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4-09
宁波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假设文章与政治或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古时期有关这一假设命题的阐述,远远超出了儒家核心原则“正名”本身,即言辞之得体确保了社会和道德规范之得体。对这重关系的一种天真说法便是简单的反映论——文章“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秩序。这样一个理论命题容许在具体的反映对象以及反映模式上面存在种种巨大的理论差异,它远非中国所独有,且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中间。还有一种说法,虽然也并非为中国所独有,不过它在中国传统中却有特殊的分量:这样的命题便是好文章能够或者应当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著名的现代小说作家鲁迅为拯救中国而弃医从文,原因就在于此。
以韩愈为首的文学集团所倡导的“复古”文学价值所显示出来的紧迫感,便是基于这一假设。白居易及其盟友所倡导的新乐府,虽然方式不同,也有赖于同一假设。对道德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明确表现,会唤起并强化读者内在的道德感,移风易俗,教化人心。
在任何文字表现系统的内部,一种立场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其他立场,而作者表现某一立场时的紧迫感,会将这个立场与其特殊的对立面缠结在一起。在韩愈和白居易集团的作品中对文章的道德功用的确认,是和一个更为重要的反例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命题,即“好”作家(究竟是指德性上的“好”,还是纯粹文学意义上的“好”,这里有一点含混)必然会为社会所忽视,甚至主动地抛弃。
在比较温和的说法里,正如在白居易的《读张籍古乐府》中那样,好作家只是不为世人赏识而终老于孤芳自赏,而在极端的说法中,如孟郊反复告诉我们的那样,“好”作品只会招来他人的敌视,最终毁了作家:“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穷”,在穷困之外,还有穷途末路、孤立无援之意。在孟郊一首更偏激的诗《懊恼》中,一个原本用来表示在阅读时思考回味的常见词“咀嚼”,与文人间相互倾轧的“吃人”行径别扭地联结在了一起:好诗更相嫉,剑戟生牙关。前贤死已久,犹在咀嚼间。
二百年的文坛盟主,在社会和政治上都有地位的作家欧阳修,断言好的作品是“穷而后工”。这一主张显然是对孟郊“诗能穷人”的回驳。这与其说是文章与社会间有必然联系这一命题的破裂,倒还不如说是这个命题的颠倒或扭曲。好人非但没有通过他的文章在道德上感化社会,反而遭受社会弃逐,而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在他个人的困苦上。当“正声”出现在礼崩乐坏之世时,它非但无法恢复和谐,反而变成了噪音,而被逼噤声。在一封写给李益的信中,韩愈在探讨古文创作理论时也表述了同样的精神:倘若他的写作能取悦他人,那就一定是他的写作本身有瑕疵。
这向我们揭示了中唐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嬗变轨迹之一:意识到个人身份,特别是“真”的身份,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而且,这样的特性常常表现为否定性的,也即排拒他人或为他人所排拒。这里也许有一份高傲,乃至于妄自尊大,但我们常能听到“他人”的声音在讥笑、嘲讽、怀疑,甚或发出兽类的咆哮。特性不仅是中唐作品津津乐道的主题,它还以中唐作家刻意求异的风格出现。特异的风格可能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可能赢得赞赏。特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个性化,它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道德和文学上的优越,现在不是表现为在社会所认可的规范内的完美,而是表现为远离那些规范。
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所有权和占有物就像个体身份一样,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虽说特性主要牵涉到一个人,然而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群体的层面,如当一群卓异之人组成一个摒弃“凡俗”的小集团时,或当一个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社群排拒异端邪说时,甚或当中国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外来因素的排拒时。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群体的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总试图划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它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然而要达成这一点,这一空间外部必须得有“他人”的存在,他们想要闯入该空间,破坏其活动。
(摘编自宇文所安《特性与独占》)
材料二:
已有很多文章讨论过杜甫诗歌的历史意义,讨论他如何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从历史的角度阅读杜甫,为的是论证一种诗歌观,即诗歌能够承载意义,诗歌的意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往往与道德判断联系在一起,然而,杜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这种信念削弱了简单的道德说教。一方面,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他在诗歌中提出自身和周围情势的论点。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痛苦地怀疑自己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意义,怀疑诗歌能否有所拯救。
诗歌成功的希望及其屡屡失败的阴影,在激励杜甫诗歌写作不断前行的同时,也困扰着他。所谓“诗歌的成功”,借自诗人、批评家艾伦·格罗斯曼(Allen Grossman),他说:“诗歌的功能是在意思自治的限度内让每一个人获得一种成功。”这里,格罗斯曼想说的是,诗歌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了补救,在他看来,这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必死境况。这样一来,诗歌就成了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宇文所安在谈到杜诗的祈愿性时就指出了他的这个特点,还注意到了杜甫希望事情有别于现状的那些时刻。确实,早在杜甫以前的诗歌中,从汉末最早的古诗作品开始,我们就已看到过这种祈愿姿态,但在杜甫身上,渴切希望的声音在他承认希望之不可能时感受得更为强烈,实际上,他的这种态度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惯例,成了他作品中反复出现、不可或缺的主题。
(摘编自陈威《重建家园:杜甫和诗歌的成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秩序,好文章能够或者应当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这些说法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都存在。
B. 特性包含中唐作家刻意求异的风格,这种风格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能赢得赞赏。
C. 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但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
D. 祈愿姿态存在于汉末最早的古诗作品,但在杜甫诗中更为强烈,并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惯例,成了他诗中反复出现、不可或缺的主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及其盟友倡导的新乐府,都基于同一假设,呈现以同一方法,并移风易俗,教化人心。
