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3-28
南通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经济学家相信,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可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发生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向最明显的发生在制造业,但似乎正在蔓延到所有行业。
虽然技术性失业只是一种短期冲击,是一种暂时的过淀性失调,但是,经济学家口中"短暂的过渡期"往往有几十年,对那些因自动化冲击而失业的劳动者个体而言,通常就意味着一辈子。
面对可能无法避免的未来工作变化,人们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或者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是残酷的,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人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收入潜力会持续弱化。"落伍"症状以及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已经随处可见;就业朝不保夕,工资不断下降,经济停滞不前。针对自动化及其幕后推手,保守主义者的抗议此起彼伏,就连乐观主义者也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技术进步从整体效果上看必然能够非动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失业者遭受的伤害可以通过大量增加的社会财富予以补偿。但实际上,技术带来的社会财窗富"增益"并不可能让所有人利益均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丢掉饭碗的劳动者,并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使之尽快拥有新的技能开究威角色转换。
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比较清晰,我们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创新是否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省资本或完全"中性",这取决于创新所产生的企业主和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分配。采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从市场角度看,是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成本变化所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创新和资本回报增加,但只有少数资本所有者受益。
我们应该努力使变革速度与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此有所作为,其中包括;减缓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和扩散幅度,确保其物质益果得到公平分配,保持足够的需求水平:考虑到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后对工资水平的打压和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还应当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一个总体原则,即需要权衡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和对社会造成的成本成损失,只有在整体福利大于零的情况下,我们才应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
(摘编自郑器《自动化革命浪潮中的个人技能重塑》)
材料二:
就业是保障,科技是生产力,两者是否对立?人工智能的兴起是否必然导致大量技术性失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客观地看待。
很多研究机构在提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均指出人工智能将取代未来诸多工作岗位,造成大量失业,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短暂的过渡期"。麦肯锡指出,在其分析的800种职业所包含的2000多项活劝中,全球经济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可能会被取代。但是,也有研究机构指出,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将创造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德勤的研究显示,虽然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工作机会在大量减少,但科技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岗位,在创意、科技和商业服务等行业,有大批新岗位正在被创造出来。
追溯历史,科技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一场人与机器争夺工作的"卢德运动",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可供工业生产的生产机器,不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产品更加标准化,也使得一些工作对工人的需求明显下降,导致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一名叫卢德的工人率先以捣毁机器的方式进行对抗,而其结果正如大家所知,我们生产生活所用的机器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作者。
就人工智能对人类岗位的影响来说,首先,人工智能无疑会冲击当前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但要彻底替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微软研究团队已经创造了第一个能够将中文新闻翻译成英文的机器翻译系统,精确度与人类译者基本一致,很多翻译类的工作岗位需求无疑将会减少,但是高端化、私人化、定制化的翻译服务依然有更为广阔的需求。其次,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工作升级,人们可能获得更为高端的工作岗位。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多基础性文字、图片等可以快速形成基础素材,人们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更为高级的策划、设计、创新等工作。最后,人工智能还将创造众多新岗位。
