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三2022年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1-08
河南省高三2022年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字乃上古先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法效自然的产物,因此它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然此抽象中又有所指物的具象成分,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两种意义便呈现,一是陈述性,二是抒情性,书法的概念即指后者。
就书法章法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抽象后的指代者——文字,被搬到了纸面上,纸成了世界、成了国土,文字成了山川河流、芸芸众生、花草鱼虫,而书写者便是纸上江山的君王。君王需要完好地安顿好诸物从而统领一纸河山,如何做到?这就是古往今来圣贤们倾毕生之力孜孜以求的天地秩序。“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先哲所谓“道”的概念正是这种“秩序”如何达到井然状态的高度概括,即遵循“秩序”的规律,让万事万物互为依存,安然相处,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因此,书法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貌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奇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书法艺术作为视觉感知上的经验判断,它的“均衡”法则与标准是模糊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暗示,而不是黑白的等同,有想象的成分和弦外之音充斥其间,对前人经验借鉴与文化精神领悟得多与深,决定各自的尺度评判。
当前在探讨章法生成原理时,抛开章法生成诸多繁杂的理论指引,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意义尤为重大。
尽管古人对章法问题的思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隐喻性的,然而通过其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其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古人所说的“形势”是由“形”与“势”组成,其中“形”是器,包含笔法和字法两个方面,相对静态,是毛笔在无损其功能的前提下,尽其所能地表达点画与结字的精准形态;“势”是道,包含笔势和体势两个方面,相对动态,强调笔画前后之间的过渡顺承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欹侧呼应。“形”与“势”二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蔡邕在《九势》中指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可作“形”与“势”关系的注脚。
“形”“势”之间是否和谐统一,是判断一幅作品包括章法在内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形”虽为静态,然它“象”的属性,却蕴含了“势”的初始,一旦这些“形”与“形”在“势”的统帅之下发生联系,个体生命得以生机勃发,此为“得势”,“得势”之时,势如破竹,一切顺理成章;反之,情怠手阑,则势脉中落,便为“失势”。
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古人对章法生成原理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尽管“意在笔先”的理念早已彰显了他们创作上的自觉,然而书写性的认知妨碍了其章法课题的深入思考,笔法、字法的意义大于通篇布局,而帮助他们完成章法建构的主旨是“理”、是“道”,是在文化精神驱使下贯通全篇,如果对此缺少领悟,便很难得其大要。
时至当下,书法的实用性功能几近殆失,作为独立的门类跻身视觉艺术之列。对于章法问题,不再拘于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实用性的约束,它的可能性包括其他艺术学科、视觉美学、形式构成原理的广泛借鉴以及传统优良程式的多维理解,让章法的探索前景变得更为辽阔,我们这个时代超越前人的可能在此,因为书法的独立性意义,因为传统观念外延的扩大乃至颠覆可能。
(摘编自杨涛《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字具有所指事物的抽象和具象特征,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了陈述性和抒情性的意义。
B.书法的“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书法章法问题的探讨即“秩序”生成原理的探讨。
C.通过阅读古人的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章法的隐喻性思考和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
D.在书法章法中,“形”与“势”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从而构成动静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文字的抒情性入笔,通过对“秩序”“道”等的论述,探讨了古人书法自成章法的问题。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论述了书写者要遵从的书写规律和“均衡”法则,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文章从“形”“势”的不同表现和内在关系的角度论证作品包括章法好坏的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D.文章先论证文字的表现和本质,然后论证书法作品的章法特点,最后讨论当下如何超越古人章法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书法重视从“形”的角度出发,重视笔法和字法,也要兼顾整幅作品的通篇布局,做到“形”与“势”的和谐统一。
B.蔡邕的“凡落笔结字……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解读了“形”与“势”之间的关系。
C.古人对书法章法原理的思索处于不自觉状态,这使他们对章法缺少领悟,很难得其大要。
D.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当下其实用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探讨书法章法可不拘泥于其实用性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小心象出没!5月27日20时30分,15头野生亚洲象进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城。视频监控中,成年野象把小象护在中间,在公路上横向一字排开,浩浩荡荡,一路向北。
原保护区内外适宜的栖息地减少,是野象逃离西双版纳家园的根源。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公路和铁路将一块块森林切割,持续发展的村庄和城市也在一天一天蚕食着大象本就不多的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外土地利用形式不同,保护区内是森林,保护区外是农田,但这些地方原来都是野生大象的栖息地。正常情况下,大象白天在保护区内的大树下乘凉,到溪边玩水、休息,傍晚走到保护区和村庄中间的过渡带寻找苞谷、甘蔗、水稻等食物。
“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需要当地政府、更高级别管理部门来想办法解决。”张立分析说,对于自然环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西双版纳等地,不能以GDP为其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这些地区承担着更重要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任。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5月30日)
材料二:
