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江阴市等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1-28
无锡市江阴市等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类型的文明均与特定的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种族、环境、时代以及各种文化传统均参与了文明的漫长积累。相对于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内部始终存在新陈代谢机制;但是,当众多民族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时,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高低优劣的通约原则。宽阔的世界舞台上, 每一种类型的文明都有赢得尊重的资格。
现代历史逐渐开启了每一个民族的大门——世界连为一体之时,恰恰是各种类型文明彼此交流之日。各个民族文化的取长补短恰逢其会。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场合,世界范围的文明交流并未伴随温情脉脉的气氛顺利展开。市场的开拓与占领成为打破民族边界的首要动力时,利益的交换乃至利益争夺不可避免地介入甚至支配文明交流,从而带来多方面的紧张关系。过往的历史并未提供多少乐观的例子。
恰恰在考察多种现代性的时候可以发现,西方一些国家的现代性是与帝国霸权和殖民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社会关系表明,利益的衡量成为一切衡量的核心 ,利益产生的严重冲突往往充当了战争的导火索。当坚船利炮成为对话的语言时,当丛林法则形象地演绎“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时,文明的交流可悲地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庸,甚至构成一个反讽。相对于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种历史状况格外刺眼。
至少在目前,传统的国际关系、经贸体系或者文化交流网络均无法提供“人类”全面合作的稳固基础。从古老的宗教到近现代的阶级、民族、国家,各种重磅的概念无不存在明显的双重性质:这些概念既可以成为某些社会共同体认同的基石,也可以成为拒绝乃至排斥另一些社会共同体的藩篱。与此同时,诸如身份、族群、性别等另一些概念继续涌入。围绕两批概念形成的论述汗牛充栋,这恰恰证明两批概念涉及的问题均未过时。这些问题既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也是这个历史主题将要超越的内容。“人类” 作为一个整体——如果这种状况意味着新的机遇,那么,必须同时意识到新的要求。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只有当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 条件”,这时的利益冲突才会消弭于无形。然而,尽管这种社会条件尚未形成,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仍然可 以划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平台。这个区域可以相当程度地摆脱斤斤计较的利益交换乃至尖锐的利益冲突, 例如“文学共同体”对于各个民族文学的审美式兼容。审美既青睐个性的差异,同时又构造广泛的共鸣区 域。梅花之美并不排斥菊花,犹如国画之美并不拒绝油画。组建审美家族时,不同的面容闪烁出相互理解 的表情。诗与戏剧可以共存,音乐与雕塑并行不悖。各个民族文学的迥异风格亦作如是观。这也是中国作 家之所以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理由。中国审美旨趣、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恰恰是“文学共同体”之 中最令人敬重的。
“文学共同体”的构造表明,文学的各种个性构成了非对抗性差异。审美不再负有开疆拓土、产品竞争和创造利润的职责,个性的非对抗性差异将摆脱利益的纠缠而成为相互补充甚至相互激赏的对象。审美的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巨大快乐不再是维持生存的额外负担,而是自由天性的发挥;这时的每一种个性将获得广阔的空间而不再屈从于利益的衡量。这也是“和而不同”的一种生动诠释。揭示“文学共同体”审美式兼容背后的依据,力图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愿景令人向往的美好性质。虽然各种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但是,如同“文学共同体”,某些领域的合作已经存在巨大的成功希望。
(摘编自南帆《以文学这门“世界语言”沟通心灵——文学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不仅研究语言文字的艺术表征,也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在属性。有鉴于西方作家对中国的种种表述常基于自身社会话语中所谓的“自传性”,因此文学研究更要全面综合, 注重与其他学科如经济、政治、历史、宗教、城市学、国际关系和科学的交叉研究。虽然文化无边界,但各国文化所固有的主观性都是独特的。中国文学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体验,它包括一个人如何看待人类、对象、意识和自然并与之互动,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了一种以不同方式形成生命的存在的交替体验。