与其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取代了人,倒不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创造了更多需要操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科技成果的涌现和应用,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接和革新问题,这种转换与革新必然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运用,让我们工作得更轻松、更自由、更便利。事实充分证明,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摘编自张亚豪《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正从制造业蔓延到所有行业,这无疑会引发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恐说。
B.从整体效果上来看,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也一定会使失业的劳动者得到大量补偿。
C.人工智能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让一部分劳动者失业,这问题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来解决。
D.人工智能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彻底淘汰旧的工作岗位,一方面也会产生大量新的工作岗位,这个过程是持续的、长期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技术性失业不可避免;如果我们对这些失业者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他们有可能拥有新的技能并完成角色转换。
B.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造成工资水平被打压、工作岗位被替代,政府要有所作为,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
C.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人与机器争夺工作岗位的矛盾冲突,卢德捣毁机器的行为非但未能让机器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反而使机器越来越多。
D.人工智能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换和革新问题,如果工作转换和革新的社会成本过高,那么某种人工智能技术可暂缓推广。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的冲击,让工作不再是"术业有专攻",职责边界被打破。未来是否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自身职场价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B.一些年轻人总喜欢"跳槽"、美其名曰适应时代,好在他们还能找到工作,只是这样做会给积累具体的工作经验带来麻烦。
C.2016年起我国将人工智能列入国家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多项人工智能相关政策,连续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发展人工智能。
D.据经济学家预测,到2035年,部分知识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智能机器届时能完成1.1~1.4亿全职员工的工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劳动力,在"短暂的过渡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的鱼塘
【加】斯蒂芬·里柯克
我的鱼塘在山谷的一片小洼地里,隐映在树木丛中。我最后一次去那儿正好是秋季结束的时候,当时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并沙沙地落到平静黝黑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么高峻,岸边的树又是那么古老高大,因此难得有一丝风把塘面吹皱。在鱼塘周围,世界好像陷入了沉寂,而时间也融进了永恒。
当时看着那个鱼塘,我再一次意识到,它是一个多么美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它叫钓鱼者着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为了不至于搞得神秘兮兮的,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我的塘里根本就没有鱼。据我所知那里从来就没有过鱼。不过,我从来没发现那有什么区别。不时有些客人从外面的世界来访,旨在来此挥钧一个下午他们决不会怀疑会没有鱼,他们也决不会问,于是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周围的人都很清楚,我不会随便带人到我的鱼塘去钓鱼。我只喜欢请那些真正懂钓鱼的能挥钩的人——也就是钓鱼行家,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没见过我的鱼塘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远方来客。他对钓鳟太了解了。他知道,即使在真正棒的鱼塘里都常有一连几天钓不到一条鳟鱼的情况。他本人事先会对你解释一番,在解释完之后,假如结果被他不幸言中,一条鳟鱼都没有钓到,那他会更加高兴。说实话,我只需对我的钓鱼行家朋友说上一句:“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向我解释半天。关于钓鳟鱼值得学的东西太多了,难怪热衷此道的人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谈论钓鱼理论。
我们一般都是一边谈这类理论,一边在塘边做准备工作的。你知道吧,我在那儿有钓鱼所需的各种设施,有一条方头平底船,有一个用香柏搭成的整洁的小码头(香柏能吸引鳟鱼),而最棒的是有一间小小的钓鱼屋——它小巧别致,形状像宝塔,主靠在水边,而且有树木荫庇。屋里放的是钓具,各种钓具一应俱全,它们随意地挂在墙上,但并不显得紊乱。
“瞧,老兄,”我说,“你要是想试试念珠钓的话,拿这条去好了。”或说:“你见过这种日本式铅线吗?没有吧,它们不是肠状的,而是像丝一样。”
“我怀疑我是否能用那玩意儿钓到鱼。”他说。
“也许吧。”我回答说。事实上我肯定他钓不到,塘里根本没鱼可钓。
钓鱼塔里的木钉上挂着一两件防水雨衣。除了雨衣之外,当然还有个香柏餐橱什么的,里面装满了一瓶又一瓶的酒和姜汁甜饼之类。
当我带我的某位朋友出去钓鱼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些纯粹的准备工作,这些钓鱼的前期活动,在整个钓鱼过程中是最开心的。它们常常要花去一个小时。要谈论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有钓具的重量问题,有蝇饵的颜色问题,另外还有不少更宽泛的理论问题。
我们度过了一个很痛快的下午,我们一条鱼也没钓到。我承认,由于我的鱼塘里没鱼,有时安排起来真需要点手腕。来客有时会变得有点不安。于是我对他说:“你的垂钓技术棒极了,没说的!”他听了之后大为高兴,一门心思地想着把钓越抛越远,以致于把鱼全给忘了。
诚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确把鱼钓住了,他们会大谈特谈所谓“我弄丢的那条大鱼”。——在事后的回顾中,这一话题足以令任何一个钓鱼者感慨万千。“你还记得我去年夏天在你的鱼塘那儿弄丢的那条大鳟鱼吗?”几个月之后有一个伙计在我们城里的俱乐部对我说。
“当然记得。”我说。
“你后来把它钓上来了吗?”
“没有,根本钓不上来。”我回答道。实话实说,我确信我就是钓到死也钓不上来,他或任何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然而那种错觉却相当令人惬意。再说你也绝对说不死。说不定塘里真有鳟鱼哩。为什么不呢?无论怎么说,凭什么塘里不该有一条鳟鱼呢?你有那么好的一个塘,那里面应该有鳟鱼!