韩正表示,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为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我们需要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一个开放包容的地球。今年,中国将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次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我们要携手努力、抓紧行动,确保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一是要走合作共赢之路,加强沟通,相向而行,共促框架谈判进程。二是要走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科学研究和制定2020年后行动目标,确保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三是要走共同提升之路,加强资源调动和执行保障力度,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执行能力。
韩正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节选自新华社,2021年1月15日)
材料三: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大地伦理”具体的实践法则虽然并不适用,但是其基本思想却能够提供相当重要的道德理由。这一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处于共同体之中,它们拥有相同的祖先,经历过相同的演化历史,通过休戚与共的生命之网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人类自始至终都是生命共同体的成员。人类驯化了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它们也以各种方式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文化、习俗,甚至情绪反应和身体构造,因此也可以说它们同样驯化了人类。森林、草原和海洋,提供了维持人类文明的基本物质资料,同时也是神话传说、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以及人类历史巨变的舞台和观众。
生物多样性危机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这种根本境况的遗忘,源于对身处其中且须臾不可离的生命共同体的遗忘。这种遗忘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科学和技术革命,在宗教、哲学、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下,近代西方人对人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越来越深的误解。伴随西方文明的扩张,这种误解在全世界造成了灾难性后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道德理由,根植于对人类作为生命共同体成员这一根本境况的重新认识,根植于对人类加诸自身的人性幻想的彻底抛弃。现代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已经全面而具体地揭示出事物普遍联系的整体自然观。奈斯呼吁我们构建与此相符的生态智慧和具体的实践规范。罗尔斯顿强调,作为产生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价值事物的母体,自然具有至高的系统价值。而克里考特则指出,随着生态自然观的揭示,人类的“生命同理心”将大大增强,能够也应当认识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内在价值。其实,这些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一条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你应当善待产生并维持你之存在的共同体。而生物多样性则是生命共同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生命共同体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此意义上,人类作为自然之子的身份,恰恰是他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道德理由。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3月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西双版纳能够解决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且不以GDP为其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就能承担起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任。
B.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人类要获得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 “大地伦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处于共同体之中,它们经历过相同的演化历史,通过休戚与共的生命之网互相影响、塑造。
D.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对人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的误解在全世界造成影响,这导致了人类对自身根本境况的遗忘,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危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原保护区内外适宜的栖息地减少,森林被公路和铁路切割,持续发展的村庄和城市是导致野象逃离西双版纳的原因。
B.材料二认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要走合作共赢之路、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共同提升之路,中国将与全球其他国家共促生物多样性治理框架谈判。
C.材料一、二都谈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已经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以高质量的要求,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D.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形成因果联系,材料三内容是材料二内容的解释说明。
6.三则材料都谈及“生物多样性”问题,但每一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请概括分析每一则材料的侧重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冰花种子
王腾
“爷爷,你今年不再冻花了吗?”文文说。
爷爷正用镊子小心调整着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工作室的人们看起来很早就都走了,文文身边放满了各种冰雕半成品,哈尔滨冬日的阳光穿过窗户上厚厚的冰层在这些晶莹的城堡和楼宇里散漫地折射,看上去仿佛它们自己都在发光,光洁的墙壁和里面精心雕刻的房间能同时看得清清楚楚,楼房的下面是各种冰花作品组成的点缀,盛开的鲜花和成群的游鱼保持着各自的姿态冻结在完全透明的冰块里,栩栩如生。
只是看到这些的人也同时会想到,只要温度稍稍高过结冰点,那些精美的房间和家具的棱角就会渐渐模糊,然后就是和这些高楼大厦一起慢慢化为一汪清水,你再也不会分得清哪滴水曾经是窗户,哪滴曾经是楼梯。游鱼会重回僵死,鲜花也会凋垂然后腐烂,生命盛极一时的记忆也随之而去。此时此刻的所有精美永远伴随着相同程度的忧伤,这是7岁孩子也能感受到的忧伤。
爷爷说过,这种感觉就是他喜爱冰雪艺术的原因。
“妈妈说你得了很重的病。”文文说,他想起了几天前全家在悲伤和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元旦,“妈妈说你就要走了。我还听到他们在吵架,叔叔说你什么也没能留下。”
“我哪都不会去的,冰化了之后,冰去哪了呢?爷爷只不过是要回到出生以前的状态,文文,这世界上的所有一切最后都会回到那里的,这一点都不可怕。”
爷爷放下了工具,让文文来看自己最后一件冰花作品,流动水结成的全透明冰块中是一段树枝,连接着枯黄的叶子,干瘪的豆荚正在爆裂开来,各种各样数不清的种子喷洒出去,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四周,有些已经发芽,抽出鲜艳的绿色,但大部分还没有。
“确实不如以前冰冻的月季和玫瑰漂亮是吧?可比起它们盛开的样子,现在却感觉这才是最值得冻住的时刻,”爷爷把桌上的冰花递给文文,“不过要记住冰做的东西都会融化,所以我们看的时候才会更加专心。”
“可是到了春天,这些种子会发芽吗?”
