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9-26
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同体。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
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科学绝对的特殊性,其文化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内在的规律,对于普通公众的影响和作用力远没有其他现代文化显在。科学家精神被公众接受的过程需要依靠各类传播活动实现,只有依靠传播才能让静态的、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流动起来,产生实际的效用。
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
(摘编自刘萱、张旸《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
材料二: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面对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各国科学家都期盼着能尽早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时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从提出想法到项目落成的23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
设计建造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工作者多少年的梦想。凭借当时新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十分艰难的。但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敢想敢做,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2.16米口径望远镜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特别是超新星光谱的观测使它声名大振。
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质量,中国天文学家在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拍摄光谱的光学望远镜。2008年建成,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名字为其命名。郭守敬望远镜至今仍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
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新中国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首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有人问:“‘天文馆’怎么译成英语呢?”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促成了2.16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
(摘编自齐千里《中国天眼:巡天遥看一千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
B. 秉持科技向善是中国科技界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的基本立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
C.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D. 中国天文工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中都取得显著的成效,有的成效至今仍领先世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精神只有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其传播才能做到以底线为原则,以榜样为引领。
B. 由于几代天文科技工作者艰辛奋斗的积蓄,以及代际的传承和内部交流的扬弃,我国天文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
C. 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那么中国科学家就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
D. 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仁东带领科研团队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创新精神和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担当。
B. 天文工作者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
C. 陈遵妫极力主张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D. 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内容安排顺序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5. 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故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训练课
王祥夫
下了一场雪,到处湿漉漉的。
老大卫认为事不宜迟,不能再等了,鲍宇的爷爷一去世,老大卫就认为这件事已经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老大卫那天在电话里对女儿也就是鲍宇的妈妈说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外孙变成一个只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老大卫认为自己必须要把外孙鲍宇教成一个可以在荒野里活下去的人,“以后的世界还说不定是什么样呢,他必须马上学会生火做饭,必须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敢一下子脱光衣服跳到雪地里去的小伙子,不能再等了,在他去意大利之前。”
他急匆匆赶来了,在鲍宇去意大利之前他要把鲍宇接到老地方去教他一些事情。老大卫喜欢把那个地方叫做“老地方”,其实那只不过是一处红砖砌的老房子。那老房子,还是老大卫父亲留下的,老房子特别好玩的地方是有个地下室,那个年代,人们特别喜欢在自己家里挖地下室,好像不挖就吃了亏似的,地下室的好处就在于到了冬天可以把用来过冬的东西储存在里边,圆白菜啊,土豆啊,胡萝卜啊。
老大卫的名字叫黄大卫,但人们一直都在叫他老大卫。
老大卫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因为那天晚上,也就是不久之前,老大卫和朋友喝了酒,结果晚上就犯了病。是心绞痛,后半夜两点的时候他被疼醒了。
鲍宇十七了,鲍宇长得跟他父亲一点都不像,也不像他的母亲。
天真是要下雪了,老大卫和鲍宇到了老地方。
老大卫把车开进了院子里。鲍宇此刻已经进了屋,屋里还很干净,就像是刚刚有人住过一样。屋子里很冷,但实际上真正的冬天还没有来。
鲍宇说:“怎么没有暖气?冷死了。”
老大卫说:“有炉子,炉子可比暖气好多了,你要学会生炉子。”
“床单不脏,枕巾也不脏,真好。”鲍宇说。
“上个星期我来过。”老大卫说,“来给后边窗子安玻璃。”
老大卫从门后拎出把斧子,“你明天就用这把斧子劈柴。”老大卫放下斧子,又坐下来。他想给鲍宇讲讲钓鱼的事,十多岁开始,老大卫就在旁边的湖里钓鱼,那时候鱼很多。鲍宇已经知道了这个地方以前是农科所,也已经知道了老大卫的父亲,自己的外曾祖父是农科所的技术员,但鲍宇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手机上。一进屋他就又开始看手机。
“明天早上起来你先劈柴生炉子。”老大卫说这是鲍宇的第一课。
“可真够冷的。”鲍宇说,“我会劈的。”
“晚上可能要下雪了,下过雪天气才会冷。”老大卫说。
鲍宇的头发立着,嘴唇有点发紫。
“够冷的。”鲍宇又说,打了个哆嗦。
“晚上你和我躺一起就不冷了。”老大卫说。
“不。”鲍宇说。
“为什么?小时候我老搂着你睡。”老大卫说。
“我大了。”鲍宇说。
“那就两个被子你睡你的我睡我的。”老大卫说。
老大卫出去了,他想出去看一下:
“下雪了,好大的雪。”老大卫在外边大声说。
从外边进来,跺跺脚,老大卫又拍拍自己身上的雪,他觉得自己还想跟鲍宇说些什么。
老大卫对鲍宇说:“你不要再看手机好不好。”
“好家伙,看这双鞋。”鲍宇看着他的手机。
“你怎么总是看鞋?”老大卫说外边雪下大了,明天也许会打不开门了,到时候要从窗子里跳出去,“脱光,跳出去。”
“脱光跳出去?”鲍宇抬起脸,“太夸张了吧?跳到哪里去?”
