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8-27
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资源的共同滋养。其中,“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其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又兼容了不同文化类型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才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而这一精神与“和而不同”共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也绝不希望用中国这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文化具有特殊的表达形态,主要因为敦煌曾处于古丝绸之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B.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因为他们不认可“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
C.“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另一种表达,此二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自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世界上各种文明都可以借此来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背景下阐述“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与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鲜明对比,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这一特点。
C.作者从敦煌文化的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具有“通而不统”特点的原因,并阐释了其特点。
D.文章论述了“通而不统”与“和而不同”的异同,突出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文化形成于开放的文化环境,从而具有了世界性,说明越开放越能造就优秀的文化。
B.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的观点很偏狭。
C.敦煌文化如果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可能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相较于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作者认为兼具独立性和兼容性的敦煌文化更具国际比较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所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当NBA、CPI、GDP、 ATM等244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字母词,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字母词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热的影响、国际交流的需要等因素都促使字母词不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一些典型的字母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IT、DVD、CEO”等。
不过,在当前我国公开的中文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外来语嵌入中文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了通知,提示各个部门,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非外语频道要尽量避免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要在后面加上中文解释。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我们应该保持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此外,还有许多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字母词现在常常出现在媒体上,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新闻媒体有喜欢使用宇母词的习惯,以“江苏TD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安徽芜湖致力打造国内高端LED产业园”为标题,而其中“TD、LED”这些字母词无疑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所以,字母词固然有诸多优势,但我们在接纳它的同时也要对它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滥用。
(摘编自寇春娟《论字母词及其规范》)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B.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材料二则是对相关新闻的评论,力求反映现实生活。
D.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接受的态度,认为有其合理性;材料三则持否定的态度,反对字母词的滥用。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通过严谨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表达则更有弹性,允许不同观点的提出。
B.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展开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C.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而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取论据更看重其是否贴近日常生活。
D.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材料二、三的语言相对通俗,因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没有参考价值。
6.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合同
[美国]罗伯特·伯顿·罗宾森
我把车开进了“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的停车场。
……
还有——
那份合同!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轻率地在合同上签字,一拿到游戏机就立即按了一下“开始”,马克的动作表明他已经被赢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后面失去控制是理所当然。
B.小说中“我”的紧张疑心和马克的满不在乎构成了鲜明对比,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小说警示人们不可轻信的主旨。
C.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写人,读者仅能看到“我”视野之内的事物,这就制造了悬念,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也更为亲切自然真实。
D.“合同”既是小说的题目,又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揭示主旨。
8.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9.这篇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特征。(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资源的共同滋养。其中,“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其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又兼容了不同文化类型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才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而这一精神与“和而不同”共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也绝不希望用中国这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文化具有特殊的表达形态,主要因为敦煌曾处于古丝绸之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B.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因为他们不认可“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
C.“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另一种表达,此二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自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世界上各种文明都可以借此来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背景下阐述“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与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鲜明对比,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这一特点。
C.作者从敦煌文化的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具有“通而不统”特点的原因,并阐释了其特点。
D.文章论述了“通而不统”与“和而不同”的异同,突出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文化形成于开放的文化环境,从而具有了世界性,说明越开放越能造就优秀的文化。
B.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的观点很偏狭。
C.敦煌文化如果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可能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相较于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作者认为兼具独立性和兼容性的敦煌文化更具国际比较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所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当NBA、CPI、GDP、 ATM等244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字母词,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字母词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热的影响、国际交流的需要等因素都促使字母词不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一些典型的字母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IT、DVD、CEO”等。
不过,在当前我国公开的中文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外来语嵌入中文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了通知,提示各个部门,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非外语频道要尽量避免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要在后面加上中文解释。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我们应该保持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此外,还有许多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字母词现在常常出现在媒体上,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新闻媒体有喜欢使用宇母词的习惯,以“江苏TD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安徽芜湖致力打造国内高端LED产业园”为标题,而其中“TD、LED”这些字母词无疑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所以,字母词固然有诸多优势,但我们在接纳它的同时也要对它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滥用。
(摘编自寇春娟《论字母词及其规范》)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B.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材料二则是对相关新闻的评论,力求反映现实生活。
D.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接受的态度,认为有其合理性;材料三则持否定的态度,反对字母词的滥用。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通过严谨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表达则更有弹性,允许不同观点的提出。
B.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展开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C.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而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取论据更看重其是否贴近日常生活。
D.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材料二、三的语言相对通俗,因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没有参考价值。
6.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合同
[美国]罗伯特·伯顿·罗宾森
我把车开进了“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的停车场。
……
还有——
那份合同!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轻率地在合同上签字,一拿到游戏机就立即按了一下“开始”,马克的动作表明他已经被赢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后面失去控制是理所当然。
B.小说中“我”的紧张疑心和马克的满不在乎构成了鲜明对比,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小说警示人们不可轻信的主旨。
C.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写人,读者仅能看到“我”视野之内的事物,这就制造了悬念,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也更为亲切自然真实。
D.“合同”既是小说的题目,又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揭示主旨。
8.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9.这篇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特征。(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