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5-15
2022年新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网络文艺的重要表现形态,网络短视频在网络流量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也为其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要流量还是要质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网络短视频要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亟待从困境中突围。
网络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所浏览的页面数量的指标。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通过获取客户、积攒流量等途径快速扩大数字市场空间,并由此催生了流量红利。当流量与金钱挂钩时,流量经济就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整个文化生态,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改变了网络文艺形态,催生出网络短视频等新的文艺类型,在推动网络短视频呈现出千姿百态样貌的同时,也促使流量经济的观念和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艺的传播与流行离不开流量的加持,流量大小也因此成为衡量网络文艺作品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形成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这为网络文艺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社会基础。反过来说,网络文艺的快速发展也积蓄了网络流量势能。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占到了整体网民的87.8%,还有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庞大的网络短视频用户数量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网络短视频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与网络流量具有天然的黏合性,两者互促共进就能迎来共同的“红利期”。可以说,正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更新迭代,改变了传统文艺形态,催生了网络短视频,“互联网十文化”释放出文艺新动能。而伴随着文字数码化、阅读网络化、观看竖屏化的发展,以及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兴文艺群体的出现,网络综艺、网络视频、网络剧目、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形式异军突起,网络流量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依靠网络流量,无数网络视频作品得以快速传播,网络短视频这个行业实现爆炸式增长。只是,流量经济为网络短视频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能否真正为网络短视频带来创新和进步呢?
文化产品通过市场行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网络文艺一旦充当市场的奴隶,受困于资本的逻辑,甚至沾满铜臭气,就会造成流量与质量的内在紧张。为了博得眼球、赚取流量,一些网络短视频倾向于走迅捷化、形式化、表面化、功利化的路子,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导致流量稀释了质量,赢得了流量,却失去了质量。
比如,网络短视频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问题。流量是以单位时间为尺度的。受流量经济的驱使,为了使产品尽快兑现,“慢工出细活”仿佛已经不合时宜,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成为时髦,“短、平、快、粗、浅、烂”的网络短视频产品层出不穷。还有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流量是以点击量为测算值的。为了获得更多打赏,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依靠“卖丑”来收割流量的网络直播曾经屡见不鲜。重颜值轻价值是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流量是以关注量为基准的。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变迁呈现出诸多特征,其中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非常看重颜值,不少网络文艺创作者将作品画面和演员颜值看作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而搁置了作品的思想价值要求。不少网络短视频作品看似外表精美化,实则思想空心化,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落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窠臼,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花瓶。
(摘编自陈明琨《网络短视频:醉心流量是陷阱,追求质量是坦途》,《光明日报》)
材料二: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内容行业的从业者,李子柒已经用粉丝量和流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究竞是不是要抢占“文化输出”的名头,目前来看,更多是公众讨论中赋子的意涵。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有自身的定位,喜欢与否都是双向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他人无须苛责。实际上,在互联网连接世界、中国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去的今天,某个博主的视频走红也存在着必然因素。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探讨文化输出,但更多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同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沿着这个视角望去,那么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的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短视频作为网络文艺的重要表现形态,在当下面临着高速发展还是长远发展的两难选择。