“跳到雪里去。”老大卫说,“我们小时候都这样,一下雪就这样,我父亲会让我们把衣服脱掉,会像赶鸭子一样把我们从屋里赶出去。你明天也要这样,洗个雪澡,一冬天就不会感冒了,你必须来这么几回你才会变成一个男子汉,你必须脱光衣服让自己直接跳到雪里去。”
“我会的。”鲍宇说,“不过也许我受不了。”
“我其实早就该教你这些了,现在也许都有点儿晚了。”老大卫说。
“我该铺被子了。”鲍宇说咱们钻进被子里说话。
“什么说话,你就看你的手机吧。”老大卫说。
鲍宇三下两下把被子铺好了,一张被子是被头朝墙被脚朝外,一张被子横着铺在另一张被子的脚下。“这样可以了吧?”鲍宇说,“我横着睡在你脚下你的脚就不冷了,脚不冷你身上就都不冷了,你老了。”
两个人都静了下来,外边是雪的声音,下雪是有声音的,“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是这个声音,只要静下来,这声音就像是从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这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鲍宇的父亲和母亲还有鲍宇哥哥赶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雪下的实在是太大了,高速公路都封了,没办法鲍宇的父亲只好从另外一条路往这赶。他们从来都没这么急,就像这场雪,多少年了,从来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鲍宇把电话打过来,电话里,鲍宇像是被吓坏了。鲍宇早早就起来了,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把柴给劈了,然后生炉子,生炉子用学吗?鲍宇一边生炉子一边还在心里说。但还真让鲍宇碰上了,那个炉子就是点不着。
鲍宇没了办法,他又轻手轻脚回到卧室,他不想惊动老大卫。鲍宇继续看他的鞋子,继续玩儿他的手机。看着看着,鲍宇又困了,又快睡着了。但是,是什么,好像是什么猛地推了一把鲍宇,一下子又把鲍宇推醒了。鲍宇毕竟不小了,他觉出不对头了,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但一切都晚了。老大卫在床上静静地躺着,他那样子真像是睡着了,但要是仔细看能看到老大卫的下嘴唇有那么一点往下耷拉,就一点点……
院子里终于有了动静,鲍宇的父母亲和鲍宇的哥哥出现了;还有别的什么人。
鲍宇本来已经穿好了衣服,此刻他却突然跳起来开始脱衣服,上衣,脱了。裤子,脱了。内衣,脱了。身上只剩下一条小裤衩了。鲍宇光着脚,朝屋外跑去。屋外是纷纷的雪,这时天上、地上都是雪,是没膝的雪。
鲍宇喊着:“老大卫,老大卫……”
鲍宇朝屋外跑去,鲍宇跳到了雪里,整个人跳到了雪里,鲍宇又跑回来,浑身沾满了雪。
鲍宇再次喊着:“老大卫,老大卫……”
鲍宇的脸上都是泪,再次朝屋外冲出去。
天上是纷纷的雪,纷纷的雪,纷纷的雪……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多次写老大卫“不能再等了”的心理活动,既表现老大卫对外孙的爱护之情,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鲍宇到了“老地方”后,首先关注是暖气、床单、枕巾等生活设施,这说明鲍宇是一个比较重视物质条件的孩子。
C. 小说插入对老大卫小时候生活情景的描写,既为小说增添真切的故事背景,也隐含作者对乡村传统文化没落的焦虑。
D.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与叙事时的简洁不同,小说描写时有意饶舌,通过相同语句的反复使用来表达情绪、抒发情感。
7. 关于文中鲍宇劈柴生炉子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鲍宇“早早就起来”,“轻手轻脚”地劈柴,表现了鲍宇听话懂事的一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B. 小说写鲍宇不会生炉子,展现了年轻一代生活能力低下的现实,说明老大卫的“训练课”很必要。
C. 小说没写鲍宇劈柴生炉子时老大卫的反应,这一处理暗示老大卫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
D. 文中先写鲍宇打电话报信,再写他劈柴生炉子的过程,这种叙述手法更能突显鲍宇对姥爷的感情。
8. 小说中老大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他对鲍宇的“训练课”简要分析。
9. “雪”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同体。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
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科学绝对的特殊性,其文化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内在的规律,对于普通公众的影响和作用力远没有其他现代文化显在。科学家精神被公众接受的过程需要依靠各类传播活动实现,只有依靠传播才能让静态的、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流动起来,产生实际的效用。
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
(摘编自刘萱、张旸《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
材料二: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面对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各国科学家都期盼着能尽早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时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从提出想法到项目落成的23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
设计建造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工作者多少年的梦想。凭借当时新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十分艰难的。但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敢想敢做,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2.16米口径望远镜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特别是超新星光谱的观测使它声名大振。
