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01-27
参考答案:
1 .C2.A 3.B 4.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密切,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点,最后指出研究器物生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观点。③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5.①相同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赋”这一文体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②不同点:材料一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材料”“提升器物品格”“广纳异域器物”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而材料二侧重于论述“赋”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因果不成立。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赵孟頫的《纨扇赋》是因为借纨扇而生发“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的道理,使纨扇“脱离宫怨,注入沉雄之气”,从而抬升纨扇的气格的。而且原文说“在反复铺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可见“烘托”不是“抬升气格”的原因,“铺排”最多是次要原因。“抬升气格”主要是因为赋的内容,而不是赋的手法。
故选C 。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古代文人都精通琴道”以偏概全。材料一只是通过蔡邕“焦尾琴”的典故说明制琴选材难和他精通琴道,并不能得出“古代文人都精通琴道”。
故选A 。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五段主要论述赋其有“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的特点,从四个选项中所给的四篇赋的标题来看,只有“自鸣钟”是来自异域的新器物。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点的能力。
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开头总述“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密切,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点,“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最后指出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如论证“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时以枚乘的《七发》中的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为例;论证“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时以唐代李德裕《画桐华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为例。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观点。
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如“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由材料一第一段中“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和材料二第二段“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第三段“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认为“赋”的“体物”特点体现在它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
不同点:由材料一的二、三、四、五段展开部分可以看出,材料一更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材料”“提升器物品格”“广纳异域器物”三个方面的具体作用;从材料二第三段“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可以看出,材料二更侧重于论述“赋”在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6 .B7.C 8.①身份不俗:“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②实力不俗:“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叹,表现了其实力不俗。③心态不俗:“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9.①《攀登者》这部作品既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②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创造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③作品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展现了攀登者们伟大的爱国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解析】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 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错误,本文是一篇小说,不需要突出科学性。
故选B 。
7 .本日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C.“ 意在突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信心和勇气”错误,应是突出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后庄严的场景。
故选C 。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并对她竖起了拇指”,“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
“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可知,“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叹,表现了其实力不俗。
“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我也能上去!”“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是说素材来源生活,《攀登者》取材中国登山队成功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
“又高于生活”说明文学作品要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创作,如“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天边,晚霞灿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严”“在危险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熟练”“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创造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
《攀登者》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对极困难条件下依然高扬爱国主义行为的讴歌,对以“攀登者”为代表的英雄主义的赞扬和肯定。
10 .C11.D 12.A 13.(1)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
(2 )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14.①肯定张仪的看法,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②取譬设喻,阐述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不如帮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
“不如与魏以劲之”中,“之”为使令性动词“劲”的宾语,“之”后断开;“魏战胜”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西河之外”为偏正短语,之间不能断开;“复听于秦”中,“于秦”是“听”的补语,不能断开。排除AD。
“入”的宾语为“西河之外”,之间不能断开,“外”后断开,排除B。
故选C 。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第一个“蠹”,祸害;句意:汉中是一个祸害。第二个“蠹”,侵蚀、消耗;句意:惟独这个成名因胥吏侵耗而贫穷。含义不同。
B. 第一个“弊”,困乏、疲惫;句意:魏军已是疲惫不堪。第二个“弊”,疲惫、无力;句意: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含义相同。