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将文学融入中国的社会建设中,融入城市发展中,这是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也是地方文化诉求的凝聚,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映照。只有将中国文学融入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增强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先进性。举例而言,兴化“小说之乡”的别称,就是建立在这座苏中小城的小说传统与小说现实基础上的。中国四大名著就有三部与兴化有关,特别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兴化人。当地举办了施耐庵文学奖评选、兴化文学发展研讨会等活动,除了讨论作家作品, 还探讨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资源,探讨文学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特别是会给这个城市的人民带来什么,它会以怎样的方式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又会给民众带来多少幸福感与文化获得感。这样的融合,让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文学更加实在、扎实,更能体现中国文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内在属性的表达。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秉持“功夫在诗外”的理念,只有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性。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从大众来说则是百姓日用而不觉,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的文学活动中起作用。要突出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中国文学是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和思想的结晶,包含了学术、创作、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成果, 因此,需要强化中国文学的阐释力。具体来说,不仅要强调传达思想观念,还要强调传达方式的独特性,讲究辞章的特殊性,或者说是要找到最有特色的传达方式。
(摘编自刘云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国家为了在文明交流中获得优势,往往会主动打破民族之间的边界,与相关的国家进行利益的交换乃至争夺。
B.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国际关系、经贸体系或者文化交流网络已经完全不能为人类实现全面协作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C.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学研究要关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也要尊重每一个国家文化的独立性。
D.中国文学包含各个领域的成果,要强化中国文学的阐释力,就是要突出创作主体的地位,描写要紧密地关注社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宗教、阶级、民族、国家等概念具备双重性质,可形成共识,制造障碍,故要赋予族群、身份新的使命。
B.审美具有差异性和共性,不同的艺术样式能够并行不悖,这为中国作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基础。
C.文学个性的非对抗性差异会脱离利益的纷扰,成为彼此渗透、激赏的对象,审美创造性使个性获得空间。
D.增强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先进性,要将中国文学融入当代社会发展中,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下列论据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与西方格律 B. 曹禺的《雷雨》剧作与三一律
C.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 D.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与农书
4.两则材料都讨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新特点、新要求,请分别概括其内容要点。(4 分)
5.某市正在申报“世界文学之都”,申报组委会拟召开作家座谈会助力申报工作,座谈会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文学何为”,意在引导本市作家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代组委会会长撰写发言提纲。(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海子
