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5-14
烟台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荀子坚持人“最为天下贵”,坚持人在知识体系中的主体与实体地位。《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何以”最为天下贵”?荀子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能够”合群明分”。《荀子.王制》接着写道∶“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人结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不仅认定人与人之间必须依据礼义分工合作,还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也必须互相辅助,互相协调∶“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人,而且是人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中的人。
(摘编自姜义华《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荀子的人学观,因时应物,圆融周彻,是先秦时期人学思想的高峰。它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荀子.天论》开篇即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明天按照“常道”运行,不以人的道德意志为转移,祛除了人对天的神性崇拜的迷思,将天视为独立于人的自然之物。荀子身处的时代,政治败乱,“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人祈天、畏天、怨天、慕天,将治乱吉凶归因于上天。而荀子认为天并非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它是按照其自身的常道运行的独立于人的存在,人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吉凶祸福皆在于人类自身。如果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如若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受时与治世同,而陕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以“天行有常”的逻辑前提,推导出“天人之分”的重大命题,指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要人正确地认识天与人各自的职分,不可将自已要尽的职分托之于上天,而要遵循
“治道”的要求,由人自己主宰治乱吉凶。“天人之分”廓清了神秘主义天人论的迷雾,但荀子并非要让人与天分途而行。相反,荀子认为人与天是紧密联系的,他也是在天人相系的思想视域中论述人的存在的。荀子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万物一样,是阴阳运化而成。同时,人又要靠自然来长养,离开自然人不能自我养育。荀子说“财(裁)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人要利用自然万物来养育自己,人必须“备其天养”,不可“弃其天养”,如果违背这种”天养”之道则谓之“大凶”。在荀子看来,上天养人本身即是”天行有常”这一概念中的应有之义。
天养如何实现?荀子认为,要实现为天所养,人不可消极等待,必须“制天命而用之”制,《说文解字》解释为“裁也”。荀子认为虽然“天行有常”,但人却可以裁制天命,按照天的规律去“用天”,聘能而化之,施展人的聪明智慧,让天生成比自然状态更多的物产为人所用。荀子的“用天”思想,特别强调了人面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在天人之分的关系结构中,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进取有为的,这正是对”天人之分”观念的深化与圆融。道家也持自然之天的观念,但道家的天人关系中,人对待自然是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并且要求人最终回归到自然状态,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泯灭了人作为宇宙灵长的价值和意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一方面是对道家天人观的扬弃,在坚持自然之天的观念的同时,避免了陷入消极无为的泥沼;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将天人之分误解为天人隔绝、斩断天人联系,从而为其天地人相参的思想开辟了理论路径。
需要加以辨明的是,有人认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就是主张“人定胜天”,会导致人破坏自然,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向冲突与对抗。这显然是曲解了荀子本意。通观《荀子》全文,未见一处有“胜天”的说法,而是多次强调要“循道不贰”“应时而使之”等按照天的规律“用天”的观念,甚至认为圣人是”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这清、正、备、顺、养、全诸字的运用,完全没有一丝逆天、违天、悖天的意思。