C. 第一个“恶”,诽谤、诋毁;句意: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第二个“恶”,厌恶;句意:人们常常讨厌它们。含义不同。
D. 第一个“信”,可信,真实;句意: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第二个“信”,诚信;句意:诚实反而被怀疑。含义不同。
故选D 。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反反复复与秦国抵抗”错误,原文“反覆”意为:改变……的政策。“欲除之而后快”,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故选A 。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负”,依靠、凭借;“故”,所以;“使”,派遣;“以”,用、凭借;“约”,约请、盟约。
(2 )“见”,表示被动,被;“之”,到;“适”,到;“何适”,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适何”。
14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和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试题答题的指向是“陈轸所采用的应答策略有什么特点”,根据指向可以确定信息区间在原文最后一段。
由“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可知,面对秦王的质问,陈轸首先说“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肯定张仪认为自己将要离开秦国到楚国的想法。
然后再列举“孝己”“子胥”“卖仆妾”“出妇”几个事例,通过他们的做法与自己的事情同类相比,取譬设喻,证明自己对秦国的忠诚,从而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参考译文:
秦惠王对寒泉子说:“苏秦欺负我们太甚,(他)企图凭一个人的智慧(雄辩之术),改变山东六国君主的政策,企图连结合纵之盟来抗拒和欺扰秦国。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诸侯各怀心思,企图和步调的不可一致性,就像把很多鸡绑起来不能栖息在一处,(合纵不成)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寡人为苏秦的事痛恨已久,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去会见崤山以东的各诸侯,让他们明白天下的局势。”寒泉子说:“不可以这样。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率军前往,假如是为我们秦国争取利益出使诸侯,(大王)就应该派张仪才行!”秦惠王说:“我接受你的意见。”
张仪想要把汉中让给楚国,对秦惠王说:“汉中是一个祸害。就好像树种得不是地方,别人必定要伤害它;又如同家里有不相宜的财物,也一定要遭受损害。现在汉中南边为楚国利益的所在,这是秦国的忧患。”甘茂对秦惠王说:“土地广大,忧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祸乱,大王您就让汉中去求和,楚国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与大王亲善。大王今天拿出汉中给楚国(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祸乱,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国作交易呢?”
楚国攻打魏国。张仪对秦王说:“(您)不如帮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秦王采纳张仪的计策,调派皮氏的士兵一万人和战车一百辆,援助魏国。(魏国大将)犀首战胜楚威王的军队。得胜的魏军已是疲惫不堪,害怕秦国,果真把西河之外的地方献给了秦国。
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国和秦国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企图离开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陈轸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己(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动地说:“贤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15 .D16.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民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错误。第五、六句写诗人安心离去及对田翁的嘱托与祝福,并让田翁们不要挂念他。
故选D 。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从语意和手法入手。
“流渠汤汤声满野”这句写景,描绘的是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汤汤”,流水声,“流渠”“满野”是视觉感受。这是写的田野景象,是实写。
“今年醉饱鸡豚社”中的“社”,意思是土地神或者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及祭礼。整个句子写的是今年喝醉吃饱,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联系注释和前文看,诗人别田父时,“秋苗五月未入土”,眼前没有丰收,没有祭祀活动。诗人对庆祝丰收景象的描写是虚写。
通过分析可知,最后一联,从内容上看,写诗人由眼前所见到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从手法上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从思想感情上看,意在表达自己对成都百姓的美好祝愿。
1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谀”“舳”“舻”“樯”“橹”。
18 .卷帙浩繁 引人入胜 余音绕梁 淋漓尽致19.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20.A
【解析】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中华典籍有很多,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应填表示典籍数量多的词语,所以可填“卷帙浩繁”。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第②处,根据下文“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可推断是有吸引力的叙事,故填“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第③处,据语境,“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话语的感染力很强,响彻心扉,因此可填“余音绕梁”;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第④处,据语境,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此处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两处:
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还……”陈述对象一致,主语为同一个,所以“一本本典籍”应放在“不仅”之前。
二是语序不当,“一本本典籍不仅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还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应先说关于内容的介绍,再说内在蕴含的精神。
故改为: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前文“《典籍里的中国》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知此处填写语句的主语应该是承接上文的“《典籍里的中国》”,而不能是选项中“高冷的历史故事”;此外,前文句式是“让……”,此处也应当用相同句式,据此排除 BD;
根据后文“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藏书馆里,更让其‘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可知此处应用拟人化表达“活”,据此可排除 C。
故选A 。
21 .①多在寻求即时满足;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③只能吃一颗。22.不能。
①第一个短句中的“孩子”是指参加糖果实验的孩子,该句紧承糖果实验部分,语意逻辑上宜用表示近指的“这些”。
②第二个短句意在说明“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在时间逻辑上宜用表示远指的“那些”。
【解析】21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①处,与“延迟满足”不同,举例说明玩电子游戏成瘾的人是一种即时满足,应填:多在寻求即时满足。
②处,糖果实验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结合后文“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可知,是研究延迟满足对人的发展影响,应填: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③处,实验分“马上吃掉糖果”“等20分钟后再吃”两种假设的情况,后面说的是“能吃两颗”,那么第一种就是:只能吃一颗。