荷尔德林一生不幸,死后仍默默无闻,直到 20 世纪人们才发现他诗歌中的灿烂和光辉。荷尔德林的诗,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灵魂颤抖。他写道: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正是这种走遍大地的孤独,使他自觉为神的儿子。他写莱茵河,从源头,从阿尔卑斯冰雪山巅,众神宫殿,如一架沉重的大弓,歌声和河流,这长长的箭,一去不回头。一支长长的歌,河水中半神,撕开了两岸。看着荷尔德林的诗,我内心的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开始有清泉涌出,在神圣的黑夜里涌出了一条养育万物的大河,一个半神在河上漫游,唱歌,漂泊,一个神子在唱歌,像人间的儿童,赤子,唱歌, 这个活着的,抖动的,心脏的,人形的,流血的,琴。
有两类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凡·高和荷尔德林就是后一类诗人。他们流着泪迎接朝霞。他们光着脑袋画天空和石头,让太阳做洗礼。这是一些把宇宙当庙堂的诗人。从“热爱自我”进入“热爱景色”,把景色当成“大宇宙神秘”的一部分来热爱,就超出了第一类狭窄的抒情诗人的队伍。
然而,景色也是不够的。好像一条河,你热爱河流两岸的丰收或荒芜,热爱河流两岸的居民,也可能喜欢像半神一样在河流上漂泊、流浪航行,做一个大自然的儿子,甚至你或者是一个喜欢渡河的人,你热爱两岸的酒楼、马车店、河流上空的飞鸟、渡口、麦地、乡村等等。但这些都是景色。这些都不够。你应体会到河流是元素,像火一样。他在流逝,他有生死,有他的诞生和死亡。必须从景色进入元素,在景色中热爱元素的呼吸和言语,要尊重元素和他的秘密。你不仅要热爱河流两岸,还要热爱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热爱河水的生和死。有时热爱他的养育,有时还要带着爱意忍受洪水的破坏。忍受他的秘密。忍受你的痛苦直到产生欢乐。这就是荷尔德林的诗歌,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要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做一个诗人,你必须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克服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以及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荷尔德林忠告青年诗人:“假如大师使你们恐惧,向伟大的自然请求忠告。”痛苦和漫游加重了弓箭和
琴,使草原开花。荷尔德林这样写他的归乡和痛苦:
航海者愉快地归来,到那静静河畔/他来自远方岛屿,要是满载而归我也要这样回到生长我的土地/倘使怀中的财货多得和痛苦一样
荷尔德林的诗,是真实的,自然的,正在生长的,像一棵树在四月的山上开满了杜鹃,诗和开花,风吹过来,火向上升起一样。荷尔德林早期的诗,是沉醉的,没有尽头的,因为后来生命经历的痛苦——痛苦一刀砍下来,诗就短了,甚至有些枯燥,像大沙漠中废墟和断头台的火砖,整齐,坚硬,结实,干脆, 排着,码着。
“安静地“”神圣地“”本质地”走来。热爱风景的抒情诗人走进了宇宙的神殿风景进入了大自然。自我进入了生命。没有谁能像荷尔德林那样把风景和元素完美地结合成大自然,并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诗歌
——转瞬即逝的歌声和一场大火,从此永生。
在 1800 年后,荷尔德林的自由节奏颂歌体诗,有着无人企及的令人神往的光辉和美,虽然我读到的只是其中几首,我就永远地爱上了荷尔德林的诗和荷尔德林。
(节选自《海子全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一架沉重的大弓”来形容荷尔德林诗歌的力感,而这源自他主动承受黑暗中走遍大地的孤独、自觉作为神的儿子的选择。
B.文章列举了两类抒情诗人,形成对照并引出凡·高和荷尔德林,是在说荷尔德林已超越对自我的热爱,达到将宇宙作为景色来热爱的境界。
C.文章提出热爱“景色也是不够的”,强调要爱“元素”。爱“元素”就是爱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破坏、死亡、痛苦等,忍受它们,直到快乐。
D.文章引用了荷尔德林对青年诗人的忠告,意思是大自然比大师更可靠,因为诗歌是单纯、真实、自然的,自然比大师更接近于此。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我热爱的诗人”,暗示全文的观察视角是“我”,即以作者海子的阅读体验来写对荷尔德林的认识,“诗”只是载体,“人”才是重点。
B.文章开篇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歌,既证明了荷尔德林诗歌具有“歌唱生命的痛苦的特点,也引出了荷尔德林忍受痛苦,并追逐快乐的个性。
C.最后一段与第一段首尾呼应,高度评价了荷尔德林诗歌的艺术成就,海子强调自已仅读几首便已热爱,可以吸引读者主动关注、阅读。
D.全文多用短句,具有节奏感,或列举意象,或赏析诗句,或展开想象,让文竟思绪飞扬,凝练而充满诗性,将读者带入荷尔德林的世界。
8.请简要分析荷尔德林的诗人特质。(6 分)
荷尔德林是一个以热爱生命的态度爱一切元素,突破风景、超越自我,忍受痛苦直至快乐、幸福,在黑暗中回归自然、迫逐光明的诗人。
阅卷反馈:一是直接摘录原句,缺少概括与整合;二是遗漏要点,踩点意识不强。
9.运用本文画线句的观点,表达你对下面这首荷尔德林诗歌的理解。(6 分)
