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4-09
辽宁省实验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1.C(A.应是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B.因果不成立;D.偷换主语,应是孔子的学生而非孔子。)
2.B(强加因果)
3.C(兴于《诗》:(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
4.从孔子的话,引出《诗》礼传家解释《诗》礼概念西周时《诗》礼乐教育内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周以后《诗》教发展及对三者关系总结。
5.材料一,主要讨论了《诗》与礼乐共生互动的关系。材料二,重点为“乐诗”由心生,也能够“治心”:故“乐诗”也就成为提高自我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成就的重要手段。材料三讨论乐作为《诗》礼融合的介质的作用。
6.B(言过其实。“一般”而非“绝不”
7.C(无中生有。“所有听课老师都有一定的担心”于文无据)
8.情节发生突转,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突出人物的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的特点。(答对2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及教案成竹在胸。认真背学生。课前设想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全面把握学生,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溜号。坚持动态课堂。在课堂上因势利导,个性化处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10.A
11.D(“用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褒奖和赞扬经略”错,赞,应为“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
12.C(“他因战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员嫉妒中伤被总督王琼弹劾”错,原文为“雄及副总兵赵镇御之,前锋陷伏中,雄等皆败”,因兵败而被总督王琼弹劾)
13.(1)主人养犬,不让犬吠叫驱赶盗贼,为什么养犬呢?希望皇上能允许臣等效力。(落实“吠盗”“累-为”“听”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2)有的人掌握兵符带兵镇守,守卫疆土抵御外侮,确实有功绩,凭借功业名声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落实“绾符”“着”“足尚”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14.杭雄冲锋陷阵,敢于拼杀:(1分)皇帝赏识、大臣推荐:(1分)为官清廉正直,有“清节”之誉。(1分)
15.B
16.虚写。诗人并非碰到狐狸在家穴里面睡觉,而是说,祭扫结束,人人各自归家,灯前笑语:祭扫之时哭哭啼啼,平日里却没有丝毫的伤心难过。用典。狐狸始终对同伴、对“家庭”忠诚无二,即使死了,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对比。狐狸和人的对比,我和儿女的对比,突出无奈的旷达感。
17.(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8.B
19.D(A夸张,B夸张、比拟,C借代)
20.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引发共鸣与共情。
21.(1)怎么脱贫(2)讲好扶贫故事(3)关键在于“情”
22.(1)中国扶贫的奇迹是要讲好的(2)中国扶贫故事是情怀的表现(3)讲中国扶贫故事关键是“情”
23.作文
语文答案
1.C(A.应是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B.因果不成立;D.偷换主语,应是孔子的学生而非孔子。)
2.B(强加因果)
3.C(兴于《诗》:(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
4.从孔子的话,引出《诗》礼传家解释《诗》礼概念西周时《诗》礼乐教育内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周以后《诗》教发展及对三者关系总结。
5.材料一,主要讨论了《诗》与礼乐共生互动的关系。材料二,重点为“乐诗”由心生,也能够“治心”:故“乐诗”也就成为提高自我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成就的重要手段。材料三讨论乐作为《诗》礼融合的介质的作用。
6.B(言过其实。“一般”而非“绝不”
7.C(无中生有。“所有听课老师都有一定的担心”于文无据)
8.情节发生突转,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突出人物的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的特点。(答对2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及教案成竹在胸。认真背学生。课前设想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全面把握学生,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溜号。坚持动态课堂。在课堂上因势利导,个性化处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10.A
11.D(“用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褒奖和赞扬经略”错,赞,应为“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
12.C(“他因战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员嫉妒中伤被总督王琼弹劾”错,原文为“雄及副总兵赵镇御之,前锋陷伏中,雄等皆败”,因兵败而被总督王琼弹劾)
13.(1)主人养犬,不让犬吠叫驱赶盗贼,为什么养犬呢?希望皇上能允许臣等效力。(落实“吠盗”“累-为”“听”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2)有的人掌握兵符带兵镇守,守卫疆土抵御外侮,确实有功绩,凭借功业名声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落实“绾符”“着”“足尚”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14.杭雄冲锋陷阵,敢于拼杀:(1分)皇帝赏识、大臣推荐:(1分)为官清廉正直,有“清节”之誉。(1分)
15.B
16.虚写。诗人并非碰到狐狸在家穴里面睡觉,而是说,祭扫结束,人人各自归家,灯前笑语:祭扫之时哭哭啼啼,平日里却没有丝毫的伤心难过。用典。狐狸始终对同伴、对“家庭”忠诚无二,即使死了,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对比。狐狸和人的对比,我和儿女的对比,突出无奈的旷达感。
17.(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8.B
19.D(A夸张,B夸张、比拟,C借代)
20.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引发共鸣与共情。
21.(1)怎么脱贫(2)讲好扶贫故事(3)关键在于“情”
22.(1)中国扶贫的奇迹是要讲好的(2)中国扶贫故事是情怀的表现(3)讲中国扶贫故事关键是“情”
23.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