“啊,说不定真的会,说不定还真的能开花结果,应该等你再回家时就能看到了吧,好了,把它带上吧,咱们该走了,早点吃完晚饭还能赶上一会儿开始的冰灯。”
展会上的收藏家在春天到来前带走了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幸运的寒冬,或许再也不会有了。
这里冬天也融化了,它就去另一座城市,直到最后,当再也没有人觉得有必要浪费电去保存这样一个不明所以的物品时,一位老人从历史博物馆买下了它。
孩子们兴奋又小心地讨论着这种从没见过的工艺品,然后茫然地听老人讲春夏秋冬这些陌生的词语,当然他们更不明白为什么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会拥有这样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种脆弱的物质即将消失的前夕,却用它制造那么多精致的东西。
它们终于被最后一个人也遗忘了,和无数垃圾一起被丢弃在北方的无人区里,坠入了冰川的深沟,不过在那里它们能在寒冷的保护下继续沉睡,更多的垃圾掩盖上来,船舶与飞行器的喧嚣,人们彼此交战的轰鸣,从天而降烧尽世界的大火,和在那之后的万籁俱寂都没能唤醒它们。
大地暗无天日,陷入了漫长的寒冬,而后又渐渐回暖,冰川开始崩塌,和冰川融为一体的冰花也被砸下一块,一些种子顺着汩汩流水离开了这里,在遥远的地方生根发芽。
一位访客飞到了这里,他无比震惊地看着这一片大地上凭空出现的繁茂森林,如同黑色的棋盘上一块极不协调的绿色补丁,它们的枝叶随风而动的沙沙声是这四周仅有的声响,仿佛在时刻努力地否定自己是周围荒芜的一部分。
访客顺着河流而上,他的目光扫描了整块冰川,最终发现了这些种子,虽然它们仍然与冰川的深处融为一体,但是这块没有气泡的透明冰体还是让访客明白它们共同属于一块失落已久的工艺品。
如果这些种子有记忆,它们应该不会觉得这个布满针尖的黑色球体是这个世界幸存者的遥远后代。在远方一个楼房大小的数据中心里还生活着他亿万的同胞,以比特位的形式继续着亿万种新的生活。
很少有谁会像访客这样,对扁平的三维现实世界还感兴趣,过去一个人消耗的能量可以养活如今一个城市人口的居民,在这个一无所有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得到一切。
而访客却在这片与周围格格不入的绿色中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思考了很久,直到太阳下山,星辰在他闪亮的金属外壳上闪闪发光。
于是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他们纷纷回到了被遗弃已久的世界,选择了重新与大地和星辰一起感受宇宙的呼吸。
他们迈过了齐滕深的积雪,走进了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在这个转瞬即逝而又色彩斑斓的晶莹世界里,人们的欢笑在他们耳边回荡,盖过了凛冬寒风的低吼。
(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21年第5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对话开篇,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让读者了解了爷爷是一位喜欢“冻花”的能工巧匠。
B.小说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室中文文身边的各种冰雕半成品,为爷爷喜欢冰雪艺术埋下了伏笔。
C.爷爷的最后一件冰花作品不如以前冰冻的月季和玫瑰漂亮,但爷爷却认为这是最值得冻住的时刻。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说明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冰花种子顽强的生命力。
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冰花种子”的含义。(6分)
9.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字乃上古先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法效自然的产物,因此它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然此抽象中又有所指物的具象成分,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两种意义便呈现,一是陈述性,二是抒情性,书法的概念即指后者。
就书法章法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抽象后的指代者——文字,被搬到了纸面上,纸成了世界、成了国土,文字成了山川河流、芸芸众生、花草鱼虫,而书写者便是纸上江山的君王。君王需要完好地安顿好诸物从而统领一纸河山,如何做到?这就是古往今来圣贤们倾毕生之力孜孜以求的天地秩序。“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先哲所谓“道”的概念正是这种“秩序”如何达到井然状态的高度概括,即遵循“秩序”的规律,让万事万物互为依存,安然相处,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因此,书法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貌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奇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书法艺术作为视觉感知上的经验判断,它的“均衡”法则与标准是模糊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暗示,而不是黑白的等同,有想象的成分和弦外之音充斥其间,对前人经验借鉴与文化精神领悟得多与深,决定各自的尺度评判。
当前在探讨章法生成原理时,抛开章法生成诸多繁杂的理论指引,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意义尤为重大。
尽管古人对章法问题的思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隐喻性的,然而通过其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其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古人所说的“形势”是由“形”与“势”组成,其中“形”是器,包含笔法和字法两个方面,相对静态,是毛笔在无损其功能的前提下,尽其所能地表达点画与结字的精准形态;“势”是道,包含笔势和体势两个方面,相对动态,强调笔画前后之间的过渡顺承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欹侧呼应。“形”与“势”二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蔡邕在《九势》中指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可作“形”与“势”关系的注脚。
“形”“势”之间是否和谐统一,是判断一幅作品包括章法在内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形”虽为静态,然它“象”的属性,却蕴含了“势”的初始,一旦这些“形”与“形”在“势”的统帅之下发生联系,个体生命得以生机勃发,此为“得势”,“得势”之时,势如破竹,一切顺理成章;反之,情怠手阑,则势脉中落,便为“失势”。
