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重庆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4-2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香山,原称南宫乡,传说是吴王的离宫——[甲]南宫所在,“香山帮”指的是以香山地域为中心集结形成的土木匠人群体。( )而香山匠人却同时供奉鲁班和蒯祥,因为蒯祥的出现,标志着“香山帮”建筑技艺的鼎盛与辉煌。到清末,香山地区“民习土木工作者十之六七”,[乙] “香山帮”不断发展壮大,超越“皇家派”和“岭南派”,成为我国古典三大建筑流派的核心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匠人群体。
香山匠人善于在本色上做文章,他们的作品在造型、色彩、细节处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出自香山匠人之手的民居显得轻巧秀丽,不张扬、[丙] 不夸张。2009 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香山誉满天下。
18.文中[甲][乙][丙][丁]前面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从源头来说,匠人的祖师一般被认为是鲁班
B.从源头来说,鲁班一般被认为是匠人的祖师
C.对源头来说,匠人的祖师一般被认为是鲁班
D.对源头来说,魯班一般被认为是匠人的祖师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东坡在那块名叫东坡的土地上开始尝试做一个农民。他开始农业生产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煽风点火”,这把火,烧去了地上的杂草,让它们不再肆意生长: 让他不再患得患失,他开始务实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困顿:他懂得了自己无论站立在哪里,都应当从脚下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他满意地看着这把火,它在荒原上燃起来, 涂改了大地的颜色。大火将尽时,露出来的不仅是满目瓦砾,还有一口暗井,那是来自上天的犒赏,帮助他解决了灌溉的问题。这让苏东坡大喜过望,说:“一饱未敢期, 瓢饮已可必!” ,吃饱肚子还是奢望,但是至少不必为水源发愁了。
东坡重获新生了,他的身体被土地征用,精神却从中得到了自由。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以“土地”:作开头,重组最后一段三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党以坚定的信念立党为公,建立了新兴的共和国;用坚韧的意志执政为民,创建了世界笫二大经济体。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更需风雨兼程,面临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新青年》杂志开辟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邀请各界代表畅谈如何“庚续精神,勇担使命”,请你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写一篇文章, 给专栏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裟;不得泄露学校名称与姓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3分)答案B. (强加因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作为例证“常见的一些修辞能很好地制造文学语言的张力”的材料,而不是因果关系。)
2.(3分)答案B. (只有廓大、丰富的虛境,才会产生有张力的意境。)
3.(3分) 答案A.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实境与虚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意境张力”。B项,虛写想像中的情境,并不是材料二所言的“虚境”。C项,前后语句形成内容上的张力,不是虛境与实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张力。D项偏离话题,没有讨论虛境与实境相互作用的问题。)
4.(4分)都使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答“引证法” (引用论证)不给分,因为材料一没有引证] (2分) 。从材料一举例说明(1 分) ;从材料二举例说明(1 分)。(只从一则材料中举例说明只能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
5.(6分) (张力是语义的丰富性)采用修辞等语言形式,或一些结构、手法与模式等文学元素的营建,都可以使得语言有两种以上的含义。(2 分)这些不同的含义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浅表与深刻同在,简单与丰富共存。(2 分)多样情感、多种理趣得以凸显,从而形成文学的张力。(2 分)
(张力是表意的暗示性)语言的意义可以转移和跨越,有张力的作品在传达事物的字面意义时,有其丰富的暗示意义;(2分)通过特定的暗示,文学作品中的各物象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暗示意义:(2分)文学中的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艺术空白等方式暗示读者。(2 分)
(答两种观点都认可的,每答对一点2分;对“张力”的另外理解,只要与两则材料相关,言之成理即给分)
6. (3分)答案C. (只交代了两个女儿中其中一个的婚姻。)
7.(3分)答案A. (时代背景和家庭情况虽然对人物的行动抉择有影响,但并没有血统论和简单的环境决定论,小说中也没有这个意思。)
8.(4分) (1)小说中不少人物仅有只言片语点到姓名,没有具体的言行,这种叙述让故事破碎了,但意义却在增殖,叙事技巧颇具魅力。(2 分)
(2)文章以“你该记得吧”为题,似乎表明叙述者记忆不全,并在文中不时重复“你该记得吧”,强化了读者的补充作用。不断以“你”呼告读者,把读者裹挟进来,打破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营造了一种别致的审美体验。(2 分)
(答到“线索”作用,可给1分。)
9.(6分) (批评)小说对病态的社会充满子批评。由于不自爱,滥交与私生子到处都是,落后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复着粗俗不堪的故事。被害者又扮演伤害者的角色,恶性循环无以穷尽。(每点3 分,酌情扣分。)
(同情)小说对人物及其命运充满了同情。由于经济贫穷与思想落后,底层人民得不到正常的生活待遇,成长的轨迹与人性会扭曲。这种不正常的秩序里长大的人,又对这种秩序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对良好秩序的建立造成巨大的威胁。(每点3 分,酌情扣分。其他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10.(3分)答案C.