B. 孟郊用“咀嚼”一词描写了文人间的互相倾轧,这与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描写形成呼应。
C. 欧阳修对孟郊“诗能穷人”的观点持批驳态度,他认为好的作品是“穷而后工”。
D. 根据评论家艾伦·格罗斯曼的观点,杜甫诗歌的成功正因为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欧阳修“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
A. 李白: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B. 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C. 司马迁: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D.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阐述你对“特性”的理解。
5. 唐代诗人往往有较强社会担当意识,请结合材料,以唐代某一位诗人为例谈谈他持这种创作理念的原因。
【答案】
1. B 2. C 3. D
4. (1)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常表现为否定性,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或为他人所排拒。(或表述为:特性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并远离那些被社会认可的“规范”。)(2)在个人或群体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试图划出一个专属空间,以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
5. 以杜甫为例,①他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②诗人认为诗歌创作能承载意义,有道德、政治、历史等层面。③诗人常常担忧创作的无效性,怀疑创作是否有意义、有所拯救,以此激励他的创作。(或表述为:诗人的创作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补救,成为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在祈愿中实现有别于现状的时刻。)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种风格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能赢得赞赏”表达过于绝对,原文是“特异的风格可能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可能赢得赞赏”。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呈现以同一方法”错,古文运动和新乐府并非呈现以同一方法。
B.这与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描写形成呼应,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一个原本用来表示在阅读时思考回味的常见词‘咀嚼’,与文人间相互倾轧的‘吃人’行径别扭地联结在了一起”。
D.“杜甫诗歌的成功正因为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表述不全面,杜甫诗歌的成功有历史意义,是王朝命运的见证,明确认为诗歌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又充满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观点是诗人愈是困窘,作品(文字、诗)愈是高明,孟子指的是人经历困境才能成大事,并非指作品。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所有权和占有物就像个体身份一样,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可知,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常表现为否定性,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或为他人所排拒。(或表述为:特性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并远离那些被社会认可的“规范”。)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群体的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总试图划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它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可知,在个人或群体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试图划出一个专属空间,以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以杜甫为例,结合材料二“已有很多文章讨论过杜甫诗歌的历史意义,讨论他如何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可知,他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
结合“从历史的角度阅读杜甫,为的是论证一种诗歌观,即诗歌能够承载意义,诗歌的意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往往与道德判断联系在一起,然而,杜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这种信念削弱了简单的道德说教。一方面,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他在诗歌中提出自身和周围情势的论点”可知,诗人认为诗歌创作能承载意义,有道德、政治、历史等层面。
结合“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痛苦地怀疑自己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意义,怀疑诗歌能否有所拯救”可知,诗人常常担忧创作的无效性,怀疑创作是否有意义、有所拯救,以此激励他的创作。(或表述为:诗人的创作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补救,成为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在祈愿中实现有别于现状的时刻。)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丫头她妈
林斤澜
丫头她妈没有名字,可是有个秘密。这个秘密她的男人袁相舟不知道,斜对面卖鱼丸的女人家溪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矮凳桥街上有少数人——说是少数,不过两只手是数不过来的——起了个名字也叫不开,连个外号都没有人肯费心思,只叫做癞头、跛脚、缺牙齿,若是女人,就叫做她妈、他婶、阿嬷、阿婆……
矮凳桥历代田少人多,老古话说一方土养一方人,矮凳桥这方土,却是养不活矮凳桥人。农田上的“生活”,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去做。袁相舟家里的几分田,就是承包在丫头她妈一个人身上,她妈说,喂不饱几张嘴,用几个人做什么?顶多插秧时候,儿子去甩甩秧苗。收割时节,丫头去捆捆稻草。挑粪水担化肥凡是肩膀吃力的,她妈决不指使儿女,袁相舟是什么也不插手,哪怕街上没有生意好做,她妈也宁肯叫男人家笼着手坐着。
做饭,也是她妈的事。煮熟了饭,热了菜,她妈告诉一声丫头盛起来吃,自己却走到街上来,经常过街走到斜对面,在溪鳗的鱼丸摊子那里,帮忙洗洗碗,添添火,说一会儿话,再回家去吃剩饭剩菜。她妈的食量很好,什么都吃,吃什么都有滋味。
她妈煮熟了饭自己走开,起先是困难时候,她觉着坐下来只张半张嘴,筷子只点点盘边,倒不如剩多剩少做一口咽下去的好。后来,成了习惯。到街上站一站,屋檐下听听新闻,摊边说两句话,成了她的文化生活,她的唯一的娱乐。
不过有时候也说几句,说的是梦。这梦不是有文化的人,那种诗意的东西,也不是哲理,也不是比喻。这算不算一个秘密呢!
