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3-24
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对“新文科”讨论的扩展与深入,跨学科作为其基本特征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回应信息科技时代要求,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新文科”跨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跨学科并非消解学科,恰恰相反,其真正意义在于突破现代分工过细所导致的学科专业壁垒,依托人类整个知识系统,重建文科与其他学科的血脉联系,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推动自身学科理念的更新。与传统文科时代的跨学科实践不同,“新文科”的跨学科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是参与到学科建构之中,具备了某种本体论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之于传统文科,无异于一次跨学科的“系统重启”,对文学学科而言自然也不例外。
首先,跨学科的本体论建构推动文学研究走向新的学科自明。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发展为一个圈层化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各级学科疆域,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也容易切断文学与人类知识母体甚至学科内部“圈子”间的联系,使文学沦为一座文科“孤岛”。因此,突破圈层阈限的跨学科很早便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跨学科只是作为一种拓宽视野的手段存在,研究者的学科理念并未因其而有太大改变。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学科合作与交融成为常态。在这一语境下,跨学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不只是方法论的襄助,更有以他者眼光重新审视自身、探求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深层反思。
其次,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刷新了文学研究的问题域。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全新命题。比如,“数智时代”的文学应何去何从?如何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海量文本?人工智能创作可否视为新的文类?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凡此种种,都已溢出原有的学科经验范围,亟须得到新的回答。如果说本世纪初研究者对上述问题仍不乏犹疑甚至拒斥的话,那么随着“新文科”对科技和人文交叉融合的积极探索与正面演示,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汇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并逐渐接纳了上述问题。由此,学科论域也得到了新的拓展。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有助于启发跨学科研究者,使其勇于回应数字时代文学新命题的挑战,甚至重新激活相关经典论题的探讨。以作者问题为例,在以往的文学创作论中,作者被视为文学素养高、表达能力或想象力突出,以灵感、游戏或劳动体验等为内驱力追求原创的主体。而数字时代文学作者的巨大变化,便是人工智能(AI)作者的出现。例如,“微软小冰”在2017—2020年间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和一本网络趣语集,也曾在《华西都市报》文学副刊“浣花溪”开设诗歌专栏,其文学活动与人类作者几乎已经没有分别。但“小冰”这个作者,既不能与微软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框架直接画等号,也不能说是计算机算法,将其认定为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同样难以成立。它更像是上述各方的一个综合体,散发着与人类作者全然不同的技术气息。传统文学研究者不太容易认同这样的作者,“新文科”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却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开探究。
(摘编自杨果《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于传统文科的圈层化特点,“新文科”的基本特征是跨学科,这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B.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之后,与之切断联系,成为一门孤立的学科。
C.越来越多的“新文科”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交汇融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
D.对于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传统文学研究者不认同,而“新文科”研究者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设置了总——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层次分明,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分论点。
B.文章在信息科技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等背景下,探讨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问题。
C.文章以“微软小冰”的文学创作为例,论证了数字时代文学必须包容智能创作者的观点。
D.文章的论证语言既注重如“圈层阈限”等的学术性,又讲究如“全新命题”等的生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科也曾有过跨学科实践,但这种跨学科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新文科”的跨学科参与到了学科建构之中。
B.传统文学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间资源共享和学科合作交融,彻底颠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C.对于“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等命题,在本世纪初文学研究者的认知领域和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
D.人工智能文学创作者是一个新的现象,它的合法性一旦确立,将会给传统文学理论带来冲击,人类文学创作者的合法性也会因此受到挑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我们祖先居住洞穴的年代,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大概有了家居意识,也就产生了门。山顶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挡些石块、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很可能就是原始人类的门。
门是居住的室内与外界的出入口,有房屋建筑就得有门,它是居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掩上门,外人无法窥视室内;插上门,则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
门的另一种作用是界定空间。门内是内部空间,门外则是外部空间,以门为连接点,内外空间清晰明了,这在中国古典建筑中表现得最为精彩。中国的古典建筑采用的是平面上横向展开的群体空间组织方式,由单体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建筑群组成街坊,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如此众多的建筑中,起界定与连接作用的就是门。
(摘编自《中国古建筑“门”的艺术特性》)
材料二:
