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7-23
参考答案
1.D
2.B
3.D
4.①文章先提出“国产电视剧新型审美结构该如何构建”的问题,总领下文内容。②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证如何进行国产电视剧新型审美结构的构建。③最后总结这种构建的作用与意义。
5.①运用进行审美鉴赏,挖掘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美学样式和题材,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规律接轨。②把西方的经典美学观念和现代影视美学观念作为审美鉴赏的理论支撑。③坚守文化自觉,主动占领传统美学的精神高地并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优点。
 
6.B
7.D
8.①故事情节方面: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为民请命、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②语言方面:沉稳,幽默,有智慧,诚恳。③侧面描写:为民众着想,实事求是,不故弄玄虚,果敢诚恳,大义凛然的形象。
9.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在宋时遭遇搜身,募捐,避雨不得以致鼻塞的尴尬经历。①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②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沧桑感,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③从艺术效果上,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余味悠长。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他们都认真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错误,由原文“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虛;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可知,他们的行动和语言受到了墨子的批评。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民贵君轻”错误,“民贵君轻”应是孟子的主张。
B.“可见孟子肯定墨子的主张”错误,由翻译“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灭亡,孔子的学说不光大,这会使邪说蒙骗人民,堵塞仁义”可知孟子在反对墨子的主张。
C.“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误,《非攻》选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树立墨子这一机智、善变、反侵略、反强暴的古代思想家形象时,用幽默的语言讽刺“空谈家”、“外交家”,以及当局政治腐败、军队无能。更加具有现实性,而不是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10.A
11.D
12.C
13.(1)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
(2)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14.唐高祖先是慰劳他并对他说相见恨晚,还称赞他是忠臣,然后又释放了他,授任他为兵部尚书、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众皆舍兵”,是说“众人全都丢掉兵器”,“舍兵”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C;
“臣力屈兵败”是说“我力尽兵败”,是“不负陛下”的原因,中间要断开。可以排除D。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
故选A。
11.
本题考核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京’和‘师’也可以单独使用,用来指国都”错误。古代京师中“京”代表国都,即一个大国的首都,是相对以前的诸侯国来说的。古代京师中“师”代表都邑,即诸侯国阶段的首都。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在士兵没有斗志的情况下,他仍然大获全胜”错误,原文是说“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即并没有“大获全胜”。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发,调发;次,驻扎;初不与(之)战,是省略句;意,猜想。
第二句中,节,忠节;至此,到了这个地步;羞,蒙羞。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可知,唐高祖先是慰劳他、并对他说相见恨晚,还称赞他是忠臣;从“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可知,唐高祖之后又释放了他,并且授任他为兵部尚书、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参考译文:
    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出仕隋朝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人复核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准备全部斩首。屈突通对文帝说:“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吗?” 文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说:“我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全部按照减刑论处。隋炀帝即位后,派他带着诏书去召见汉王杨谅。在这之前,文帝与杨谅约定,如果有玺书召,验看敕字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这时,验看诏书没有点,杨谅觉得事情有变,责问屈突通,屈突通随口对答,毫无破绽,最终得以返回长安。安定人刘迦论造反,拥兵十余万盘踞在雕阴。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屈突通乘敌军毫无防备,夜晚选择精锐士兵偷袭打败敌军,斩杀刘迦论连同其他贼人共万余首级。后来隋朝政治更加混乱,盗贼越来越多,(朝廷)军士毫无斗志,诸将大多沦陷。屈突通所到之处非常谨慎,虽无大胜,也未打过败仗。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包围河东。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屈突通时常自己抚摸着脖颈说:“应当为国家受人一刀!”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斩杀家僮。不久听说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沦陷, 于是留下桑显和保卫潼关,自己率兵将前往洛阳。屈突通走了之后,桑显和投降。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锐骑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皇帝说:“这是隋朝的忠臣哪!” 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15.B
16.诗的颔联借景抒情,写楚天白云高远,江水茫茫;秋风萧瑟,如管弦发出的清脆之声。寄寓着诗人遭贬后如秋天江水凄凉的心情和无限的愁思。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激起诗人游览兴趣”赏析不准确,联系全诗,虽然有朋友招待,但诗人心绪不佳,华筵无味,管弦无聊。
 
1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晦朔”“蟪”“哀”“渚”“裳”。
 
18.C
19.D
20.它所表达的是最简单的快乐,却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就地取材”,意思是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根据语境“简单的动作,素朴的表达……自编自导”可知强调的是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使用正确。
B.“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这里指秧歌这种表演形式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C.“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这里修饰“扭秧歌的队伍”应该用“浩浩荡荡”。
D.“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引申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这里指农民对于自身命运并未感到悲愤和不平,使用符合语境。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们尽情斗舞的场面比作开水般沸腾起来。
A.“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楼高。
B.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护田”“将绿绕”“送”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水拟人化。“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运用对偶手法。
C.运用了借代、对比的修辞手法。用“朱门”借代富贵人家,“酒肉臭”和“冻死骨”形成对比。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月亮比作弓箭。
 
21.①在时间上无法界定;②不是天下少有的奇才;③还在其人。
22.①第一段:《红楼梦》“梦”一般的无所不包的内容;②《红楼梦》作者生平的探究。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