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7-04
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D D项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知正确。A项中“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艺术家的“看”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而人工智能的“看”却与艺术家的“看”有着本质的不同。B项“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可知,影响因素还有“学习能力的强弱”。C项“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
2.C 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C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A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正确;B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正确;D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正确。
3.D D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人脑的模仿,但不同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够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的观点。A项表述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艺术应当持有的态度。B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对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冲击与颠覆。C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完成和对艺术创造里面劳动成分的代替,与“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的论点相反。
4.①材料一先使用设问开篇,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引发关注,并引出“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这一观点。②然后从身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动力、过程以及对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艺术家个人的反作用,并分别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③最后,得出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的结论,并概括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行文脉络,因此应先从整体把握,确定中心观点;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在此框架内,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分析。
5.①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可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②人工智能可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体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③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可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解答本题应紧扣“光明前景”,然后逐条分析。主要结合材料一最后--段中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和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6.C(“并没有介绍”错,是没有详细介绍。“当年一定是一个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当时是否真的无忧无喜?也许是成为老人后才这样,汪曾祺也并不肯定,汪曾祺只是客观地记录了他的现在。)
7.A(没有比喻修辞。)
8.①“闹市”与“闲民”形成对比。外界生活热闹、繁杂,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②“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市之“闹”代表的是生机与繁华,儿女生活安定,粮价稳定,老人才能够保有这样的“闲”。(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
9.①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②卓有智慧,看透世事。多变的时局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静。③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一种精致。(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6分。如有从生活习惯、心态、行为等角度提炼作答的,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罢州还,太祖以经途令人要之,玄邈虽许,既而严军直过,还都启帝,称太祖有异谋,太祖不恨也。”)
11.B(庙号以某祖或某宗来称呼,且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12.A(“都在第一时间果断拒绝了邀请”错,太祖第一次想要结交他时,他是听从了长史房叔安的意见后才没答应太祖)
13.(1)青州刺史沈文秀造反,玄邈想要投靠朝廷,担心会被突然袭击,就到沈文秀那里请求安置军队的地方。(“见”、“掩袭”、“诣”、句意,每点1分,共4分)
(2)乌奴很高兴,用轻装的部队袭击州城,玄邈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乌奴脱身逃跑。(“轻兵”、“伏”、“挺身”、句意,每点1分,共4分)