B.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就是网络流量;网络流量能直接催生网络红利。
C.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传统网络文艺生态,也促使流量经济产生深刻变化。
D.流量大小成为衡量网络文艺作品的重要指标,因此网络文艺的传播与流行离不开流量的加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8.88亿的短视频用户数量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B.网络短视频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只要依靠流量快速传播,就能获利丰厚,创新发展。
C.网络文艺一旦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受困于资本的逻辑,就会倾向于功利化,导致流量稀释质量。
D.在互联网连接世界的今天,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必须而且重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款应用软件通过电子杂志、趣味游戏两种形式为游客介绍所到之处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
B.微信上一些制作精良的公众号旨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每天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国学知识,让读者在日积月累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C.网络短视频提升了西安在海外的知名度,使这座十三朝古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自然随之输出。
D.“云游敦煌”小程序于春节期间推出《敦煌岁时节令》数字创意互动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与敦煌壁画、文献巧妙结合。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对于如何实现网络短视的可持续发展,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l(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螃 蟹
高亚平
读《梦溪笔谈》,见有如下记载:“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其实,关中自古就有螃蟹,只是沈括不察而已。关中在秦岭的北麓,秦岭峪口众多,河出峪中,蟹出河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即以我的家乡长安王莽乡稻地江村而论,小时候,我就曾在村外的小峪河里捉过螃蟹。惜乎家乡人不解食蟹,吃螃蟹者,率多为我们一帮小毛孩。我过去在乡间听到过一个谜语:“小子胖又胖,背个大草筐,剪子有两把,筷子有四双。”说的就是螃蟹。
小时候,每年的盛夏时节,我都要和左邻右舍的孩子到小峪河里去捉螃蟹。轻轻搬开水中的石头,如下面有螃蟹,它们就会惊慌地四散逃走,不用急,猛然一伸手,螃蟹就会被紧紧抓住,动弹不得,然后把它们丢进洋铁桶里。起初,捉住的螃蟹少,桶中仅有沙沙声,随着螃蟹增多,除了沙沙声,还会发出螃蟹噀沫的吱吱声。也就一顿饭的工夫吧,小洋铁桶已是满满当当。盖好桶盖,在河中的深潭里再游一会儿水,我们便提着桶回家了。晚上,这些螃蟹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餐。也许是我们那一带螃蟹小的缘故,家乡人吃螃蟹并不讲究吃蟹黄、蟹膏什么的,实际上仅有一种吃法,就是将螃蟹去盖、脐,去嘴部组织,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上锅油炸。炸出的螃蟹黄亮亮的,油汪汪的,吃起来嘎巴嘎巴,酥脆香。大人们是很少吃这种东西的,他们只是在我们大嚼时,有时禁不住眼馋,吃上一只两只的。
在乡间,捉螃蟹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借光法,这须等到黑夜。螃蟹趋光,晚间,打上火把,或者饮亮手电筒,沿河游走,螃蟹见光,会悄然爬过来。用火光或手电光照定了,螃蟹就会一动不动地伏E水底,用手一捞,它就进了鱼篓。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曾不止一次在夜间捉过螃蟹,是极有趣的儿。
读古书,得知古代苏杭一带曾出现“蟹厄”,那几乎是和蝗灾一样可怕的事儿。蟹灾过后,大批秧被损害殆尽。这也就是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所讲,古人食蟹,是缘于憎恶。我们的家乡,也许是地北地的缘故吧,还未曾听说遭受过蟹灾。
螃蟹的品类很多,据《蟹谱》和《蟹略》所言,少说都在十多种。而名字就更杂了,竟多达一二十个,什么“彭越”“长卿”“郭索”“无肠公子”等,最有名者,莫过于“郭索”和“无肠公子”。“郭索”者,一言多足貌,二言爬行貌,三言爬行时发出“郭索郭索”的声响。宋人高似孙和明人王立道还写过同名异趣的《郭索传》,那实在是两篇妙文,从中亦可看出古人之情趣。至于“无肠公子”,那是古人究物不细,对螃蟹的一种误读。其实,螃蟹是有肠子的,其肠常带黑色,从心脏下面一直通到肚脐眼,不过细而直,不易被察觉罢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叫法让人觉得亲切、有趣。
螃蟹也为历代文人画士所爱。诗人黄庭坚不但嗜蟹,还写下了许多咏蟹的诗歌。与他同时代的高似孙,一生不仅写就了《蟹略》郭索传《松江蟹合赋》,还写了十余首咏蟹诗,可谓一往情深矣。画家就更不用说了,古今多有画蟹名手。齐白石所绘之螃蟹让人爱不释手。其题画诗亦妙:“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观其画,品其诗,别有一番情致。至于螃蟹性躁,用心不一,这一点颜与时下的许多人相类,让人浩叹。
文本二:
在中国文化中,节气不仅与春播秋收有关,也与食物对应。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古人留下了很多秋冬食蟹的文献记录,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里就摆开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螃蟹宴。
大观园里的螃蟹宴,用的是哪里的螃蟹?
