报,一度不能正常工作,能不能在有限的1至2小时内获得必需的测量数据,不得而知。
记 者: 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是什么在支撑着你们?
李国鹏:习总书记在访问尼泊尔的时候,曾与尼泊尔达成联合公告珠峰高度的协议,因此这是一个必须要去完成的政治任务。珠峰有一部分在中国境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获取能够得到世界公认的珠峰高度。珠峰的高度各个国家都在测,尼泊尔在测,其他国家也在测,获取让全世界都认可的高度,也是我们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当肩负国家使命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时,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 1975年为 8848.13米,2020年为8848.86米,由此可知,珠峰高度持续在上升。
B.珠峰测量队员或在峰顶摘下氧气面罩,或在零下20多度摘掉手套,以确保设备操作方便和测量准确。
C.本次珠峰登顶可谓一波三折,适合登顶的窗口期非常难得,机会稍纵即逝,最后的一次冲顶终于成功。
D.在峰顶的极端环境里,仪器设备出现各种警报,但队员们成功地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了必需的测量数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三次不同的采访,采访者均根据不同的采访目的和受访者不同的身份,设定了访谈重点和提问内容。
B.我国1960年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2020年使用自主研发的仪器测量了珠峰高度,均有重大意义。
C.2020年这次以测量珠峰高度为目的的、第一次正式的珠峰高程测量,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D.在2020年全球抗疫这个特殊的时间里,我国成功登顶珠峰进行精准测量,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6.以上三个访谈片段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浙大那壶湄江茶 张劲
那是一片依偎着苦涩的芳醇,缠绵在历史的舌尖,再也不会抹去。
我说的是茶,是浙江大学1940年初至1946年秋,因抗战烽火西迁湄潭办学,师生们茹苦含辛、煎日熬月,留在湄水之滨的一壶佳茗。
我慕名来饮,已是六十年后的清明。茶浪三千,我只能取一盏饮。踏进湄潭"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众多的历史照片等资料文物叩击我的心扉。我无法想象,那些由上千师生员工组成的流亡之师,携带着2000多箱图书仪器、若干生活用品,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辗转南方六省,才分期分批地来到这黔北山区。我能够想象的是,这支"西征的文军",其开拔处是东部的著名茶城杭州,驻足处是西部的著名茶乡湄潭,前者是"人间天堂"三吴都会,后者是有"小江南"之称的黔北县城,正是一个元气淋漓的"茶"字相邀,才汗湿了五千里路云和月,润泽了七个难忘的湄城春秋。原在唐人陆羽《茶经》中分别注册登记的两处产茶盛地,跨过宋元明清,就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代,被一个特殊群体以一种特殊方式联结了起来。
浙大一迁浙西,二迁赣南,三迁桂北,最后以娄山为胎、借湄水为孕,塑造出一个战时的浙大,正如苏步青词中所言:"簧舍分三处,近蜀似依刘……男儿磊落,何须泪洒古播州。"浙大不屈的生命长铁,弹响的仍是莘莘学子的琅琅弦歌。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这是闻一多式的幽默。把这幽默掰开嚼碎,识得苦字,含义的是战时的浙大师生。除茶叶外,茶乡湄潭没能供给远来的贵客以高楼华屋、玉盘珍馐。浙大教室多是长年被蛛网占据的旧祠破庙,宿舍多为常有老鼠来访的陋室蜗居。师生们吃的是缺油少肉的清茶淡饭,夜里照明全是黑烟缭绕的桐油青。然而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物质条件下,浙大仍然教学不辍,实验不荒,科研不废。理化实验缺乏酒精、烧杯,就以木炭、茶杯替代; 需要自来水,就以垫高大水缸连接胶皮管来导引; 没有电源,就以废旧汽车的发动机带动小发电机来获得……可就在这期间,苏步青的微分几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所创立的几何学派与当时美国、意大利学派形成鼎足之势; 王淦昌发表于美国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开启了核物理研究的新思路,美国科学家据此实验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物理学界的重大成就之一;谈家桢教授不仅发表了多篇生物遗传学方面的论文,还在旧祠堂里带出了两个学有所成的研究生……即便是校务缠身的竺可桢校长,也完成其传世之作《二十八宿起源时代与地点》,对国际天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除理论研究外,农学院在兴建农林茶场、规划设计湄城新八景、推广优良蔬菜水果品种、防治病虫害、改良茶叶土壤和提高制茶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实绩。
1944 年 10 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潭浙大进行学术交流,他为偏僻小城有如此高水平的大学而惊叹不已。时髦于喝下午茶的英国人,习惯地把学术交流称之为"茶壶和茶杯精神",他们雅集于美庐精舍,在红茶加糖的浓香里,切磋着思想的蛋糕,享用着信息的甜点。浙大的知识精英们却在中国一座僻远的小城里坚守,借昏黄的桐油灯光,结构出智慧的彩虹,以渊默的湄江清茶,淬砺着科学的锋锐。难怪李约瑟博士要由衷赞叹这里是"东方剑桥",尽管城边流淌的不是名满天下的康河柔波,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粼粼湄水。