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首先回答不能互换。
“这些”,是近指代词;“那些”,是远指代词。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此句位于第三段段首,“这些孩子”承前指代上文参加糖果实验的孩子,语意逻辑联系紧密,应该用近指代词“这些”。
“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和事业成就”中“那些孩子”承接上句“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指的是“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时间逻辑上比较远,应该用远指代词“那些”。
23 .例文:
“杂草”不存,芬芳自在
一株杂草,是稻农眼中争夺资源的卑劣的强盗,是群芳斗艳时有碍观瞻的格格不入。但同时,它也是果树的伙伴、守护者:让土壤保持湿度,增加肥力……
杂草在果园中的巨大作用,再一次给“存在即合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活中一切渺小、平凡的生物,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都有其潜在的价值。在学习中,一篇一挥而就的作文也许由一本本杂书成就;物理题的灵光一现可能来源于一次看似不正经的小实验。生活中,当路边随处可见的青蒿被屠呦呦发现,它开始在消灭疟疾的战场上大杀四方;当围城的垃圾被回收、分类处理,它成为了“放错地方的资源”,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立下汗马功劳……有时并非杂草没有价值,而是局限的判断导制了忽视,而“杂草”也将从助力转变成平平无奇的杂草,甚至是拦路石。
而若单关注“杂草”这个称呼,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杂草是什么?是杂乱的、不符合正统的野草。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忽略了它的长处,而仅仅以根据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轻率地给它冠以无用之名。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和杂草不都是一样的渺小吗?又有什么生命价值上的区别呢?
也许有人会反驳:“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定了我们无法给每一种生物一个全面的定义,而‘杂草’只是权衡之下一个笼统的评价罢了。”的确如此。但是当这种习惯性片面地看待事物,然后下定义、贴标签分出高低贵贱的心理延伸到社会,我们会发现封建时代残余的偏见难以完全根除,而新的偏见又开始滋生。仍有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有人罔顾现实,为施暴者辩解,仅根据受害者的某些特征便信口雌黄,给他贴上罪恶的标签……也许我们开始只是轻易给一株植物冠上杂草之名,但当这种心理不断传递,平等和尊重又该何去何从?
没有任何人、事、物会真的仅仅只是一株杂草,停下脚步,细心观察,我们自会发现惊艳、嗅到芬芳。而当不再有人、事、物被定义为“杂草”,那么,不断被发掘的生命潜力,不断传递的平等和尊重也终将重塑整个世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杂草是有害之物”的概念,一直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果农沿袭这样的观念,一则是前人经验,二则是果农可能本由稻农转换而来(“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这是他的思维固化。而农艺师的提醒,改变果农的观念,也必将影响到他的工作和收益。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囿于自己的思维固化,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对此,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认识到事物不分绝对好坏,而看如何利用。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有害之物,或许能化有害为有利,化弊为利。人们认为杂草会阻碍农作物生长,这种经验来源于农民种植庄稼的体会。而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
写作时,要注意“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人生”等提示语,应从“种植之理”说起、说清,再适当结合生活与社会,关联延伸到“生活之理”。对于改变思维定式这一主题,小可谈学习心得、待人接物,比如我们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不能仅仅看到竞争,还应看到我们在竞争中获得进步的特殊之处。因此,我们身处这个多元时代和社会,要看到人、物、事之间关系的多样复杂,不能简单粗暴地做非黑即白的界定划分。此外我们还应着力探求、维系并利用好事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做到共荣共生,和谐发展,而减少彼此对立、排斥、斗争带来的损耗。从大处讲,可以评议社会现象,比如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手机的利弊、互联网的是非乃至发展核武器的对错,还可以谈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比如对待自然界的“敌人”,甚至抗疫经验、治国理念,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对此,可指出我们应正确对待、理性分析、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而不是直接嫁接、盲目照搬,并注意尊重科学,把握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脱离实际,并时刻注意与时俱进,破旧图新,要及时更新知识与观念,而不被思维定势约束禁锢。
立意:
1. 学点辩证法,莫搞“一刀切”。
2. 扎根实际之壤,结出丰硕之果。
3. 摆脱思维定式的桎梏。
1 .C2.A 3.B 4.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密切,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点,最后指出研究器物生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观点。③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5.①相同点: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赋”这一文体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②不同点:材料一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材料”“提升器物品格”“广纳异域器物”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而材料二侧重于论述“赋”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因果不成立。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赵孟頫的《纨扇赋》是因为借纨扇而生发“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的道理,使纨扇“脱离宫怨,注入沉雄之气”,从而抬升纨扇的气格的。而且原文说“在反复铺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可见“烘托”不是“抬升气格”的原因,“铺排”最多是次要原因。“抬升气格”主要是因为赋的内容,而不是赋的手法。
故选C 。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古代文人都精通琴道”以偏概全。材料一只是通过蔡邕“焦尾琴”的典故说明制琴选材难和他精通琴道,并不能得出“古代文人都精通琴道”。
故选A 。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五段主要论述赋其有“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的特点,从四个选项中所给的四篇赋的标题来看,只有“自鸣钟”是来自异域的新器物。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点的能力。
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开头总述“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密切,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点,“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最后指出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如论证“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时以枚乘的《七发》中的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为例;论证“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时以唐代李德裕《画桐华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为例。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观点。
