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6-01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试卷(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科包括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我国通常概之为哲学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关键在于这个“新”是指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个,才谈得上如何建设。
一个最熟悉的提法就是,新文科要努力进行学科交叉,在学科边界上形成与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尤其是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理交叉,对文科来说,就是提升文科的科学性,从而推进新文科的建设。毫无疑问,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以此来理解新文科,似乎又只是老话新说,因为强调文科的科学化几乎是现代中国学术自始即高悬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如果说具体一点,上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文科中的运用,就是刚过去了的潮流。文理科交叉是如此,跨学科交叉也是如此。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跨学科交叉、文理科交叉是新文科的建设内容,这样的交叉当然是推进包括文科在内的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问题是跨学科交叉或文理科交叉,一直以来是强调的,这里只有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因此很难以此来理解新文科的“新”。甚至可以说,如果将新文科的建设聚焦在跨学科、文理科交叉上,实乃了无新意。
也许有人持论,当代的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有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因此,今天强调文理科交叉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深度与广度。这当然也是对的,而且深度与广度的推进,也会带来性质的改变。只是,这样的推进足以表证文理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而不足以彰显新文科的“新”,因为这些仍然是以往倡导的延续。
真正厘清新文科的建设理念,不是仅仅重提学科交叉这样的旧话,而应该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来进行理解。高等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随着20世纪中叶以后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已越来越清楚,那就是扩大知识生产与培养人,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实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可以说,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既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内容,又是推进与提升高校发展的真正动力。与此相应,包括文科在内的所有学科则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分类形态。这种知识的分类形态,即学科,一经形成,便毫无疑义地影响甚至左右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只是,这种影响甚至左右原本是正常的,而且也并不可怕,因为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的内在要求会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突破既有的学科边界,并迫使学科作出相应的调整,跨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实现。换言之,学科交叉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的结果,虽然一旦型塑成新的跨学科,新的学科会强有力地影响后续的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但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由此出发,新文科的建设首先应该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生产上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不是知识的存量重组,其次,应该重新思考与探索人的培养。
(摘编自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
材料二 
新文科建设是学科定位、专业布局、评价体系的全面创新。全面创新当然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一个突破点。这样一个突破点,要能够从根本上创新人文社科的学科特征,还要能够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笔者认为,这个创新点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知道,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学科构成了知识生产的结构,规定着学术生产的理念、方法、目标和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它既是理解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在有意无意之间重新分割了这个世界,重新构成了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说,世界因学科而断裂。
比如,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意思是说,文史哲这三个学科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分家”的意思不仅是“不要分家”,而且是“不能分家”。但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科学研究来看,文史哲不仅分了家,而且隔膜越来越明显。又比如,我们经常讲,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在现代学科体系中,诗乐舞相互之间的壁垒越来越严重。这当然不是要否认学科分化的意义。事实上,没有学科分化,就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现代文明,没有现代文明,我们也就不可能在这里坐而论道,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的意义。
笔者所要强调的只不过是,学科分化让我们掌握了更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的种种显微镜,让我们拥有了更轻松地看到远方世界的种种望远镜,但是,这些显微镜或者望远镜很可能是有色眼镜,它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也同时向我们遮蔽了这个世界。就这个意义而言,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际上就是要突破学科分化的这个有色眼镜,尽可能地面对世界本身,面对事物本身,回到问题本身。
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和科技的融合问题。今天,人文与科技之间,仍旧是壁垒森严。我们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专家,其中有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也和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有关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脱节有关系,体现在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脱离社会现实,视野、格局和方法上都严重受制于所在学科的规定性,受制于这种规定性带来的种种局限性。因此,自然科学研究如果不融合一些人文精神,或者不在人文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发展,它的意义和方向就可能出问题;同样,人文科学研究如果缺乏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如果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它的结论和价值也必然缺乏坚实的根基。从新文科建设来说,人文科学应吸取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实现交叉融合,这既是发展趋势、创新路径,也是无法绕开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科建设离不开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其实所有的学科建设都离不开跨学科交叉。
