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22-2023学年期末线上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01-19
参考答案
1.【C】“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并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条件,因此“只要……就……”表述绝对。
2.【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对重走长征路的意义理解不当,文中并无重走长征路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的意思。
3.【B】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的时代意义。B项强调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并未提及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4.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开头先提出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4分)
5.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③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④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6.A
7.B
8.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4分,对1条1分,2条2分,3条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6分,每条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B 11. A 12. C
13.(1)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 (2)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采分点1,以:因为;亡:失去;法:效法。采分点2:采分点:岂、抑、本、迹)
14. 一是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二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失信于天下;三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译文为“汉十二年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
根据译文可知“将击之”的主语是“上”,所以“上自将击之”不能断开,排除A;
“之”是代词,代指黥布,“上自将击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后面应断开,排除C;
“乃拊循勉力百姓”主语是“相国”,谓语动词是“拊循勉力”,“百姓”是其宾语,若在“百姓”前断开,则该句却宾语,故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以布衣称做官后归隐的人”错,古代可以用布衣指称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以欺君罔上、不为皇帝分过的罪名”错,原文第一段中刘邦只是认为萧何“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而没有明确这就是“欺君罔上”的罪行,且“不为君分过”也不是刘邦给萧何所明确界定的罪行,只是他例举前人的做法而已。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失信于天下;“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是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关押和释放也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
【点睛】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担任沛县的主吏禄。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利用职务权力保护他。刘邦以吏员的身分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被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相处。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才非常高兴。高祖打败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了百姓数量极多的田地房屋。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然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长安一带地域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高祖大怒说:“相国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竟然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弥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财而且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多年抗击楚军,陈稀、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当时相国留守关中,他只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祖听后不太高兴。当天,高祖派遣使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高祖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我故意把相国拘禁,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去世后,萧何侍奉惠帝。萧何生了重病,皇上亲自前去探望他,趁机询问他说:“您百岁后,谁可以替代您呢?”萧何回答说:“懂得臣子的,没有谁比得上我主。”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拜说:“皇上得到他,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是文终侯。
15. B 16. 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错,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结合小注“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可知,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贫病不堪的诗人,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能够充分表现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17.(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第1小题写为“只相似”也可得分)
18.A【解析】“振动”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有其规律和周期。“震动”才能表示重大的消息使人心不平静的意思。“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指丑态毕露,不能作补语。“扛鼎之作”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压轴之作”是指虽然后出场、但是最有分量的作品。“光怪陆离”可形容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而“斑驳陆离”则没有此意,只指色彩多样、斑斓绚丽。
19.D
20.A(B沐:洗头C存:思念D无:无论,)
21.B(A:宾前B:被动/状后C:被动D:定后 )
22.C(“书”为“志”)
23.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③句,“切断疫情传播过程”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④句,“只要……就……”改为“只有……才……”。⑤句“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⑦句,“无时无刻都在敲响着警钟”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敲响着警钟”。
24. 例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阿姨:
您好!身体好些了吗?我知道现在的您很担心您孩子的安全,无论是校领导、家长还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都和您有相同的顾虑。阿姨,但身为骑行队伍中的一员,我想说:“先行自在凌绝顶,何畏浮云遮望眼!”
我知道,您的担心并非空穴来潮,一位老师要带学生们骑行近2000公里,在国内都极为少见,也有众多质疑反对声。但是我想请您相信我们的老师,他有高超的学科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骑行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首先,骑行本身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跨越如此大的距离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对我们学生而言更是一项极大的身心磨炼。它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磨炼我们的意志,也能使我们收获人生路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此一举多得的事又怎么会是错的呢?诚然,骑行本身有一定风险,按传统观念,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并不明智,可是除去心理因素,无论是对锻炼身心还是增加经历都是极其有益的。在美国,高中毕业生独自骑行至大学早已屡见不鲜,您没有必要为此烦恼。
其次,这件事一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现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骑行近2000公里,看遍祖国大好风光,弘扬当今的青年形象,又何尝不是对社会的贡献呢?