垂花门是宅门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宅门中的垂花门。垂花门用垂莲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门”的功能需要。妇女们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两根檐柱落了地,那门前能活动的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极恰当。
(摘编《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
材料三:
中国传统建制中,门也可称为“门户”,将双扇称为门,单扇称为户,因此就有“门当户对”等说法。“门”一般包括门楣、门簪、门铁、门墩等重要构件。门楣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属于重点装饰部位,位于屋檐下方和门框上方之间,常有“光耀门楣”的说法,奢华的门楣常运用雕刻、彩绘的手法装饰,而简单的门楣矮小且无装饰。门簪专指一种形似妇女发簪起固定整个门作用的木构件,不同等级的门其门簪数量也各不相同。门铁是固定在门板下方起保护作用的铁皮包装,一般位于“门”的底部正中位置。门墩又称抱鼓石,是放置在门槛两侧用以辅助大门转轴的石质构件。
(摘编自杨新兴《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伦理》)
材料四:
门是内部生活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联系的端口。“门,闻也”,按照段玉裁的解释:“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故“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因此,关闭门分割了空间,开启门却能实现内与外、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门成为从封闭独立空间转变成开放连续空间的端口。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门的世界,“入地无门”描述的绝望人生境地,揭示的正是“门”的联系意义。
(摘编自陈丛兰《由“门”管窥中国古代居宅伦理之堂奥》)
4.根据材料,下列各图属于“垂花门”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顶洞人在他们居住的洞口挡些石块和树之类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原始人类的门了,门的产生,大致反映了原始人类的家意识。
B.从造字法看,“門”属于象形字,它的字形很像门的样子;段玉裁对“门”的解释,偏重于其具有联系内外的功能。
C.在古建筑中,垂花门将外宅与内宅分开,其设计带有一定的人性化,能为妇女在此行礼、道别等活动提供较大的空间。
D.门簪指一种起固定整个门作用的木构件,封建等级地位不同,门簪数量不同;门铁是固定在门板下方起保护作用的铁皮包装。
6.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门”有怎样的实用性、艺术性和伦理性。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仙花(节选)
刘庆邦
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
不过,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的喜爱。那么,为什么把凤仙花叫成指甲草呢?这是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
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
大奶奶把花盆放在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指甲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
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二奶奶的两个孙女儿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她们大奶奶大奶奶地叫来叫去,有时带得梅灵有些顺拐。大奶奶纠正她:你这个傻闺女,我是你亲奶奶,奶奶前边不用带大。
刚过了二月二,还不到三月三,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了。
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说: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大奶奶在说话的时候,手上并没有停止捻蚕丝,仍把捻锤儿捻得滴溜溜转。梅灵也过来了。奶奶说,等她把丝线捻得够长了,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夏天穿上捻绸布衫子,那可真叫凉快哩!
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我就知道你,只喜欢男孩子,不喜欢女孩子。
谁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你们用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
她又转了一下捻锤儿,像是用丝弦为小曲儿拉了一个过门儿,才慢声细嗓地唱道:三月里来呀刮春风,姐妹二人放风筝。姐姐呀放的呀是蝴蝶呀啊,妹妹放的是蜜蜂,是呀嘛是蜜蜂。眼看那风筝随风起,俺想放手又不敢哪,怕的是风筝一高飞就不再回程。
一时间,姐姐和妹妹都有些走神儿。在梅灵听来,奶奶唱的是姐妹二人放风筝,没有把她包括在内,有些不大高兴,说奶奶,你咋不唱唱你自家呢,咋不唱唱种指甲草的小曲儿呢!
奶奶说: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等指甲草开花的时候再唱指甲草吧。
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老人或许要试一试,她的孙女们长心了没有,她种指甲草的事会不会被孙女们发现。老人刚把花盆里有些发潮的土刨开,就被大玉看见了,大玉就走了过来,问大奶奶要种指甲草了吗?大奶奶说是呀,今天天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
大玉过来了,梅灵和二叶很快也过来了。原来,她们每天在院子里出来进去,时不时地都会往花盆那里看一眼,都在操着种指甲草的心。她们都有些兴奋,围绕在大奶奶身边捋胳膊,绾袖子,跃跃欲试。大奶奶说:你们都不用动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二叶提出了异议,说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树,种的是指甲草呀!
道理是一样的,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
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看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大约有十几颗。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
二叶问:大奶奶,你为啥只种三颗呢,是不是我们三个人每人一颗呀?
大奶奶说:这个二叶,就是聪明。好了,你们三个都在土上摁摁吧。要得好,大带小,大玉先摁。
是要摁手印儿吗?大玉问。
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摁,摁出你的手印儿来。
大玉把右手伸出来了,手指并拢严丝合缝,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让她们在土上摁手印,难道有什么讲究吗?
大奶奶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摁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
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土上使劲儿往下摁,摁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摁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没有对凤仙花进行描述,而是阐释“凤”“仙”二字,介绍其功用,表明人们对这种花的喜爱,从而产生审美效果。
B.清明节那天,大奶奶一个人不声不响地种花,是想试试孙女们是否关心她,可见大奶奶是一个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老人。
C.小说人物关系简单,对生活的书写充满童话色彩,闪耀着质朴、善良、纯真的人性光芒,有着沁人心脾的感人力量。
D.这篇小说场景集中,没有刻意去构建复杂的矛盾冲突,情节平和舒缓地推进,呈现出了一种散文化、诗意化的美感。
8.这篇小说是围绕凤仙花来写的,为什么中间插入“捻蚕丝”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