14.①玄邈拒绝太祖的邀请,是因为那时他效命于明帝,这正体现出他忠心耿耿的品格。②太祖相信玄邈跟了自己后,也一定会尽心竭力为他做事。(3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玄邈,字彦远。最初为骠骑行军参军,太子左积弩将军,射声校尉。泰始初年,升任辅国将军、清河广川二郡太守,幽州刺史。青州刺史沈文秀造反,玄邈想投靠朝廷,又担心会被突然偷袭,就到沈文秀那里请求安置军队的地方。沈文秀让他驻扎在城外。玄邈就设立营垒,到了夜间军队开拔向南奔向义军。等到天明,沈文秀追他却来不及了。明帝提拔他为持节、都督青州、青州刺史,仍然做将军。太祖镇守淮阴,被明帝怀疑,他写了封信去结交玄邈。玄邈的长史房叔安劝玄邈不要答应。他离开所在州城回都城,太祖趁他正好途经自己这里而派人去邀请他,玄邈虽然答应了,接着又严厉要求军队径直过去,回到都城后启奏明帝,说太祖有谋反之心,太祖不怨恨他。升明年间,太祖请他做骠骑司马、冠军将军、太山太守,玄邈非常害怕,然而太祖待他还像原来一样。亡命之徒李乌奴在梁部作乱,攻陷白马戍。玄邈率领七八百人从东面征讨他,没有攻克,担心不能自保,就派人假装投降了乌奴,告诉他说:“王使君的士兵软弱无力,他抛弃了伎妾留在城内,带着爱妾两个人离开好几天了。”乌奴听后很高兴,用轻装部队袭击州城,玄邈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乌奴脱身逃跑。太祖听说这件事后,说:“玄邈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赏识。”回来后封他为征虏将军、长沙王后军司马、南东海太守。升迁他为都官尚书。永明十一年,建康莲华寺的道人释法智与州民周盘龙等人一起作乱,四百人在夜间攻打建康城的西门,他们攀登梯子爬上城墙,射杀了城局参军唐颍,于是进入城内。军队主将耿虎、徐思庆、董文定等抵御抗战,到了天明,玄邈率领一百多人登上城楼的旁门,奋力抗击,生擒了法智、盘龙等人。玄邈因事受到牵扯被免官。延兴元年,追加他为散骑常侍,不久就转任中护军。高宗派遣玄邈去往江州杀晋安王的儿子懋,玄邈坚决推辞不行动,等到又派遣王广之前往广陵杀安陆王的儿子敬,玄邈不得已才奉旨前行。建武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皇帝追赠他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谥号为壮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豁达乐观”不对,作者“安身”于“钓鱼船”是迫于无奈。)
16.(1)①本诗尾联的含义:自然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居无定所,不能抱怨天地比人狭窄。“自是”“无住处”“不关”“窄于人”等词语通俗易懂,诗句说理简单明了,正体现了“用俗语”这一特点。(诗句含义2分,分析2分)
(2)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能够理性看待生活,虽长期身处艰难的困境,却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2分)
17.(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C 文段最后一句的问号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C项与其相同。A项有问有答,为设问;B项为反问;D项表示语气强烈的疑问。
19.①树和人本来不会搂抱,使用拟人既赋予树以动感,又使人感到亲切;②“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形象写出了树荫范围之大、浓密和人们对树与树荫的喜爱。(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画线句子使用拟,人手法,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感,表达更为形象,且蕴含着喜爱之情。
20.①原句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树枝层层伸展的情状,更具有空间感;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更加具有节奏感;③原句表达与上下文语体更加和谐一致,更符合具体语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考查句式表达,可以从原句的手法、句式、是否吻合上下文结构、表意层次、韵律、语体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21.①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⑦修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⑪将“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一、现代文阅读
1. D D项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知正确。A项中“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艺术家的“看”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而人工智能的“看”却与艺术家的“看”有着本质的不同。B项“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可知,影响因素还有“学习能力的强弱”。C项“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
2.C 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C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A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正确;B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正确;D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正确。
3.D D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人脑的模仿,但不同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够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的观点。A项表述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艺术应当持有的态度。B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对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冲击与颠覆。C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完成和对艺术创造里面劳动成分的代替,与“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的论点相反。
4.①材料一先使用设问开篇,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引发关注,并引出“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这一观点。②然后从身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动力、过程以及对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艺术家个人的反作用,并分别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③最后,得出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的结论,并概括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行文脉络,因此应先从整体把握,确定中心观点;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在此框架内,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分析。