(摘编自纪洪涛《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强调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重要性。
B.荀子的“天行有常”观点切中时弊,大大超越当时社会的普遍认知,有助于祛除人对天的神性崇拜。
C.“天人之分”并不是让人与天分途而行,而是强调割断天人之间的神性联系,建立起客观实在联系。
D.材料二从“天行有常”到“天人之分”,再到“制天命而用之”,层层递进阐释了荀子人学观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认为人有义故而能分,能分故而能群,合群明分,故人最为天下贵,所以对人而言,气、生、知是无关紧要的。
B.荀子对“信禨样”的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吉凶祸福在自身,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职分便可脱离天的束缚而成为主宰。
C.道家主张人应完全顺从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则充分肯定了人自身价值的独立性,是对道家思想的全面否定。
D.“制天命而用之”不同于“人定胜天”,前者循道而为体现出了人的聪明智慧,后者若逆天行事终将遭到自然惩罚。
3.下列说法,同文中荀子的观点不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B.“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请结合文本对“天养”进行简要诠释。(4分)
5.在如何对待自然方面,荀子的人学观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住在城市里的菜鸟
余继聪
(1)我这城里,土地已经不多,不过,很多人和布谷鸟等鸟类还是依然习惯记着农历,记着一个个节气。
(2)节气一到,便不知道从哪里走出几个农民模样的老人,扛着几把不大用得着的旧钝锄头,在宽大的柏油路边,把一星半点的残存土地锄挖出来,种上几簇辣椒、茄子、洋芋、豆子或者一两蓬南瓜。
(3)这是一些丧失了土地,却依然对土地很眷恋、很怀念,依然忘记不了自己是个农民,到了一个个节气,手指和骨头里便要像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的人;如果按现今年轻人的说法,他们就是些土得掉渣的菜鸟。城市年轻人不会对泥土、庄稼和农历、节气有什么感情;看着土地的消失,他们不会有痛彻骨髓的难受。
(4)但是,节气一到,乡村鸟儿们便要如期来临了。布谷鸟,每到芒种立夏前后,就要飞进城里的树上来叫,好像要把忘记了稼穑耕耘的城里人也叫到乡下去播种。一些老人,听到它们的叫声,大概还能突然想到曾经耕耘播种过的农田和时光,大概会想到被埋葬到城市的水泥下面、柏油路下面的曾经的庄稼地,想到那些早已被扔进了墙角甚至被当作垃圾扔掉了的农具,然后发出几声无奈的叹息。年轻人,对布谷鸟的叫声大多无动于衷,或者误解了这辛勤的鸟儿,总以为它是在唱一首抒情的歌,而不明白它是要催促人们赶快稼穑耕耘。
(5)还有乡村里的麻雀、八哥、云雀、戴胜鸟、黑头公公、白头公公、鸽子,也会飞进城来,落在城里的树上。我觉得它们是我的老乡,没有忘记我,感觉它们很亲切。甚至会有乌鸦,也飞进城里来,在阴雨连绵的深夜里,在隔壁的龙江公园的树林里叫。童年生活在乡下时,夜里听见乌鸦叫,我们总是心惊胆战的,常常躲在被窝里,蒙着头,瑟瑟发抖。这黑色的鸟,喜欢出没坟场,觅食腐尸,很容易叫人想到死亡,叫人感到它的身影和叫声恐怖。现在住在城里,听到乡下来的乌鸦叫,竟然也会觉得它是老乡,不再那么厌恶它,甚至觉得像见到乡亲进城来一般亲切了。
(6)其实我也是一只住在城市里的土鸟、菜鸟,生活在大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将近20年了,依然土得掉渣,每一个节气来临,手指和骨头缝里总是会如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有一种想拿起农具、光着脚板踩进泥土温柔深厚的胸窝的冲动。
(7)人家调侃我,说我是一只菜鸟。我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8)我喜欢于周末或者傍晚,踏着阳光,去有一星半点土地的柏油路边,看那些残存的土地,看几个老人握着锄头或者镰刀在那里忙碌,看他们侍弄一簇簇辣椒、茄子、豆子、韭菜、香葱,或者一株株包谷、一茎茎南瓜藤蔓。慢慢欣赏着,我心里很舒爽,很惬意。别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中年男人,竟然呆立在路边,那么着迷地看几个土农民在侍弄土地。他们不明白,我虽然戴眼镜,着西装,像个城市的知识分子,其实心里依然浸透着浓烈的泥土气息。
(9)我总觉得,自己与这些已经不多见的农民模样的老人,离这些泥土和庄稼比较近,而离西装革履或者浓妆艳抹的城市人比较远。
(10)已经是多雨的季节,又进入了暑假,终于清闲了。乘坐公交车,很快可以到西山或者东山脚下,然后独自往上爬,静心体会那一种宁静、自然、闲适与惬意。
(11)渴望见到泥土,渴望踩上泥土,渴望见到山林,渴望见到村庄和庄稼,就是我这样的住在城市里的菜鸟骨子里的强烈愿望。
(12)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老人早早起来,爬上西山去锻炼身体,其实也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所谓新鲜空气,主要就是富含泥土气息、森林气息、庄稼气息、村庄味道的空气。老人们爬上山顶,就看见了与城市这边完全不同的风景和世界——乡村,因此心情很好。城市这边熟悉而陌生,乡村那边陌生而熟悉。很多老人站在山顶,一边活动腿脚,一边欣赏山那边的村落、人家、炊烟、田地、牛羊,他们就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童年和青年时光。有的老人站在山顶,情不自禁,拉开了嗓子,对着山那边的乡村世界,对着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小村庄“咿咿呀呀”地叫起来,吼起来,唱起来,好像要把自己的美好童年叫回来,把已经作古躺在老家后山上的老母亲老父亲叫醒.……