“昨天晚上我梦见下大雨了。”丫头她妈常常只用一句话,就把她的梦说完。溪鳗心里有一本梦书,是个圆梦专家。她手里忙着,也不妨碍心里翻到梦书的下雨篇,接着查问细节:“你在屋里还是屋外?”“屋里。”
“屋里漏不漏?”“不漏。”“那还好。”
……
“我和你说了吧,只许放在心里,不许挂在嘴上。只怕是个劫数,人会饿着,矮凳桥会墨黑,地面上会精光。不过你不要紧,你屋里不漏,你一家人都会熬过来的。”
后来“割资本主义尾巴”,溪鳗的鱼丸摊子也“割”掉了。街上的店面都上了门板,再后来“困难时期”来了,街里街外都寻不着吃……她妈觉着溪鳗的圆梦,句句灵验,算得半个神仙。内乱武斗的年头,溪鳗只开半扇小门,没有特别的事情不让人进屋。丫头她妈来站一站,也是一个门槛里一个门槛外说几句话。
……
溪鳗接着说:“前天车钻他妈来说,上面挑飞机兵。车钻样样及格,就是肩膀头多一块肉,那是从小挑担叫扁担压出来的,人家不要。”
过后一天,丫头她妈挑着两箩番茄回家来,正好遇见儿子,儿子见妈妈脸都挣红了,拿过扁担来挑了走。走出去十多步,她妈忽然想起什么,叫道:“放下,放下。”
儿子不明白。她妈抢上前来挑走了。
从这以后,父子俩休想帮忙。实在当忙时候,丫头倒还可以打个下手。袁相舟有回问道:“我总比丫头多一把力气。”
她妈说:“你总会有转运的一天,不要运是转了,当老师又不要你了。”一一袁相舟以前是中学教师,袁相舟也只笑笑,
谁知转运时候当真到来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一下来,本地土话叫做“声叫声应”,矮凳桥街上马上活泼起来,一转身,闹成了专业的钮扣市场。
不用说袁相舟,连那么个丫头坐着点点数,装装塑料口袋,贴贴招牌,也成把地抓钞票。钞票钞票,满街地飞钞票,说钞票赚钞票。只有丫头她妈,还是泥里来水里去,也还是填不饱自家几张嘴,若论钞票把人分三六九等,她妈人前人后连个屁也放不响。
有天,她照旧到溪鳗那里站饭前的一站。溪鳗店门大开。里边有两个木匠师傅在装修吊脚楼,一番大干的景象。
“我昨天晚上,梦见发大水了。”
“发吧发吧,你看看街上,不和发大水一样了。……丫头她妈,你要转运不要,要,听我一句话:种菜。”
丫头她妈笑眯眯走回家来,多少年圆梦都没有这一回开心。不过她还是和家里的谁也不商量,管自种了菜,
种出菜来就要挑上街叫卖,她不会叫,只把菜筐放在溪鳗店门口,过不了几天,她的菜挑子一上街,就有开饭馆的大师傅大声叫住,就有发了财的“大好佬”当街拦住,他们专挑新鲜细菜,不在价钱。
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着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她先把旧箩换成新筐,敞口,好把细菜摆开。她的菜都要洗过涮过,青菜要显出青是青白是白,萝上不带泥,红的红黄的黄。叶子要挺着,一张是一张,不夹带黄的萎的。不该带根的齐根砍掉,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
她原本头不梳脸不洗,也不怕站在街上听新闻。现在要换上干净鞋袜,有时穿上紫红毛线衫挑上菜筐,不怕磨损。
她现在很爱面子,讨价还价,若是还的价不是行情,她连理都不理。真正是新上市的好货色,她还言不二价哩。
后来市场管理把农副产品,规定在东口。丫头她妈的菜担随便钻小巷走屋檐下,都可以抄近路走到东口去。她不,还是从西口进街,穿过整条街,让人们看着她的成果,喷啧的啜牙花,又决不违反规定一路走一路卖。让开饭馆的着点急,只能预定三捆两捆的。让吃鲜货的“大好佬”差不多是央告给留下一把两把。当然,溪鳗做鱼丸鱼饼用的小葱鲜姜,鱼汤头里用的小白菜、寸把长的蒿菜,那是不用招呼给送上门的。
不过有人说她是不是摆起架子来了?叫声丫头她妈给留点菜,她总是嘴皮动动的,说句什么话听也听不见,脸上还板板的,倒像保守着什么秘密。袁相舟听见人家这么说,哈哈一笑,说,要说她妈有秘密,天晓得,她的秘密就是做梦。
她妈听见这话,也不和袁相舟理论,倒和溪鳗说:“什么做梦哩。人家叫我丫头她妈,我嘴皮动动是说,我有名姓。我妈妈梦见发大水生的我,起个名字叫王梦水。”
(选自《矮凳桥风情》系列,有删改)
文本二:
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和林斤澜跟文学青年一起聊小说,问起小说的结构,汪曾祺答曰:“结构的原则:随便。”林斤澜心想我讲了一辈子的结构,岂不是白讲?就追问了一句:“随便?”汪曾祺于是从容补充:“苦心经营的随便。”林斤澜不再追问,显然对这个机智的、辩证的、悖论般的补充颇为满意。
在我看来,这正是汪、林两位短篇小说名家小说观的汇聚之处,同时也是其分驰之处。“结构”并非小说的全部,却最能见出作家对小说的基本看法。既然小说的诸要素是结构化地组织、表达和呈现的,那么小说家对结构的“经营”就灌注了他对小说的完整理解。
(节选自黄子平《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溪鳗的店铺不断变化,寓示了时代变迁的大背景,表现了处在其中的小城所不可避免的变化。
B.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他笔下的袁相舟,就是一个与他妻子形成鲜明对照的、脆弱又不负责任的形象。
C. 困难时期,丫头她妈煮熟了饭就走到街上去站站,再回家去吃剩菜剩饭。作者举重若轻,表现人物任劳任怨的品格。
D. 小说中的丫头她妈,从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到强调自己的名字,反映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人尊严和自身价值的追寻。
7. 关于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丫头她妈》一文中除了丫头她妈之外,还写了居住在附近的百姓,可以说是以群像塑造的方式展示了矮凳桥的民俗风情。
B. 文本二中所说的“苦心经营的随便”在《丫头她妈》中表现为三个怪诞的“梦”,充满迷信意味,串联故事,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C.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给人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如小时候有名字,为什么后来名字是个秘密;这个名字为什么不用等。
D. 开头说“丫头她妈没有名字,可是有个秘密”,设置悬念;又在结尾点明“秘密”的内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8. 赏析文中划横线段落的语言表达特色。
9. 有人认为,林斤澜的这篇小说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沈从文的《边城》一样具有散文化色彩,请结合其中一篇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6. B 7. B
8. ①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短句活泼灵动、节奏简洁明快,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如“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得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