5.①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可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②人工智能可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体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③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可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解答本题应紧扣“光明前景”,然后逐条分析。主要结合材料一最后--段中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和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6.C(“并没有介绍”错,是没有详细介绍。“当年一定是一个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当时是否真的无忧无喜?也许是成为老人后才这样,汪曾祺也并不肯定,汪曾祺只是客观地记录了他的现在。)
7.A(没有比喻修辞。)
8.①“闹市”与“闲民”形成对比。外界生活热闹、繁杂,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②“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市之“闹”代表的是生机与繁华,儿女生活安定,粮价稳定,老人才能够保有这样的“闲”。(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
9.①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②卓有智慧,看透世事。多变的时局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静。③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一种精致。(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6分。如有从生活习惯、心态、行为等角度提炼作答的,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罢州还,太祖以经途令人要之,玄邈虽许,既而严军直过,还都启帝,称太祖有异谋,太祖不恨也。”)
11.B(庙号以某祖或某宗来称呼,且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12.A(“都在第一时间果断拒绝了邀请”错,太祖第一次想要结交他时,他是听从了长史房叔安的意见后才没答应太祖)
13.(1)青州刺史沈文秀造反,玄邈想要投靠朝廷,担心会被突然袭击,就到沈文秀那里请求安置军队的地方。(“见”、“掩袭”、“诣”、句意,每点1分,共4分)
(2)乌奴很高兴,用轻装的部队袭击州城,玄邈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乌奴脱身逃跑。(“轻兵”、“伏”、“挺身”、句意,每点1分,共4分)
14.①玄邈拒绝太祖的邀请,是因为那时他效命于明帝,这正体现出他忠心耿耿的品格。②太祖相信玄邈跟了自己后,也一定会尽心竭力为他做事。(3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玄邈,字彦远。最初为骠骑行军参军,太子左积弩将军,射声校尉。泰始初年,升任辅国将军、清河广川二郡太守,幽州刺史。青州刺史沈文秀造反,玄邈想投靠朝廷,又担心会被突然偷袭,就到沈文秀那里请求安置军队的地方。沈文秀让他驻扎在城外。玄邈就设立营垒,到了夜间军队开拔向南奔向义军。等到天明,沈文秀追他却来不及了。明帝提拔他为持节、都督青州、青州刺史,仍然做将军。太祖镇守淮阴,被明帝怀疑,他写了封信去结交玄邈。玄邈的长史房叔安劝玄邈不要答应。他离开所在州城回都城,太祖趁他正好途经自己这里而派人去邀请他,玄邈虽然答应了,接着又严厉要求军队径直过去,回到都城后启奏明帝,说太祖有谋反之心,太祖不怨恨他。升明年间,太祖请他做骠骑司马、冠军将军、太山太守,玄邈非常害怕,然而太祖待他还像原来一样。亡命之徒李乌奴在梁部作乱,攻陷白马戍。玄邈率领七八百人从东面征讨他,没有攻克,担心不能自保,就派人假装投降了乌奴,告诉他说:“王使君的士兵软弱无力,他抛弃了伎妾留在城内,带着爱妾两个人离开好几天了。”乌奴听后很高兴,用轻装部队袭击州城,玄邈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乌奴脱身逃跑。太祖听说这件事后,说:“玄邈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赏识。”回来后封他为征虏将军、长沙王后军司马、南东海太守。升迁他为都官尚书。永明十一年,建康莲华寺的道人释法智与州民周盘龙等人一起作乱,四百人在夜间攻打建康城的西门,他们攀登梯子爬上城墙,射杀了城局参军唐颍,于是进入城内。军队主将耿虎、徐思庆、董文定等抵御抗战,到了天明,玄邈率领一百多人登上城楼的旁门,奋力抗击,生擒了法智、盘龙等人。玄邈因事受到牵扯被免官。延兴元年,追加他为散骑常侍,不久就转任中护军。高宗派遣玄邈去往江州杀晋安王的儿子懋,玄邈坚决推辞不行动,等到又派遣王广之前往广陵杀安陆王的儿子敬,玄邈不得已才奉旨前行。建武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皇帝追赠他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谥号为壮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豁达乐观”不对,作者“安身”于“钓鱼船”是迫于无奈。)
16.(1)①本诗尾联的含义:自然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居无定所,不能抱怨天地比人狭窄。“自是”“无住处”“不关”“窄于人”等词语通俗易懂,诗句说理简单明了,正体现了“用俗语”这一特点。(诗句含义2分,分析2分)
(2)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能够理性看待生活,虽长期身处艰难的困境,却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2分)
17.(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C 文段最后一句的问号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C项与其相同。A项有问有答,为设问;B项为反问;D项表示语气强烈的疑问。
19.①树和人本来不会搂抱,使用拟人既赋予树以动感,又使人感到亲切;②“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形象写出了树荫范围之大、浓密和人们对树与树荫的喜爱。(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画线句子使用拟,人手法,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感,表达更为形象,且蕴含着喜爱之情。
20.①原句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树枝层层伸展的情状,更具有空间感;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更加具有节奏感;③原句表达与上下文语体更加和谐一致,更符合具体语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考查句式表达,可以从原句的手法、句式、是否吻合上下文结构、表意层次、韵律、语体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21.①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⑦修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⑪将“餐饮企业管理”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