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5-27
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文化是在乡土性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系统中经过长期创造并保留和传承下来的生产生活文化,是由田园生态、生活方式、风情民俗、古建遗存、传统技艺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综合体。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根脉和重要构成。
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正面临着保留和存续的巨大危机。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乡村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分离,乡村文化传统逐渐被遗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对应的文化,乡村文化的存续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会逐渐消失。在对待乡村文化及其发展问题上,如果从文化自觉角度出发,就会发现乡村文化的历史价值、独特性以及丰富的内涵,也就会积极寻求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存续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文化的变迁与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网络社会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传统的小农生产技艺、村落和乡村文化正处在终结的边缘。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阻挡现代化的大趋势,但有必要去挽救小传统,使乡村文化存续下来。所谓小传统,也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积淀并不断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地域风格的民居、曲艺、生计技艺、民风民俗等。保护和重建乡村文化问题也是正确处理文化发展大趋势与小传统的关系问题。
保护乡村文化的小传统是为了乡村社会更长远、更持久地发展。乡村社会的文化特色及其历史传统也将会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可以为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能。目前,乡村振兴的策略和实践过于偏重现代化、城市化的逻辑,即按照现代性、城市中心主义标准大幅度地改造乡村社会与文化,甚至彻底破坏乡村文化的传统,而较少考虑如何尽可能地保留和保护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传统。因此,既要针对乡村特色文化传统制定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政策,也要在乡村建设与治理实践中防止过急和过度的开发行为,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新时代,中国乡村要重新振兴起来,需要经历乡村重建过程。乡村重建是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一种策略和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乡村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乡村社会系统的恢复与振兴最终要依靠乡村文化的恢复与重建来维持,因为文化系统具有“黏合剂”的功能。但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不等同于复原和守旧,重建乡村文化是基于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乡村文化所经受严重损蚀的现实,发现并留存乡村特色文化“基因”,重新建立起乡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使乡村文化适应社会现代化变迁的需要,同时为乡村振兴发挥社会整合、特色资源和精神引领等功能。
(摘编自陆益龙《乡村文化的保护和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文化的形成与我国乡土社会紧密相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迁过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
B.城市化以及网络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乡村文化的存续空间日益狭小,乡村文化被现代性的城市文化取代是大势所趋。  
C.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对应的文化,只有大幅度地改造乡村社会与文化,中国乡村才能与现代社会接轨。
D.在文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挽救传统的小生产技艺,保护具有地域风格的古村落,是实现乡村文化重建的根本路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阐明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文化正面临着保留和存续的巨大危机这一问题。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乡村文化优劣的高度概括,也有对乡村振兴策略与实践的深刻分析。
C.文章第四段论证了保护乡村文化小传统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乡村振兴的策略与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D.文章正视现代化、城市化等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提出当下应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重建,具有启发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复杂综合体,乡村文化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因此,保护乡村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的长远、持久地发展。
B.重建乡村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要尽可能地保持乡村文化系统自身的连续性,这是在保护优良传统基础上推进的文化建设。
C.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既要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又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探寻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存续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D.目前,乡村文化经受了严重的损蚀,可以挖掘的空间较为有限,在乡村文化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乡村文化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周年。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被寄托了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战略意义。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在荒原上造林112万亩,让荒漠披绿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1.6万林业工人从“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守护一方绿地;在陕西榆林、山西右玉、甘肃民勤……越来越多的防护林被种下,“绿色长城”不断在神州大地延伸,爱绿、植绿、护绿的全民行动,折射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一系列具体目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一年接着一年干,美丽中国的画卷必将更加动人。
    (摘编自“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人民日报》2021年3月25日)
材料二:
