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八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9-09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八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就另外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
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
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实象(有形之象)和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我们平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
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理,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
(节选自胡经之《意象经营意境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产生诗的境界,条件之一为“见”必须是具有凝神注视这个特色的“直觉”。
B.“见者”对所见对象的“见”应该是主动地,而不能完全是被动的接收。
C.当我们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地观照物象时,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
D.宇宙万物变动生展,景象各不相同,同样每个人的情趣也不会绝对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诗的境界的突现起于灵感,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
B.诗人常常因鱼跃鸢飞、胡笳暮角而或喜或悲,这其实就是即景生情的表现。
C.因为诗人与常人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不同,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
D.广义的意境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者侧重点不同,同时也有高下之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作为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克罗齐
B.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王国维
C.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D.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诗的境界,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家过年
韩瑜
阿巧被飞驰而过的轿车甩了一身泥点子的时候,正在站台上翘首客车开来的方向。同时被甩到泥点子的还有不少乘客,纷纷怒斥着,都是本地口音,阿巧听着疏远,悄悄退到后边一些。
阿巧有些心疼地看着脚上的鞋子。不过话说回来,归乡路原本就风尘仆仆,谁能保证这双崭新的鞋子就一定能保持一尘不染地到家呢?倒是手中的几个袋子,都肩负着保护年货的使命,脏污不得。阿巧掏出手纸,小心地揩净袋子上的泥点。
汤泉浴池总共五个搓澡工,只有阿巧得到了包吃住的待遇,工友们每每提出抗议的时候,老板娘就说:“你们莫要跟阿巧争,她有两个娃要养,男人残疾,老家又远,你们就算争来可安心?”此话一出,大家的眼光里便多出一份怜悯,也就没人再争了。阿巧努力干活,平时除了服务客人,她还自觉兼职保洁工。老板娘懂阿巧的不易,几天前便提出给她放假。阿巧算是老员工了,深知年三十之前这几天顾客最多,一是怕缺人手,二是加班费很是可观。阿巧决定跟往年一样,年三十上午坐最后一班长途车走。
数九的天,阳光再灿烂也是冷的。客车依然没有影子,不会停发了吧?正在这时,视线里开过来一趟客车,应该就是了!阿巧激动得想哭。客车越来越近,前挡玻璃上朱红大字的终点站也逐渐清晰:江城。居然不是黑牯岭!
阿巧提高了声调问:“我去黑牯岭!还有没有车?”对方干脆地答着:“没有了!没有了!”居然没车了!来不及多想,阿巧提着行李抢上了车。江城和黑牯岭是临县,阿巧认为,只要到了江城,回家就不难了。
冬季的太阳格外吝啬,刚过了晌午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要收敛光芒。江城到了,阿巧提着大包小包下了车,先是问了售票处:有没有去黑牯岭的车?对方答得很干脆:没有!阿巧不死心,在车站附近转了一圈,侥幸地想:万一有跑个体运输的小中巴呢!然而结果令她失望。她望着被大雪覆盖的白茫茫的马路,眼睛一阵发酸。
这时候,一辆三轮车开过来,全封闭式的车厢喷着鲜亮的红漆,这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载客三轮车,与众不同的是,三个轮子上都挂着防滑链:拇指粗的铁链子一丝不苟地缠绕在胶胎轮子上,有点滑稽,却又显得那么庄重。
阿巧心里一阵狂喜,追上去问道:“师傅!七里河去吗?”
开车的老人扭过头来,用一种高亢的嗓音问道:“去哪儿?”
“黑牯岭七里河村!”
老人干脆地一摆手:“上车!”
阿巧探头问车主,“师傅,到七里河多少钱?”
“七里河呀,给三十吧!”老人爽快地说。
阿巧心下叹道:实在价!
可不等阿巧有所表示,老人又说,“大妹子,反正天还早,咱从火车站过一下,兴许还能拉上……”
“还要去火车站?”阿巧顿时着急了,她理解车主希望多拉几个人的想法,可一大家子眼巴眼望地等着自己呢,再晚可不行。她央求着:“师傅,我得赶时间回家,您能不能先送我?我多加钱,四十中不?”