曹公写红楼,时间说的是“末世”,地点荣国府宁国府俱在都中,至于“都中”是北京、金陵抑或长安,语焉不详。但从螃蟹宴这一回看来,地点当是江南-吃的是薛家伙计家田里捉来的大螃蟹,而非北方推崇的白洋淀胜芳蟹;吃法是竹笼清蒸,也非北方推崇的白煮。如此吃法,也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当在明末清初。与如今普遍的江南螃蟹最出名的观念不同,螃蟹最早是北方住肴。汉朝时以青州蟹为贵,且是海蟹,需剁碎加酱料煮食,以掩腥气;唐代前期,沧州多蟹,且是稻田中的河蟹,以糖腌渍,是为贡品;到宋朝,随着南宋定都临安,螃蟹著名产地也从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一带遍及江南,皇家贵族更是把各种螃蟹吃法带到了南方,尤以糟醉、糖渍为重。到了明清,吃法也返璞归真,北方水煮,南方清蒸。
曹公未写怎么剔蟹,不知可是用的“蟹八件”。“蟹八件”,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以金、银、铜打制,小巧玲珑。据说用“蟹八件”拆完一只蟹至少得半个小时,敲打挖剔,慢工细活,叮叮当当,声如奏乐,是为“文吃”。相比之下,徒手吃蟹,吃的是一个快意本色,是为“武吃”。看来曹公笔下的大观园里,都是如他一般独爱武吃的“真吃货”。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梦溪笔谈》“关中无螃蟹”的记载,意在引出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欲抑先扬。
B.本文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行文线索,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收放自如,旁征博引,读来颇亲切有趣。
C.本文托物言志,通过讲述童年趣事和与螃蟹有关的轶事掌故,使用篇末点题的手法,讽刺时下浮躁之风。
D.“是极有趣的事儿”“亲切、有趣”“为历代文人画士所爱”,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螃蟹的喜爱。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文本一中,作者提到小时候捉螃蟹,听到关于螃蟹的谜语,意在反驳沈括“关中无螃蟹”的观点。
B.捉螃蟹可以在白天捉,也可以在夜间捉,极为有趣。苏杭一带吃蟹缘于蟹灾,这一点和关中不同。
C.螃蟹性躁,用心不一,与时下的许多人相类,荀子也曾感叹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虽历朝历代螃蟹的吃法不同,但螃蟹最早是北方佳肴,水煮的方法比南方清蒸更加美味,返璞归真。
8.文本二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以“螃蟹”为题,有哪些作用?文本二也以“螃蟹”为题是否合适?请分别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网络文艺的重要表现形态,网络短视频在网络流量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也为其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要流量还是要质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网络短视频要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亟待从困境中突围。
网络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所浏览的页面数量的指标。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通过获取客户、积攒流量等途径快速扩大数字市场空间,并由此催生了流量红利。当流量与金钱挂钩时,流量经济就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整个文化生态,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改变了网络文艺形态,催生出网络短视频等新的文艺类型,在推动网络短视频呈现出千姿百态样貌的同时,也促使流量经济的观念和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艺的传播与流行离不开流量的加持,流量大小也因此成为衡量网络文艺作品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形成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这为网络文艺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社会基础。反过来说,网络文艺的快速发展也积蓄了网络流量势能。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占到了整体网民的87.8%,还有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庞大的网络短视频用户数量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网络短视频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与网络流量具有天然的黏合性,两者互促共进就能迎来共同的“红利期”。可以说,正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更新迭代,改变了传统文艺形态,催生了网络短视频,“互联网十文化”释放出文艺新动能。而伴随着文字数码化、阅读网络化、观看竖屏化的发展,以及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兴文艺群体的出现,网络综艺、网络视频、网络剧目、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形式异军突起,网络流量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依靠网络流量,无数网络视频作品得以快速传播,网络短视频这个行业实现爆炸式增长。只是,流量经济为网络短视频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能否真正为网络短视频带来创新和进步呢?