(13)应该说,我还不算老,不过感情却很像这些老人。那一个个散卧在山窝山沟里的小村庄,就好像是我们童年躺过的一只只小摇篮,又好像我们童年曾经放牧过的一头头水牛,那么惬意、那么自然而随意地咀嚼阳光,反刍岁月。
(14)我是一只飞进城里的菜鸟,夜夜梦里的场景总是村庄。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天气突变,下了一场冰雹,我知道“雹打一条线”,一想到老家的庄稼可能遭灾,就有些心疼。后来了解到这场冰雹只落在了市里,周边县没下冰雹,禁不住高兴了好几天。
(15)我们都是一些乡村飞进城里的鸟,眷恋乡村。到老来,依然在城市里痴情地为童年的乡村唱着赞歌。
(《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大用得着的旧钝锄头”“一星半点的残存土地”展现出城市中少有农作空间、人们基本远离农耕生活的现实状态。
B.同是在夜里听到鸟鸦叫声,作者由童年时的心惊胆战,转为现在的无比亲切,缘于他从乡下来到城市后很少见到鸟类。
C.被别人调侃“是一只菜鸟”,“我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反映出作者在内心深处对土地、乡村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D.老人们站在山顶面对着远处乡村“咿咿呀呀”吼唱,既有对美好童年的怀恋,也有对已逝父母的思念,可谓情深意切。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指和骨头“像”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揭示了庄稼人与庄稼之间的相关性,形象地写出他们对节气农事的深刻记忆和敏感反应。
B.第(11)段连用四个“渴望”表达出作者走向大自然的心境,语言简洁朴素,情感真挚自然,排比句凸显了作者对于土地和乡村的深情厚意。
C.文章从乡村与城市的环境特点、老年人与年轻人对土地节气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城市化进程的担忧。
D.文章用朴素自然又不乏文采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饱含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将记叙、描写、抒情等融为一体,体现了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8.如何理解“城市这边熟悉而陌生,乡村那边陌生而熟悉”的深刻含意?(4分)
9.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鸟儿”这一物象?(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荀子坚持人“最为天下贵”,坚持人在知识体系中的主体与实体地位。《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何以”最为天下贵”?荀子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能够”合群明分”。《荀子.王制》接着写道∶“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人结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不仅认定人与人之间必须依据礼义分工合作,还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也必须互相辅助,互相协调∶“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人,而且是人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中的人。
(摘编自姜义华《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荀子的人学观,因时应物,圆融周彻,是先秦时期人学思想的高峰。它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荀子.天论》开篇即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明天按照“常道”运行,不以人的道德意志为转移,祛除了人对天的神性崇拜的迷思,将天视为独立于人的自然之物。荀子身处的时代,政治败乱,“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人祈天、畏天、怨天、慕天,将治乱吉凶归因于上天。而荀子认为天并非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它是按照其自身的常道运行的独立于人的存在,人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吉凶祸福皆在于人类自身。如果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如若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受时与治世同,而陕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以“天行有常”的逻辑前提,推导出“天人之分”的重大命题,指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要人正确地认识天与人各自的职分,不可将自已要尽的职分托之于上天,而要遵循