老人摆摆手:“不是钱的事……”
“五十!我给五十!”阿巧急急地表态,并晓之以理,“三十里地,五十块,今儿您就算只拉这一趟都划算!”
“大妹子,真不是钱的事——” 老人并没有被她连续加价所动摇,也没有多解释。
阿巧心一横,赌气道:“不坐了,大不了走回去!”
老人试图挽留:“这趟火车马上该到了,也就十几分钟,最多也超不过半个小时,咱们一起走,行不?”
“我真的很着急回去,家里还等着我包饺子呢。”阿巧做着最后的争取,“您就送我一趟,大过年的,您也早点回家不好么?”
老人很坚定地摇摇头,下车给她打开了车门:“你要实在不想等我也不勉强,那你就先走吧,这冰雪道小心点靠边走!”
老人这举动让阿巧有点意外,很不符合她以往的经验。“放着钱不赚!这老头太死脑筋了!” 阿巧忿忿地想。不管怎样,话已出口,她只好提着行李下了车。
阿巧站在路边给家里打了电话,丝毫没提及自己的窘境。挂了电话,阿巧把背包紧了紧,拎好袋子,沿着马路牙子,向着家的方向,大步走去。阿巧望着脚下匆匆向后退去的冰雪路,咬着牙给自己打气:“一米、两米……十里地算什么?三十里又算什么?我一步一步,多远也能把你量完!”
突然,一阵农用车的声音从身后由远及近,临近阿巧身边时速度减慢了,随风传来依旧是那苍老高亢的声音:“大妹子,上来吧!我捎你到七里河!”
阿巧本打算不予搭理,可距离家还有很远的路,不理会似乎就显得故意较劲了,她阿巧才没那么小气,一不做二不休,拎着行李上了车。车里果然坐了一位年轻人。“看来跑了趟火车站,果然不虚此行!”阿巧默默想着。
阿巧坐稳了才惊讶地发现在车棚的角落竟然亮着一台“小太阳”!正冲着乘客座位的方向散发着橘红的光,尽管在这冰天雪地里,这点热量微乎其微,却足以令阿巧从心里到身外涌起一阵暖意。
“师傅,到七里河多少钱呢?”
“咳,看着给吧!”老人依旧爽快。
“看着给?”阿巧心算了下路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说了个价:“二十五!”
车主没吭声,阿巧当他同意了,她摸了摸棉袄内层,一叠厚厚纸币硬硬的还在,她心里踏实了,可当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的面,翻出衣服内层的钱,还是很难为情。
阿巧纠结了好一阵,问:“师傅,车费我用微信转给你吧?”
老人一笑:“我这么大岁数了,哪会用啥微信啊!有零钱你就给几块,没有就算了吧!”
“可不行!您靠这个营生呢!”
“营生也不差你这俩钱儿!反正我顺路, 拉你一趟,也不费事!”
“顺路?” 阿巧忍不住问道,“师傅您是哪里人?”
“我啊,我棘水庄的!”
阿巧忍不住道:“师傅,咱们是老乡呢!”
“那可不!正经老乡呢!”老人似乎很认可这个关系。
虽说是老乡,可大过年的跑这么远的路不要钱,阿巧心里一百个不落忍,她终于抽出了一张百元钞,递过去:“我实在没零钱,您帮忙找开吧!”
老人瞅了一眼红票子,说:“大妹子,你快收起来吧,真不要钱了!”
“师傅,今儿这大雪天能搭上您这车我就是幸运,您可别说不要钱的话了,我心里过意不去,快拿着!”
老人坚持着:“真不用,没有你我也得走这些路!”阿巧只好讪讪地缩回了捏着钱的手,瞅了瞅对面的年轻人,把钱向他一递:“小兄弟,你能帮我找开不?”
对面这位始终沉默的年轻人终于开口了:“大姐,祥叔说不要了您就拿着吧,他干这行,也不是为了挣钱!”
