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2-01-23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霜气
霜一落,天地白,日子就枯老了。
我的家乡小镇,位于北纬31度的江北平原。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在漫长的无霜期中,农作物蓬勃生长,日日更新,饶富活力。这是属于物质世界的时间。
当然,在无霜期之后,会有一段庄严凛然的霜期。
大多数植物,止步于霜门之外。在霜期,它们或者萎谢芳华,或者停止生长。比如,昨天还一身志气高高挂在枝头的紫扁豆,一夜寒霜降临,叶子就彻底凋了,果实也溃败软烂,成为农人也不要的废物。可是,总还有一些植物要穿越繁霜,挺过酷寒,到春天去开花。霜,是它们到达春天要经过的第一道森严关口,是锻造它们经脉风骨的砧与锤。
霜降之后,物质退场,精神世界开始向着另一种纬度,拔节攀登。
少年时,爱看繁霜覆盖下的白菜、油菜和冬小麦。当第一场寒霜覆盖下来,上学经过的那片油菜就立住了,一个深冬,一直就抱着那么几片叶子。那几片叶子在霜里不断以匍匐的姿势,将叶片摊向泥土。油菜叶子的颜色,也在寒霜里不断浓缩沉淀,变成暗沉的深绿、墨绿,似乎掺着低眉思索的精神重量。还有那叶梗,伸手掐它,不太容易折断——霜让它们变得更结实。可是,春天一到,油菜们就抬起身子呼呼地往上冲,新生的绿叶子汪汪地饱含汁水,和底下那些经霜的叶子相比颜色迥异,质地也不如老叶紧实。春天上学放学,经过日日蹿升的油菜田,透过那些新鲜的嫩叶,我常心疼那些还保持着匍匐姿势的霜叶。
我想,我最初读到的霜气,大约就在那些在春日里沉默在低处的庄稼的老叶身上。那些霜气,渗透生长的经脉,慢慢成为它们身体里一段低沉的音乐,一块深沉的颜色,一截紧实坚硬的骨骼。霜气,让一棵植物寂然自守,向内生长,追求内部的丰饶,内部的重量。
在乡间,有许多事情,必要等到下霜之后オ能开始。霜,让许多事情有了神圣的仪式感。菜园里的雪里蕻长得茂盛青碧,可是母亲不砍。母亲耐心等,翘首等,等下霜。母亲说,下霜之后的雪里蕻腌了才好吃。似乎,秋天的好风日里生长的雪里蕻,虽然体貌俊朗,但是内在气质不够,总要等一场霜下来,紧紧菜的骨肉,收收它的尘俗气,一棵植物的冬之韵味才激出来了。
霜里的柿子,挂在枝叶尽凋的苍黑枝干上,耀眼得似万千盏灯笼。这样的柿子,入口冰凉,有深长的甜。秋天从沙土里挖出的红薯,我们江边人不急着吃,把红薯放进地窖里,等微微的低温把红薯身体里的淀粉慢慢转化成糖分。在霜重风冷的冬日,取出经过静思禅修的红薯,红薯味如雪梨。放学回家吃午饭,母亲端出一盆炒白菜,寻常白菜,噗噗冒着白气,入口有谷物一般的甜糯——这是经过霜的白菜,味道丰富得像图书馆。
霜就是霜,霜不是雪。雪是可以飞的,它从玉宇琼楼处来,生命里有一段曼妙高蹈的旅程,自带贵气。霜自生于大地,是在低处流浪的水汽,遇到了寒,遇到了一日更甚一日的降温,无处可退,无处可委身,于是涅槃开花,成了霜。它出身草莽,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
在乡间长大的人,大约都有过一段十来年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美的诗句,不过是农耕社会里的寻常情景。少年时,寒冬上学,双脚踩踏过的何止板桥霜,还有泥土沙路上的霜,有青石板上的霜,有枯草上的霜,有田埂上的霜。我们在乡间的早晨,在寒气里追逐奔跑,脚下飞霜。清晨的空气,在繁霜的熏染下冰凉通透,还泛着菌丝样的茸茸白光。我们吸着清冽晨气,吐着白气,像是把自己与晨霜雕琢的世界进行交换,换回来一个冰凉莹洁的玲珑小人儿。
人在少年,未知世事,只觉得下霜的日子,也是热闹的。踏着晨霜,穿过田野,走过蜿蜒河堤和曲曲折折的田埂,来到学校。教室里也似乎弥漫着霜气,一室的乡下孩子,个个鞋底裤脚,还挂着细小霜花。大家掏出语文书来读,读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心里无端觉得冷寂。其实,诗里写的还只是露水季节,时令未深,白露尚未成霜。
人到中年,常暗暗敬重那些带霜气的事物。课堂上带学生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读到“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心里一时沉重。在中年人眼里,繁霜之下,世界其实苍凉。
秋冬之交的残荷,最见霜气。那些瘦骨嶙峋的苍黑荷梗,细长伶仃,横竖撇捺,令人想起瘦金体——写瘦金体的宋徽宗困在北地风雪里,“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也见过许多幅枯荷图,大多名为《十万残荷》,我的心每次都会被这命名给钝钝撞击一下。站在残荷画前,像站在秦砖汉瓦的残垣断壁前,仿佛听见哭泣与低沉的哀号。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荷们,现在折戟沉沙,含恨交出国度,给了水,给了天……
很少见到能把夏荷画出霜气的。
从前买过一本金农【注】的画册,内有一幅夏荷图。一支荷叶,墨色冷寂,一朵莲花,大如玉杯,里面仿佛盛了冷香,盛了一生的霜。那荷叶与荷花,还有最下方的一朵嫩荷,在米黄的纸上,婆娑相扶携,有一种朴拙感,一种滞涩感,一种黄昏感。我看了,心里凛然一惊,原来在盛夏的接天莲叶之间,还有那么一两片叶子暗暗起了霜。那是精神世界的霜。大约,也只有金农,能把一枝青叶画出旧年旧事故国故园的霜气。有人说金农的艺术是冷的,他是“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寒”。我常想,这样透着霜气的青荷,一定要在泛黄老宣纸的毛面画吧,运笔不那么畅,一折一顿,恰似一步一坎坷的人生,末了,还要用上欲说还休的几笔枯笔。画出霜气,不只是靠墨靠色靠技法,还要有半生风烟岁月作底子。