说到钓鱼的众多妙趣,最令人开心和着迷的事之一便是禁期钓鱼。假如刚好在这时候有客人来访,那么我会说:“我知道渔季过去了,但我想你大概还是乐意上那儿去看看鱼塘的吧。”他没法抗拒那种诱惑。我们就会钓上它一个下午。
“我真高兴,”客人最后说,“它们没有吃钓。反正我们同样享受到了乐趣,就跟它们吃了饵似的。”
就这样——幻觉而已!人生与这多相似啊。重要的是对事物的那种意念和期待。
现在我要回城去,回我的俱乐部去了,在那里我们整个冬季都会“钓”将下去,钓起那些大大的鱼,但弄丢那些更大的。而对我来说,在这一切后面,对我的鱼塘的回忆正在纷纷坠落下的秋叶下越变越黑……不过,至少这一切已给了我的朋友们无限的快乐。
(有删改)
文本二∶
在里柯克心目中,幽默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不是靠奇特、滑稽的故事情节来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而是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些为大家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的和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放大后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产生共鸣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或无奈的苦笑。在里柯克看来,真正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里柯克在其众多作品里通过幽默与讽刺艺术地表现了人生的种种尴尬,揭示了人类的众多人性弱点。他坚持用笑去净化和超越人生的尴尬与悲哀。喜剧精神与悲剧意识的完美结合,使里柯克的作品既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节选自里柯克《幽默之我见》译文的前言,有删改)
【注】斯蒂芬·里柯克(1869-1944),加拿大著名作家,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美国)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钓鱼行家没钓到鳟鱼却更高兴,因为他并不关心是否钓到鱼,而是享受着鱼塘的美景。
B."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假如"我"故作惊疑一说、便能引发钓鱼行家大谈他的钓鱼理论。
C.钓鱼行家对"我"推荐的钓鱼线能钓到鱼表示怀疑,表现了钓鱼行家对自己钓技的自信。
D.禁钓期"我"邀请访客到"我的鱼塘"钓鱼,虽没有钓到,却让他感受到了钓鱼的乐趣。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你知道吧",作者这种表述方式,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增强了现场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B.小说中反复强调鱼塘里并没有鱼,重在表现"我"爱捉弄人的心理,同时也嘲讽了钓客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
C.小说结尾"纷纷坠落下的秋叶"既与开头"糖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照应,又烘托了"我"即将离开鱼塘的伤感。
D.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叙事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引发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8.文本二指出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这种风格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9."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从小说中获得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经济学家相信,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可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发生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向最明显的发生在制造业,但似乎正在蔓延到所有行业。
虽然技术性失业只是一种短期冲击,是一种暂时的过淀性失调,但是,经济学家口中"短暂的过渡期"往往有几十年,对那些因自动化冲击而失业的劳动者个体而言,通常就意味着一辈子。
面对可能无法避免的未来工作变化,人们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或者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是残酷的,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人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收入潜力会持续弱化。"落伍"症状以及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已经随处可见;就业朝不保夕,工资不断下降,经济停滞不前。针对自动化及其幕后推手,保守主义者的抗议此起彼伏,就连乐观主义者也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技术进步从整体效果上看必然能够非动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失业者遭受的伤害可以通过大量增加的社会财富予以补偿。但实际上,技术带来的社会财窗富"增益"并不可能让所有人利益均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丢掉饭碗的劳动者,并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使之尽快拥有新的技能开究威角色转换。
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比较清晰,我们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创新是否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省资本或完全"中性",这取决于创新所产生的企业主和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分配。采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从市场角度看,是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成本变化所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创新和资本回报增加,但只有少数资本所有者受益。
我们应该努力使变革速度与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此有所作为,其中包括;减缓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和扩散幅度,确保其物质益果得到公平分配,保持足够的需求水平:考虑到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后对工资水平的打压和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还应当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一个总体原则,即需要权衡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和对社会造成的成本成损失,只有在整体福利大于零的情况下,我们才应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