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如“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由材料一第一段中“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和材料二第二段“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第三段“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认为“赋”的“体物”特点体现在它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
不同点:由材料一的二、三、四、五段展开部分可以看出,材料一更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材料”“提升器物品格”“广纳异域器物”三个方面的具体作用;从材料二第三段“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可以看出,材料二更侧重于论述“赋”在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6 .B7.C 8.①身份不俗:“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②实力不俗:“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叹,表现了其实力不俗。③心态不俗:“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9.①《攀登者》这部作品既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②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创造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③作品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展现了攀登者们伟大的爱国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解析】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 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错误,本文是一篇小说,不需要突出科学性。
故选B 。
7 .本日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C.“ 意在突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信心和勇气”错误,应是突出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后庄严的场景。
故选C 。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并对她竖起了拇指”,“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
“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可知,“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叹,表现了其实力不俗。
“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我也能上去!”“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是说素材来源生活,《攀登者》取材中国登山队成功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
“又高于生活”说明文学作品要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创作,如“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天边,晚霞灿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严”“在危险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熟练”“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创造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
《攀登者》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对极困难条件下依然高扬爱国主义行为的讴歌,对以“攀登者”为代表的英雄主义的赞扬和肯定。
10 .C11.D 12.A 13.(1)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
(2 )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14.①肯定张仪的看法,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②取譬设喻,阐述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不如帮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
“不如与魏以劲之”中,“之”为使令性动词“劲”的宾语,“之”后断开;“魏战胜”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西河之外”为偏正短语,之间不能断开;“复听于秦”中,“于秦”是“听”的补语,不能断开。排除AD。
“入”的宾语为“西河之外”,之间不能断开,“外”后断开,排除B。
故选C 。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第一个“蠹”,祸害;句意:汉中是一个祸害。第二个“蠹”,侵蚀、消耗;句意:惟独这个成名因胥吏侵耗而贫穷。含义不同。
B. 第一个“弊”,困乏、疲惫;句意:魏军已是疲惫不堪。第二个“弊”,疲惫、无力;句意: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含义相同。
C. 第一个“恶”,诽谤、诋毁;句意: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第二个“恶”,厌恶;句意:人们常常讨厌它们。含义不同。
D. 第一个“信”,可信,真实;句意: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第二个“信”,诚信;句意:诚实反而被怀疑。含义不同。
故选D 。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反反复复与秦国抵抗”错误,原文“反覆”意为:改变……的政策。“欲除之而后快”,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故选A 。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负”,依靠、凭借;“故”,所以;“使”,派遣;“以”,用、凭借;“约”,约请、盟约。
(2 )“见”,表示被动,被;“之”,到;“适”,到;“何适”,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适何”。
14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和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试题答题的指向是“陈轸所采用的应答策略有什么特点”,根据指向可以确定信息区间在原文最后一段。
由“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可知,面对秦王的质问,陈轸首先说“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肯定张仪认为自己将要离开秦国到楚国的想法。
然后再列举“孝己”“子胥”“卖仆妾”“出妇”几个事例,通过他们的做法与自己的事情同类相比,取譬设喻,证明自己对秦国的忠诚,从而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参考译文:
秦惠王对寒泉子说:“苏秦欺负我们太甚,(他)企图凭一个人的智慧(雄辩之术),改变山东六国君主的政策,企图连结合纵之盟来抗拒和欺扰秦国。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诸侯各怀心思,企图和步调的不可一致性,就像把很多鸡绑起来不能栖息在一处,(合纵不成)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寡人为苏秦的事痛恨已久,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去会见崤山以东的各诸侯,让他们明白天下的局势。”寒泉子说:“不可以这样。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率军前往,假如是为我们秦国争取利益出使诸侯,(大王)就应该派张仪才行!”秦惠王说:“我接受你的意见。”
张仪想要把汉中让给楚国,对秦惠王说:“汉中是一个祸害。就好像树种得不是地方,别人必定要伤害它;又如同家里有不相宜的财物,也一定要遭受损害。现在汉中南边为楚国利益的所在,这是秦国的忧患。”甘茂对秦惠王说:“土地广大,忧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祸乱,大王您就让汉中去求和,楚国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与大王亲善。大王今天拿出汉中给楚国(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祸乱,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国作交易呢?”