②雅俗结合,以俗为主:口语质朴,如“青是青,白是白” “红的红黄的黄” “一张一张挺着”;书面语优美,如“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蔬菜新鲜,根须洁白,丫头妈卖菜码放整齐的特点。
9. 《丫头她妈》参考角度:
①内容生活化,意境悠闲。
②情节松散(淡化),叙述非线性,节奏舒缓。
③人物形象优美,人情淳朴美好。
④象征意味浓厚,凝聚思想感情和独特感受。
沈从文《边城》散文化特点:
①淡化人物形象塑造,不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较多写意化的描写。
②淡化情节,小说的矛盾冲突不激烈,只是呈现湘西生活的自然形态。
③营造真实环境,在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习俗中表达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寄托。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文中的袁相舟与妻子并未形成对比。从选文可知,袁相舟曾经是个老师,在溪鳗告诉丫头她妈关于车钻的事情后,丫头她妈就什么事情都不要儿子和丈夫做,为了他们以后能转运。这是突出丫头她妈任劳任怨,勤恳持家的特点。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分析能力。
B.“充满迷信意味”错误。梦的内容增添文章象征意味和民间文化的神秘色彩,不可粗浅地理解为“迷信”;第三个梦没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语段多用短句,如“珍贵”“旺俏”“敞口”“萝上不带泥”“叶子要挺着”等,也运用了一些有明显停顿的长句,这样长短句结合,语言简洁、精炼。
分析语句内容,所写的是丫头她妈种菜的事情,如换筐,洗涮菜,整理菜根等,这些语句直白浅显易懂,没有用一些华丽的辞藻,不事修饰。
结合“在众人眼里,旺俏”分析,“旺俏”就是畅销,受欢迎的意思,这是方言,富有地域特色。
结合“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分析,运用比喻修辞,把菜根子比作老人家的胡子,突出其整齐的特点。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丫头她妈》:
由原文“煮熟了饭,热了菜,她妈告诉一声丫头盛起来吃,自己却走到街上来,经常过街走到斜对面,在溪鳗的鱼丸摊子那里,帮忙洗洗碗,添添火,说一会儿话,再回家去吃剩饭剩菜。她妈的食量很好,什么都吃,吃什么都有滋味”等内容生活化,意境悠闲。
由原文“不过有时候也说几句,说的是梦。这梦不是有文化的人,那种诗意的东西,也不是哲理,也不是比喻。这算不算一个秘密呢”可知,情节松散(淡化),叙述非线性,节奏舒缓。
由原文“她不,还是从西口进街,穿过整条街,让人们看着她的成果,喷啧的啜牙花,又决不违反规定一路走一路卖。让开饭馆的着点急,只能预定三捆两捆的”“什么做梦哩。人家叫我丫头她妈,我嘴皮动动是说,我有名姓。我妈妈梦见发大水生的我,起个名字叫王梦水”可知,人物形象优美,人情淳朴美好。
由原文“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着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她先把旧箩换成新筐,敞口,好把细菜摆开。她的菜都要洗过涮过,青菜要显出青是青白是白,萝上不带泥,红的红黄的黄。叶子要挺着,一张是一张,不夹带黄的萎的。不该带根的齐根砍掉,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可知,象征意味浓厚,凝聚思想感情和独特感受。
沈从文《边城》散文化特点:
阅读《边城》,小说开篇如同画卷一样慢慢铺开,作者以诗意而美好的笔触描绘出湘西边境上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活背景。淡化人物形象塑造,不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较多写意化的描写。
美丽的湘西是沈从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小热爱自然,更喜欢观察自然,湘西自然的一草一木,从小溪到小草,从山到水,从鸣鸟到走兽,没有什么可以逃过他手中的笔。淡化情节,小说的矛盾冲突不激烈,只是呈现湘西生活的自然形态。
总而言之,小说《边城》用描摹的方式呈现着边城真实的生存状态空间,营造真的存在;《边城》用呈现的画面描摹着边城的淳朴、善良与孤独,演绎着美与善的哲学,在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习俗中表达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寄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假设文章与政治或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古时期有关这一假设命题的阐述,远远超出了儒家核心原则“正名”本身,即言辞之得体确保了社会和道德规范之得体。对这重关系的一种天真说法便是简单的反映论——文章“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秩序。这样一个理论命题容许在具体的反映对象以及反映模式上面存在种种巨大的理论差异,它远非中国所独有,且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中间。还有一种说法,虽然也并非为中国所独有,不过它在中国传统中却有特殊的分量:这样的命题便是好文章能够或者应当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著名的现代小说作家鲁迅为拯救中国而弃医从文,原因就在于此。
以韩愈为首的文学集团所倡导的“复古”文学价值所显示出来的紧迫感,便是基于这一假设。白居易及其盟友所倡导的新乐府,虽然方式不同,也有赖于同一假设。对道德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明确表现,会唤起并强化读者内在的道德感,移风易俗,教化人心。
在任何文字表现系统的内部,一种立场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其他立场,而作者表现某一立场时的紧迫感,会将这个立场与其特殊的对立面缠结在一起。在韩愈和白居易集团的作品中对文章的道德功用的确认,是和一个更为重要的反例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命题,即“好”作家(究竟是指德性上的“好”,还是纯粹文学意义上的“好”,这里有一点含混)必然会为社会所忽视,甚至主动地抛弃。
在比较温和的说法里,正如在白居易的《读张籍古乐府》中那样,好作家只是不为世人赏识而终老于孤芳自赏,而在极端的说法中,如孟郊反复告诉我们的那样,“好”作品只会招来他人的敌视,最终毁了作家:“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穷”,在穷困之外,还有穷途末路、孤立无援之意。在孟郊一首更偏激的诗《懊恼》中,一个原本用来表示在阅读时思考回味的常见词“咀嚼”,与文人间相互倾轧的“吃人”行径别扭地联结在了一起:好诗更相嫉,剑戟生牙关。前贤死已久,犹在咀嚼间。