人,诗意的栖居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就会仰天长问:难道我/也宁愿如此辛劳终生?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依然与人心相伴,人就会不无欣喜地拿神性/来测度自己。神灵莫测而不可知?/抑或神明湛若青天?/我 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人功勋斐然,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请允许我斗胆放言,/就连那缀满星辰的夜之倩影,/也不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更为明澈纯真。/大地之上可还另有尺规?/绝无。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类型的文明均与特定的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种族、环境、时代以及各种文化传统均参与了文明的漫长积累。相对于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内部始终存在新陈代谢机制;但是,当众多民族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时,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高低优劣的通约原则。宽阔的世界舞台上, 每一种类型的文明都有赢得尊重的资格。
现代历史逐渐开启了每一个民族的大门——世界连为一体之时,恰恰是各种类型文明彼此交流之日。各个民族文化的取长补短恰逢其会。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场合,世界范围的文明交流并未伴随温情脉脉的气氛顺利展开。市场的开拓与占领成为打破民族边界的首要动力时,利益的交换乃至利益争夺不可避免地介入甚至支配文明交流,从而带来多方面的紧张关系。过往的历史并未提供多少乐观的例子。
恰恰在考察多种现代性的时候可以发现,西方一些国家的现代性是与帝国霸权和殖民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社会关系表明,利益的衡量成为一切衡量的核心 ,利益产生的严重冲突往往充当了战争的导火索。当坚船利炮成为对话的语言时,当丛林法则形象地演绎“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时,文明的交流可悲地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庸,甚至构成一个反讽。相对于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种历史状况格外刺眼。
至少在目前,传统的国际关系、经贸体系或者文化交流网络均无法提供“人类”全面合作的稳固基础。从古老的宗教到近现代的阶级、民族、国家,各种重磅的概念无不存在明显的双重性质:这些概念既可以成为某些社会共同体认同的基石,也可以成为拒绝乃至排斥另一些社会共同体的藩篱。与此同时,诸如身份、族群、性别等另一些概念继续涌入。围绕两批概念形成的论述汗牛充栋,这恰恰证明两批概念涉及的问题均未过时。这些问题既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也是这个历史主题将要超越的内容。“人类” 作为一个整体——如果这种状况意味着新的机遇,那么,必须同时意识到新的要求。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只有当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 条件”,这时的利益冲突才会消弭于无形。然而,尽管这种社会条件尚未形成,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仍然可 以划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平台。这个区域可以相当程度地摆脱斤斤计较的利益交换乃至尖锐的利益冲突, 例如“文学共同体”对于各个民族文学的审美式兼容。审美既青睐个性的差异,同时又构造广泛的共鸣区 域。梅花之美并不排斥菊花,犹如国画之美并不拒绝油画。组建审美家族时,不同的面容闪烁出相互理解 的表情。诗与戏剧可以共存,音乐与雕塑并行不悖。各个民族文学的迥异风格亦作如是观。这也是中国作 家之所以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理由。中国审美旨趣、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恰恰是“文学共同体”之 中最令人敬重的。
“文学共同体”的构造表明,文学的各种个性构成了非对抗性差异。审美不再负有开疆拓土、产品竞争和创造利润的职责,个性的非对抗性差异将摆脱利益的纠缠而成为相互补充甚至相互激赏的对象。审美的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巨大快乐不再是维持生存的额外负担,而是自由天性的发挥;这时的每一种个性将获得广阔的空间而不再屈从于利益的衡量。这也是“和而不同”的一种生动诠释。揭示“文学共同体”审美式兼容背后的依据,力图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愿景令人向往的美好性质。虽然各种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但是,如同“文学共同体”,某些领域的合作已经存在巨大的成功希望。
(摘编自南帆《以文学这门“世界语言”沟通心灵——文学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不仅研究语言文字的艺术表征,也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在属性。有鉴于西方作家对中国的种种表述常基于自身社会话语中所谓的“自传性”,因此文学研究更要全面综合, 注重与其他学科如经济、政治、历史、宗教、城市学、国际关系和科学的交叉研究。虽然文化无边界,但各国文化所固有的主观性都是独特的。中国文学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体验,它包括一个人如何看待人类、对象、意识和自然并与之互动,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了一种以不同方式形成生命的存在的交替体验。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将文学融入中国的社会建设中,融入城市发展中,这是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也是地方文化诉求的凝聚,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映照。