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9-10
参考答案
1.D A项“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必要提倡摒弃个人利益”说法错误。B项“也要重视共同体对个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说法错误。C项“更重要”说法依据不足。
2.C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强调要重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
3.B A项只是对公共精神内涵的阐释。C项是其中一种公共精神培育方式。D项没有归纳文章主体对公共精神培育方式的内容。
4.①首先指出公共精神的教育的必要性。②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如何开展公共精神的教育。③最后阐明要将种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互配合、协同增益。(评分参考:每点1分,3点全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5.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1分)也是一个人社会化重要的阶段,(1分)在学校开展公共精神培育有利于人们形成奠定公共精神认知方面的基础,(1分)树立起公共精神的理念。(1分)(意思对即可)
6.A “八月节吃包子”是搪塞之词,而不是“小岚遵循八月节吃包子的习俗”。
7.D “但更能让人们从中看到希望”说法牵强,从文章整体叙事来看,全文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这样结尾是老人确信孙女死了以后,希望破灭的必然结果。
8.①小说以老人在破屋的遭遇为主要叙事线索,同时穿插叙述了孙女小岚在工厂的遭遇。②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得小说情节更加集中丰富,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两个老乞丐是老人和小岚遭遇的叙述者,他们的存在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②两个老乞丐本身的遭遇更加衬托出哑老人的悲惨。③哑老人、两个老乞丐,让读者想象到当时社会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人有很多,揭露了时代的悲剧。(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11.D “向皇帝汇报情况的文书”说法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用以征召、声讨和晓喻的文书。
12.A “并责罚了萧何”错误,从文中汉王听取了萧何封韩信为大将军的内容可知说法错误。
13.(1)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度”“数”“亡”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诚”“任”“何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项羽是一个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残暴的人。(评分参考:3分)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善行,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汉王刘邦进入蜀地之后,韩信又逃离楚军归属到汉王,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不冋寻常。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自己便去追赶他。有人对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萧何的离去如同失去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恼怒又惊喜,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跑?”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臣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又骂道:“逃跑的诸将们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为什么专去追韩信,你纯粹是在骗人!”萧何说:“汉王如果您只是想在汉中称王,必然不会用到韩信;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其他没有人能和您共谋大业。这就看汉王您的选择了。”汉王说我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闷在这里长期久居呢!”萧何说:“如果您计划向东发展,就能用到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用他,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你的面子任韩信为将军吧。”萧何说:“只任他为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说:“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想召见韩信任命他官职。萧何说:“汉王平日向来傲慢无礼,今天要任命大将军,如同招呼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汉王如果任命他官职,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设置坛场拜将,举行授职的仪式才行。”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韩信被拜为大将军的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道:“丞相多次向我说到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来教导我呢?”韩信谦谢了一番后,便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如果向东去争夺天下,您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羽吗?”汉王说:“对。”韩信接着说:“大王您自己估计一下在勇敢、强悍、仁爱、刚强等方面您与项王相比谁更强呢?”汉王沉默了许久,说:“我不如他。”韩信拜了两拜,称赞地说:“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然而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请让我来谈谈他的为人处事吧。项王发怒大吼,厉声呵斥时,上千的人都胆战心惊,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项羽对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他的部下有人生了病,会同情地流下眼泪,还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他们吃;但是,当他所用的人立了功应当给予封赏爵位时,他却不舍得授给人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道人家的仁慈。他还驱逐原来的诸侯王封诸侯国的将相为王,又将义帝驱逐迁徙到江南,军队所过之处没有不被伤害毁灭的,百姓们都不亲近拥戴他,只不过是受他威势与强权的胁迫罢了。虽然他名义上称霸天下了,而实际上早已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他的强很容易变成弱。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将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的将士,那还有什么人会不心服口服呢!大王您最初进入武关时,没有去伤害丝毫的东西,还废除了秦朝的严酷的法令,与秦地的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做秦王的。而且依照当初与诸侯们的约定,大王理应在关中称王,这件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大王失掉了关中的王位被封到汉中地区,秦地的百姓没有不怨恨项羽的。现在大王举兵东进,三秦之地只要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听了大喜,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15.C “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说法错误,“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迎来送往这些俗事完全没必要。
16.①对友人的品格与才华的赞美。②对知音难觅的珍惜。③对朝廷用人的忧愤。(评分参考:每点2分)
17.(1)(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不得分,括号内的字可不写)
18.A感人肺腑:形容使人内心深深感动。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根据语境,应用“感人肺腑”。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根据语境,应用“喜闻乐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悄无声息: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根据语境,应用“潜移默化”。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点。原封不动:比喻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不加变动。根据语境,应用“原汁原味”。
19. B
20. B A项“人群大多是年轻人”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针对”前加“是”。D项“人群大多是年轻人而组成的”句式杂糅。
21.①鸟类飞行依靠的是视觉②而是超声波③那就是玻璃的光滑表面(评分参考:每处2分)
22.因为玻璃光滑的表面使得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所形成的反射波集中在某个固定的方向,蝙蝠恰好不处于这个方向,没收到回声,所以撞上了玻璃。(评分参考:5分)
1.D A项“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必要提倡摒弃个人利益”说法错误。B项“也要重视共同体对个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说法错误。C项“更重要”说法依据不足。