(摘编自郑器《自动化革命浪潮中的个人技能重塑》)
材料二:
就业是保障,科技是生产力,两者是否对立?人工智能的兴起是否必然导致大量技术性失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客观地看待。
很多研究机构在提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均指出人工智能将取代未来诸多工作岗位,造成大量失业,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短暂的过渡期"。麦肯锡指出,在其分析的800种职业所包含的2000多项活劝中,全球经济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可能会被取代。但是,也有研究机构指出,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将创造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德勤的研究显示,虽然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工作机会在大量减少,但科技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岗位,在创意、科技和商业服务等行业,有大批新岗位正在被创造出来。
追溯历史,科技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一场人与机器争夺工作的"卢德运动",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可供工业生产的生产机器,不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产品更加标准化,也使得一些工作对工人的需求明显下降,导致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一名叫卢德的工人率先以捣毁机器的方式进行对抗,而其结果正如大家所知,我们生产生活所用的机器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作者。
就人工智能对人类岗位的影响来说,首先,人工智能无疑会冲击当前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但要彻底替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微软研究团队已经创造了第一个能够将中文新闻翻译成英文的机器翻译系统,精确度与人类译者基本一致,很多翻译类的工作岗位需求无疑将会减少,但是高端化、私人化、定制化的翻译服务依然有更为广阔的需求。其次,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工作升级,人们可能获得更为高端的工作岗位。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多基础性文字、图片等可以快速形成基础素材,人们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更为高级的策划、设计、创新等工作。最后,人工智能还将创造众多新岗位。
与其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取代了人,倒不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创造了更多需要操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科技成果的涌现和应用,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接和革新问题,这种转换与革新必然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运用,让我们工作得更轻松、更自由、更便利。事实充分证明,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摘编自张亚豪《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正从制造业蔓延到所有行业,这无疑会引发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恐说。
B.从整体效果上来看,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也一定会使失业的劳动者得到大量补偿。
C.人工智能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让一部分劳动者失业,这问题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来解决。
D.人工智能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彻底淘汰旧的工作岗位,一方面也会产生大量新的工作岗位,这个过程是持续的、长期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技术性失业不可避免;如果我们对这些失业者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他们有可能拥有新的技能并完成角色转换。
B.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造成工资水平被打压、工作岗位被替代,政府要有所作为,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
C.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人与机器争夺工作岗位的矛盾冲突,卢德捣毁机器的行为非但未能让机器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反而使机器越来越多。
D.人工智能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换和革新问题,如果工作转换和革新的社会成本过高,那么某种人工智能技术可暂缓推广。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的冲击,让工作不再是"术业有专攻",职责边界被打破。未来是否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自身职场价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B.一些年轻人总喜欢"跳槽"、美其名曰适应时代,好在他们还能找到工作,只是这样做会给积累具体的工作经验带来麻烦。
C.2016年起我国将人工智能列入国家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多项人工智能相关政策,连续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发展人工智能。
D.据经济学家预测,到2035年,部分知识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智能机器届时能完成1.1~1.4亿全职员工的工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劳动力,在"短暂的过渡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的鱼塘
【加】斯蒂芬·里柯克
我的鱼塘在山谷的一片小洼地里,隐映在树木丛中。我最后一次去那儿正好是秋季结束的时候,当时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并沙沙地落到平静黝黑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么高峻,岸边的树又是那么古老高大,因此难得有一丝风把塘面吹皱。在鱼塘周围,世界好像陷入了沉寂,而时间也融进了永恒。