年轻人幽幽地说:“大姐,你可能也听说过四年前南寨桥的车祸吧?祥叔的大儿子小争……”他的声音低下去,顿了顿,继续说,“小争和我是多年的好兄弟,我家比较偏远,也不通公交车,从那以后,每到过年我回来,祥叔总会把我从火车站平安接到家,你觉得,他是为了钱吗?”
阿巧的心微微震荡着,身体里那股暖意在全身徐徐扩散蔓延,一点一点,直通神经末梢,连眼底都热乎起来了。她从棉衣里又悄悄抻出一张百元纸币,连同手里的那张,准备下车时塞给这位年轻人,托他转交给“祥叔”,不是车费,而是聊表心意,如果他不要,她就告诉他:她的家人当年也在南寨桥翻倒的那辆面包车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于甩了他们一身泥点的轿车,阿巧没有和其他乘客一起斥责,而是退到后边,表明她与当地人存在一定的隔阂。
B. 老板娘和其他工人一直体谅阿巧生活的不容易,对阿巧都很照顾,阿巧也感恩图报,努力工作。
C. 阿巧的新鞋和装年货的袋子被弄脏了,她自我安慰新鞋总会脏的,却拿纸擦干净了袋子,表明她很在乎家人。
D. 老人之所以要去火车站,是因为他怕他大儿子的好朋友回家路上出事,所以坚持每年接他回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述了阿巧工作的情况,让读者了解阿巧坐最后一班车的原因,也表现了阿巧知恩图报的性格。
B.小说环境描写的内容不多,但是两次写到了冬天的太阳。这两次描写,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阿巧回家的不易。
C.作者用“滑稽”和“庄重”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形容缠绕着防滑链的车胎,表现了作者对老人重视行车安全的赞美。
D.阿巧第二次坐车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说了坐车钱,后来又悄悄地多给了老人钱,说明她虽然有点贪财,但内心还是善良的。
8.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4分)
9. 这篇小说的叙述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就另外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
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
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实象(有形之象)和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我们平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
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理,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
(节选自胡经之《意象经营意境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产生诗的境界,条件之一为“见”必须是具有凝神注视这个特色的“直觉”。
B.“见者”对所见对象的“见”应该是主动地,而不能完全是被动的接收。
C.当我们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地观照物象时,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
D.宇宙万物变动生展,景象各不相同,同样每个人的情趣也不会绝对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诗的境界的突现起于灵感,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
B.诗人常常因鱼跃鸢飞、胡笳暮角而或喜或悲,这其实就是即景生情的表现。
C.因为诗人与常人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不同,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
D.广义的意境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者侧重点不同,同时也有高下之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作为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克罗齐
B.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王国维
C.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D.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诗的境界,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家过年
韩瑜
阿巧被飞驰而过的轿车甩了一身泥点子的时候,正在站台上翘首客车开来的方向。同时被甩到泥点子的还有不少乘客,纷纷怒斥着,都是本地口音,阿巧听着疏远,悄悄退到后边一些。
阿巧有些心疼地看着脚上的鞋子。不过话说回来,归乡路原本就风尘仆仆,谁能保证这双崭新的鞋子就一定能保持一尘不染地到家呢?倒是手中的几个袋子,都肩负着保护年货的使命,脏污不得。阿巧掏出手纸,小心地揩净袋子上的泥点。
汤泉浴池总共五个搓澡工,只有阿巧得到了包吃住的待遇,工友们每每提出抗议的时候,老板娘就说:“你们莫要跟阿巧争,她有两个娃要养,男人残疾,老家又远,你们就算争来可安心?”此话一出,大家的眼光里便多出一份怜悯,也就没人再争了。阿巧努力干活,平时除了服务客人,她还自觉兼职保洁工。老板娘懂阿巧的不易,几天前便提出给她放假。阿巧算是老员工了,深知年三十之前这几天顾客最多,一是怕缺人手,二是加班费很是可观。阿巧决定跟往年一样,年三十上午坐最后一班长途车走。
数九的天,阳光再灿烂也是冷的。客车依然没有影子,不会停发了吧?正在这时,视线里开过来一趟客车,应该就是了!阿巧激动得想哭。客车越来越近,前挡玻璃上朱红大字的终点站也逐渐清晰:江城。居然不是黑牯岭!
