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8-11
参考答案

1.B
2.B
3.D
4.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
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5.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①“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
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
C.“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原文是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
D.“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错误。影响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是“木”的潜在形象。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B.“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材料一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认为“木”往往指的是“树”。
D项中的“木叶”指寒风中的落叶,与材料二观点相反。
故选D。

6.D
7.C
8.①袅娜纤巧,和颜悦色;
②心性高强,隐疾缠身;
③心思细腻,待人体贴;
④深谋远虑,目光长远。
9.①提醒凤姐家族盛极必衰,富贵不可常保,早为后虑;
②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并把家塾设到这里留好退路。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但有损艺术的真实性”错误。梦是虚幻色彩,梦是缥缈的,梦是虚幻的,和作品的主题相吻合,这些能增加文本的艺术魅力,并不有损艺术的真实性。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极力渲染出秦氏房间的浓艳和庸俗”错误。秦氏房间陈列着武则天宝镜、赵飞燕金盘和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等诸多名贵之物,并不能体现秦氏房间的“庸俗”。


10.A
11.A
12.A
13.(1)而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2)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
14.王安石认为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而司马光认为,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帝不以为然,_____以安石参知政事”的意思是“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所以此处为“最终、终于”的意思,只有“竟”有这个意思,所以此处应该填“竟”,排除选项CD;
“人皆不知卿,以为卿_____知经术”的意思是“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所以此处为“只”的意思,“但”有“只,只是”的意思,所以此处应该填“只”,排除选项B。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盘庚,商代的开国之君”错误。商代的开国之君是“汤”。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错误。由原文“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可知,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由此可知,原文说的是“现在不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而不是“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某:我。量:考虑。敌:反对者。以:来。则:那么。汹汹然:大吵大闹。
(2)彼:他们。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偶:偶然。未之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察之”。

翻译: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千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制订法令并交给执行部门去施行,这当然是您的权限范围的事。但是应当抓大放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应不分巨细,只图新奇而将所有旧的法令全部改变。况且法令需要人来执行,倘若介甫您能选择良才在执行部门任职,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倘若执行部门任非其才,即便每天给他们好的法令,终究无所补益。介甫您所说的先王之政是指的周朝的泉府所做的赊贷吗?我琢磨那时的赊贷,似乎与今日借贷青苗钱还是有差异的,况且先王的善政很多,反而要独独以.此为要务吗?至于说到排除邪说,责难奸佞之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但是恐怕介甫您与变法和逐利的人走得越来越近,身边少不了那些好歪理邪说的奸佞小人。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逄迎之徒。介甫您许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大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所以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曾公亮说:“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事务。”皇帝说:“这样那么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


15.C
16.①“历历”意为清晰可数,梦中诗人回到故乡,只见青山如旧,历历在目,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思乡之切;
②“萧萧”意为雨打落叶之声,梦醒之后的深秋季节增添了现实的萧瑟之感。
③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处境的凄苦。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颈联是说生活中的贫困不断干扰,让诗人无法安心写诗,因而离乱造成的愁绪也难以排遣消解”错误。“贫里有诗工作崇”意为作者身陷困境,翻涌的诗情却偏来捣乱,加重了自己的愁绪。

17.谩嗟荣辱    吴楚东南坼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是太山不让土壤    风乎舞雩    稳泛沧浪空阔    暴霜露    斩荆棘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谩”“嗟”“坼”“壅”“蔽”“雩”“暴”“棘”。

18.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各自不同的人生志向”错误。“吾与点也”说明孔子和曾皙志向相同。
故选A。
19.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中细节的赏析能力。

C.“为儿子的生死难卜而悲愁难眠”错误。上文讲到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成名就急得气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儿子的责任。此时儿子已经没事了,只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限期内无法交差而一筹莫展,并不是“为儿子的生死难卜而悲愁难眠”。
故选C。


20.A
21.D
22.比拟。赋予“情绪”以“奔涌”的动作,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雷雨》中人物情绪的剧烈波动。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鼓吹:宣传提倡;吹嘘。鼓动:扇动;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此处语境是指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大都是把话剧当作宣传提倡民主革命的工具,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鼓吹”。

第二空处,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义。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
此处语境是指人类带着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的心情,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踌躇满志”。

第三空处,悲悯:哀伤而同情。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此处语境是指我用一种哀伤而同情的心情,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悲悯”。

第四空处,祈望:殷切地希望;盼望。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此处语境是指我诚恳地、殷切地希望看戏的人们,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祈望”。

故选A。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近代欧洲戏剧的艺术手法,中国的话剧艺术得以成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有一处语病:中途易辙,根据话题一致性,第二个分句使用把字句,不换主语。排除C项。
AB两项中“吸收和借鉴”错,语序不当,应为先“借鉴”后“吸收”。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