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古人对章法生成原理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尽管“意在笔先”的理念早已彰显了他们创作上的自觉,然而书写性的认知妨碍了其章法课题的深入思考,笔法、字法的意义大于通篇布局,而帮助他们完成章法建构的主旨是“理”、是“道”,是在文化精神驱使下贯通全篇,如果对此缺少领悟,便很难得其大要。
时至当下,书法的实用性功能几近殆失,作为独立的门类跻身视觉艺术之列。对于章法问题,不再拘于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实用性的约束,它的可能性包括其他艺术学科、视觉美学、形式构成原理的广泛借鉴以及传统优良程式的多维理解,让章法的探索前景变得更为辽阔,我们这个时代超越前人的可能在此,因为书法的独立性意义,因为传统观念外延的扩大乃至颠覆可能。
(摘编自杨涛《寻求直指本心的手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字具有所指事物的抽象和具象特征,当这些文字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了陈述性和抒情性的意义。
B.书法的“秩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书法章法问题的探讨即“秩序”生成原理的探讨。
C.通过阅读古人的书论与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章法的隐喻性思考和对“形势”概念的强调与把控。
D.在书法章法中,“形”与“势”相互生发,“形”决定“势”,“势”制约“形”,从而构成动静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文字的抒情性入笔,通过对“秩序”“道”等的论述,探讨了古人书法自成章法的问题。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论述了书写者要遵从的书写规律和“均衡”法则,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文章从“形”“势”的不同表现和内在关系的角度论证作品包括章法好坏的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D.文章先论证文字的表现和本质,然后论证书法作品的章法特点,最后讨论当下如何超越古人章法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书法重视从“形”的角度出发,重视笔法和字法,也要兼顾整幅作品的通篇布局,做到“形”与“势”的和谐统一。
B.蔡邕的“凡落笔结字……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解读了“形”与“势”之间的关系。
C.古人对书法章法原理的思索处于不自觉状态,这使他们对章法缺少领悟,很难得其大要。
D.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当下其实用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探讨书法章法可不拘泥于其实用性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小心象出没!5月27日20时30分,15头野生亚洲象进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城。视频监控中,成年野象把小象护在中间,在公路上横向一字排开,浩浩荡荡,一路向北。
原保护区内外适宜的栖息地减少,是野象逃离西双版纳家园的根源。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公路和铁路将一块块森林切割,持续发展的村庄和城市也在一天一天蚕食着大象本就不多的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外土地利用形式不同,保护区内是森林,保护区外是农田,但这些地方原来都是野生大象的栖息地。正常情况下,大象白天在保护区内的大树下乘凉,到溪边玩水、休息,傍晚走到保护区和村庄中间的过渡带寻找苞谷、甘蔗、水稻等食物。
“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需要当地政府、更高级别管理部门来想办法解决。”张立分析说,对于自然环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西双版纳等地,不能以GDP为其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这些地区承担着更重要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任。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5月30日)
材料二:
韩正表示,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为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我们需要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一个开放包容的地球。今年,中国将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次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我们要携手努力、抓紧行动,确保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一是要走合作共赢之路,加强沟通,相向而行,共促框架谈判进程。二是要走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科学研究和制定2020年后行动目标,确保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三是要走共同提升之路,加强资源调动和执行保障力度,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执行能力。
韩正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节选自新华社,2021年1月15日)
材料三: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大地伦理”具体的实践法则虽然并不适用,但是其基本思想却能够提供相当重要的道德理由。这一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处于共同体之中,它们拥有相同的祖先,经历过相同的演化历史,通过休戚与共的生命之网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人类自始至终都是生命共同体的成员。人类驯化了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它们也以各种方式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文化、习俗,甚至情绪反应和身体构造,因此也可以说它们同样驯化了人类。森林、草原和海洋,提供了维持人类文明的基本物质资料,同时也是神话传说、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以及人类历史巨变的舞台和观众。
