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韶关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2-07-22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三月,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①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狐偃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子玉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子玉收余兵去。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六月,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节选《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注:①间执:堵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B.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C.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D.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成语“退避三舍”中的“三舍”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B.戊辰,文中为干支纪日。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在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还可以纪月纪时。
C.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感念旧恩。楚国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因为两国都曾有恩于他,对此感到左右为难,可见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B.晋文公信守诺言。文公曾答应楚国,交战时晋退避三舍避让楚国。这次楚国攻打晋国,他坚守约定,没有迎战,先选择了后退。
C.晋文公谦恭有礼。晋文公取胜后,没有将所获完全据为己有,而是敬奉天子。面对天子的封赏,他多次辞谢,最后才行礼接受。
D.晋文公善纳贤言。城濮之战,先轸曾劝晋文公:作战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毋失信。文公十分欣赏他,并及时采纳了他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4分)
(2)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4分)
14.城濮之战,晋文侯获胜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乌 栖 曲 李白
姑苏台①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②奈乐何③!
注:①姑苏台:在吴县姑苏山上,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②高:同“皜”,白、明。
③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栖曲》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歌调名,诗人大胆突破旧题偶句收尾的格式,变偶为奇。这陡然收煞的一句,既引人注意,又收束有力。
B.“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上面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表明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
C.李白的诗歌,大都写得雄奇奔放、直抒胸臆。此诗作者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具体体现了这一特点。
D.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人物自日至暮、自暮至旦的生活过程,而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没有具体描绘渲染。
16.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意思是相同的。
(2)在《阿房宫赋》中,秦人把六国的珍宝物资全部运送到阿房宫,享用时则“ , ”,还丢得到处都是,一点也不爱惜。
(3)荆轲刺秦王的悲壮之举,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并频繁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 ,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由此,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 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 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 ,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由此看来,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蜂拥而至 真知灼见
B. 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鱼贯而来 远见卓识
C. 化零为整 意味深长 鱼贯而来 真知灼见
D.化整为零 语重心长 蜂拥而至 远见卓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B. 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C. 在信息浪潮中以思考的力量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提升情怀与气质。
D. 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20.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有稳重大方、八面玲珑的( ),冰雪聪明、敏感多疑的( ),也有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 ),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的( )等。许多人会问:“十二金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可作者没有“嘲笑”或“不喜欢”,只有“悲悯”与“包容”。他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 ① ,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的不同处境。即便是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 ② 。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由此,我们或许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不再随便说: ③ 。
21.依次对应文中括号处的人物,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迎春
B.王熙凤 林黛玉 贾迎春 薛宝钗
C.薛宝钗 林黛玉 王熙凤 贾迎春
D.贾迎春 王熙凤 林黛玉 薛宝钗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海疫情,谣言四起,是非难明;俄乌战争,众说纷纭,真伪莫辨……各类信息充斥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网络媒体。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普罗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各种信息与评论,但这些信息与评论未必都可信,需要我们认真辨识。
新教材要求高中生必须提高媒介素养,语文课堂将开展以“辨识媒介信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