楚国攻打魏国。张仪对秦王说:“(您)不如帮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秦王采纳张仪的计策,调派皮氏的士兵一万人和战车一百辆,援助魏国。(魏国大将)犀首战胜楚威王的军队。得胜的魏军已是疲惫不堪,害怕秦国,果真把西河之外的地方献给了秦国。
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国和秦国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企图离开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陈轸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己(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动地说:“贤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15 .D16.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民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错误。第五、六句写诗人安心离去及对田翁的嘱托与祝福,并让田翁们不要挂念他。
故选D 。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从语意和手法入手。
“流渠汤汤声满野”这句写景,描绘的是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汤汤”,流水声,“流渠”“满野”是视觉感受。这是写的田野景象,是实写。
“今年醉饱鸡豚社”中的“社”,意思是土地神或者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及祭礼。整个句子写的是今年喝醉吃饱,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联系注释和前文看,诗人别田父时,“秋苗五月未入土”,眼前没有丰收,没有祭祀活动。诗人对庆祝丰收景象的描写是虚写。
通过分析可知,最后一联,从内容上看,写诗人由眼前所见到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从手法上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从思想感情上看,意在表达自己对成都百姓的美好祝愿。
1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谀”“舳”“舻”“樯”“橹”。
18 .卷帙浩繁 引人入胜 余音绕梁 淋漓尽致19.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20.A
【解析】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中华典籍有很多,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应填表示典籍数量多的词语,所以可填“卷帙浩繁”。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第②处,根据下文“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可推断是有吸引力的叙事,故填“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第③处,据语境,“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话语的感染力很强,响彻心扉,因此可填“余音绕梁”;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第④处,据语境,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此处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两处:
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还……”陈述对象一致,主语为同一个,所以“一本本典籍”应放在“不仅”之前。
二是语序不当,“一本本典籍不仅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还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应先说关于内容的介绍,再说内在蕴含的精神。
故改为: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前文“《典籍里的中国》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知此处填写语句的主语应该是承接上文的“《典籍里的中国》”,而不能是选项中“高冷的历史故事”;此外,前文句式是“让……”,此处也应当用相同句式,据此排除 BD;
根据后文“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藏书馆里,更让其‘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可知此处应用拟人化表达“活”,据此可排除 C。
故选A 。
21 .①多在寻求即时满足;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③只能吃一颗。22.不能。
①第一个短句中的“孩子”是指参加糖果实验的孩子,该句紧承糖果实验部分,语意逻辑上宜用表示近指的“这些”。
②第二个短句意在说明“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在时间逻辑上宜用表示远指的“那些”。
【解析】21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①处,与“延迟满足”不同,举例说明玩电子游戏成瘾的人是一种即时满足,应填:多在寻求即时满足。
②处,糖果实验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结合后文“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可知,是研究延迟满足对人的发展影响,应填: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③处,实验分“马上吃掉糖果”“等20分钟后再吃”两种假设的情况,后面说的是“能吃两颗”,那么第一种就是:只能吃一颗。