B.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注重进行跨学科交叉的,但是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文科方面。
C.曾经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就是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的成功范例和结果。
D.“砖家”是由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主要一点就是学科分化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
1.A(B项,“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文科方面”有误,根据原文“问题是跨学科交叉或文理科交叉,一直以来是强调的,这里只有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可知,“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绝对化了;“特别是文科方面”于文无据。C项,根据原文“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文科中的运用,就是刚过去了的潮流”可知,这三者本身属于理科,三者“在文科中的运用”才可说是“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的成功范例”,三者更不是“文理交叉的结果”。D项,原文说“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并不意味着全是“客观原因”;原文“但是有一点”并未强调是“主要一点”;把原因归结为“学科分化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以偏概全。)
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要是进行道理论证,分析论证充分而有力,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很强。
B.材料二中显微镜、望远镜、有色眼镜的比喻,通俗易懂地论证了学科分化的利弊。
C.材料二中关于文史哲、诗乐舞的两个事例,印证了“世界因学科而断裂”的论断。
D.材料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从历史到现实逐层深入,语言口语化,生动活泼平易。
2.D(“开门见山”欠妥,“从历史到现实”也不对,语言特点概括不准确,应是平实严谨为主。)
3.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科与知识生产、培养人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科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反过来,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又推动着新学科的诞生。
B.学科是由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产生的,它一方面直接催生了现代科学、现代文明;一方面又造成了学科壁垒、世界断裂,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C.先有知识,后有学科,学科是知识的分类形态,不仅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其实,所有知识在最高的层次上都是同源的、统一的。
D.新文科建设,就是针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壁垒森严、一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等现状而提出的对策。
3.C[A项,“相辅相成”不当,两者不对等,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根本的内在动力,学科是在知识生产与培养人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对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有重要影响(“决定着”也绝对化了,原文是“影响甚至左右”),“推动着新学科的诞生”片面夸大 ,原文是“迫使学科作出相应的调整,跨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实现”。B项,“学科是由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造成”片面,原文是“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弊大于利”推断无据。D项,推断无据,再说,“砖家”也并非都是文科的。]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4.先提出问题,(1分)然后通过批驳否定学科交叉的看法,(1分)阐明厘清新文科的“新”(本质、内涵),(先破后立,正本清源),(1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指出新文科建设的两个路径。(1分)
5.围绕新文科建设,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看法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6分)
5.材料一:学科交叉融合只是旧话重提,新文科的“新”在于知识生产和人的培养。(1分)
理由: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高等教育提升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而学科交叉只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的结果。(2分)
材料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全面创新的突破点。(1分)
理由:由于人文与科技之间壁垒森严,相互脱节,只有打破学科之间的既有界限,实现交叉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创新人文社科的学科特征。(2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
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
估计打那把太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太师椅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年,被我老太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每当有人提起我老太爷,总是会扭头四处找我,我大姑姑就曾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就数你划算,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子当年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老圈椅上,把你当个稀奇宝。
我怎么不记得了呢?我当然不记得这些。可表姐坚持说我应该记得。那时候老太爷时常抱着我,在圈椅上打瞌睡,我在他怀里也睡得打呼噜。即便是老太爷已经老得不省人事了,还是抱着我,用长衫的下摆裹着我,整天坐在圈椅里,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唯有我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可那时我仅仅不到两岁啊,我如何能记得?
这样的争论之后,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我蹲在墙角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如何扶着扶手。我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
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
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我闭着眼睛,试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那些老掉牙的儿歌。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老老太爷、老太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竟然都不在了,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他们去了哪里?
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隐隐的纹理,我看得那么仔细。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里湿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年的棉絮,有尘土、有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我的嗅觉好像出了问题,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
找老老太爷、老太爷和奶奶。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会什么痕迹也不留下?