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质量,中国天文学家在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拍摄光谱的光学望远镜。2008年建成,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名字为其命名。郭守敬望远镜至今仍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
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新中国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首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有人问:“‘天文馆’怎么译成英语呢?”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促成了2.16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
(摘编自齐千里《中国天眼:巡天遥看一千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
B. 秉持科技向善是中国科技界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的基本立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
C.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D. 中国天文工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中都取得显著的成效,有的成效至今仍领先世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精神只有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其传播才能做到以底线为原则,以榜样为引领。
B. 由于几代天文科技工作者艰辛奋斗的积蓄,以及代际的传承和内部交流的扬弃,我国天文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
C. 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那么中国科学家就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
D. 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仁东带领科研团队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创新精神和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担当。
B. 天文工作者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
C. 陈遵妫极力主张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D. 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内容安排顺序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5. 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故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训练课
王祥夫
下了一场雪,到处湿漉漉的。
老大卫认为事不宜迟,不能再等了,鲍宇的爷爷一去世,老大卫就认为这件事已经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老大卫那天在电话里对女儿也就是鲍宇的妈妈说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外孙变成一个只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老大卫认为自己必须要把外孙鲍宇教成一个可以在荒野里活下去的人,“以后的世界还说不定是什么样呢,他必须马上学会生火做饭,必须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敢一下子脱光衣服跳到雪地里去的小伙子,不能再等了,在他去意大利之前。”
他急匆匆赶来了,在鲍宇去意大利之前他要把鲍宇接到老地方去教他一些事情。老大卫喜欢把那个地方叫做“老地方”,其实那只不过是一处红砖砌的老房子。那老房子,还是老大卫父亲留下的,老房子特别好玩的地方是有个地下室,那个年代,人们特别喜欢在自己家里挖地下室,好像不挖就吃了亏似的,地下室的好处就在于到了冬天可以把用来过冬的东西储存在里边,圆白菜啊,土豆啊,胡萝卜啊。
老大卫的名字叫黄大卫,但人们一直都在叫他老大卫。
老大卫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因为那天晚上,也就是不久之前,老大卫和朋友喝了酒,结果晚上就犯了病。是心绞痛,后半夜两点的时候他被疼醒了。
鲍宇十七了,鲍宇长得跟他父亲一点都不像,也不像他的母亲。
天真是要下雪了,老大卫和鲍宇到了老地方。
老大卫把车开进了院子里。鲍宇此刻已经进了屋,屋里还很干净,就像是刚刚有人住过一样。屋子里很冷,但实际上真正的冬天还没有来。
鲍宇说:“怎么没有暖气?冷死了。”
老大卫说:“有炉子,炉子可比暖气好多了,你要学会生炉子。”
“床单不脏,枕巾也不脏,真好。”鲍宇说。
“上个星期我来过。”老大卫说,“来给后边窗子安玻璃。”
老大卫从门后拎出把斧子,“你明天就用这把斧子劈柴。”老大卫放下斧子,又坐下来。他想给鲍宇讲讲钓鱼的事,十多岁开始,老大卫就在旁边的湖里钓鱼,那时候鱼很多。鲍宇已经知道了这个地方以前是农科所,也已经知道了老大卫的父亲,自己的外曾祖父是农科所的技术员,但鲍宇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手机上。一进屋他就又开始看手机。
“明天早上起来你先劈柴生炉子。”老大卫说这是鲍宇的第一课。
“可真够冷的。”鲍宇说,“我会劈的。”
“晚上可能要下雪了,下过雪天气才会冷。”老大卫说。
鲍宇的头发立着,嘴唇有点发紫。
“够冷的。”鲍宇又说,打了个哆嗦。
“晚上你和我躺一起就不冷了。”老大卫说。
“不。”鲍宇说。
“为什么?小时候我老搂着你睡。”老大卫说。
“我大了。”鲍宇说。
“那就两个被子你睡你的我睡我的。”老大卫说。
老大卫出去了,他想出去看一下:
“下雪了,好大的雪。”老大卫在外边大声说。
从外边进来,跺跺脚,老大卫又拍拍自己身上的雪,他觉得自己还想跟鲍宇说些什么。
老大卫对鲍宇说:“你不要再看手机好不好。”
“好家伙,看这双鞋。”鲍宇看着他的手机。
“你怎么总是看鞋?”老大卫说外边雪下大了,明天也许会打不开门了,到时候要从窗子里跳出去,“脱光,跳出去。”
“脱光跳出去?”鲍宇抬起脸,“太夸张了吧?跳到哪里去?”