确实,湄潭给浙大以无限慰藉的茶,温厚、纯朴、热情。茶是浙大师生的挚友、知音和伴侣。无论是炎天消暑、隆冬御寒,还是破闷解乏、醒脑提神,茶与人都相濡以沫,共度时艰。浙大校友们至今还津津乐道于那些往事:当鸦背驮着夕阳,月辉泻满夏夜,当柳丝编织着春雨,落叶摇动着秋声,三五好友常去江边露天茶馆要一壶新茶,边饮边谈,或评点时事,交流学习心得,或斟酌古今,品味中外。人茶相对,一样的风华正茂,意兴飞,扬。虽众声喧哗,却能把持住那份沉静,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喝茶,喝自己的茶。正因为如此,浙大才培植出了大批栋梁英才。艰辛中也有乐趣,清苦里总藏着清欢。也许正是那一味清苦,熬浓了茶中诗味。
如今,一个花甲过去了。当年的教授们,不少已走进了墙上相片,健在的校友们忘不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忘不了当年依依惜别时所唱骊歌:"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作为仰慕者,我也曾一次次凭着史料的栏杆远眺。远眺那一盏青灯,那一壶清茶,胸中有清景无限。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面对"好茶",我属于"会喝"一族么?我握住了这种"清福"么?清夜扪心,我追问着自己。
(选自《新世纪贵州作家作品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材精当,既记录了浙大师生克时艰、创佳绩的奋斗史实,又描绘了他们品茗茶、静钻研的生活场景。
B.文章采用类比的手法,通过中英饮茶方式的比较,赞扬西迁后浙大师生的坚守与不屈以及学术成就的卓越。
C.文章结尾精妙,作者由追思历史到追问自我,既有强烈的情感,又有理性的思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D.文章语言优美典雅,意象化与抒情化的叙写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多处引用增加了文章浓郁的人文气息。
8.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标题"浙大那壶湄江茶"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情感空间,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构筑的人对地的情感关系。自然形胜、建筑景观等可感的实物存在,人情风俗、社会秩序、地方声誉等历史累积的空间氛围都会给作家带来主观感受,影响他的空间情感。文学作品书写作家的空间情感,从而建构起他的文学情感空间。
文学情感空间的研究,可用大数据思维,借助可视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呈现。比如,以作家为中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呈现其行踪轨迹,分析他在迁徙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空间的关系曲线。如果在行迹图上加入作品表达情感的正负比例,就可以发现作家对具体空间的情感表达的好恶程度。将苏轼乌台诗案之后从汴京南来黄州的作品按其运动轨迹呈现,并将作品表达空间好恶的内容按比例呈现,就可以看到苏轼对沿途各个具体空间的情感喜恶度的差异。作品建构的个体作家情感空间的可视化,虽然让我们对其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有直观的认识,但发现的问题有限。如果把多位作家的行迹图叠加,就可以发现作家之间趋同的或个性化的情感空间表达比值,再加入时空信息,将不同时空的作家、作家群进行纵横比较,呈现的内容和可发现的问题就更加丰富,作家们在作品中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之共通性、主观性就能被发现和凸显。
我们可以空间为中心,在地图中以不同色块呈现不同的情感空间,就可以发现不同空间的情感属性。比如,同样为贬谪逆境空间的黄州、惠州、儋州,同样为愉悦空间的江南、庐山、西湖,同样为忧郁惆怅空间的潇湘、洞庭、岭表等,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建构这些情感空间的方式有何不同。也可以呈现单独的空间,从中发现该空间在不同时代被哪些作家书写过,并贴上了其个性化的情感标签。这些标签相互之间是何种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又是向何种趋势变化,从中可以发现作家对具体地方情感空间建构的阶段性变化与地域性差异。
还可以时间为中心,截取一个或多个时间节点,可视化呈现作家们对不同空间的情感反应,就可以找到作家对文学情感空间塑造的规律。比如宋代的黄州,究竟有多少作家咏唱,将这个时间轴上的数据和情感色块进行比较,应该能够看到作家们在这一段时间内,塑造黄州空间属性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如果我们将书写黄州空间的作家行迹按活动时间的长度并行呈现,并以色块区分其居停黄州的不同时间阶段书写该空间的情感趋向,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家在黄州居住的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书写方式有何异同。
可视化呈现要求对作家们与情感空间相关的所有作品进行数据分析,所以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分析结果较之传统的个案归纳要完整、准确得多。它可以清晰快速地在分析结果中发现不同常规的特殊现象,并对这些特殊现象背后的数据进行人工释读,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被传统研究方法遮蔽的盲点。可视化本身只是一种知识表达、信息呈现方式,但其后台可以关联各种知识数据库,启动可视化系统分析,可以拓展衍生出众多的知识体系的关联,从而加深和拓宽我们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借助大数据手段对文学情感空间进行可视化呈现和分析,能在数据意涵挖掘、文本信息关联、时空信息匹配等方面更加精准、简洁,其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摘编自汪超《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情感空间是指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空间或者某些具有一定历史累积的空间氛围带给人的主观感受。