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一组数据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污染治理方面的努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比例达到80%以上,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取得进展;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从之前的70%左右降到59%;淘汰老旧车、黄标车2400多万辆;建立健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立1436个监测点位……和很多国家相比,我国这些年的重视程度之高、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是罕见的。但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有打攻坚战的决心,还要有打持久战的恒心。
70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的理念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飞跃,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了由粗放到严密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全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共11029处,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70年来,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态保护工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摘编自《70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回顾》,《中国环境报》2019年10月8日)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并不突出。基于对生态环境的初步认识,大规模开展了包括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和兴修水利等生态建设活动。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更多地强调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环境保护法等。这些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与此同时,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几乎到了其难以承载的极限。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短期内集中爆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启动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的转型发展进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参与并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自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50多年来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渐实现了从旁观者、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中国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推进《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中国探索出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为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摘编自《为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青年报》2019年9月3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的连续增长,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民共识,我国生态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B.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污染治理,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
C.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生态建设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环保事业逐渐步入正轨。
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等等,这是“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方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在植树造林、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B.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短期内集中爆发,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态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C.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后、新发展阶段三个时期,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得到校正和完善。
D,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中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实现由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6.建国70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喜  悦
何士光
秋深了,晴朗的早晨,鸭子一半浮在水田里,一半栖在田埂上,已显得那样清冷;余下来的,还没有干透的谷草个子,零落地立在那儿,也显得寂寥。几只白鹭倏地又飞起来,闪着白亮的翅膀,低低地划过田野……在这一片遥远的、被磅礴的大山围着的坝子上,又一个年头算是过去了!
一年一次的,年轻的媳妇惠回娘家的日子到了。一年只有一次,婆婆暗中是这样规定的;哪一天才能上路呢? 她不知道,也不敢打听。没有想到,今年婆婆却爽爽快快地要她在今天就动身。日子太平了,田土里有收成,婆婆好像也很高兴。
大清早她就起来挑水,想把家里那一口石板砌的水缸挑满,来答谢婆婆的恩情。那时,雾罩还大得很,现在呢,远远的扁担山虽然还望不见,但晨雾却不再是沉重的一片,已经浮动起来,变得灰白,对面的林子和人家的剪影已经清晰地透出来。
她立在水井边,把扁担横在手腕上。看得出来,她什么也没有想,她的一颗心,只是同这田野的早晨一样新鲜喽。婆婆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她要回娘家的时候用难看的脸色待她。她今天能宽宽心心地上路,日子能这样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她就喜悦不尽了。
只一会,她就担好水桶,轻盈盈地顺着窄窄的田埂往回走。太阳虽然还看不见,却让人感到它正朝这一片坝子上走来。雾气也浮转得更快,乱纷纷的,好像很紧张,很快抵挡不住太阳的光亮了。猛地,她觉得肩头一阵温暖,一片光亮已经像水一样漫过去,她家的瓦檐、壁板和窗棂,还有旁边的牛棚和谷草垛子,屋后的那一片杂树林子,都浸在浅黄色的光亮里了。
她担着水走进灶间的时候,婆婆正蜷在灶边,早饭快要好了,她正往灶膛里架柴草。惠连忙倒了水,赶过去说:“妈,我来!”4年前她嫁过来以后,就接替了做家务的位置。
灶膛里散出青烟,枝叶毕剥地响着,探出猩红的火舌来。“我来烧……你看……有哪样要收拾……”婆婆说,声音有些含糊不清,脸上还像往常那样没有一点表情。她的脾气乖戾,常常使人不安,但惠听得出婆婆今天这样说并不是使气。今年分组做活路了,大家都把季节抓得紧,忙不过来的时候,婆婆也高高兴兴地来帮她煮饭的。今天呢? 却是要帮她早一点把饭煮好,来犒劳她一年的辛勤。她站着,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就到柴草棚子里去选了一捆树枝,给婆婆堆放在灶边。
早饭摆出来的时候,丈夫也回来了。今早上他好像很忙碌。一家人坐下来吃饭。菜有三碗,一碗红亮的、填了糯米粉的辣椒,一碗白净的、盐水浸渍的蒜瓣,一碗酸菜炒肉片。这比平常丰盛多了。大家都一声不响,没有交谈,只是婆婆吃完了的时候,惠就立即搁下自己的碗筷,起身为婆婆添饭,然后双手把盛好饭的碗送到婆婆的手上。
吃完了饭,她要洗碗,婆婆说把碗收拾在锅里好了。她要喂猪,丈夫先吃完,已经把木桶提在手里了。这么说,她空闲了?
