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5-28
潍坊市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 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踪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历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 《太平御览》的"天部"列"元气""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天"作专 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天"的解释,而对"太初"" 等未列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我们应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借鉴西方诠释学,以便我们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
(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个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使经典内涵更加丰富,体系也更加完善,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 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 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 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注∶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01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
B. 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采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
C. 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D.《韩非子》以“法”“术”“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
B. 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
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相对完备的哲学体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 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
D. 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
4.《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二"议论的针对性"。(4分)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发灵宝站
吴伯箫
东开的辎重汽车,在函谷关下被阻于弘农河窄窄的木板桥,我们便有了在灵宝车站改乘火车的机会。啊,阔别了八月的火车,睡梦里都是汽笛的鸣声呢,像对亲人一样,热切地想念着。
时候是初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灵宝车站,北面正对着与铁道平行奔流东去的黄河。黄河水翻滚着浑浊的泥浆,愤怒似的发着汹涌汩汩的声音。天气是阴沉的,傍晚时分而看不见夕阳,风不大却遍天弥漫着黄腾腾微细的尘沙,又清冷。
在这种乡僻野站,惯于行旅的人该会记得吧?承平年月风和日丽的时候,一定是;打扫得清清楚楚,在碎砂铺就的站台上,来往踱着穿了青色制服的路警,那么干净利落,迈着匀整的脚步,皮鞋踏地发着踏踏的声音,候车人,哪怕是辞家远别呢,心里也会透上一脉轻松。车站旁边少不了摆几个小摊,吆喊着,竞赛着嗓音的嘹亮,专等那些出门大方和候车感到无聊的顾客。车进不来,三等候车室里无妨"摆龙门",唱二簧;一听电话的铃声响了,鸣呜的叫号吹了,白天打了红绿旗子,夜里提出了红绿灯,人们这才争着买票,扛行李,向站台一哄挤去……
于今,那情形已成了梦境了。一想到"坐火车了",你绝不会相信这段陇海路上的火车是你可以自由乘坐的唯一的火车。这站上荒凉的情形也正是中国各条铁路各个车站一般的情形;票房没有了门,没有了窗子;递票的地方是用破碎的煤油木箱拼凑起来的。候车室没有顶,整个的露着天空。屋角落里过去是安放公共座椅和痰盂的地方吧,现在却堆满了砖块同瓦砾。指示站名的路标,只剩了"车站"两个字歪斜地挂在要倒的柱子上。站台上看不见穿着整齐的路警,也不见戴了黄箍帽的站长那样的人物。没有小摊,没有红帽子行李夫,只零零落落三几个候车人,兵、难民,在焦躁而又忧戚地徘徊着,在小声咕噜地说话。比较嚷得高声些,话也仿佛津津有味的是一位胖胖的站务司事。
站务司事,矮矮的,胖得眼睛挤成一条细缝,说话时脸微微向上仰着,腰挺得很直,短短的两只手臂交握在背后,他正在回答一个旁边人的问话;
"……这不是飞机炸的,是隔河炮轰的,足足放了三百多炮。一炮打中了水塔,你瞧水塔全毁了;一炮照着候车室过来,就将这候车室的顶盖给揭去了。"
说着,一一指给你,并告诉你隔了黄河的东北方,那抹树林后边的高地就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里来过飞机么?"有人问他。
"来过,可是没有下蛋。这里老百姓不怕飞机。说∶'喜虫(麻雀)满天飞,有几个把(局)在人的头上!'大炮却不同,因为领教过了,不过慢慢地习惯了,也就不觉什么了。反正敌人放炮,咱就躲开;敌人不放了。咱就再回来。想到这边来是不容易的,黄河是天险,老百姓是血肉长城。"
"车站被轰的时候伤人没有?"又有人问。
"怎么没伤人!吓,二月十三那天是敌人第三次放炮,老李躲在水塔底下,不是炸得连户首都找不着么?——真惨! 这碑上贴了个耳朵,那树上挂了半截腿。你不知道. 这墙上一块块黑糊糊的地方就都是当初炸飞了的碎肉。
"啊!" 四围听的人摇摇头,沉默着,正替牺牲了的人表示无限的哀悼与感触的时候,站务司事却又换了另一种语调说了另外一些事∶
"哼,什么世道啊!我十五岁吃火车饭,现在五十五,整整四十年了,从没过过这种日子。内战打过多少,却总是前线弟兄们拼,绝不会乱杀乱砍,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谁怕过!现在世面却见大了。"
天黑了,夜幕盖下来,也刮起了凛冽的风。
唉,我们的地方。我们的人啊! 为什么被那些野兽如此的践踏蹂躏? 多少事实激动你,心狠,真足将牙根咬碎!无缘无故就跳了起来的事是常有的。然而那时轰炸罢了,侵占罢了,自家的铁路终还有几条可以往来畅达啊。如今,如今只剩了这陇海路的半段!
现在我踏着的是到火线去的路!