二百年的文坛盟主,在社会和政治上都有地位的作家欧阳修,断言好的作品是“穷而后工”。这一主张显然是对孟郊“诗能穷人”的回驳。这与其说是文章与社会间有必然联系这一命题的破裂,倒还不如说是这个命题的颠倒或扭曲。好人非但没有通过他的文章在道德上感化社会,反而遭受社会弃逐,而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在他个人的困苦上。当“正声”出现在礼崩乐坏之世时,它非但无法恢复和谐,反而变成了噪音,而被逼噤声。在一封写给李益的信中,韩愈在探讨古文创作理论时也表述了同样的精神:倘若他的写作能取悦他人,那就一定是他的写作本身有瑕疵。
这向我们揭示了中唐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嬗变轨迹之一:意识到个人身份,特别是“真”的身份,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而且,这样的特性常常表现为否定性的,也即排拒他人或为他人所排拒。这里也许有一份高傲,乃至于妄自尊大,但我们常能听到“他人”的声音在讥笑、嘲讽、怀疑,甚或发出兽类的咆哮。特性不仅是中唐作品津津乐道的主题,它还以中唐作家刻意求异的风格出现。特异的风格可能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可能赢得赞赏。特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个性化,它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道德和文学上的优越,现在不是表现为在社会所认可的规范内的完美,而是表现为远离那些规范。
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所有权和占有物就像个体身份一样,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虽说特性主要牵涉到一个人,然而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群体的层面,如当一群卓异之人组成一个摒弃“凡俗”的小集团时,或当一个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社群排拒异端邪说时,甚或当中国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外来因素的排拒时。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群体的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总试图划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它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然而要达成这一点,这一空间外部必须得有“他人”的存在,他们想要闯入该空间,破坏其活动。
(摘编自宇文所安《特性与独占》)
材料二:
已有很多文章讨论过杜甫诗歌的历史意义,讨论他如何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从历史的角度阅读杜甫,为的是论证一种诗歌观,即诗歌能够承载意义,诗歌的意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往往与道德判断联系在一起,然而,杜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这种信念削弱了简单的道德说教。一方面,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他在诗歌中提出自身和周围情势的论点。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痛苦地怀疑自己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意义,怀疑诗歌能否有所拯救。
诗歌成功的希望及其屡屡失败的阴影,在激励杜甫诗歌写作不断前行的同时,也困扰着他。所谓“诗歌的成功”,借自诗人、批评家艾伦·格罗斯曼(Allen Grossman),他说:“诗歌的功能是在意思自治的限度内让每一个人获得一种成功。”这里,格罗斯曼想说的是,诗歌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了补救,在他看来,这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必死境况。这样一来,诗歌就成了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宇文所安在谈到杜诗的祈愿性时就指出了他的这个特点,还注意到了杜甫希望事情有别于现状的那些时刻。确实,早在杜甫以前的诗歌中,从汉末最早的古诗作品开始,我们就已看到过这种祈愿姿态,但在杜甫身上,渴切希望的声音在他承认希望之不可能时感受得更为强烈,实际上,他的这种态度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惯例,成了他作品中反复出现、不可或缺的主题。
(摘编自陈威《重建家园:杜甫和诗歌的成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秩序,好文章能够或者应当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这些说法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都存在。
B. 特性包含中唐作家刻意求异的风格,这种风格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能赢得赞赏。
C. 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但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
D. 祈愿姿态存在于汉末最早的古诗作品,但在杜甫诗中更为强烈,并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惯例,成了他诗中反复出现、不可或缺的主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及其盟友倡导的新乐府,都基于同一假设,呈现以同一方法,并移风易俗,教化人心。
B. 孟郊用“咀嚼”一词描写了文人间的互相倾轧,这与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描写形成呼应。
C. 欧阳修对孟郊“诗能穷人”的观点持批驳态度,他认为好的作品是“穷而后工”。
D. 根据评论家艾伦·格罗斯曼的观点,杜甫诗歌的成功正因为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欧阳修“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
