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2年高三9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9-29
辽宁省2022年高三9月份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
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
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千馆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
(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
B. 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C. 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
D. 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B.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C. 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体验。
D. 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
3. 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项是( )
A. 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
B. 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
C. 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
D. “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 请根据材料概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我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可以有哪些举措?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央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②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地学外;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
③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河西天寒,多种杨;陇东温和多种柳,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④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中国这片最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左宗棠的绿色情结也还远不只是沿路栽树。他不但要三千里路绿一线,还要让万里河山绿一片。至少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种桑养蚕,引进南方的先进耕作,还亲自在酒泉驻地栽了几百株桑示范。蚕桑随之在西北逐渐推广。二是美化城镇,改善环境,听说国外有“公园”,左将总督府的后花园修治整理,定期向社会开放。
⑤兵者,杀气也。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秦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⑥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
⑦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仍难掩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
⑧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⑨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文本二:
①综观众多作家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具有某些一致性,即:追求文、史哲的融合,用诗性话语在叩问历史的沧桑中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意义拷问。
②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他立足于现在而与历史倾心交谈,但他的宗旨绝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从对过去的追忆、阐释中揭示它对现在的影响和历史的内在意义,从而开创一片“以史明思”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王充间《论散文》)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组织材料,写出了左公在西北植柳的巨大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B. ③、④两段文字对于读者把握作品内容有提示作用,读者可以由此出发,想象西北边陲茫茫的大漠中,连绵不断、伸向天边的绿柳。
C. 文章⑦、⑧两段,作者把充分的事实和史料相结合,介绍了左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的现实意义。
D. 作者着重强调了左宗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官场上,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7.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迈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植树栽柳、种桑养蚕、美化城镇,播撒建设的种子。
B. 文本融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古思今,情感充沛,思想深邃,给读者以深沉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文白相杂,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的文风。
D. 文本情理并重,以评带传,所写的人物在百年历史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从深层重新来诠释人物。
8.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子体现了散文的语言之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9. 文本二中说:“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文本一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成功,请据此简要谈谈文本一在材料选用方面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
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
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千馆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
(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
B. 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C. 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
D. 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B.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C. 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体验。
D. 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
3. 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项是( )
A. 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
B. 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
C. 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
D. “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 请根据材料概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我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可以有哪些举措?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央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②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地学外;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
③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河西天寒,多种杨;陇东温和多种柳,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④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中国这片最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左宗棠的绿色情结也还远不只是沿路栽树。他不但要三千里路绿一线,还要让万里河山绿一片。至少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种桑养蚕,引进南方的先进耕作,还亲自在酒泉驻地栽了几百株桑示范。蚕桑随之在西北逐渐推广。二是美化城镇,改善环境,听说国外有“公园”,左将总督府的后花园修治整理,定期向社会开放。
⑤兵者,杀气也。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秦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⑥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
⑦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仍难掩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
⑧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⑨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文本二:
①综观众多作家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具有某些一致性,即:追求文、史哲的融合,用诗性话语在叩问历史的沧桑中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意义拷问。
②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他立足于现在而与历史倾心交谈,但他的宗旨绝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从对过去的追忆、阐释中揭示它对现在的影响和历史的内在意义,从而开创一片“以史明思”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王充间《论散文》)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组织材料,写出了左公在西北植柳的巨大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B. ③、④两段文字对于读者把握作品内容有提示作用,读者可以由此出发,想象西北边陲茫茫的大漠中,连绵不断、伸向天边的绿柳。
C. 文章⑦、⑧两段,作者把充分的事实和史料相结合,介绍了左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的现实意义。
D. 作者着重强调了左宗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官场上,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7.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迈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植树栽柳、种桑养蚕、美化城镇,播撒建设的种子。
B. 文本融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古思今,情感充沛,思想深邃,给读者以深沉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文白相杂,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的文风。
D. 文本情理并重,以评带传,所写的人物在百年历史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从深层重新来诠释人物。
8.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子体现了散文的语言之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9. 文本二中说:“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文本一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成功,请据此简要谈谈文本一在材料选用方面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