只有将中国文学融入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增强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先进性。举例而言,兴化“小说之乡”的别称,就是建立在这座苏中小城的小说传统与小说现实基础上的。中国四大名著就有三部与兴化有关,特别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兴化人。当地举办了施耐庵文学奖评选、兴化文学发展研讨会等活动,除了讨论作家作品, 还探讨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资源,探讨文学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特别是会给这个城市的人民带来什么,它会以怎样的方式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又会给民众带来多少幸福感与文化获得感。这样的融合,让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文学更加实在、扎实,更能体现中国文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内在属性的表达。
强化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要秉持“功夫在诗外”的理念,只有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性。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从大众来说则是百姓日用而不觉,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的文学活动中起作用。要突出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中国文学是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和思想的结晶,包含了学术、创作、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成果, 因此,需要强化中国文学的阐释力。具体来说,不仅要强调传达思想观念,还要强调传达方式的独特性,讲究辞章的特殊性,或者说是要找到最有特色的传达方式。
(摘编自刘云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国家为了在文明交流中获得优势,往往会主动打破民族之间的边界,与相关的国家进行利益的交换乃至争夺。
B.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国际关系、经贸体系或者文化交流网络已经完全不能为人类实现全面协作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C.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学研究要关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也要尊重每一个国家文化的独立性。
D.中国文学包含各个领域的成果,要强化中国文学的阐释力,就是要突出创作主体的地位,描写要紧密地关注社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宗教、阶级、民族、国家等概念具备双重性质,可形成共识,制造障碍,故要赋予族群、身份新的使命。
B.审美具有差异性和共性,不同的艺术样式能够并行不悖,这为中国作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基础。
C.文学个性的非对抗性差异会脱离利益的纷扰,成为彼此渗透、激赏的对象,审美创造性使个性获得空间。
D.增强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先进性,要将中国文学融入当代社会发展中,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下列论据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与西方格律 B. 曹禺的《雷雨》剧作与三一律
C.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 D.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与农书
4.两则材料都讨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新特点、新要求,请分别概括其内容要点。(4 分)
5.某市正在申报“世界文学之都”,申报组委会拟召开作家座谈会助力申报工作,座谈会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文学何为”,意在引导本市作家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代组委会会长撰写发言提纲。(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海子
荷尔德林一生不幸,死后仍默默无闻,直到 20 世纪人们才发现他诗歌中的灿烂和光辉。荷尔德林的诗,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灵魂颤抖。他写道: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正是这种走遍大地的孤独,使他自觉为神的儿子。他写莱茵河,从源头,从阿尔卑斯冰雪山巅,众神宫殿,如一架沉重的大弓,歌声和河流,这长长的箭,一去不回头。一支长长的歌,河水中半神,撕开了两岸。看着荷尔德林的诗,我内心的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开始有清泉涌出,在神圣的黑夜里涌出了一条养育万物的大河,一个半神在河上漫游,唱歌,漂泊,一个神子在唱歌,像人间的儿童,赤子,唱歌, 这个活着的,抖动的,心脏的,人形的,流血的,琴。