该换衣裳了,但她还是不由得停了一停,才低着头,慢慢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她出嫁的那一年,用来压衣箱的衣裳,只有一件碎花灯芯绒上衣,一条蓝布长裤,一双浅蓝色纱袜,一双深棕色布鞋。这套嫁装她平时从来不穿,现在从红漆已经发暗的柜子里把它们一件件取出来,不一会就穿戴好了。  
衣裳是用心浆洗过的,一走动就窸窣作响。她放轻脚步走出来。堂屋里的方桌上搁着一个细篾背篓。她心里一动,不禁偷偷地向背篓里瞥了一眼:好几只黄颜色的旧玻璃瓶里盛着包谷酒;还有用旧报纸一份份包起来的,则多半是砂糖。这一带的风俗,一瓶包谷酒或者一斤砂糖,就是一份带给亲戚的见面礼。要是这些全是婆婆用来打发自己上路的,就可以去看望许多家亲戚了。不知是为了偷看过背篓,还是为了动过这样过分的念头,她顿时觉得脸热心跳。
不一会,婆婆和丈夫从对面的房间里走出来。
“跟亲家说,”婆婆开始嘀嘀咕咕地吩咐她,“这回简单得很,等到正月间,再……”她的心一下子跳得更厉害,慌慌张张地连连点头。眼前的情形叫她不敢相信,因为这样的事情从来也没有发生过。婆婆很爱面子,但又很小气。她已经习惯了不在婆婆面前把喜悦表露出来,只是微微地红着脸,羞涩地低下头去……
终于,婆婆要她动身了。她最后点了一次头,轻轻地“嗯”了一声,往前去背那只背篓。“叫长顺……背嘛……”婆婆说。话还没说完,丈夫就一声不响地把棕丝编织的背篓系子抓在手里。
惠又心跳了。如果她暗暗地盼着什么,就是盼着丈夫和自己一道上路——不是为了恩爱,而是为了让自家的爹娘看见高兴,觉得婆家并没有亏待她,觉得他们当初并没有将她错嫁人家,于是很放心,脸上也光彩。
来到碎石铺的大路上了! 经过整个上午的追逐,雾岚已经被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浮在那儿一动不动,留在近处的也变得像水一样透明,抖动着,融入阳光之中,浸着水田飞入家和山林,太阳高高地照着,一点也不骄矜,又宽阔又明净。  
大路上没有人,但惠还是没有和丈夫并排走,一直落后那么一点点。他们也一直没有说话。她只见那只背篓不停地在眼前晃动,隔一会,她又高高兴兴地往前赶几步,跟上他。
一片晒谷场过去了,一座烘房出现在前面,丈夫的背篓仍在摇晃,而阳光还是那样明亮,天还是那样蓝……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婆婆脾气乖戾,不太好相处,一年只允许惠回娘家一次;为了讨婆婆欢心,能早点回娘家,勤快能干的惠大清早就起来挑水。
B.“田土里有收成”,“今年分组做活路了,大家都把季节抓得紧”等等,这些都指向了改革初期农村变化的现实,凸显了时代背景。
C.惠从红漆已经发暗的柜子里把用来压衣箱的从来舍不得穿的嫁衣,一件件取出来穿上,既表现了惠内心的喜悦,也折射出生活的艰辛。
D.小说围绕年轻媳妇惠回娘家展开情节,描写出女主人公细微而丰富的心理感受,展现了时代变化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留下的印记。
8.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较为突出,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6分)
9.有人评价何士光的小说擅长从生活琐事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