“治道”的要求,由人自己主宰治乱吉凶。“天人之分”廓清了神秘主义天人论的迷雾,但荀子并非要让人与天分途而行。相反,荀子认为人与天是紧密联系的,他也是在天人相系的思想视域中论述人的存在的。荀子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万物一样,是阴阳运化而成。同时,人又要靠自然来长养,离开自然人不能自我养育。荀子说“财(裁)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人要利用自然万物来养育自己,人必须“备其天养”,不可“弃其天养”,如果违背这种”天养”之道则谓之“大凶”。在荀子看来,上天养人本身即是”天行有常”这一概念中的应有之义。
天养如何实现?荀子认为,要实现为天所养,人不可消极等待,必须“制天命而用之”制,《说文解字》解释为“裁也”。荀子认为虽然“天行有常”,但人却可以裁制天命,按照天的规律去“用天”,聘能而化之,施展人的聪明智慧,让天生成比自然状态更多的物产为人所用。荀子的“用天”思想,特别强调了人面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在天人之分的关系结构中,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进取有为的,这正是对”天人之分”观念的深化与圆融。道家也持自然之天的观念,但道家的天人关系中,人对待自然是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并且要求人最终回归到自然状态,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泯灭了人作为宇宙灵长的价值和意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一方面是对道家天人观的扬弃,在坚持自然之天的观念的同时,避免了陷入消极无为的泥沼;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将天人之分误解为天人隔绝、斩断天人联系,从而为其天地人相参的思想开辟了理论路径。
需要加以辨明的是,有人认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就是主张“人定胜天”,会导致人破坏自然,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向冲突与对抗。这显然是曲解了荀子本意。通观《荀子》全文,未见一处有“胜天”的说法,而是多次强调要“循道不贰”“应时而使之”等按照天的规律“用天”的观念,甚至认为圣人是”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这清、正、备、顺、养、全诸字的运用,完全没有一丝逆天、违天、悖天的意思。
(摘编自纪洪涛《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强调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重要性。
B.荀子的“天行有常”观点切中时弊,大大超越当时社会的普遍认知,有助于祛除人对天的神性崇拜。
C.“天人之分”并不是让人与天分途而行,而是强调割断天人之间的神性联系,建立起客观实在联系。
D.材料二从“天行有常”到“天人之分”,再到“制天命而用之”,层层递进阐释了荀子人学观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认为人有义故而能分,能分故而能群,合群明分,故人最为天下贵,所以对人而言,气、生、知是无关紧要的。
B.荀子对“信禨样”的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吉凶祸福在自身,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职分便可脱离天的束缚而成为主宰。
C.道家主张人应完全顺从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则充分肯定了人自身价值的独立性,是对道家思想的全面否定。
D.“制天命而用之”不同于“人定胜天”,前者循道而为体现出了人的聪明智慧,后者若逆天行事终将遭到自然惩罚。
3.下列说法,同文中荀子的观点不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B.“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请结合文本对“天养”进行简要诠释。(4分)
5.在如何对待自然方面,荀子的人学观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住在城市里的菜鸟
余继聪
(1)我这城里,土地已经不多,不过,很多人和布谷鸟等鸟类还是依然习惯记着农历,记着一个个节气。
(2)节气一到,便不知道从哪里走出几个农民模样的老人,扛着几把不大用得着的旧钝锄头,在宽大的柏油路边,把一星半点的残存土地锄挖出来,种上几簇辣椒、茄子、洋芋、豆子或者一两蓬南瓜。
(3)这是一些丧失了土地,却依然对土地很眷恋、很怀念,依然忘记不了自己是个农民,到了一个个节气,手指和骨头里便要像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的人;如果按现今年轻人的说法,他们就是些土得掉渣的菜鸟。城市年轻人不会对泥土、庄稼和农历、节气有什么感情;看着土地的消失,他们不会有痛彻骨髓的难受。
(4)但是,节气一到,乡村鸟儿们便要如期来临了。布谷鸟,每到芒种立夏前后,就要飞进城里的树上来叫,好像要把忘记了稼穑耕耘的城里人也叫到乡下去播种。一些老人,听到它们的叫声,大概还能突然想到曾经耕耘播种过的农田和时光,大概会想到被埋葬到城市的水泥下面、柏油路下面的曾经的庄稼地,想到那些早已被扔进了墙角甚至被当作垃圾扔掉了的农具,然后发出几声无奈的叹息。年轻人,对布谷鸟的叫声大多无动于衷,或者误解了这辛勤的鸟儿,总以为它是在唱一首抒情的歌,而不明白它是要催促人们赶快稼穑耕耘。