文化产品通过市场行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网络文艺一旦充当市场的奴隶,受困于资本的逻辑,甚至沾满铜臭气,就会造成流量与质量的内在紧张。为了博得眼球、赚取流量,一些网络短视频倾向于走迅捷化、形式化、表面化、功利化的路子,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导致流量稀释了质量,赢得了流量,却失去了质量。
比如,网络短视频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问题。流量是以单位时间为尺度的。受流量经济的驱使,为了使产品尽快兑现,“慢工出细活”仿佛已经不合时宜,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成为时髦,“短、平、快、粗、浅、烂”的网络短视频产品层出不穷。还有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流量是以点击量为测算值的。为了获得更多打赏,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依靠“卖丑”来收割流量的网络直播曾经屡见不鲜。重颜值轻价值是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流量是以关注量为基准的。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变迁呈现出诸多特征,其中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非常看重颜值,不少网络文艺创作者将作品画面和演员颜值看作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而搁置了作品的思想价值要求。不少网络短视频作品看似外表精美化,实则思想空心化,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落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窠臼,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花瓶。
(摘编自陈明琨《网络短视频:醉心流量是陷阱,追求质量是坦途》,《光明日报》)
材料二: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内容行业的从业者,李子柒已经用粉丝量和流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究竞是不是要抢占“文化输出”的名头,目前来看,更多是公众讨论中赋子的意涵。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有自身的定位,喜欢与否都是双向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他人无须苛责。实际上,在互联网连接世界、中国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去的今天,某个博主的视频走红也存在着必然因素。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探讨文化输出,但更多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同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沿着这个视角望去,那么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的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短视频作为网络文艺的重要表现形态,在当下面临着高速发展还是长远发展的两难选择。
B.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就是网络流量;网络流量能直接催生网络红利。
C.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传统网络文艺生态,也促使流量经济产生深刻变化。
D.流量大小成为衡量网络文艺作品的重要指标,因此网络文艺的传播与流行离不开流量的加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8.88亿的短视频用户数量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B.网络短视频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只要依靠流量快速传播,就能获利丰厚,创新发展。
C.网络文艺一旦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受困于资本的逻辑,就会倾向于功利化,导致流量稀释质量。
D.在互联网连接世界的今天,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必须而且重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款应用软件通过电子杂志、趣味游戏两种形式为游客介绍所到之处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
B.微信上一些制作精良的公众号旨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每天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国学知识,让读者在日积月累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C.网络短视频提升了西安在海外的知名度,使这座十三朝古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自然随之输出。
D.“云游敦煌”小程序于春节期间推出《敦煌岁时节令》数字创意互动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与敦煌壁画、文献巧妙结合。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对于如何实现网络短视的可持续发展,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l(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螃 蟹
高亚平