啊,灵宝车站,别了,车厢里摸索着向渑池进展。
已是夜里。车厢里真黑,什么亮都没有,仿佛连听人说话也要摸索着听似的。
刚好,有哪个部队里一位操四川口音的副官或传令兵一类的小伙子正在演说八路军呢,传奇一样,有枝有叶的。
"……我亲眼见过朱师长,脸黑黑的,穿得破布褴衫的。经常连个护兵也不带,就出来和老百姓一块儿晒太阳谈天。——哼,从前还'围剿',好容易,四下里围得紧紧的,水泄不通,以为这回可跑不了啦吧?却不知他老人家早已拄着小拐棍慢步逍遥地走了。从你眼前过,还抬头看了你一眼,你却不知道。"
"人家真行∶说打日本,就打日本,自家人无论多大仇恨,都一笔勾销。"
"人家打仗也算凶,敌人明明知道八路在那里,飞机大炮一齐冲过去,却扑了个空;八路倒是从敌人屁股上打来了,一来就给他个全军覆没。"
"日本人说'八路军神出鬼没';老百姓说'八路军满天飞';你说厉害不厉害!"听见了听的人们的笑声,才知道这位"八路通" 已成了黑暗里半车人倾听的中心。黑暗中希望在每个旅人的心里拾了头,自己的忧郁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车突突地向前冲着,虽然还是夜里,战地却在眼前开了花。血腥的敌人后方,变成了无畏者的乐园。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一日,潞城,故彰(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散文插入了对和平年月的火车站的描写,对下文写灵宝车站的荒凉起补充和衬托作用。
B. 站务司事换了另一种语调说话,说明了他对伤亡已经麻木。从侧面表现出日寇的残暴。
C. 日本人和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不同说法,包含了不同的情感,都体现了八路军战术的有效。
D. 由于演说生动有趣,缓解了旅途中的枯燥沉闷,"八路通"成了半车人倾听的中心。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翻滚的黄河、阴沉的天气、弥漫的黄沙、凛冽的风等环境描写突出了时节和地域特点,同时也渲染了特定气氛。
B. 散文先写车站被日寇轰炸的现实,后写小伙子演说八路军的内容,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C."八路通"演说八路军既有现实基础,也有"艺术加工",塑造了八路军俭朴亲民、英勇善战、维护民族大义的形象。
D.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笔法灵动,饱含深沉的情感,给人以质朴浑厚之感。
8. 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9. 有研究者在研究灵宝县抗战时期的历史时,将本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请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谈谈其原因。(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 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踪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历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 《太平御览》的"天部"列"元气""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天"作专 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天"的解释,而对"太初"" 等未列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我们应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借鉴西方诠释学,以便我们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
(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个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使经典内涵更加丰富,体系也更加完善,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 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 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 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注∶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01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
B. 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采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
C. 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D.《韩非子》以“法”“术”“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
B. 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
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相对完备的哲学体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 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
D. 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
4.《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二"议论的针对性"。(4分)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发灵宝站
吴伯箫