“跳到雪里去。”老大卫说,“我们小时候都这样,一下雪就这样,我父亲会让我们把衣服脱掉,会像赶鸭子一样把我们从屋里赶出去。你明天也要这样,洗个雪澡,一冬天就不会感冒了,你必须来这么几回你才会变成一个男子汉,你必须脱光衣服让自己直接跳到雪里去。”
“我会的。”鲍宇说,“不过也许我受不了。”
“我其实早就该教你这些了,现在也许都有点儿晚了。”老大卫说。
“我该铺被子了。”鲍宇说咱们钻进被子里说话。
“什么说话,你就看你的手机吧。”老大卫说。
鲍宇三下两下把被子铺好了,一张被子是被头朝墙被脚朝外,一张被子横着铺在另一张被子的脚下。“这样可以了吧?”鲍宇说,“我横着睡在你脚下你的脚就不冷了,脚不冷你身上就都不冷了,你老了。”
两个人都静了下来,外边是雪的声音,下雪是有声音的,“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是这个声音,只要静下来,这声音就像是从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这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鲍宇的父亲和母亲还有鲍宇哥哥赶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雪下的实在是太大了,高速公路都封了,没办法鲍宇的父亲只好从另外一条路往这赶。他们从来都没这么急,就像这场雪,多少年了,从来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鲍宇把电话打过来,电话里,鲍宇像是被吓坏了。鲍宇早早就起来了,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把柴给劈了,然后生炉子,生炉子用学吗?鲍宇一边生炉子一边还在心里说。但还真让鲍宇碰上了,那个炉子就是点不着。
鲍宇没了办法,他又轻手轻脚回到卧室,他不想惊动老大卫。鲍宇继续看他的鞋子,继续玩儿他的手机。看着看着,鲍宇又困了,又快睡着了。但是,是什么,好像是什么猛地推了一把鲍宇,一下子又把鲍宇推醒了。鲍宇毕竟不小了,他觉出不对头了,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但一切都晚了。老大卫在床上静静地躺着,他那样子真像是睡着了,但要是仔细看能看到老大卫的下嘴唇有那么一点往下耷拉,就一点点……
院子里终于有了动静,鲍宇的父母亲和鲍宇的哥哥出现了;还有别的什么人。
鲍宇本来已经穿好了衣服,此刻他却突然跳起来开始脱衣服,上衣,脱了。裤子,脱了。内衣,脱了。身上只剩下一条小裤衩了。鲍宇光着脚,朝屋外跑去。屋外是纷纷的雪,这时天上、地上都是雪,是没膝的雪。
鲍宇喊着:“老大卫,老大卫……”
鲍宇朝屋外跑去,鲍宇跳到了雪里,整个人跳到了雪里,鲍宇又跑回来,浑身沾满了雪。
鲍宇再次喊着:“老大卫,老大卫……”
鲍宇的脸上都是泪,再次朝屋外冲出去。
天上是纷纷的雪,纷纷的雪,纷纷的雪……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多次写老大卫“不能再等了”的心理活动,既表现老大卫对外孙的爱护之情,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鲍宇到了“老地方”后,首先关注是暖气、床单、枕巾等生活设施,这说明鲍宇是一个比较重视物质条件的孩子。
C. 小说插入对老大卫小时候生活情景的描写,既为小说增添真切的故事背景,也隐含作者对乡村传统文化没落的焦虑。
D.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与叙事时的简洁不同,小说描写时有意饶舌,通过相同语句的反复使用来表达情绪、抒发情感。
7. 关于文中鲍宇劈柴生炉子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鲍宇“早早就起来”,“轻手轻脚”地劈柴,表现了鲍宇听话懂事的一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B. 小说写鲍宇不会生炉子,展现了年轻一代生活能力低下的现实,说明老大卫的“训练课”很必要。
C. 小说没写鲍宇劈柴生炉子时老大卫的反应,这一处理暗示老大卫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
D. 文中先写鲍宇打电话报信,再写他劈柴生炉子的过程,这种叙述手法更能突显鲍宇对姥爷的感情。
8. 小说中老大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他对鲍宇的“训练课”简要分析。
9. “雪”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