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1-16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论语·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吕氏春秋·知化》云:“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秦朝文字规范统一的措施对共同语的确立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扬雄《方言》中的“通语”即是可通行于四方的共同语,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篇》)。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颜之推主张“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也就是以帝王都邑语音作为规范语言的基础语音,他反复校量,最后取南方金陵语音和北方洛下语音两相折中,作为南北通用的标准语音。“这种主张,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的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比较重要的如《切韵》《唐韵》《广韵》等。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国家的主导性或基础性方言由中原地区向北偏移。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称为“官话”。
纵现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语言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何种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一般都城所在地方言就成了全国通用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王朝的都城基本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平原——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政治上的优势决定这些地方的方言先后成为全国性的通用语,通用度非常广,其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老都城所在地,而是广泛存在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广大地区,最终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浙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表明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全国通用交际工具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
B.用“雅言”解读经典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
C.秦朝统一天下后,李斯倡导对全国通用文字进行规范统一,这一措施促进了共同语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强盛。
D.隋唐以后,通用语的确立以颜之推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历代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社会动荡不安,人口出现大规模迁徙,常常会导致各种语言相互融合的情况。
B.凭借政治方面的优势,古代王朝都城的语言一般更容易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
C.正确使用各种现代观测方法帮助我们了解、认识语言生活,就能够做好语言规范。
D.改换视角,综合理解语言规范,可以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使语言规范研究跨越发展。
3.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
B.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C.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章学诚《文史通义》)
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4.两则材料都对语言规范进行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
【答案】
1.C2.C 3.A
4.材料一侧重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并交代原因;
材料二侧重论述语言规范的内涵和功能,指出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5.①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变项,是语言丰富发展的具体表现,受语言规范约束;
②语言规范反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科学指导语言生活,对网络语言做出匡正和选择,使语言有序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根据原文“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雅言”的出现并非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研究核心内容的具体表现,二者没有逻辑联系;
B.《论语》中的句子是用来证明“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而非用来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
D.颜之推的观点是隋唐统一中国后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是在隋唐至宋期间发生的,选项扩大了范围。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就能”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根据“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可知,文中“雅言”是指国家通用语言。
A.“雅言”指国家通用语;B. “雅言”指清雅的语言;C. “雅言”指清雅的语言;D. “雅言”指正确的言论。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1)材料一侧重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并交代原因:
材料一开门见山提出“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然后根据“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可知,材料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论述我国古代通用语形成与变革的历程;
根据材料一“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可知,材料一还交代了通用语形成和变革的原因。
(2)材料二侧重论述语言规范的内涵和功能,指出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根据“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可知,语言规范的功能,即匡谬正俗;
根据“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可知,语言规范的功能,即: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为语言生活服务;
根据“‘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可知,语言规范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可知,语言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变项,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网络热词的诞生都是语言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变项,是要受到语言规范约束和整合的。
根据材料二“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可知,语言规范反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科学指导语言生活。当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可以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所以当网络语言出现时,语言规范可以对网络语言做出匡正和选择,使语言有序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卑微的勇士
秦俊洲
江风里的船头,站立着两个人。
一个人高大、伟岸;一个人瘦小、猥琐。他们想着各自的心事,迎风远眺。
高者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自从父王被刺杀身亡,复仇的火焰一直在心里升腾。眼下他带领着大军,要讨伐那个王位坐得不怎么磊落的公子光阖闾。
矮者名叫要离,渔人出身。他现在的身份,是庆忌的随从亲信。他的右臂只剩空空的衣袖,随风呼啦啦飘荡。
庆忌踏着要离的身体,昂首走上船头的高台。要离的目光随庆忌的身影延长,投向远处的要家墩。那是他的家乡,他打鱼晒网的地方。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现在应该在那片海风里网鱼。
伍子胥这人太会忽悠了,明明是自己父兄被杀,心怀私仇,却硬是拍着胸脯到处说,我们要推翻旧世界,打出一个新世界。正好,阖闾有篡权夺位的野心,两人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要离的参与却单纯得多。
当年,伍子胥使出诡计,派专诸用鱼腹之剑刺死吴王潦,把阖闾扶上王座。伍子胥也享受到该有的荣华富贵。靠这种手段上来,阖闾的心不踏实啊。他知道,在吴卫边境,一个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这个人正是庆忌,吴王僚的公子。
伍子胥进一步挑唆,何不除去此患?
阖闾却有些犹豫。你们不知道啊,庆忌这个人,他奔跑能逮着麇鹿,跳起来能抓住正飞的小鸟,面对万箭齐射,他都能一一挡住,谁能杀了他们?
伍子胥说,臣荐一人,必能。
要离被带来了。阖闾一见,很是失望。
此人身高也就一米六不到吧,相貌丑陋,瘦了吧唧,别说让他去对付庆忌,一阵风刮来,他就有点站不稳。
伍子胥看出阖闾的心思,说,大王,别看他表面弱不禁风,貌不惊人,却有过人的本领,椒丘祈就死在他的手里。
说起椒丘祈,那是无人不晓的牛人啊。椒勇士和水神大战三天三夜,以瞎一只眼的代价战胜了水神。这样一位勇士却让要离三言两语给活活气死了。
阖闾来了兴趣,问要离,你真能杀了庆忌?