东开的辎重汽车,在函谷关下被阻于弘农河窄窄的木板桥,我们便有了在灵宝车站改乘火车的机会。啊,阔别了八月的火车,睡梦里都是汽笛的鸣声呢,像对亲人一样,热切地想念着。
时候是初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灵宝车站,北面正对着与铁道平行奔流东去的黄河。黄河水翻滚着浑浊的泥浆,愤怒似的发着汹涌汩汩的声音。天气是阴沉的,傍晚时分而看不见夕阳,风不大却遍天弥漫着黄腾腾微细的尘沙,又清冷。
在这种乡僻野站,惯于行旅的人该会记得吧?承平年月风和日丽的时候,一定是;打扫得清清楚楚,在碎砂铺就的站台上,来往踱着穿了青色制服的路警,那么干净利落,迈着匀整的脚步,皮鞋踏地发着踏踏的声音,候车人,哪怕是辞家远别呢,心里也会透上一脉轻松。车站旁边少不了摆几个小摊,吆喊着,竞赛着嗓音的嘹亮,专等那些出门大方和候车感到无聊的顾客。车进不来,三等候车室里无妨"摆龙门",唱二簧;一听电话的铃声响了,鸣呜的叫号吹了,白天打了红绿旗子,夜里提出了红绿灯,人们这才争着买票,扛行李,向站台一哄挤去……
于今,那情形已成了梦境了。一想到"坐火车了",你绝不会相信这段陇海路上的火车是你可以自由乘坐的唯一的火车。这站上荒凉的情形也正是中国各条铁路各个车站一般的情形;票房没有了门,没有了窗子;递票的地方是用破碎的煤油木箱拼凑起来的。候车室没有顶,整个的露着天空。屋角落里过去是安放公共座椅和痰盂的地方吧,现在却堆满了砖块同瓦砾。指示站名的路标,只剩了"车站"两个字歪斜地挂在要倒的柱子上。站台上看不见穿着整齐的路警,也不见戴了黄箍帽的站长那样的人物。没有小摊,没有红帽子行李夫,只零零落落三几个候车人,兵、难民,在焦躁而又忧戚地徘徊着,在小声咕噜地说话。比较嚷得高声些,话也仿佛津津有味的是一位胖胖的站务司事。
站务司事,矮矮的,胖得眼睛挤成一条细缝,说话时脸微微向上仰着,腰挺得很直,短短的两只手臂交握在背后,他正在回答一个旁边人的问话;
"……这不是飞机炸的,是隔河炮轰的,足足放了三百多炮。一炮打中了水塔,你瞧水塔全毁了;一炮照着候车室过来,就将这候车室的顶盖给揭去了。"
说着,一一指给你,并告诉你隔了黄河的东北方,那抹树林后边的高地就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里来过飞机么?"有人问他。
"来过,可是没有下蛋。这里老百姓不怕飞机。说∶'喜虫(麻雀)满天飞,有几个把(局)在人的头上!'大炮却不同,因为领教过了,不过慢慢地习惯了,也就不觉什么了。反正敌人放炮,咱就躲开;敌人不放了。咱就再回来。想到这边来是不容易的,黄河是天险,老百姓是血肉长城。"
"车站被轰的时候伤人没有?"又有人问。
"怎么没伤人!吓,二月十三那天是敌人第三次放炮,老李躲在水塔底下,不是炸得连户首都找不着么?——真惨! 这碑上贴了个耳朵,那树上挂了半截腿。你不知道. 这墙上一块块黑糊糊的地方就都是当初炸飞了的碎肉。
"啊!" 四围听的人摇摇头,沉默着,正替牺牲了的人表示无限的哀悼与感触的时候,站务司事却又换了另一种语调说了另外一些事∶
"哼,什么世道啊!我十五岁吃火车饭,现在五十五,整整四十年了,从没过过这种日子。内战打过多少,却总是前线弟兄们拼,绝不会乱杀乱砍,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谁怕过!现在世面却见大了。"
天黑了,夜幕盖下来,也刮起了凛冽的风。
唉,我们的地方。我们的人啊! 为什么被那些野兽如此的践踏蹂躏? 多少事实激动你,心狠,真足将牙根咬碎!无缘无故就跳了起来的事是常有的。然而那时轰炸罢了,侵占罢了,自家的铁路终还有几条可以往来畅达啊。如今,如今只剩了这陇海路的半段!
现在我踏着的是到火线去的路!
啊,灵宝车站,别了,车厢里摸索着向渑池进展。
已是夜里。车厢里真黑,什么亮都没有,仿佛连听人说话也要摸索着听似的。
刚好,有哪个部队里一位操四川口音的副官或传令兵一类的小伙子正在演说八路军呢,传奇一样,有枝有叶的。
"……我亲眼见过朱师长,脸黑黑的,穿得破布褴衫的。经常连个护兵也不带,就出来和老百姓一块儿晒太阳谈天。——哼,从前还'围剿',好容易,四下里围得紧紧的,水泄不通,以为这回可跑不了啦吧?却不知他老人家早已拄着小拐棍慢步逍遥地走了。从你眼前过,还抬头看了你一眼,你却不知道。"
"人家真行∶说打日本,就打日本,自家人无论多大仇恨,都一笔勾销。"
"人家打仗也算凶,敌人明明知道八路在那里,飞机大炮一齐冲过去,却扑了个空;八路倒是从敌人屁股上打来了,一来就给他个全军覆没。"
"日本人说'八路军神出鬼没';老百姓说'八路军满天飞';你说厉害不厉害!"听见了听的人们的笑声,才知道这位"八路通" 已成了黑暗里半车人倾听的中心。黑暗中希望在每个旅人的心里拾了头,自己的忧郁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车突突地向前冲着,虽然还是夜里,战地却在眼前开了花。血腥的敌人后方,变成了无畏者的乐园。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一日,潞城,故彰(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散文插入了对和平年月的火车站的描写,对下文写灵宝车站的荒凉起补充和衬托作用。
B. 站务司事换了另一种语调说话,说明了他对伤亡已经麻木。从侧面表现出日寇的残暴。
C. 日本人和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不同说法,包含了不同的情感,都体现了八路军战术的有效。
D. 由于演说生动有趣,缓解了旅途中的枯燥沉闷,"八路通"成了半车人倾听的中心。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翻滚的黄河、阴沉的天气、弥漫的黄沙、凛冽的风等环境描写突出了时节和地域特点,同时也渲染了特定气氛。
B. 散文先写车站被日寇轰炸的现实,后写小伙子演说八路军的内容,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C."八路通"演说八路军既有现实基础,也有"艺术加工",塑造了八路军俭朴亲民、英勇善战、维护民族大义的形象。
D.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笔法灵动,饱含深沉的情感,给人以质朴浑厚之感。
8. 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9. 有研究者在研究灵宝县抗战时期的历史时,将本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请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谈谈其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