生物多样性危机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这种根本境况的遗忘,源于对身处其中且须臾不可离的生命共同体的遗忘。这种遗忘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科学和技术革命,在宗教、哲学、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下,近代西方人对人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越来越深的误解。伴随西方文明的扩张,这种误解在全世界造成了灾难性后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道德理由,根植于对人类作为生命共同体成员这一根本境况的重新认识,根植于对人类加诸自身的人性幻想的彻底抛弃。现代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已经全面而具体地揭示出事物普遍联系的整体自然观。奈斯呼吁我们构建与此相符的生态智慧和具体的实践规范。罗尔斯顿强调,作为产生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价值事物的母体,自然具有至高的系统价值。而克里考特则指出,随着生态自然观的揭示,人类的“生命同理心”将大大增强,能够也应当认识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内在价值。其实,这些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一条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你应当善待产生并维持你之存在的共同体。而生物多样性则是生命共同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生命共同体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此意义上,人类作为自然之子的身份,恰恰是他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道德理由。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3月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西双版纳能够解决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且不以GDP为其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就能承担起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任。
B.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人类要获得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 “大地伦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处于共同体之中,它们经历过相同的演化历史,通过休戚与共的生命之网互相影响、塑造。
D.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对人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的误解在全世界造成影响,这导致了人类对自身根本境况的遗忘,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危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原保护区内外适宜的栖息地减少,森林被公路和铁路切割,持续发展的村庄和城市是导致野象逃离西双版纳的原因。
B.材料二认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要走合作共赢之路、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共同提升之路,中国将与全球其他国家共促生物多样性治理框架谈判。
C.材料一、二都谈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已经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以高质量的要求,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D.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形成因果联系,材料三内容是材料二内容的解释说明。
6.三则材料都谈及“生物多样性”问题,但每一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请概括分析每一则材料的侧重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冰花种子
王腾
“爷爷,你今年不再冻花了吗?”文文说。
爷爷正用镊子小心调整着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工作室的人们看起来很早就都走了,文文身边放满了各种冰雕半成品,哈尔滨冬日的阳光穿过窗户上厚厚的冰层在这些晶莹的城堡和楼宇里散漫地折射,看上去仿佛它们自己都在发光,光洁的墙壁和里面精心雕刻的房间能同时看得清清楚楚,楼房的下面是各种冰花作品组成的点缀,盛开的鲜花和成群的游鱼保持着各自的姿态冻结在完全透明的冰块里,栩栩如生。
只是看到这些的人也同时会想到,只要温度稍稍高过结冰点,那些精美的房间和家具的棱角就会渐渐模糊,然后就是和这些高楼大厦一起慢慢化为一汪清水,你再也不会分得清哪滴水曾经是窗户,哪滴曾经是楼梯。游鱼会重回僵死,鲜花也会凋垂然后腐烂,生命盛极一时的记忆也随之而去。此时此刻的所有精美永远伴随着相同程度的忧伤,这是7岁孩子也能感受到的忧伤。
爷爷说过,这种感觉就是他喜爱冰雪艺术的原因。
“妈妈说你得了很重的病。”文文说,他想起了几天前全家在悲伤和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元旦,“妈妈说你就要走了。我还听到他们在吵架,叔叔说你什么也没能留下。”
“我哪都不会去的,冰化了之后,冰去哪了呢?爷爷只不过是要回到出生以前的状态,文文,这世界上的所有一切最后都会回到那里的,这一点都不可怕。”
爷爷放下了工具,让文文来看自己最后一件冰花作品,流动水结成的全透明冰块中是一段树枝,连接着枯黄的叶子,干瘪的豆荚正在爆裂开来,各种各样数不清的种子喷洒出去,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四周,有些已经发芽,抽出鲜艳的绿色,但大部分还没有。
“确实不如以前冰冻的月季和玫瑰漂亮是吧?可比起它们盛开的样子,现在却感觉这才是最值得冻住的时刻,”爷爷把桌上的冰花递给文文,“不过要记住冰做的东西都会融化,所以我们看的时候才会更加专心。”
“可是到了春天,这些种子会发芽吗?”