再者,教育也应注重实践,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您能支持我们这次出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且珍贵的机会,我们也会实时向您汇报我们的行程,我们的骑行路线您也会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希望您能理解,您不必担心,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您也不必烦心。相信假以时日,我们骑行归来会让您看到满意的答卷。
也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老师,先行者,身在凌绝顶,目光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同时也希望您可以适当和其他家长沟通,我代表全体同学希望您和其他家长支持我们。
阿姨,您不要担心,祝您早日康复。
X班委会
X年X月X日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以班级成员的身份给一位因担心同学而住院的同学家长写信表慰问并打消家长的某些顾虑,文体注意书信的格式。对象是这位学生家长,由材料可知是该同学的母亲,内容应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理解,并告诉家长骑行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如:骑行的收获,大家的互助,吃住行安全等,让家长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希望家长支持和放心等。
立意:
1.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2.正确认识“教育”。
3.青春需要无畏前行。
1.【C】“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并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条件,因此“只要……就……”表述绝对。
2.【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对重走长征路的意义理解不当,文中并无重走长征路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的意思。
3.【B】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的时代意义。B项强调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并未提及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4.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开头先提出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4分)
5.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③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④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6.A
7.B
8.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4分,对1条1分,2条2分,3条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6分,每条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B 11. A 12. C
13.(1)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 (2)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采分点1,以:因为;亡:失去;法:效法。采分点2:采分点:岂、抑、本、迹)
14. 一是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二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失信于天下;三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译文为“汉十二年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
根据译文可知“将击之”的主语是“上”,所以“上自将击之”不能断开,排除A;
“之”是代词,代指黥布,“上自将击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后面应断开,排除C;
“乃拊循勉力百姓”主语是“相国”,谓语动词是“拊循勉力”,“百姓”是其宾语,若在“百姓”前断开,则该句却宾语,故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以布衣称做官后归隐的人”错,古代可以用布衣指称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以欺君罔上、不为皇帝分过的罪名”错,原文第一段中刘邦只是认为萧何“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而没有明确这就是“欺君罔上”的罪行,且“不为君分过”也不是刘邦给萧何所明确界定的罪行,只是他例举前人的做法而已。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失信于天下;“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是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关押和释放也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
【点睛】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担任沛县的主吏禄。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利用职务权力保护他。刘邦以吏员的身分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被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相处。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才非常高兴。高祖打败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了百姓数量极多的田地房屋。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然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长安一带地域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高祖大怒说:“相国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竟然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弥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财而且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多年抗击楚军,陈稀、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当时相国留守关中,他只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祖听后不太高兴。当天,高祖派遣使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高祖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我故意把相国拘禁,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去世后,萧何侍奉惠帝。萧何生了重病,皇上亲自前去探望他,趁机询问他说:“您百岁后,谁可以替代您呢?”萧何回答说:“懂得臣子的,没有谁比得上我主。”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拜说:“皇上得到他,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是文终侯。
15. B 16. 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错,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结合小注“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可知,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贫病不堪的诗人,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能够充分表现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17.(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第1小题写为“只相似”也可得分)
18.A【解析】“振动”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有其规律和周期。“震动”才能表示重大的消息使人心不平静的意思。“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指丑态毕露,不能作补语。“扛鼎之作”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压轴之作”是指虽然后出场、但是最有分量的作品。“光怪陆离”可形容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而“斑驳陆离”则没有此意,只指色彩多样、斑斓绚丽。
19.D
20.A(B沐:洗头C存:思念D无:无论,)
21.B(A:宾前B:被动/状后C:被动D:定后 )
22.C(“书”为“志”)
23.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③句,“切断疫情传播过程”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④句,“只要……就……”改为“只有……才……”。⑤句“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⑦句,“无时无刻都在敲响着警钟”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敲响着警钟”。
24. 例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阿姨:
您好!身体好些了吗?我知道现在的您很担心您孩子的安全,无论是校领导、家长还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都和您有相同的顾虑。阿姨,但身为骑行队伍中的一员,我想说:“先行自在凌绝顶,何畏浮云遮望眼!”
我知道,您的担心并非空穴来潮,一位老师要带学生们骑行近2000公里,在国内都极为少见,也有众多质疑反对声。但是我想请您相信我们的老师,他有高超的学科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骑行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首先,骑行本身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跨越如此大的距离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对我们学生而言更是一项极大的身心磨炼。它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磨炼我们的意志,也能使我们收获人生路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此一举多得的事又怎么会是错的呢?诚然,骑行本身有一定风险,按传统观念,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并不明智,可是除去心理因素,无论是对锻炼身心还是增加经历都是极其有益的。在美国,高中毕业生独自骑行至大学早已屡见不鲜,您没有必要为此烦恼。
其次,这件事一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现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骑行近2000公里,看遍祖国大好风光,弘扬当今的青年形象,又何尝不是对社会的贡献呢?
再者,教育也应注重实践,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您能支持我们这次出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且珍贵的机会,我们也会实时向您汇报我们的行程,我们的骑行路线您也会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希望您能理解,您不必担心,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您也不必烦心。相信假以时日,我们骑行归来会让您看到满意的答卷。
也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老师,先行者,身在凌绝顶,目光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同时也希望您可以适当和其他家长沟通,我代表全体同学希望您和其他家长支持我们。
阿姨,您不要担心,祝您早日康复。
X班委会
X年X月X日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以班级成员的身份给一位因担心同学而住院的同学家长写信表慰问并打消家长的某些顾虑,文体注意书信的格式。对象是这位学生家长,由材料可知是该同学的母亲,内容应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理解,并告诉家长骑行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如:骑行的收获,大家的互助,吃住行安全等,让家长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希望家长支持和放心等。
立意:
1.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2.正确认识“教育”。
3.青春需要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