A. 李白: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B. 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C. 司马迁: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D.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阐述你对“特性”的理解。
5. 唐代诗人往往有较强社会担当意识,请结合材料,以唐代某一位诗人为例谈谈他持这种创作理念的原因。
【答案】
1. B 2. C 3. D
4. (1)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常表现为否定性,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或为他人所排拒。(或表述为:特性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并远离那些被社会认可的“规范”。)(2)在个人或群体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试图划出一个专属空间,以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
5. 以杜甫为例,①他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②诗人认为诗歌创作能承载意义,有道德、政治、历史等层面。③诗人常常担忧创作的无效性,怀疑创作是否有意义、有所拯救,以此激励他的创作。(或表述为:诗人的创作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补救,成为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在祈愿中实现有别于现状的时刻。)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种风格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能赢得赞赏”表达过于绝对,原文是“特异的风格可能会招致他人的惊讶、鄙夷和排拒,但也可能赢得赞赏”。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呈现以同一方法”错,古文运动和新乐府并非呈现以同一方法。
B.这与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描写形成呼应,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一个原本用来表示在阅读时思考回味的常见词‘咀嚼’,与文人间相互倾轧的‘吃人’行径别扭地联结在了一起”。
D.“杜甫诗歌的成功正因为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表述不全面,杜甫诗歌的成功有历史意义,是王朝命运的见证,明确认为诗歌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又充满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观点是诗人愈是困窘,作品(文字、诗)愈是高明,孟子指的是人经历困境才能成大事,并非指作品。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所有权和占有物就像个体身份一样,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可知,特性是与对所有权和占有物新发生的兴趣紧密相连的,常表现为否定性,其概念的存在取决于对他人的排拒或为他人所排拒。(或表述为:特性预设了平庸的、常规的以及常常在道德上是可疑的“他者”的存在,并远离那些被社会认可的“规范”。)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群体的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总试图划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它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可知,在个人或群体层面上,具有特性的个体试图划出一个专属空间,以占有对象,并从事在它看来是“正当”的活动。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以杜甫为例,结合材料二“已有很多文章讨论过杜甫诗歌的历史意义,讨论他如何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可知,他在战争和灾难的背景下写作,充当王朝命运的见证。
结合“从历史的角度阅读杜甫,为的是论证一种诗歌观,即诗歌能够承载意义,诗歌的意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往往与道德判断联系在一起,然而,杜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一种对诗歌意义的破碎信念,这种信念削弱了简单的道德说教。一方面,杜甫明确认为诗歌创作具有道德、政治、历史意义,他在诗歌中提出自身和周围情势的论点”可知,诗人认为诗歌创作能承载意义,有道德、政治、历史等层面。
结合“他又不断对自己诗歌行为和姿态的无效性表示担忧,痛苦地怀疑自己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意义,怀疑诗歌能否有所拯救”可知,诗人常常担忧创作的无效性,怀疑创作是否有意义、有所拯救,以此激励他的创作。(或表述为:诗人的创作为改变不了的现实提供补救,成为言说欲望、表达意愿的方法,在祈愿中实现有别于现状的时刻。)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丫头她妈
林斤澜
丫头她妈没有名字,可是有个秘密。这个秘密她的男人袁相舟不知道,斜对面卖鱼丸的女人家溪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矮凳桥街上有少数人——说是少数,不过两只手是数不过来的——起了个名字也叫不开,连个外号都没有人肯费心思,只叫做癞头、跛脚、缺牙齿,若是女人,就叫做她妈、他婶、阿嬷、阿婆……
矮凳桥历代田少人多,老古话说一方土养一方人,矮凳桥这方土,却是养不活矮凳桥人。农田上的“生活”,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去做。袁相舟家里的几分田,就是承包在丫头她妈一个人身上,她妈说,喂不饱几张嘴,用几个人做什么?顶多插秧时候,儿子去甩甩秧苗。收割时节,丫头去捆捆稻草。挑粪水担化肥凡是肩膀吃力的,她妈决不指使儿女,袁相舟是什么也不插手,哪怕街上没有生意好做,她妈也宁肯叫男人家笼着手坐着。
做饭,也是她妈的事。煮熟了饭,热了菜,她妈告诉一声丫头盛起来吃,自己却走到街上来,经常过街走到斜对面,在溪鳗的鱼丸摊子那里,帮忙洗洗碗,添添火,说一会儿话,再回家去吃剩饭剩菜。她妈的食量很好,什么都吃,吃什么都有滋味。
她妈煮熟了饭自己走开,起先是困难时候,她觉着坐下来只张半张嘴,筷子只点点盘边,倒不如剩多剩少做一口咽下去的好。后来,成了习惯。到街上站一站,屋檐下听听新闻,摊边说两句话,成了她的文化生活,她的唯一的娱乐。
不过有时候也说几句,说的是梦。这梦不是有文化的人,那种诗意的东西,也不是哲理,也不是比喻。这算不算一个秘密呢!