B.利用可视化手段进行文学情感空间研究,就是在地图中用不同色块清晰而准确地呈现不同的情感空间。
C.可视化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清晰、快速地发现作家们建构的文学情感空间的共通性、差异性以及变化性。
D.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学研究可以做到更准确、更全面、更有深度,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颠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诠释"文学情感空间",为后文论述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打下基础。
B.文章主体部分在论述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时,着重阐述其优势,条理清楚。
C.文章多用举例论证,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个例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D.文章在阐述可视化研究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并列结构,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对具体空间的情感表达的好恶程度,可以借助可视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与现,这是文学研究与现代技术联姻的结果。
B.借助大数据手段发现作家对文学情感空间建构的规律,进而分析规律产生的原因,这是文学情感空间可视化研究的重点。
C.某一具体地方的情感空间可能具有固定的类型属性,但也可能因为作家或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与地域性差异。
D.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研究,体现大数据背景下文学研究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加深和拓宽文学研究中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12月 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下面是关于此事的三个采访节选片段。
片段一
时 间——2020年5月27日
采访者——新华社记者
受访者——中国登山协会主席 李致新
记 者:您曾于 1988年登顶珠峰,作为一名老登山人,您怎么看待这次成功登顶?李致新:首先,我要祝贺今天登顶的队员们,为他们骄傲自豪,他们战狂风、踏冰雪、胜严寒,克服了这么多困难,最终成功登顶。今年正好是中国人首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 60 周年。年轻的登山队员再一次诠释了我国老一辈登山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中国登山运动自从开创以来,共有 24 位勇士长眠于雪山,还有一些登山运动员冻伤致残。登山前辈当年历经的艰险远非我们现在所能想象,今天我们的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向前辈致敬,我们坚信登山精神能够在新时期薪火相传。
片段二
时 间——2020年 8月28日
采访者——东方网主持人
受访者——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炜主持人: 这次登顶测量跟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胡 炜: 1975 年和 2005 年珠峰高程测量主要的任务是登顶,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顺便测一下珠峰的高度,而这次是为了测量而去登山的。1975 年我们国家第一次正式的珠峰测量,采用传统的光学仪器,相对来说设备比较落后,那次测量数据是8848.13米。科技的进步,到了2005 年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珠峰高程测量,当时只有美国有 GPS 系统,我们中国的北斗还不成熟,所以采用的是美国的GPS加上进口的一些测量仪器。到了今天,15年以后,2020 年负责测量的登山队员在峰顶竖起测量觇标,使用 GNSS 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并使用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所有这些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珠峰测量的历史也是我们测绘科技发展的历史。这次珠峰高程测量很好地证明,中国制造的测量设备一样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片段三
时 间——2020年12月8日
采访者——《新京报》记者
受访者——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队长、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总指挥 李国鹏记 者:此次珠峰测量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和你的队员面临哪些压力?