爸爸愣愣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老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
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们留下的垢痂。
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那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说我们逝去的亲人们。我甩开他的胳膊,愤愤地。可是他依然笑着说,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
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了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孩子,还不能明白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无望的思念,他无法对一个孩子描述死亡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虽然他笑得很蹩脚,那玩笑也开得不合时宜。但从那以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爷、老太爷和奶奶而惊骇。我不再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蛛丝马迹。
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时钟嘀嗒嘀嗒,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
文本二
据听说,高人悟道都在挑水担柴中悟。难怪我悟了许多年,都没悟出什么来,因为既没挑过水,也未担过柴。我从擦地板和洗衣服中找到同理,不急躁,不当作苦累的事情来做,一点点,一下下,看着光亮洁净,看着污垢消除……如同看檐下堆起柴垛,缸中满了水。将虚无的遐思苦想,付诸所能的事实中去。那个道,大约就是守着本分,因生活而接受生活,为生活而融入生活。我谓生命诚可贵,生活价更高。既生我,何以活?原来是洗衣擦地做饭洗碗这样活。只是,十指不染油烟已经多年,偶尔做一次饭以为是乐趣的我,因为远离厨房和油盐酱醋而活得懒散苍白了,悟道悟得晚了些,就以为书香是好的,油烟是不好的了。其实反之,下个武断的定义,凡是不自己做饭,不自己洗碗,不自己洗衣服,不自己勤力而为地躬身擦地者都算是没“真正生活”的人,顶多算“体验生活”者。
一些真的东西,不管它立在怎样的层面上,沙地也好,岩石也好,水面上也好,至少,我为着它所表达的——不是观点,是一种情感的真挚力量,而被打动了一下。生活中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体验生活者有时候并未能有真切、深切、贴切的真实体验,所以有时候他们会过于看重发言权,而真正生活,真正顺应,真正投入,真正在生活里的人,他们好像不太爱发言。
(选自周玉洁博文《真正和体验》,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内容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过写家中几代长辈在圈椅上安详地坐过,现在却都已逝去,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B.作者通过对圈椅的描写,以及对老太爷摇篮般的衣襟的感受,表达了几代人间亲情的和睦与牵绊。
C.作者通过写圈椅历经岁月而失去了本色,揭示出只有刮除社会施与的污垢,人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
D.作者通过对老屋圈椅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感与批判。
6.B(A项,文章并没有“展开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C项,对“污垢”含义的理解和情感倾向的判断错误。D项,“老圈椅”寄托的是亲情,作者并没有借其表达关于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态度。)
7.下列对文本一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巧妙地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描绘了老圈椅经年累月后表面的垢痂,并蕴含深情。
B.文章围绕“老圈椅”这一中心,回忆了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C.第段中作者运用了多个意象,分别写出了圈椅的生命气息、文化气息、生活气息和自然气息。
D.末段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描绘出“我”蜷在圈椅上看书时的静谧祥和,收束全文,含蓄隽永。
7.B(对“形散神聚”有误解。散文的“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用、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老圈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形”而不是“神”,故“中心”之说有误。)
8.文本一第段说坐在老圈椅上会“被突然的惊骇吓倒”,第段说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惊骇。为什么?(4分)
8.之前坐在老圈椅上会惊骇是因为“我”怀有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经历了和父亲的对话后,“我”逐渐领会并感受到了和睦的亲情,再坐上老圈椅时,感受到的只是亲人间浓浓的关爱之情,能淡然看待长辈的离世,故而不再惊骇。(对“惊骇”和“从未惊骇”分别作出理解,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9.文本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理念?这一理念是如何体现在文本一中的?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具体分析。(6分)
9.文本二强调从“真正的生活”中去获得“真切、深切、贴切”的体验,创作应以“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文本一围绕老圈椅记叙“我”的亲身经历,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如文中的父亲用笑来化解和安慰“我”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背地里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哀痛,让人深切地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富有感人的力量。(概括文本二的主要内容,并要归纳成“创作理念”,2分;结合文本一阐述观点,2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