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2-09
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杋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増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堿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弌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杋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4分)
5.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冬与狮(节选)
兰晓龙
天空有几颗星星很规整地闪烁,那是美军往战区空投物资的夜航灯。
千里和万里坐在林边看着,没这个意识也懒得意识,剧战和巨大的悲恸之后基本上就是真空万里:“哥,我可能快死了。你不用带我回家。”
千里没转头,睨着弟弟,看着万里在那幼稚又老成地述说愁事。
万里:“也不用埋我。”他看着自己烂掉的手,那现在属于不值得包扎的伤:“太累。不想累死你们。”
千里:“怎么个意思?”
万里很认真地戳了戳自己的心脏,自我诊断:“我这里痛。一挣一挣地痛,一胀一胀地痛,有时要裂开一样地痛,刀子扎一样地痛,咱老家也有人这样,没多久,他死了。”
千里:“啥时候有的?”
万里:“你把我从山坡上推下来,让我自己走那会有的。后来就常有,现在特厉害。哦,还得早,瞒着爸妈跟上你那会就有了。不过不厉害。”
千里:“站起来,这病能治。”
万里乖乖站起来。千里看着弟弟,从来不走心的家伙现在在心痛。那是个陌生的感受万里又痛又怕,喘不过气。不到一个月,万里体会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别离,第一次负责,第一次勇敢而非放任,第一次自豪,第一次体会团队,第一次认知国家,第一次见证生死,现在是第一次心碎。
千里一拳抡了过去。
万里愤怒:“你干什么?”
千里:“挨打的地方痛,现在是不是心里没那么痛了?”
万里愣了一会:“好些了。”
千里:“欢迎你来第七穿插连,因为这里没痛过,那是走过七连,不算来过七连。你且不会死,长命着呢,那叫难受。”
万里:“我难受过,不这样。”
千里:“那叫真难受,那叫心碎了。”
万里:“可是我还痛。”
千里:“那是你以前太不走心,现在又太走心。万里,你不是炮,你尽管又彪又二地活着,可人上边,走点心。”
他又一拳抡过去,万里甘之如饴。
千里:“还手啊!挨打就要还手啊!我也痛,我也痛啊!”
万里:“……哦。”
于是兄弟俩不闪不避,你一拳,我一拳,间或会有“还痛吗”“还痛”的互相询问,这种询问或回答并不一定来自万里。
殴打后来成了雪地上的拥抱,气喘吁吁,但是平静。
千里:“真不知道爸妈看见你成了这样,是难受还是高兴。”
万里:“我也不知道。”
旁边忽然有人问:“第七穿插连?”
兄弟俩回头,看见让他们心脏都能骤停的一景:团直的那名骑兵传令兵,骑在马上驰骋而来,雪浪在马蹄下翻滚。
惊讶,或者说惊喜地忘了回答。
传令兵于是又问一遍:“第七穿插连?”
梅生连跑带爬地从林子里窜了出来,他是狂喜:“第七穿插连!团直……”
可是传令兵连人带马撞在一棵树上,马翻倒,挣扎着往起里爬。传令兵先从坠地中爬起来,艰难地走向他们。
传令兵:“我来的方向,七点方向,祠鼐大桥,友军部队,急需增援,必须增援,否则,没法打了。”
他的声音又断续又急促,千里他们理解为长途跋涉后的呼吸不匀。
千里:“团部呢?大部队呢?”
传令兵比万里还稚嫩的脸顿时黯然:“打散了。我也在找,一直在找。最后一个命令是各自为战,但团结一心。这是胜利。完毕。你们饿不饿?”
对千里和梅生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实是坏到让他们对后一句没反应的坏消息。
传令兵看着他还在挣扎的马:“它叫春生。春生两岁。我双手把春生从它妈肚子里拽出来的,班长说这马会一辈子记着你。春生冻瞎了。”
他说得像是没啥感情,语法是刚过扫盲班级别的稚嫩。但是往下千里他们知道这孩子做了多大的舍弃:“它是我的朋友,所以吃的时候你们千万要记得,它叫春生。要保证。”
千里:“我们不吃……”
传令兵对春生开了一枪。
千里不想说,万里不知道怎么说,连梅生都不知道怎么说。
传令兵:“七点,祠鼐,急需援军,没有援军,你们是最近的援军——祖国在什么方向?”