阿巧提高了声调问:“我去黑牯岭!还有没有车?”对方干脆地答着:“没有了!没有了!”居然没车了!来不及多想,阿巧提着行李抢上了车。江城和黑牯岭是临县,阿巧认为,只要到了江城,回家就不难了。
冬季的太阳格外吝啬,刚过了晌午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要收敛光芒。江城到了,阿巧提着大包小包下了车,先是问了售票处:有没有去黑牯岭的车?对方答得很干脆:没有!阿巧不死心,在车站附近转了一圈,侥幸地想:万一有跑个体运输的小中巴呢!然而结果令她失望。她望着被大雪覆盖的白茫茫的马路,眼睛一阵发酸。
这时候,一辆三轮车开过来,全封闭式的车厢喷着鲜亮的红漆,这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载客三轮车,与众不同的是,三个轮子上都挂着防滑链:拇指粗的铁链子一丝不苟地缠绕在胶胎轮子上,有点滑稽,却又显得那么庄重。
阿巧心里一阵狂喜,追上去问道:“师傅!七里河去吗?”
开车的老人扭过头来,用一种高亢的嗓音问道:“去哪儿?”
“黑牯岭七里河村!”
老人干脆地一摆手:“上车!”
阿巧探头问车主,“师傅,到七里河多少钱?”
“七里河呀,给三十吧!”老人爽快地说。
阿巧心下叹道:实在价!
可不等阿巧有所表示,老人又说,“大妹子,反正天还早,咱从火车站过一下,兴许还能拉上……”
“还要去火车站?”阿巧顿时着急了,她理解车主希望多拉几个人的想法,可一大家子眼巴眼望地等着自己呢,再晚可不行。她央求着:“师傅,我得赶时间回家,您能不能先送我?我多加钱,四十中不?”
老人摆摆手:“不是钱的事……”
“五十!我给五十!”阿巧急急地表态,并晓之以理,“三十里地,五十块,今儿您就算只拉这一趟都划算!”
“大妹子,真不是钱的事——” 老人并没有被她连续加价所动摇,也没有多解释。
阿巧心一横,赌气道:“不坐了,大不了走回去!”
老人试图挽留:“这趟火车马上该到了,也就十几分钟,最多也超不过半个小时,咱们一起走,行不?”
“我真的很着急回去,家里还等着我包饺子呢。”阿巧做着最后的争取,“您就送我一趟,大过年的,您也早点回家不好么?”
老人很坚定地摇摇头,下车给她打开了车门:“你要实在不想等我也不勉强,那你就先走吧,这冰雪道小心点靠边走!”
老人这举动让阿巧有点意外,很不符合她以往的经验。“放着钱不赚!这老头太死脑筋了!” 阿巧忿忿地想。不管怎样,话已出口,她只好提着行李下了车。
阿巧站在路边给家里打了电话,丝毫没提及自己的窘境。挂了电话,阿巧把背包紧了紧,拎好袋子,沿着马路牙子,向着家的方向,大步走去。阿巧望着脚下匆匆向后退去的冰雪路,咬着牙给自己打气:“一米、两米……十里地算什么?三十里又算什么?我一步一步,多远也能把你量完!”
突然,一阵农用车的声音从身后由远及近,临近阿巧身边时速度减慢了,随风传来依旧是那苍老高亢的声音:“大妹子,上来吧!我捎你到七里河!”