要离虔诚地匍匐在地上,像被谁扔下的一件破烂衣服。他说,小人能一试。
不久,吴国发生一件爆炸性新闻,渔夫要离刺杀大王,犯下死罪,被砍下一只手臂后跑掉。大王因此迁怒于他的妻儿,一把火将他的妻儿在大街上点燃焚烧了。
拖着一只胳膊的要离,投靠了庆忌。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庆忌接受了他。要离成了庆忌亦步亦趋的随从亲信。
一只河豚跃出水面,摇摆一下腰身,又扎进水里。要离谄媚道,大王,江鱼出水,好兆啊。
庆忌没动声色。他对战胜对手充满自信。一连几场胜仗,让他看到夺回王位的曙光。也许不到一年半载,那个金色的王座,就会回到自己的屁股底下。
一股斜风吹来,岸边的衰草滚了几个波浪。船头的要离就像一缕衰草,也差点扑倒下去。
谁都想不到,就在他要倒下去的当儿,这个卑微的侍者却飞了起来,从腰间拔出短矛,借助风力刺穿了庆忌厚实的胸膛。
船上一阵大乱。
庆忌无愧于勇士名号,在他被刺的瞬间,猿臂一伸,便把矮小的要离抓在手中,倒提足踝浸入大江。
要离已是狼狈不堪。但是,这小子并无惧色,而是一阵阵狂笑。
众兵士一拥而上,吴钩锋刃早已架在要离的脖颈,只等庆忌一声口令,或是一个暗示,要离的脑袋就会滚落江中。不要杀他。庆忌竟然阻拦。放他去吧,让他求名得名。不管怎样,要离今日敢刺杀于……总是一条汉子,……死一条好汉已经够了。
庆忌说罢,双手握住矛柄,用力向外一拔,一股红色液体喷射而出。他随手一甩,短矛稳稳地扎在船桅上。
谁也没料到,要离一个翻身,将仅剩的左臂朝船桅上抖动的短矛狠狠一劈,手臂应声而断。他大笑一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断我手臂,杀我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说罢,猛地一甩头,脖颈划过插在船桅上的短矛锋刃,立时气绝。
他只想要个勇士的名儿。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庆忌憧憬未来,对夺回王位充满自信;要离回忆过去,为卷入权力之争而心存悔意。
B.伍子胥曾向阖闾举荐要离,但要离其貌不扬,弱不禁风,阖闾起初并不想信他能刺杀庆忌。
C.庆忌无视要离的媚态,但对眼前其貌不扬肢体残缺的侍者心存不屑,以至于最终命丧他手饮恨而终。
D.庆忌能杀而未杀,他阻拦士兵,放要离归去,成全要离的名声,敬他是一条汉子,对他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插叙了阖闾庆忌王位之争、要离卷入政治漩涡的情节,这样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B.要离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丰富:他留恋平静生活,对子胥、阖闾颇有微词。这与下文他不辱使命刺杀庆忌在情节上构成抑扬。
C.文章善于从侧面来表现人物特征。阖闾的犹豫侧面展现庆忌的骁勇彪悍,椒丘祈被气死则从侧面写出要离的本领过人。
D.要离行刺之后,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光风霁月的一代英雄庆忌陨命过程,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8.要离刺杀庆忌后,文中两次写到要离的“笑”,分别表现了要离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为荆轲等五位刺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为刺客,要离却不在其列。在结合文章探究标题“卑微的勇士”的丰富意蕴的基础上,对比荆轲,谈谈你认为要离未入选《史记》的原因。(6分)
【答案】
6.C7.B
8.①第一次为“狂笑”暗含了要离刺杀庆忌后的轻松和解脱;
②第二次“仰天长笑”暗含要离为自己置仁义不顾杀庆忌后无颜苟活的悲怆。
9.①意蕴:要离出身卑微,虽是无畏生死的勇士,但是,他在庆忌生命写就的宽容面前是卑微的。他的无畏生死,不敌庆忌的骁勇仁恕。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残杀中勇士们沦为牺牲品的悲悯情怀。
②原因:荆轲刺秦,为家国大义,士为知己者者死。要离为的是个人勇士之名,且置仁义不顾,残害妻儿性命,刺杀信任器重自己的庆忌。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庆忌……对眼前其貌不扬肢体残缺的侍者心存不屑,以至于最终命丧他手饮恨而终”错误。原因分析错误,庆忌的死是因为他过分信任要离,并非“心存不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B.“与下文他不辱使命刺杀庆忌在情节上构成抑扬”错误。不是构成抑扬,而是与下文构成对比。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由“要离已是狼狈不堪。但是,这小子并无惧色,而是一阵阵狂笑”可知,要离身负刺杀庆忌的重任,此时已经成功刺杀庆忌,故第一次“狂笑”暗含了要离刺杀庆忌后的轻松和解脱。
由“他大笑一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断我手臂,杀我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可知,为了刺杀庆忌,要离置仁义不顾,第二次“仰天长笑”暗含杀庆忌后无颜苟活的悲怆。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由“矮者名叫要离,渔人出身”“要离虔诚地匍匐在地上,像被谁扔下的一件破烂衣服”可知,说要离“卑微”是因为他出身卑微;由“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可知,要离虽然无畏生死,但是,他在庆忌生命写就的宽容面前是卑微的,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残杀中勇士们沦为牺牲品的悲悯情怀。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为荆轲等五位刺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有原因的:荆轲刺秦,为家国大义,士为知己者者死。而文中的要离“他只想要个勇士的名儿”,请吴王断其手臂,杀其妻儿,焚尸扬灰……可以说为了个人的名头置仁义不顾,残害妻儿性命,刺杀信任器重自己的庆忌。故要离虽为刺客,却不在《史记·刺客列传》其列。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