有两类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凡·高和荷尔德林就是后一类诗人。他们流着泪迎接朝霞。他们光着脑袋画天空和石头,让太阳做洗礼。这是一些把宇宙当庙堂的诗人。从“热爱自我”进入“热爱景色”,把景色当成“大宇宙神秘”的一部分来热爱,就超出了第一类狭窄的抒情诗人的队伍。
然而,景色也是不够的。好像一条河,你热爱河流两岸的丰收或荒芜,热爱河流两岸的居民,也可能喜欢像半神一样在河流上漂泊、流浪航行,做一个大自然的儿子,甚至你或者是一个喜欢渡河的人,你热爱两岸的酒楼、马车店、河流上空的飞鸟、渡口、麦地、乡村等等。但这些都是景色。这些都不够。你应体会到河流是元素,像火一样。他在流逝,他有生死,有他的诞生和死亡。必须从景色进入元素,在景色中热爱元素的呼吸和言语,要尊重元素和他的秘密。你不仅要热爱河流两岸,还要热爱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热爱河水的生和死。有时热爱他的养育,有时还要带着爱意忍受洪水的破坏。忍受他的秘密。忍受你的痛苦直到产生欢乐。这就是荷尔德林的诗歌,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要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做一个诗人,你必须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克服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以及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荷尔德林忠告青年诗人:“假如大师使你们恐惧,向伟大的自然请求忠告。”痛苦和漫游加重了弓箭和
琴,使草原开花。荷尔德林这样写他的归乡和痛苦:
航海者愉快地归来,到那静静河畔/他来自远方岛屿,要是满载而归我也要这样回到生长我的土地/倘使怀中的财货多得和痛苦一样
荷尔德林的诗,是真实的,自然的,正在生长的,像一棵树在四月的山上开满了杜鹃,诗和开花,风吹过来,火向上升起一样。荷尔德林早期的诗,是沉醉的,没有尽头的,因为后来生命经历的痛苦——痛苦一刀砍下来,诗就短了,甚至有些枯燥,像大沙漠中废墟和断头台的火砖,整齐,坚硬,结实,干脆, 排着,码着。
“安静地“”神圣地“”本质地”走来。热爱风景的抒情诗人走进了宇宙的神殿风景进入了大自然。自我进入了生命。没有谁能像荷尔德林那样把风景和元素完美地结合成大自然,并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诗歌
——转瞬即逝的歌声和一场大火,从此永生。
在 1800 年后,荷尔德林的自由节奏颂歌体诗,有着无人企及的令人神往的光辉和美,虽然我读到的只是其中几首,我就永远地爱上了荷尔德林的诗和荷尔德林。
(节选自《海子全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一架沉重的大弓”来形容荷尔德林诗歌的力感,而这源自他主动承受黑暗中走遍大地的孤独、自觉作为神的儿子的选择。
B.文章列举了两类抒情诗人,形成对照并引出凡·高和荷尔德林,是在说荷尔德林已超越对自我的热爱,达到将宇宙作为景色来热爱的境界。
C.文章提出热爱“景色也是不够的”,强调要爱“元素”。爱“元素”就是爱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破坏、死亡、痛苦等,忍受它们,直到快乐。
D.文章引用了荷尔德林对青年诗人的忠告,意思是大自然比大师更可靠,因为诗歌是单纯、真实、自然的,自然比大师更接近于此。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我热爱的诗人”,暗示全文的观察视角是“我”,即以作者海子的阅读体验来写对荷尔德林的认识,“诗”只是载体,“人”才是重点。
B.文章开篇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歌,既证明了荷尔德林诗歌具有“歌唱生命的痛苦的特点,也引出了荷尔德林忍受痛苦,并追逐快乐的个性。
C.最后一段与第一段首尾呼应,高度评价了荷尔德林诗歌的艺术成就,海子强调自已仅读几首便已热爱,可以吸引读者主动关注、阅读。
D.全文多用短句,具有节奏感,或列举意象,或赏析诗句,或展开想象,让文竟思绪飞扬,凝练而充满诗性,将读者带入荷尔德林的世界。
8.请简要分析荷尔德林的诗人特质。(6 分)
荷尔德林是一个以热爱生命的态度爱一切元素,突破风景、超越自我,忍受痛苦直至快乐、幸福,在黑暗中回归自然、迫逐光明的诗人。
阅卷反馈:一是直接摘录原句,缺少概括与整合;二是遗漏要点,踩点意识不强。
9.运用本文画线句的观点,表达你对下面这首荷尔德林诗歌的理解。(6 分)
人,诗意的栖居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就会仰天长问:难道我/也宁愿如此辛劳终生?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依然与人心相伴,人就会不无欣喜地拿神性/来测度自己。神灵莫测而不可知?/抑或神明湛若青天?/我 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人功勋斐然,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请允许我斗胆放言,/就连那缀满星辰的夜之倩影,/也不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更为明澈纯真。/大地之上可还另有尺规?/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