李国鹏:这次珠峰测量非常艰难。比如在攀登过程中,到海拔 7790 米营地的时候,风特别大,队员们的帐篷都无法搭起来,但是他们还要在大风、暴雪中保护好仪器设备。从前线传回的视频里我们看到,在剧烈晃动的帐篷里,两名队员用手扶着重力仪,确保其不被碰撞。队员们一晚上没有休息,峰顶队员更为辛苦。登顶后,由于测量觇标架设难度比较大,三名队员为便于操作,摘下氧气面罩,无氧操作100多分钟。另外两名队员在零下 20 多度的峰顶恶劣环境中,摘掉手套操作重力仪和 GNSS 接收机。
在我印象中,压力最大的时候有两次。第一次,当第二次冲顶受挫后,队员们体力压力、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并且天气预报说从5月20日开始一直到6月5日都没有好天气,这就意味着后期基本没有好的窗口期了,甚至可以说没有窗口期了。第二次,是成功登顶以后,当登山测量队员在登顶后开展测量工作时,仪器设备在极端环境里出现各种警报,一度不能正常工作,能不能在有限的1至2小时内获得必需的测量数据,不得而知。
记 者: 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是什么在支撑着你们?
李国鹏:习总书记在访问尼泊尔的时候,曾与尼泊尔达成联合公告珠峰高度的协议,因此这是一个必须要去完成的政治任务。珠峰有一部分在中国境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获取能够得到世界公认的珠峰高度。珠峰的高度各个国家都在测,尼泊尔在测,其他国家也在测,获取让全世界都认可的高度,也是我们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当肩负国家使命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时,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 1975年为 8848.13米,2020年为8848.86米,由此可知,珠峰高度持续在上升。
B.珠峰测量队员或在峰顶摘下氧气面罩,或在零下20多度摘掉手套,以确保设备操作方便和测量准确。
C.本次珠峰登顶可谓一波三折,适合登顶的窗口期非常难得,机会稍纵即逝,最后的一次冲顶终于成功。
D.在峰顶的极端环境里,仪器设备出现各种警报,但队员们成功地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了必需的测量数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三次不同的采访,采访者均根据不同的采访目的和受访者不同的身份,设定了访谈重点和提问内容。
B.我国1960年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2020年使用自主研发的仪器测量了珠峰高度,均有重大意义。
C.2020年这次以测量珠峰高度为目的的、第一次正式的珠峰高程测量,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D.在2020年全球抗疫这个特殊的时间里,我国成功登顶珠峰进行精准测量,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6.以上三个访谈片段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浙大那壶湄江茶 张劲
那是一片依偎着苦涩的芳醇,缠绵在历史的舌尖,再也不会抹去。
我说的是茶,是浙江大学1940年初至1946年秋,因抗战烽火西迁湄潭办学,师生们茹苦含辛、煎日熬月,留在湄水之滨的一壶佳茗。
我慕名来饮,已是六十年后的清明。茶浪三千,我只能取一盏饮。踏进湄潭"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众多的历史照片等资料文物叩击我的心扉。我无法想象,那些由上千师生员工组成的流亡之师,携带着2000多箱图书仪器、若干生活用品,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辗转南方六省,才分期分批地来到这黔北山区。我能够想象的是,这支"西征的文军",其开拔处是东部的著名茶城杭州,驻足处是西部的著名茶乡湄潭,前者是"人间天堂"三吴都会,后者是有"小江南"之称的黔北县城,正是一个元气淋漓的"茶"字相邀,才汗湿了五千里路云和月,润泽了七个难忘的湄城春秋。原在唐人陆羽《茶经》中分别注册登记的两处产茶盛地,跨过宋元明清,就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代,被一个特殊群体以一种特殊方式联结了起来。