敬重霜气,那是直面和认领人世的空旷和寒气。生也有时,败也有时,尘世间的霜,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这是中年人的胆气。
在清寒的冬日清晨出门远行,天地飞白,呵气成霜。一粒人影,小如尘芥,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阳。
(取材于许冬林的同名散文)
注释: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等,布衣终身。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身志气高高挂在枝头的紫扁豆       志气:富有生机
B.要经过的第一道森严关口             森严:难以通过的
C.婆娑相扶携                         扶携:掩映,映衬
D.欲说还休的几笔枯笔                 欲说还休:模糊不清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将霜与雪作对比,是在表达霜虽然不如雪曼妙高贵,却更加值得敬重。
B.相比于瘦金体,作者更钟情枯荷图,是因为后者能引发对文明消逝的悲叹。
C.结尾段描写了独自出门远行的场景,虽空旷而寂寥,却传递出豪迈的胆气。
D.文章中多处引用古诗,或映衬烘托,或阐释深化,丰富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19.请对文中画线的两处语句进行赏析。(6分)
在霜重风冷的冬日,取出经过静思禅修的红薯,红薯味如雪梨。
这是经过霜的白菜,味道丰富得像图书馆。
20.文章标题“霜气”包含了哪些涵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择业观是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从倾向选择传统岗位,到主动选择“新职业”;从留在大城市,到走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更在乎体面与安逸,到更看重奋斗的幸福……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锐气。听从内心呼吁,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进步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当然,未来还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构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氛围,营造尊重个性选择、多元选择的文化环境。唯如此,在当代青年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更多人生的机会。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中的“风向标”应该改为“试金石”。
B.句中的“及”不能删去。
C.句中的“呼吁”应该改为“召唤”。
D.句和句不能互换位置。
(2)句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校园文学社向同学们征集“2021年度经典”推荐榜书目。请你选择一本读过的经典作品,为其写出推荐语。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
(2)日前,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正式发布,石景山区文化中心、石景山游乐园、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上榜,还有多处入选提名推荐目的地。你是否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请选择石景山一处地方,为其写出推荐语。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3)观察下面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图片,结合自己的体验,发挥想象,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形象鲜明。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近期,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吸引了全网上百万粉丝的关注。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这位灰白短发的“吴姥姥”通过“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有趣,展现了物理科学的真正魅力,也成为展现健康、智慧、深度内容的另一种“流量担当”。
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霜气,让一棵植物寂然自守,向内生长,追求内部的丰饶,内部的重量。
请以“向内生长”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