11.(3分)答案D.(“上元节”有误,应为上巳节:“竞渡”有误,应为洗濯。)
12.(3分)答案C.(“因此毕士安将他推荐给皇上”有误,由“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可知,毕士安推荐他并非因“材略”,而是因“家世”;“令皇上感叹”的不仅仅是因为李允则在任上的表现,还有“连对三日”。)
13. (8分)
(1) (4分)陈尧叟任湖南安抚使,百姓将李允则治理的政绩列举上报,请求让他留任,陈尧叟将此事上奏朝廷。(得分点:“安抚”、“状”、“请留”、“以闻”。)
(2) (4 分)河北已经停止战争,李允则仍然不停地修筑城堡,契丹首领说:“宋朝(南朝)还在修城池,加强战备,(他们)莫非是想要违背和约吗?”(得分点:“兵”、“治”、“辍”、“得无……乎”。)
14. (3分) 防患未然,备战之需。(1 分)契丹是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战,(1 分)李允则要求在治境内全部种上榆树,这样就形成了障碍,不利于骑兵作战。(1 分)
15.A (“壮阔的自然山水”有误,此处“山水”指米元晖的山水画。)
16. (6分) (1)充分调动感官体验。颔联上句运用视觉表现了米元晖山水画里烟山云水的迷离朦胧景象,下句“只恐春衣坐来湿”运用触觉感受云气的深重丰润。(2) 充分发挥想象。颈联中“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承接上联“春衣”,想象春季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景象,想象江风春雨中百花飞动温润明媚的情景,为诗人发出感叹铺垫蓄势。(3) 知人论世。诗人对米元晖的绘画风格有深入的理解,与他的情感心志契合相融,才会生发出“早晚持竿吾得归”的喟叹。(每点2分。其中要点1分,分析1分。答“代入”方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7.(6分)(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答到背诵篇目以外的诗句,只要是唐宋时期含“雁”字的诗句,无错即可得分。唐宋时期以外的诗句不给分。)
18.(3分)答案C. (并列的词或短语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用逗号。)
19. (3分)答案A. (“对”领起对象,“从”领起范围,此处是对范围的的限定;根据前后文的主语,此处由“匠人”领起更能贯通全段。)
20. (3 分)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匠人群体和我国三大古典建筑流派的核心。(“匠人群体”在“流派核心”之前,2分;“三大” 在“古典”之前,1分;改成病句不给分。) (说明: 原句有两处问题,一是并列不当,无法与前文照应;二是多项定语位置不当,“三大” 应在“古典”之前。)
21.(6分)示例:也烧去了他心里的杂草像有一支画笔那意思是
(每句2分;字数超过10字每处扣1分;意近即可。)
22. (5 分)示例:土地征用了东坡的身体,却使他的精神得到了自由,让他重获新生。
(没用“土地”做开头不得分;“自由” 与“新生”的顺序颠倒扣2分;语病一句扣1分。)
23.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允则,字垂范。小时候就因其才识和谋略而闻名,后来因为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担任潭州知州,准备赴任时,真宗对李允则说:“朕在开封时 (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毕士安曾对我说起你的家世,所以现在把湖南交给你去掌管。”当初,马氏横征暴敛,要潭州人纳绢,叫作地税。潘美统治湖南时,要百姓按房屋纳绢,叫作屋税。有牛的营田户要交纳牛钱,每年交纳米四斛,牛死以后还要照交不误,叫作枯骨税。李允则.上书请求废除这三种税,这样百姓负担就减轻多了。湖南发生饥荒,李允则想先将官仓的粮食发放赈济饥民然后再向朝廷奏报,转运使坚决不同意。李允则说:“报批最少得一个多月,灾民可等不及。”第二年仍是灾年,李允则又想发放官粮先赈灾后上奏,转运使仍是坚持不答应,李允则请求用自家的财产作为抵押,才得以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于是招募能够服役的饥民去服兵役,共计得一万人。转运使要求将招募的这些兵员派去防御邵州蛮族,李允则说:“现今蛮族并没有兴兵来扰乱,没有名目增加戍守士兵,这样做是滋长边患。况且这些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由于饥饿,身体瘦弱不堪,所以不能担任戍守的任务。”于是上奏请求停罢此事。陈尧叟任湖南安抚使,百姓将李允则治理的政绩列举上报,请求让他留任,陈尧叟将此事.上奏朝廷。皇上将李允则召回京师,与他接连应对讨论了三天,最后说:“毕士安没有看错人。 ”
何承矩任河北缘边安抚使、提点榷场,在他病时,皇上令他自己择人代理公务,他上书请让李允则任雄州知州。河北已经停止战争,李允则仍然不停地修筑城堡,契丹首领说:“宋朝(南朝)还在修城池,加强战备,(他们) 莫非是想要违背和约吗?”契丹宰相张俭说:“李雄州是个忠厚长者,不必怀疑他。”不久皇.上下诏询问这件事,李允则上奏说:“刚停 战争和好,若不及时修好城堡,恐怕以后就会毁坏因而荒废,边境战事变化很大,是无法预测的。”皇上认同了他的看法。
每年上巳日举办祭祀活动,李允则召集界河的战船进行竞渡活动,任由北边的人游览观看,同时将有关水战训练暗寓其中。雄州北面过去挖了很多陷马坑,城上修楼作为了望敌情的碉堡。李允则说:“既然 与契丹讲和了,还要这些干什么?”(于是) 命人撤掉了城楼,填平了陷马坑,让各部队在上面种植蔬菜,挖井开沟,拓垦田土,修筑短墙,纵横其间种植荆棘,而这些地方就自然增加了障碍。(李允则命令) 在所管辖的境内凡有空隙的地方,都种上榆树。一段时期后,榆树就布满了塞下。李允则对属下官员说:“这是步兵作战的好地方,这些树难道只能用作建造房屋的材料吗?”
李允则不讲究做官的威仪,间或出外走一走,遇到可以交谈的人就邀请人家坐下来聊天,用这种方式洞悉知晓民情。他身上没有厚衣裳,吃饭没有两种以上的美味(衣着朴素,饮食简便),从不蓄积财产。晚年定居在京师,天圣六年(1028)去世。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