(5)还有乡村里的麻雀、八哥、云雀、戴胜鸟、黑头公公、白头公公、鸽子,也会飞进城来,落在城里的树上。我觉得它们是我的老乡,没有忘记我,感觉它们很亲切。甚至会有乌鸦,也飞进城里来,在阴雨连绵的深夜里,在隔壁的龙江公园的树林里叫。童年生活在乡下时,夜里听见乌鸦叫,我们总是心惊胆战的,常常躲在被窝里,蒙着头,瑟瑟发抖。这黑色的鸟,喜欢出没坟场,觅食腐尸,很容易叫人想到死亡,叫人感到它的身影和叫声恐怖。现在住在城里,听到乡下来的乌鸦叫,竟然也会觉得它是老乡,不再那么厌恶它,甚至觉得像见到乡亲进城来一般亲切了。
(6)其实我也是一只住在城市里的土鸟、菜鸟,生活在大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将近20年了,依然土得掉渣,每一个节气来临,手指和骨头缝里总是会如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有一种想拿起农具、光着脚板踩进泥土温柔深厚的胸窝的冲动。
(7)人家调侃我,说我是一只菜鸟。我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8)我喜欢于周末或者傍晚,踏着阳光,去有一星半点土地的柏油路边,看那些残存的土地,看几个老人握着锄头或者镰刀在那里忙碌,看他们侍弄一簇簇辣椒、茄子、豆子、韭菜、香葱,或者一株株包谷、一茎茎南瓜藤蔓。慢慢欣赏着,我心里很舒爽,很惬意。别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中年男人,竟然呆立在路边,那么着迷地看几个土农民在侍弄土地。他们不明白,我虽然戴眼镜,着西装,像个城市的知识分子,其实心里依然浸透着浓烈的泥土气息。
(9)我总觉得,自己与这些已经不多见的农民模样的老人,离这些泥土和庄稼比较近,而离西装革履或者浓妆艳抹的城市人比较远。
(10)已经是多雨的季节,又进入了暑假,终于清闲了。乘坐公交车,很快可以到西山或者东山脚下,然后独自往上爬,静心体会那一种宁静、自然、闲适与惬意。
(11)渴望见到泥土,渴望踩上泥土,渴望见到山林,渴望见到村庄和庄稼,就是我这样的住在城市里的菜鸟骨子里的强烈愿望。
(12)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老人早早起来,爬上西山去锻炼身体,其实也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所谓新鲜空气,主要就是富含泥土气息、森林气息、庄稼气息、村庄味道的空气。老人们爬上山顶,就看见了与城市这边完全不同的风景和世界——乡村,因此心情很好。城市这边熟悉而陌生,乡村那边陌生而熟悉。很多老人站在山顶,一边活动腿脚,一边欣赏山那边的村落、人家、炊烟、田地、牛羊,他们就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童年和青年时光。有的老人站在山顶,情不自禁,拉开了嗓子,对着山那边的乡村世界,对着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小村庄“咿咿呀呀”地叫起来,吼起来,唱起来,好像要把自己的美好童年叫回来,把已经作古躺在老家后山上的老母亲老父亲叫醒.……
(13)应该说,我还不算老,不过感情却很像这些老人。那一个个散卧在山窝山沟里的小村庄,就好像是我们童年躺过的一只只小摇篮,又好像我们童年曾经放牧过的一头头水牛,那么惬意、那么自然而随意地咀嚼阳光,反刍岁月。
(14)我是一只飞进城里的菜鸟,夜夜梦里的场景总是村庄。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天气突变,下了一场冰雹,我知道“雹打一条线”,一想到老家的庄稼可能遭灾,就有些心疼。后来了解到这场冰雹只落在了市里,周边县没下冰雹,禁不住高兴了好几天。
(15)我们都是一些乡村飞进城里的鸟,眷恋乡村。到老来,依然在城市里痴情地为童年的乡村唱着赞歌。
(《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大用得着的旧钝锄头”“一星半点的残存土地”展现出城市中少有农作空间、人们基本远离农耕生活的现实状态。
B.同是在夜里听到鸟鸦叫声,作者由童年时的心惊胆战,转为现在的无比亲切,缘于他从乡下来到城市后很少见到鸟类。
C.被别人调侃“是一只菜鸟”,“我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反映出作者在内心深处对土地、乡村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D.老人们站在山顶面对着远处乡村“咿咿呀呀”吼唱,既有对美好童年的怀恋,也有对已逝父母的思念,可谓情深意切。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指和骨头“像”庄稼拔节一般嘎嘎作响”,揭示了庄稼人与庄稼之间的相关性,形象地写出他们对节气农事的深刻记忆和敏感反应。
B.第(11)段连用四个“渴望”表达出作者走向大自然的心境,语言简洁朴素,情感真挚自然,排比句凸显了作者对于土地和乡村的深情厚意。
C.文章从乡村与城市的环境特点、老年人与年轻人对土地节气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城市化进程的担忧。
D.文章用朴素自然又不乏文采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饱含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将记叙、描写、抒情等融为一体,体现了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8.如何理解“城市这边熟悉而陌生,乡村那边陌生而熟悉”的深刻含意?(4分)
9.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鸟儿”这一物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