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广州市七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3-04-0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范雎辞让。
秦王跽曰:“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
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王曰:“愿闻所失计。”
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
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
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
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即着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王曰:“善。”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B.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C.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D.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
B.千乘,即千辆马车,也为诸侯代称,如“千乘之国”。古代四马拉一辆兵车叫一乘。
C.山东,指泰山以东地区,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中“山东”义同。
D.中国,文中指处于秦国周围的诸侯国,如韩魏等,相对于距秦国较远的齐楚等国而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亲自到大厅迎接范雎,并向范雎道歉,而且跪身说话,表现了秦王向范雎请教的急切而诚恳的心理。
B.范雎面对秦王的请求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加以推辞,刻画了一个察言观色、谨慎精明、欲擒故纵的辩士形象。
C.范雎认为秦国拥有有利的地势和强大的军队,却不能成就霸业,是因为穰侯的不忠导致秦王决策的失误。
D.范雎针对秦王提出魏韩不从的问题而献出不同的对策,秦王依计而行,最终魏韩二国都只好归附了秦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
译文:
(2)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
译文:
14.范雎为秦王成就霸业献出怎样的总体谋略?他又是如何说服秦王的?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无禄尚忧农”句既表达诗人壮而未仕的伤感,又表现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忧虑。
C.颈联通过描写耕父与牧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写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
D.诗歌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融恬然自适于节日氛围之中,有自然和谐之美。
16.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将进酒》中李白借用曹植之酒浇自己心中块垒,尽显狂放不羁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沧海,指大海,因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而得名。“沧海”作为一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云”端,传统艺术正在形成新生态。短视频与直播中,京胡拉着“抖音”神曲,昆曲玩起了“快闪”,西北“花儿”唱出摇滚风……各类传统文化艺术换“新颜”成为一股潮流。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也反映出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亲近。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充分证明:传统艺术要“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所谓“活”,是指在表演内容上要鲜活,不断吸收时代与生活的“______________”: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勇于尝试以跨界、混搭等方式______________实现审美时尚化:在传播领域上要活跃,善用最新的媒介手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更频繁的亮相,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一直在推动传统艺术的演变,但新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达到定规模才能引起质变。“云”文艺热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成为传统艺术转型的一副催化剂。中国传统艺术是在历史长河______________中沉淀下来的文明精华。活化传统艺术,让每一个晋通人都能领略艺术,是成为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火如荼 源远流长 推陈出新 沙里淘金
B.如日中天 源头活水 推陈出新 大浪淘沙
C.如火如茶 源头活水 开拓创新 大浪淘沙
D.如日中天 源远流长 开拓创新 沙里淘金
19.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夏衍《包身工》)
B.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C.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D.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人类的大脑每时每刻都要接收到信号,但为什么我们不会感到“应不暇接”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可以自动依据信息的重要与否进行“筛选”。大多数时候, ① ,譬如树叶轻柔的沙沙声,路边陌生人的讲话声;与此同时,大脑还会对一些重要的信息保持关注,譬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敲门声等等,因为这些信息关乎我们能否在复杂世界中正常运作甚至生存。
大脑的这种非凡的“筛选”功能是通过数十亿个能调节细胞间信号传输的具有相逆作用的突触组成的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一种突触会抑制信号传输,使人们忽略掉这部分信息; ② ,让我们就对这类信息做出反应。而这种“平衡行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大脑高速运作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研究发现,大脑在抑制与兴奋之间的“接线员”,是一种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这些细胞通过直接物理接触与抑制性突触相互作用,可以减少细胞之间的“连接点”,从而 ③ ,就像“断电”了一样,大脑就不去理会相关的信息了。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金牌得主谷爱凌曾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请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