2.C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强调要重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
3.B A项只是对公共精神内涵的阐释。C项是其中一种公共精神培育方式。D项没有归纳文章主体对公共精神培育方式的内容。
4.①首先指出公共精神的教育的必要性。②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如何开展公共精神的教育。③最后阐明要将种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互配合、协同增益。(评分参考:每点1分,3点全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5.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1分)也是一个人社会化重要的阶段,(1分)在学校开展公共精神培育有利于人们形成奠定公共精神认知方面的基础,(1分)树立起公共精神的理念。(1分)(意思对即可)
6.A “八月节吃包子”是搪塞之词,而不是“小岚遵循八月节吃包子的习俗”。
7.D “但更能让人们从中看到希望”说法牵强,从文章整体叙事来看,全文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这样结尾是老人确信孙女死了以后,希望破灭的必然结果。
8.①小说以老人在破屋的遭遇为主要叙事线索,同时穿插叙述了孙女小岚在工厂的遭遇。②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得小说情节更加集中丰富,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两个老乞丐是老人和小岚遭遇的叙述者,他们的存在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②两个老乞丐本身的遭遇更加衬托出哑老人的悲惨。③哑老人、两个老乞丐,让读者想象到当时社会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人有很多,揭露了时代的悲剧。(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11.D “向皇帝汇报情况的文书”说法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用以征召、声讨和晓喻的文书。
12.A “并责罚了萧何”错误,从文中汉王听取了萧何封韩信为大将军的内容可知说法错误。
13.(1)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一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度”“数”“亡”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诚”“任”“何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项羽是一个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残暴的人。(评分参考:3分)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善行,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汉王刘邦进入蜀地之后,韩信又逃离楚军归属到汉王,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不冋寻常。韩信推测萧何等人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但汉王直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自己便去追赶他。有人对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萧何的离去如同失去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恼怒又惊喜,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跑?”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臣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又骂道:“逃跑的诸将们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为什么专去追韩信,你纯粹是在骗人!”萧何说:“汉王如果您只是想在汉中称王,必然不会用到韩信;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其他没有人能和您共谋大业。这就看汉王您的选择了。”汉王说我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闷在这里长期久居呢!”萧何说:“如果您计划向东发展,就能用到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用他,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你的面子任韩信为将军吧。”萧何说:“只任他为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说:“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想召见韩信任命他官职。萧何说:“汉王平日向来傲慢无礼,今天要任命大将军,如同招呼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汉王如果任命他官职,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设置坛场拜将,举行授职的仪式才行。”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韩信被拜为大将军的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道:“丞相多次向我说到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来教导我呢?”韩信谦谢了一番后,便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如果向东去争夺天下,您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羽吗?”汉王说:“对。”韩信接着说:“大王您自己估计一下在勇敢、强悍、仁爱、刚强等方面您与项王相比谁更强呢?”汉王沉默了许久,说:“我不如他。”韩信拜了两拜,称赞地说:“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然而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请让我来谈谈他的为人处事吧。项王发怒大吼,厉声呵斥时,上千的人都胆战心惊,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项羽对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他的部下有人生了病,会同情地流下眼泪,还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他们吃;但是,当他所用的人立了功应当给予封赏爵位时,他却不舍得授给人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道人家的仁慈。他还驱逐原来的诸侯王封诸侯国的将相为王,又将义帝驱逐迁徙到江南,军队所过之处没有不被伤害毁灭的,百姓们都不亲近拥戴他,只不过是受他威势与强权的胁迫罢了。虽然他名义上称霸天下了,而实际上早已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他的强很容易变成弱。现在大王如果确实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将士,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将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的将士,那还有什么人会不心服口服呢!大王您最初进入武关时,没有去伤害丝毫的东西,还废除了秦朝的严酷的法令,与秦地的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做秦王的。而且依照当初与诸侯们的约定,大王理应在关中称王,这件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大王失掉了关中的王位被封到汉中地区,秦地的百姓没有不怨恨项羽的。现在大王举兵东进,三秦之地只要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听了大喜,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15.C “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说法错误,“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迎来送往这些俗事完全没必要。
16.①对友人的品格与才华的赞美。②对知音难觅的珍惜。③对朝廷用人的忧愤。(评分参考:每点2分)
17.(1)(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不得分,括号内的字可不写)
18.A感人肺腑:形容使人内心深深感动。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根据语境,应用“感人肺腑”。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根据语境,应用“喜闻乐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悄无声息: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根据语境,应用“潜移默化”。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点。原封不动:比喻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不加变动。根据语境,应用“原汁原味”。
19. B
20. B A项“人群大多是年轻人”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针对”前加“是”。D项“人群大多是年轻人而组成的”句式杂糅。
21.①鸟类飞行依靠的是视觉②而是超声波③那就是玻璃的光滑表面(评分参考:每处2分)
22.因为玻璃光滑的表面使得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所形成的反射波集中在某个固定的方向,蝙蝠恰好不处于这个方向,没收到回声,所以撞上了玻璃。(评分参考: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