浙大一迁浙西,二迁赣南,三迁桂北,最后以娄山为胎、借湄水为孕,塑造出一个战时的浙大,正如苏步青词中所言:"簧舍分三处,近蜀似依刘……男儿磊落,何须泪洒古播州。"浙大不屈的生命长铁,弹响的仍是莘莘学子的琅琅弦歌。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这是闻一多式的幽默。把这幽默掰开嚼碎,识得苦字,含义的是战时的浙大师生。除茶叶外,茶乡湄潭没能供给远来的贵客以高楼华屋、玉盘珍馐。浙大教室多是长年被蛛网占据的旧祠破庙,宿舍多为常有老鼠来访的陋室蜗居。师生们吃的是缺油少肉的清茶淡饭,夜里照明全是黑烟缭绕的桐油青。然而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物质条件下,浙大仍然教学不辍,实验不荒,科研不废。理化实验缺乏酒精、烧杯,就以木炭、茶杯替代; 需要自来水,就以垫高大水缸连接胶皮管来导引; 没有电源,就以废旧汽车的发动机带动小发电机来获得……可就在这期间,苏步青的微分几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所创立的几何学派与当时美国、意大利学派形成鼎足之势; 王淦昌发表于美国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开启了核物理研究的新思路,美国科学家据此实验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物理学界的重大成就之一;谈家桢教授不仅发表了多篇生物遗传学方面的论文,还在旧祠堂里带出了两个学有所成的研究生……即便是校务缠身的竺可桢校长,也完成其传世之作《二十八宿起源时代与地点》,对国际天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除理论研究外,农学院在兴建农林茶场、规划设计湄城新八景、推广优良蔬菜水果品种、防治病虫害、改良茶叶土壤和提高制茶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实绩。
1944 年 10 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潭浙大进行学术交流,他为偏僻小城有如此高水平的大学而惊叹不已。时髦于喝下午茶的英国人,习惯地把学术交流称之为"茶壶和茶杯精神",他们雅集于美庐精舍,在红茶加糖的浓香里,切磋着思想的蛋糕,享用着信息的甜点。浙大的知识精英们却在中国一座僻远的小城里坚守,借昏黄的桐油灯光,结构出智慧的彩虹,以渊默的湄江清茶,淬砺着科学的锋锐。难怪李约瑟博士要由衷赞叹这里是"东方剑桥",尽管城边流淌的不是名满天下的康河柔波,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粼粼湄水。
确实,湄潭给浙大以无限慰藉的茶,温厚、纯朴、热情。茶是浙大师生的挚友、知音和伴侣。无论是炎天消暑、隆冬御寒,还是破闷解乏、醒脑提神,茶与人都相濡以沫,共度时艰。浙大校友们至今还津津乐道于那些往事:当鸦背驮着夕阳,月辉泻满夏夜,当柳丝编织着春雨,落叶摇动着秋声,三五好友常去江边露天茶馆要一壶新茶,边饮边谈,或评点时事,交流学习心得,或斟酌古今,品味中外。人茶相对,一样的风华正茂,意兴飞,扬。虽众声喧哗,却能把持住那份沉静,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喝茶,喝自己的茶。正因为如此,浙大才培植出了大批栋梁英才。艰辛中也有乐趣,清苦里总藏着清欢。也许正是那一味清苦,熬浓了茶中诗味。
如今,一个花甲过去了。当年的教授们,不少已走进了墙上相片,健在的校友们忘不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忘不了当年依依惜别时所唱骊歌:"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作为仰慕者,我也曾一次次凭着史料的栏杆远眺。远眺那一盏青灯,那一壶清茶,胸中有清景无限。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面对"好茶",我属于"会喝"一族么?我握住了这种"清福"么?清夜扪心,我追问着自己。
(选自《新世纪贵州作家作品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材精当,既记录了浙大师生克时艰、创佳绩的奋斗史实,又描绘了他们品茗茶、静钻研的生活场景。
B.文章采用类比的手法,通过中英饮茶方式的比较,赞扬西迁后浙大师生的坚守与不屈以及学术成就的卓越。
C.文章结尾精妙,作者由追思历史到追问自我,既有强烈的情感,又有理性的思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D.文章语言优美典雅,意象化与抒情化的叙写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多处引用增加了文章浓郁的人文气息。
8.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标题"浙大那壶湄江茶"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