“啊,说不定真的会,说不定还真的能开花结果,应该等你再回家时就能看到了吧,好了,把它带上吧,咱们该走了,早点吃完晚饭还能赶上一会儿开始的冰灯。”
展会上的收藏家在春天到来前带走了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幸运的寒冬,或许再也不会有了。
这里冬天也融化了,它就去另一座城市,直到最后,当再也没有人觉得有必要浪费电去保存这样一个不明所以的物品时,一位老人从历史博物馆买下了它。
孩子们兴奋又小心地讨论着这种从没见过的工艺品,然后茫然地听老人讲春夏秋冬这些陌生的词语,当然他们更不明白为什么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会拥有这样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种脆弱的物质即将消失的前夕,却用它制造那么多精致的东西。
它们终于被最后一个人也遗忘了,和无数垃圾一起被丢弃在北方的无人区里,坠入了冰川的深沟,不过在那里它们能在寒冷的保护下继续沉睡,更多的垃圾掩盖上来,船舶与飞行器的喧嚣,人们彼此交战的轰鸣,从天而降烧尽世界的大火,和在那之后的万籁俱寂都没能唤醒它们。
大地暗无天日,陷入了漫长的寒冬,而后又渐渐回暖,冰川开始崩塌,和冰川融为一体的冰花也被砸下一块,一些种子顺着汩汩流水离开了这里,在遥远的地方生根发芽。
一位访客飞到了这里,他无比震惊地看着这一片大地上凭空出现的繁茂森林,如同黑色的棋盘上一块极不协调的绿色补丁,它们的枝叶随风而动的沙沙声是这四周仅有的声响,仿佛在时刻努力地否定自己是周围荒芜的一部分。
访客顺着河流而上,他的目光扫描了整块冰川,最终发现了这些种子,虽然它们仍然与冰川的深处融为一体,但是这块没有气泡的透明冰体还是让访客明白它们共同属于一块失落已久的工艺品。
如果这些种子有记忆,它们应该不会觉得这个布满针尖的黑色球体是这个世界幸存者的遥远后代。在远方一个楼房大小的数据中心里还生活着他亿万的同胞,以比特位的形式继续着亿万种新的生活。
很少有谁会像访客这样,对扁平的三维现实世界还感兴趣,过去一个人消耗的能量可以养活如今一个城市人口的居民,在这个一无所有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得到一切。
而访客却在这片与周围格格不入的绿色中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思考了很久,直到太阳下山,星辰在他闪亮的金属外壳上闪闪发光。
于是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他们纷纷回到了被遗弃已久的世界,选择了重新与大地和星辰一起感受宇宙的呼吸。
他们迈过了齐滕深的积雪,走进了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在这个转瞬即逝而又色彩斑斓的晶莹世界里,人们的欢笑在他们耳边回荡,盖过了凛冬寒风的低吼。
(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21年第5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对话开篇,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让读者了解了爷爷是一位喜欢“冻花”的能工巧匠。
B.小说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室中文文身边的各种冰雕半成品,为爷爷喜欢冰雪艺术埋下了伏笔。
C.爷爷的最后一件冰花作品不如以前冰冻的月季和玫瑰漂亮,但爷爷却认为这是最值得冻住的时刻。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说明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冰花种子顽强的生命力。
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冰花种子”的含义。(6分)
9.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