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首先回答不能互换。
“这些”,是近指代词;“那些”,是远指代词。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此句位于第三段段首,“这些孩子”承前指代上文参加糖果实验的孩子,语意逻辑联系紧密,应该用近指代词“这些”。
“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和事业成就”中“那些孩子”承接上句“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指的是“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时间逻辑上比较远,应该用远指代词“那些”。
23 .例文:
“杂草”不存,芬芳自在
一株杂草,是稻农眼中争夺资源的卑劣的强盗,是群芳斗艳时有碍观瞻的格格不入。但同时,它也是果树的伙伴、守护者:让土壤保持湿度,增加肥力……
杂草在果园中的巨大作用,再一次给“存在即合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活中一切渺小、平凡的生物,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都有其潜在的价值。在学习中,一篇一挥而就的作文也许由一本本杂书成就;物理题的灵光一现可能来源于一次看似不正经的小实验。生活中,当路边随处可见的青蒿被屠呦呦发现,它开始在消灭疟疾的战场上大杀四方;当围城的垃圾被回收、分类处理,它成为了“放错地方的资源”,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立下汗马功劳……有时并非杂草没有价值,而是局限的判断导制了忽视,而“杂草”也将从助力转变成平平无奇的杂草,甚至是拦路石。
而若单关注“杂草”这个称呼,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杂草是什么?是杂乱的、不符合正统的野草。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忽略了它的长处,而仅仅以根据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轻率地给它冠以无用之名。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和杂草不都是一样的渺小吗?又有什么生命价值上的区别呢?
也许有人会反驳:“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定了我们无法给每一种生物一个全面的定义,而‘杂草’只是权衡之下一个笼统的评价罢了。”的确如此。但是当这种习惯性片面地看待事物,然后下定义、贴标签分出高低贵贱的心理延伸到社会,我们会发现封建时代残余的偏见难以完全根除,而新的偏见又开始滋生。仍有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有人罔顾现实,为施暴者辩解,仅根据受害者的某些特征便信口雌黄,给他贴上罪恶的标签……也许我们开始只是轻易给一株植物冠上杂草之名,但当这种心理不断传递,平等和尊重又该何去何从?
没有任何人、事、物会真的仅仅只是一株杂草,停下脚步,细心观察,我们自会发现惊艳、嗅到芬芳。而当不再有人、事、物被定义为“杂草”,那么,不断被发掘的生命潜力,不断传递的平等和尊重也终将重塑整个世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杂草是有害之物”的概念,一直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果农沿袭这样的观念,一则是前人经验,二则是果农可能本由稻农转换而来(“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这是他的思维固化。而农艺师的提醒,改变果农的观念,也必将影响到他的工作和收益。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囿于自己的思维固化,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对此,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认识到事物不分绝对好坏,而看如何利用。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有害之物,或许能化有害为有利,化弊为利。人们认为杂草会阻碍农作物生长,这种经验来源于农民种植庄稼的体会。而稻农的经验,未必是果农的法宝。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
写作时,要注意“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人生”等提示语,应从“种植之理”说起、说清,再适当结合生活与社会,关联延伸到“生活之理”。对于改变思维定式这一主题,小可谈学习心得、待人接物,比如我们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不能仅仅看到竞争,还应看到我们在竞争中获得进步的特殊之处。因此,我们身处这个多元时代和社会,要看到人、物、事之间关系的多样复杂,不能简单粗暴地做非黑即白的界定划分。此外我们还应着力探求、维系并利用好事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做到共荣共生,和谐发展,而减少彼此对立、排斥、斗争带来的损耗。从大处讲,可以评议社会现象,比如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手机的利弊、互联网的是非乃至发展核武器的对错,还可以谈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比如对待自然界的“敌人”,甚至抗疫经验、治国理念,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对此,可指出我们应正确对待、理性分析、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而不是直接嫁接、盲目照搬,并注意尊重科学,把握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脱离实际,并时刻注意与时俱进,破旧图新,要及时更新知识与观念,而不被思维定势约束禁锢。
立意:
1. 学点辩证法,莫搞“一刀切”。
2. 扎根实际之壤,结出丰硕之果。
3. 摆脱思维定式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