茫然,但是梅生指点,那是悬崖的方向,有着皎洁的月光。
于是传令兵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祖国和月光吸引了他最后的神志。千里他们这时才发现他的背都被打烂了,没那么多血是因为伤口早已冻结。
传令兵于是跪在悬崖上,看着他觉得他能看到的祖国,那是回家的方向。
传令兵:“新中国万岁。
然后他死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一座平静而赤诚的冰雕。
(有改动)
【注】伍千里和伍万里是兄弟俩,哥哥是第七穿插连连长;后文提到的梅生是指导员第七穿插连刚刚经历一场阻击战,成功击溃美军,但伤亡惨重。
文本二:
在《冬与狮》序言中,兰晓龙透露,自己的父亲曾作为军医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自己直以来对于朝鲜战争的真正意味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这位战士托着个橘子(也许是糕点),憋着乐,有点懵懂,生机盎然,有点跳脱”,这张照片让兰晓龙产生强烈的创作欲,他感叹道,“他真年轻,他们真年轻”。
谈及《冬与狮》的书名,兰晓龙表示,对这个故事的认知,都在书名里。“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的人来自江浙长江流域到胶东半岛,把这样一群人给非常仓促地扔到了盖马高原零下40度的地方。相比十三兵团在西线打的那一仗,第九兵团这一仗严格来说打得不那么成功——十三兵团叫胜利,第九兵团这个叫惨胜。”
(摘自北京青年报《兰晓龙新作<冬与狮>讲述“钢七连”长津湖之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选择了一场恶战后的短暂安静时段,通过兄弟俩的交流展示弟弟万里的内心成长和哥哥的满腔欣喜之情。
B.万里瞒着父母跟着哥哥从军,许多的“第一次”呈现了他进入军队生活后的经历也暗示了他“心痛”的原因。
C.文本一中的传令兵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都没有留下名字,这都蕴含着作者对无数无名英雄的赞美之意。
D.文本一标题寓意深刻,用极简的语言凸显了环境与人物特征:文本二对书名的介绍,丰富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类似“幼稚又老成”“气喘吁吁,但是平静”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形象的不同。
B.文中两处画线句,前者交代恶劣的战场形势,后者以“皎洁的月光”寄托希望,同时以“悬崖”暗示战争的艰难
C.文中千里的“惊喜”和梅生的“狂喜”,与后来确知坏消息后产生的情绪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整体战况的惨烈
D.传令兵的语言多用短句,且在说话中常有语意突转现象,这表现了他年轻稚嫩、因紧张而表达不流畅的特点
8.有人评价兰晓龙的小说创作“有意融合话剧的特点”。请分析文本一融合了怎样的话剧特点。(4分)
9.文本二提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让作者产生强烈的创作欲。请分析其创作动机是如何在文本一体现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杋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増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堿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弌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杋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4分)
5.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冬与狮(节选)
兰晓龙
天空有几颗星星很规整地闪烁,那是美军往战区空投物资的夜航灯。
千里和万里坐在林边看着,没这个意识也懒得意识,剧战和巨大的悲恸之后基本上就是真空万里:“哥,我可能快死了。你不用带我回家。”
千里没转头,睨着弟弟,看着万里在那幼稚又老成地述说愁事。
万里:“也不用埋我。”他看着自己烂掉的手,那现在属于不值得包扎的伤:“太累。不想累死你们。”
千里:“怎么个意思?”
万里很认真地戳了戳自己的心脏,自我诊断:“我这里痛。一挣一挣地痛,一胀一胀地痛,有时要裂开一样地痛,刀子扎一样地痛,咱老家也有人这样,没多久,他死了。”
千里:“啥时候有的?”
万里:“你把我从山坡上推下来,让我自己走那会有的。后来就常有,现在特厉害。哦,还得早,瞒着爸妈跟上你那会就有了。不过不厉害。”
千里:“站起来,这病能治。”
万里乖乖站起来。千里看着弟弟,从来不走心的家伙现在在心痛。那是个陌生的感受万里又痛又怕,喘不过气。不到一个月,万里体会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别离,第一次负责,第一次勇敢而非放任,第一次自豪,第一次体会团队,第一次认知国家,第一次见证生死,现在是第一次心碎。
千里一拳抡了过去。
万里愤怒:“你干什么?”
千里:“挨打的地方痛,现在是不是心里没那么痛了?”
万里愣了一会:“好些了。”
千里:“欢迎你来第七穿插连,因为这里没痛过,那是走过七连,不算来过七连。你且不会死,长命着呢,那叫难受。”
万里:“我难受过,不这样。”
千里:“那叫真难受,那叫心碎了。”
万里:“可是我还痛。”
千里:“那是你以前太不走心,现在又太走心。万里,你不是炮,你尽管又彪又二地活着,可人上边,走点心。”
他又一拳抡过去,万里甘之如饴。
千里:“还手啊!挨打就要还手啊!我也痛,我也痛啊!”