当时看着那个鱼塘,我再一次意识到,它是一个多么美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它叫钓鱼者着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为了不至于搞得神秘兮兮的,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我的塘里根本就没有鱼。据我所知那里从来就没有过鱼。不过,我从来没发现那有什么区别。不时有些客人从外面的世界来访,旨在来此挥钧一个下午他们决不会怀疑会没有鱼,他们也决不会问,于是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周围的人都很清楚,我不会随便带人到我的鱼塘去钓鱼。我只喜欢请那些真正懂钓鱼的能挥钩的人——也就是钓鱼行家,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没见过我的鱼塘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远方来客。他对钓鳟太了解了。他知道,即使在真正棒的鱼塘里都常有一连几天钓不到一条鳟鱼的情况。他本人事先会对你解释一番,在解释完之后,假如结果被他不幸言中,一条鳟鱼都没有钓到,那他会更加高兴。说实话,我只需对我的钓鱼行家朋友说上一句:“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向我解释半天。关于钓鳟鱼值得学的东西太多了,难怪热衷此道的人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谈论钓鱼理论。
我们一般都是一边谈这类理论,一边在塘边做准备工作的。你知道吧,我在那儿有钓鱼所需的各种设施,有一条方头平底船,有一个用香柏搭成的整洁的小码头(香柏能吸引鳟鱼),而最棒的是有一间小小的钓鱼屋——它小巧别致,形状像宝塔,主靠在水边,而且有树木荫庇。屋里放的是钓具,各种钓具一应俱全,它们随意地挂在墙上,但并不显得紊乱。
“瞧,老兄,”我说,“你要是想试试念珠钓的话,拿这条去好了。”或说:“你见过这种日本式铅线吗?没有吧,它们不是肠状的,而是像丝一样。”
“我怀疑我是否能用那玩意儿钓到鱼。”他说。
“也许吧。”我回答说。事实上我肯定他钓不到,塘里根本没鱼可钓。
钓鱼塔里的木钉上挂着一两件防水雨衣。除了雨衣之外,当然还有个香柏餐橱什么的,里面装满了一瓶又一瓶的酒和姜汁甜饼之类。
当我带我的某位朋友出去钓鱼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些纯粹的准备工作,这些钓鱼的前期活动,在整个钓鱼过程中是最开心的。它们常常要花去一个小时。要谈论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有钓具的重量问题,有蝇饵的颜色问题,另外还有不少更宽泛的理论问题。
我们度过了一个很痛快的下午,我们一条鱼也没钓到。我承认,由于我的鱼塘里没鱼,有时安排起来真需要点手腕。来客有时会变得有点不安。于是我对他说:“你的垂钓技术棒极了,没说的!”他听了之后大为高兴,一门心思地想着把钓越抛越远,以致于把鱼全给忘了。
诚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确把鱼钓住了,他们会大谈特谈所谓“我弄丢的那条大鱼”。——在事后的回顾中,这一话题足以令任何一个钓鱼者感慨万千。“你还记得我去年夏天在你的鱼塘那儿弄丢的那条大鳟鱼吗?”几个月之后有一个伙计在我们城里的俱乐部对我说。
“当然记得。”我说。
“你后来把它钓上来了吗?”
“没有,根本钓不上来。”我回答道。实话实说,我确信我就是钓到死也钓不上来,他或任何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然而那种错觉却相当令人惬意。再说你也绝对说不死。说不定塘里真有鳟鱼哩。为什么不呢?无论怎么说,凭什么塘里不该有一条鳟鱼呢?你有那么好的一个塘,那里面应该有鳟鱼!
说到钓鱼的众多妙趣,最令人开心和着迷的事之一便是禁期钓鱼。假如刚好在这时候有客人来访,那么我会说:“我知道渔季过去了,但我想你大概还是乐意上那儿去看看鱼塘的吧。”他没法抗拒那种诱惑。我们就会钓上它一个下午。
“我真高兴,”客人最后说,“它们没有吃钓。反正我们同样享受到了乐趣,就跟它们吃了饵似的。”
就这样——幻觉而已!人生与这多相似啊。重要的是对事物的那种意念和期待。
现在我要回城去,回我的俱乐部去了,在那里我们整个冬季都会“钓”将下去,钓起那些大大的鱼,但弄丢那些更大的。而对我来说,在这一切后面,对我的鱼塘的回忆正在纷纷坠落下的秋叶下越变越黑……不过,至少这一切已给了我的朋友们无限的快乐。
(有删改)
文本二∶
在里柯克心目中,幽默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不是靠奇特、滑稽的故事情节来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而是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些为大家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的和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放大后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产生共鸣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或无奈的苦笑。在里柯克看来,真正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里柯克在其众多作品里通过幽默与讽刺艺术地表现了人生的种种尴尬,揭示了人类的众多人性弱点。他坚持用笑去净化和超越人生的尴尬与悲哀。喜剧精神与悲剧意识的完美结合,使里柯克的作品既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节选自里柯克《幽默之我见》译文的前言,有删改)
【注】斯蒂芬·里柯克(1869-1944),加拿大著名作家,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美国)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钓鱼行家没钓到鳟鱼却更高兴,因为他并不关心是否钓到鱼,而是享受着鱼塘的美景。
B."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假如"我"故作惊疑一说、便能引发钓鱼行家大谈他的钓鱼理论。
C.钓鱼行家对"我"推荐的钓鱼线能钓到鱼表示怀疑,表现了钓鱼行家对自己钓技的自信。
D.禁钓期"我"邀请访客到"我的鱼塘"钓鱼,虽没有钓到,却让他感受到了钓鱼的乐趣。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你知道吧",作者这种表述方式,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增强了现场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B.小说中反复强调鱼塘里并没有鱼,重在表现"我"爱捉弄人的心理,同时也嘲讽了钓客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
C.小说结尾"纷纷坠落下的秋叶"既与开头"糖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照应,又烘托了"我"即将离开鱼塘的伤感。
D.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叙事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引发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8.文本二指出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这种风格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9."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从小说中获得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