“昨天晚上我梦见下大雨了。”丫头她妈常常只用一句话,就把她的梦说完。溪鳗心里有一本梦书,是个圆梦专家。她手里忙着,也不妨碍心里翻到梦书的下雨篇,接着查问细节:“你在屋里还是屋外?”“屋里。”
“屋里漏不漏?”“不漏。”“那还好。”
……
“我和你说了吧,只许放在心里,不许挂在嘴上。只怕是个劫数,人会饿着,矮凳桥会墨黑,地面上会精光。不过你不要紧,你屋里不漏,你一家人都会熬过来的。”
后来“割资本主义尾巴”,溪鳗的鱼丸摊子也“割”掉了。街上的店面都上了门板,再后来“困难时期”来了,街里街外都寻不着吃……她妈觉着溪鳗的圆梦,句句灵验,算得半个神仙。内乱武斗的年头,溪鳗只开半扇小门,没有特别的事情不让人进屋。丫头她妈来站一站,也是一个门槛里一个门槛外说几句话。
……
溪鳗接着说:“前天车钻他妈来说,上面挑飞机兵。车钻样样及格,就是肩膀头多一块肉,那是从小挑担叫扁担压出来的,人家不要。”
过后一天,丫头她妈挑着两箩番茄回家来,正好遇见儿子,儿子见妈妈脸都挣红了,拿过扁担来挑了走。走出去十多步,她妈忽然想起什么,叫道:“放下,放下。”
儿子不明白。她妈抢上前来挑走了。
从这以后,父子俩休想帮忙。实在当忙时候,丫头倒还可以打个下手。袁相舟有回问道:“我总比丫头多一把力气。”
她妈说:“你总会有转运的一天,不要运是转了,当老师又不要你了。”一一袁相舟以前是中学教师,袁相舟也只笑笑,
谁知转运时候当真到来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一下来,本地土话叫做“声叫声应”,矮凳桥街上马上活泼起来,一转身,闹成了专业的钮扣市场。
不用说袁相舟,连那么个丫头坐着点点数,装装塑料口袋,贴贴招牌,也成把地抓钞票。钞票钞票,满街地飞钞票,说钞票赚钞票。只有丫头她妈,还是泥里来水里去,也还是填不饱自家几张嘴,若论钞票把人分三六九等,她妈人前人后连个屁也放不响。
有天,她照旧到溪鳗那里站饭前的一站。溪鳗店门大开。里边有两个木匠师傅在装修吊脚楼,一番大干的景象。
“我昨天晚上,梦见发大水了。”
“发吧发吧,你看看街上,不和发大水一样了。……丫头她妈,你要转运不要,要,听我一句话:种菜。”
丫头她妈笑眯眯走回家来,多少年圆梦都没有这一回开心。不过她还是和家里的谁也不商量,管自种了菜,
种出菜来就要挑上街叫卖,她不会叫,只把菜筐放在溪鳗店门口,过不了几天,她的菜挑子一上街,就有开饭馆的大师傅大声叫住,就有发了财的“大好佬”当街拦住,他们专挑新鲜细菜,不在价钱。
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着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她先把旧箩换成新筐,敞口,好把细菜摆开。她的菜都要洗过涮过,青菜要显出青是青白是白,萝上不带泥,红的红黄的黄。叶子要挺着,一张是一张,不夹带黄的萎的。不该带根的齐根砍掉,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
她原本头不梳脸不洗,也不怕站在街上听新闻。现在要换上干净鞋袜,有时穿上紫红毛线衫挑上菜筐,不怕磨损。
她现在很爱面子,讨价还价,若是还的价不是行情,她连理都不理。真正是新上市的好货色,她还言不二价哩。
后来市场管理把农副产品,规定在东口。丫头她妈的菜担随便钻小巷走屋檐下,都可以抄近路走到东口去。她不,还是从西口进街,穿过整条街,让人们看着她的成果,喷啧的啜牙花,又决不违反规定一路走一路卖。让开饭馆的着点急,只能预定三捆两捆的。让吃鲜货的“大好佬”差不多是央告给留下一把两把。当然,溪鳗做鱼丸鱼饼用的小葱鲜姜,鱼汤头里用的小白菜、寸把长的蒿菜,那是不用招呼给送上门的。
不过有人说她是不是摆起架子来了?叫声丫头她妈给留点菜,她总是嘴皮动动的,说句什么话听也听不见,脸上还板板的,倒像保守着什么秘密。袁相舟听见人家这么说,哈哈一笑,说,要说她妈有秘密,天晓得,她的秘密就是做梦。
她妈听见这话,也不和袁相舟理论,倒和溪鳗说:“什么做梦哩。人家叫我丫头她妈,我嘴皮动动是说,我有名姓。我妈妈梦见发大水生的我,起个名字叫王梦水。”
(选自《矮凳桥风情》系列,有删改)
文本二:
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和林斤澜跟文学青年一起聊小说,问起小说的结构,汪曾祺答曰:“结构的原则:随便。”林斤澜心想我讲了一辈子的结构,岂不是白讲?就追问了一句:“随便?”汪曾祺于是从容补充:“苦心经营的随便。”林斤澜不再追问,显然对这个机智的、辩证的、悖论般的补充颇为满意。
在我看来,这正是汪、林两位短篇小说名家小说观的汇聚之处,同时也是其分驰之处。“结构”并非小说的全部,却最能见出作家对小说的基本看法。既然小说的诸要素是结构化地组织、表达和呈现的,那么小说家对结构的“经营”就灌注了他对小说的完整理解。
(节选自黄子平《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溪鳗的店铺不断变化,寓示了时代变迁的大背景,表现了处在其中的小城所不可避免的变化。
B.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他笔下的袁相舟,就是一个与他妻子形成鲜明对照的、脆弱又不负责任的形象。