万里:“……哦。”
于是兄弟俩不闪不避,你一拳,我一拳,间或会有“还痛吗”“还痛”的互相询问,这种询问或回答并不一定来自万里。
殴打后来成了雪地上的拥抱,气喘吁吁,但是平静。
千里:“真不知道爸妈看见你成了这样,是难受还是高兴。”
万里:“我也不知道。”
旁边忽然有人问:“第七穿插连?”
兄弟俩回头,看见让他们心脏都能骤停的一景:团直的那名骑兵传令兵,骑在马上驰骋而来,雪浪在马蹄下翻滚。
惊讶,或者说惊喜地忘了回答。
传令兵于是又问一遍:“第七穿插连?”
梅生连跑带爬地从林子里窜了出来,他是狂喜:“第七穿插连!团直……”
可是传令兵连人带马撞在一棵树上,马翻倒,挣扎着往起里爬。传令兵先从坠地中爬起来,艰难地走向他们。
传令兵:“我来的方向,七点方向,祠鼐大桥,友军部队,急需增援,必须增援,否则,没法打了。”
他的声音又断续又急促,千里他们理解为长途跋涉后的呼吸不匀。
千里:“团部呢?大部队呢?”
传令兵比万里还稚嫩的脸顿时黯然:“打散了。我也在找,一直在找。最后一个命令是各自为战,但团结一心。这是胜利。完毕。你们饿不饿?”
对千里和梅生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实是坏到让他们对后一句没反应的坏消息。
传令兵看着他还在挣扎的马:“它叫春生。春生两岁。我双手把春生从它妈肚子里拽出来的,班长说这马会一辈子记着你。春生冻瞎了。”
他说得像是没啥感情,语法是刚过扫盲班级别的稚嫩。但是往下千里他们知道这孩子做了多大的舍弃:“它是我的朋友,所以吃的时候你们千万要记得,它叫春生。要保证。”
千里:“我们不吃……”
传令兵对春生开了一枪。
千里不想说,万里不知道怎么说,连梅生都不知道怎么说。
传令兵:“七点,祠鼐,急需援军,没有援军,你们是最近的援军——祖国在什么方向?”
茫然,但是梅生指点,那是悬崖的方向,有着皎洁的月光。
于是传令兵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祖国和月光吸引了他最后的神志。千里他们这时才发现他的背都被打烂了,没那么多血是因为伤口早已冻结。
传令兵于是跪在悬崖上,看着他觉得他能看到的祖国,那是回家的方向。
传令兵:“新中国万岁。
然后他死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一座平静而赤诚的冰雕。
(有改动)
【注】伍千里和伍万里是兄弟俩,哥哥是第七穿插连连长;后文提到的梅生是指导员第七穿插连刚刚经历一场阻击战,成功击溃美军,但伤亡惨重。
文本二:
在《冬与狮》序言中,兰晓龙透露,自己的父亲曾作为军医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自己直以来对于朝鲜战争的真正意味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这位战士托着个橘子(也许是糕点),憋着乐,有点懵懂,生机盎然,有点跳脱”,这张照片让兰晓龙产生强烈的创作欲,他感叹道,“他真年轻,他们真年轻”。
谈及《冬与狮》的书名,兰晓龙表示,对这个故事的认知,都在书名里。“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的人来自江浙长江流域到胶东半岛,把这样一群人给非常仓促地扔到了盖马高原零下40度的地方。相比十三兵团在西线打的那一仗,第九兵团这一仗严格来说打得不那么成功——十三兵团叫胜利,第九兵团这个叫惨胜。”
(摘自北京青年报《兰晓龙新作<冬与狮>讲述“钢七连”长津湖之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选择了一场恶战后的短暂安静时段,通过兄弟俩的交流展示弟弟万里的内心成长和哥哥的满腔欣喜之情。
B.万里瞒着父母跟着哥哥从军,许多的“第一次”呈现了他进入军队生活后的经历也暗示了他“心痛”的原因。
C.文本一中的传令兵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都没有留下名字,这都蕴含着作者对无数无名英雄的赞美之意。
D.文本一标题寓意深刻,用极简的语言凸显了环境与人物特征:文本二对书名的介绍,丰富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类似“幼稚又老成”“气喘吁吁,但是平静”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形象的不同。
B.文中两处画线句,前者交代恶劣的战场形势,后者以“皎洁的月光”寄托希望,同时以“悬崖”暗示战争的艰难
C.文中千里的“惊喜”和梅生的“狂喜”,与后来确知坏消息后产生的情绪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整体战况的惨烈
D.传令兵的语言多用短句,且在说话中常有语意突转现象,这表现了他年轻稚嫩、因紧张而表达不流畅的特点
8.有人评价兰晓龙的小说创作“有意融合话剧的特点”。请分析文本一融合了怎样的话剧特点。(4分)
9.文本二提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让作者产生强烈的创作欲。请分析其创作动机是如何在文本一体现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