阿巧本打算不予搭理,可距离家还有很远的路,不理会似乎就显得故意较劲了,她阿巧才没那么小气,一不做二不休,拎着行李上了车。车里果然坐了一位年轻人。“看来跑了趟火车站,果然不虚此行!”阿巧默默想着。
阿巧坐稳了才惊讶地发现在车棚的角落竟然亮着一台“小太阳”!正冲着乘客座位的方向散发着橘红的光,尽管在这冰天雪地里,这点热量微乎其微,却足以令阿巧从心里到身外涌起一阵暖意。
“师傅,到七里河多少钱呢?”
“咳,看着给吧!”老人依旧爽快。
“看着给?”阿巧心算了下路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说了个价:“二十五!”
车主没吭声,阿巧当他同意了,她摸了摸棉袄内层,一叠厚厚纸币硬硬的还在,她心里踏实了,可当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的面,翻出衣服内层的钱,还是很难为情。
阿巧纠结了好一阵,问:“师傅,车费我用微信转给你吧?”
老人一笑:“我这么大岁数了,哪会用啥微信啊!有零钱你就给几块,没有就算了吧!”
“可不行!您靠这个营生呢!”
“营生也不差你这俩钱儿!反正我顺路, 拉你一趟,也不费事!”
“顺路?” 阿巧忍不住问道,“师傅您是哪里人?”
“我啊,我棘水庄的!”
阿巧忍不住道:“师傅,咱们是老乡呢!”
“那可不!正经老乡呢!”老人似乎很认可这个关系。
虽说是老乡,可大过年的跑这么远的路不要钱,阿巧心里一百个不落忍,她终于抽出了一张百元钞,递过去:“我实在没零钱,您帮忙找开吧!”
老人瞅了一眼红票子,说:“大妹子,你快收起来吧,真不要钱了!”
“师傅,今儿这大雪天能搭上您这车我就是幸运,您可别说不要钱的话了,我心里过意不去,快拿着!”
老人坚持着:“真不用,没有你我也得走这些路!”阿巧只好讪讪地缩回了捏着钱的手,瞅了瞅对面的年轻人,把钱向他一递:“小兄弟,你能帮我找开不?”
对面这位始终沉默的年轻人终于开口了:“大姐,祥叔说不要了您就拿着吧,他干这行,也不是为了挣钱!”
年轻人幽幽地说:“大姐,你可能也听说过四年前南寨桥的车祸吧?祥叔的大儿子小争……”他的声音低下去,顿了顿,继续说,“小争和我是多年的好兄弟,我家比较偏远,也不通公交车,从那以后,每到过年我回来,祥叔总会把我从火车站平安接到家,你觉得,他是为了钱吗?”
阿巧的心微微震荡着,身体里那股暖意在全身徐徐扩散蔓延,一点一点,直通神经末梢,连眼底都热乎起来了。她从棉衣里又悄悄抻出一张百元纸币,连同手里的那张,准备下车时塞给这位年轻人,托他转交给“祥叔”,不是车费,而是聊表心意,如果他不要,她就告诉他:她的家人当年也在南寨桥翻倒的那辆面包车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于甩了他们一身泥点的轿车,阿巧没有和其他乘客一起斥责,而是退到后边,表明她与当地人存在一定的隔阂。
B. 老板娘和其他工人一直体谅阿巧生活的不容易,对阿巧都很照顾,阿巧也感恩图报,努力工作。
C. 阿巧的新鞋和装年货的袋子被弄脏了,她自我安慰新鞋总会脏的,却拿纸擦干净了袋子,表明她很在乎家人。
D. 老人之所以要去火车站,是因为他怕他大儿子的好朋友回家路上出事,所以坚持每年接他回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述了阿巧工作的情况,让读者了解阿巧坐最后一班车的原因,也表现了阿巧知恩图报的性格。
B.小说环境描写的内容不多,但是两次写到了冬天的太阳。这两次描写,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阿巧回家的不易。
C.作者用“滑稽”和“庄重”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形容缠绕着防滑链的车胎,表现了作者对老人重视行车安全的赞美。
D.阿巧第二次坐车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说了坐车钱,后来又悄悄地多给了老人钱,说明她虽然有点贪财,但内心还是善良的。
8.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4分)
9. 这篇小说的叙述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