读《梦溪笔谈》,见有如下记载:“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其实,关中自古就有螃蟹,只是沈括不察而已。关中在秦岭的北麓,秦岭峪口众多,河出峪中,蟹出河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即以我的家乡长安王莽乡稻地江村而论,小时候,我就曾在村外的小峪河里捉过螃蟹。惜乎家乡人不解食蟹,吃螃蟹者,率多为我们一帮小毛孩。我过去在乡间听到过一个谜语:“小子胖又胖,背个大草筐,剪子有两把,筷子有四双。”说的就是螃蟹。
小时候,每年的盛夏时节,我都要和左邻右舍的孩子到小峪河里去捉螃蟹。轻轻搬开水中的石头,如下面有螃蟹,它们就会惊慌地四散逃走,不用急,猛然一伸手,螃蟹就会被紧紧抓住,动弹不得,然后把它们丢进洋铁桶里。起初,捉住的螃蟹少,桶中仅有沙沙声,随着螃蟹增多,除了沙沙声,还会发出螃蟹噀沫的吱吱声。也就一顿饭的工夫吧,小洋铁桶已是满满当当。盖好桶盖,在河中的深潭里再游一会儿水,我们便提着桶回家了。晚上,这些螃蟹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餐。也许是我们那一带螃蟹小的缘故,家乡人吃螃蟹并不讲究吃蟹黄、蟹膏什么的,实际上仅有一种吃法,就是将螃蟹去盖、脐,去嘴部组织,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上锅油炸。炸出的螃蟹黄亮亮的,油汪汪的,吃起来嘎巴嘎巴,酥脆香。大人们是很少吃这种东西的,他们只是在我们大嚼时,有时禁不住眼馋,吃上一只两只的。
在乡间,捉螃蟹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借光法,这须等到黑夜。螃蟹趋光,晚间,打上火把,或者饮亮手电筒,沿河游走,螃蟹见光,会悄然爬过来。用火光或手电光照定了,螃蟹就会一动不动地伏E水底,用手一捞,它就进了鱼篓。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曾不止一次在夜间捉过螃蟹,是极有趣的儿。
读古书,得知古代苏杭一带曾出现“蟹厄”,那几乎是和蝗灾一样可怕的事儿。蟹灾过后,大批秧被损害殆尽。这也就是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所讲,古人食蟹,是缘于憎恶。我们的家乡,也许是地北地的缘故吧,还未曾听说遭受过蟹灾。
螃蟹的品类很多,据《蟹谱》和《蟹略》所言,少说都在十多种。而名字就更杂了,竟多达一二十个,什么“彭越”“长卿”“郭索”“无肠公子”等,最有名者,莫过于“郭索”和“无肠公子”。“郭索”者,一言多足貌,二言爬行貌,三言爬行时发出“郭索郭索”的声响。宋人高似孙和明人王立道还写过同名异趣的《郭索传》,那实在是两篇妙文,从中亦可看出古人之情趣。至于“无肠公子”,那是古人究物不细,对螃蟹的一种误读。其实,螃蟹是有肠子的,其肠常带黑色,从心脏下面一直通到肚脐眼,不过细而直,不易被察觉罢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叫法让人觉得亲切、有趣。
螃蟹也为历代文人画士所爱。诗人黄庭坚不但嗜蟹,还写下了许多咏蟹的诗歌。与他同时代的高似孙,一生不仅写就了《蟹略》郭索传《松江蟹合赋》,还写了十余首咏蟹诗,可谓一往情深矣。画家就更不用说了,古今多有画蟹名手。齐白石所绘之螃蟹让人爱不释手。其题画诗亦妙:“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观其画,品其诗,别有一番情致。至于螃蟹性躁,用心不一,这一点颜与时下的许多人相类,让人浩叹。
文本二:
在中国文化中,节气不仅与春播秋收有关,也与食物对应。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古人留下了很多秋冬食蟹的文献记录,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里就摆开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螃蟹宴。
大观园里的螃蟹宴,用的是哪里的螃蟹?
曹公写红楼,时间说的是“末世”,地点荣国府宁国府俱在都中,至于“都中”是北京、金陵抑或长安,语焉不详。但从螃蟹宴这一回看来,地点当是江南-吃的是薛家伙计家田里捉来的大螃蟹,而非北方推崇的白洋淀胜芳蟹;吃法是竹笼清蒸,也非北方推崇的白煮。如此吃法,也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当在明末清初。与如今普遍的江南螃蟹最出名的观念不同,螃蟹最早是北方住肴。汉朝时以青州蟹为贵,且是海蟹,需剁碎加酱料煮食,以掩腥气;唐代前期,沧州多蟹,且是稻田中的河蟹,以糖腌渍,是为贡品;到宋朝,随着南宋定都临安,螃蟹著名产地也从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一带遍及江南,皇家贵族更是把各种螃蟹吃法带到了南方,尤以糟醉、糖渍为重。到了明清,吃法也返璞归真,北方水煮,南方清蒸。
曹公未写怎么剔蟹,不知可是用的“蟹八件”。“蟹八件”,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以金、银、铜打制,小巧玲珑。据说用“蟹八件”拆完一只蟹至少得半个小时,敲打挖剔,慢工细活,叮叮当当,声如奏乐,是为“文吃”。相比之下,徒手吃蟹,吃的是一个快意本色,是为“武吃”。看来曹公笔下的大观园里,都是如他一般独爱武吃的“真吃货”。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梦溪笔谈》“关中无螃蟹”的记载,意在引出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欲抑先扬。
B.本文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行文线索,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收放自如,旁征博引,读来颇亲切有趣。
C.本文托物言志,通过讲述童年趣事和与螃蟹有关的轶事掌故,使用篇末点题的手法,讽刺时下浮躁之风。
D.“是极有趣的事儿”“亲切、有趣”“为历代文人画士所爱”,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螃蟹的喜爱。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文本一中,作者提到小时候捉螃蟹,听到关于螃蟹的谜语,意在反驳沈括“关中无螃蟹”的观点。
B.捉螃蟹可以在白天捉,也可以在夜间捉,极为有趣。苏杭一带吃蟹缘于蟹灾,这一点和关中不同。
C.螃蟹性躁,用心不一,与时下的许多人相类,荀子也曾感叹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虽历朝历代螃蟹的吃法不同,但螃蟹最早是北方佳肴,水煮的方法比南方清蒸更加美味,返璞归真。
8.文本二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以“螃蟹”为题,有哪些作用?文本二也以“螃蟹”为题是否合适?请分别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