C. 困难时期,丫头她妈煮熟了饭就走到街上去站站,再回家去吃剩菜剩饭。作者举重若轻,表现人物任劳任怨的品格。
D. 小说中的丫头她妈,从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到强调自己的名字,反映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人尊严和自身价值的追寻。
7. 关于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丫头她妈》一文中除了丫头她妈之外,还写了居住在附近的百姓,可以说是以群像塑造的方式展示了矮凳桥的民俗风情。
B. 文本二中所说的“苦心经营的随便”在《丫头她妈》中表现为三个怪诞的“梦”,充满迷信意味,串联故事,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C.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给人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如小时候有名字,为什么后来名字是个秘密;这个名字为什么不用等。
D. 开头说“丫头她妈没有名字,可是有个秘密”,设置悬念;又在结尾点明“秘密”的内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8. 赏析文中划横线段落的语言表达特色。
9. 有人认为,林斤澜的这篇小说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沈从文的《边城》一样具有散文化色彩,请结合其中一篇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6. B 7. B
8. ①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短句活泼灵动、节奏简洁明快,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如“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得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
②雅俗结合,以俗为主:口语质朴,如“青是青,白是白” “红的红黄的黄” “一张一张挺着”;书面语优美,如“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蔬菜新鲜,根须洁白,丫头妈卖菜码放整齐的特点。
9. 《丫头她妈》参考角度:
①内容生活化,意境悠闲。
②情节松散(淡化),叙述非线性,节奏舒缓。
③人物形象优美,人情淳朴美好。
④象征意味浓厚,凝聚思想感情和独特感受。
沈从文《边城》散文化特点:
①淡化人物形象塑造,不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较多写意化的描写。
②淡化情节,小说的矛盾冲突不激烈,只是呈现湘西生活的自然形态。
③营造真实环境,在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习俗中表达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寄托。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文中的袁相舟与妻子并未形成对比。从选文可知,袁相舟曾经是个老师,在溪鳗告诉丫头她妈关于车钻的事情后,丫头她妈就什么事情都不要儿子和丈夫做,为了他们以后能转运。这是突出丫头她妈任劳任怨,勤恳持家的特点。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分析能力。
B.“充满迷信意味”错误。梦的内容增添文章象征意味和民间文化的神秘色彩,不可粗浅地理解为“迷信”;第三个梦没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语段多用短句,如“珍贵”“旺俏”“敞口”“萝上不带泥”“叶子要挺着”等,也运用了一些有明显停顿的长句,这样长短句结合,语言简洁、精炼。
分析语句内容,所写的是丫头她妈种菜的事情,如换筐,洗涮菜,整理菜根等,这些语句直白浅显易懂,没有用一些华丽的辞藻,不事修饰。
结合“在众人眼里,旺俏”分析,“旺俏”就是畅销,受欢迎的意思,这是方言,富有地域特色。
结合“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分析,运用比喻修辞,把菜根子比作老人家的胡子,突出其整齐的特点。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丫头她妈》:
由原文“煮熟了饭,热了菜,她妈告诉一声丫头盛起来吃,自己却走到街上来,经常过街走到斜对面,在溪鳗的鱼丸摊子那里,帮忙洗洗碗,添添火,说一会儿话,再回家去吃剩饭剩菜。她妈的食量很好,什么都吃,吃什么都有滋味”等内容生活化,意境悠闲。
由原文“不过有时候也说几句,说的是梦。这梦不是有文化的人,那种诗意的东西,也不是哲理,也不是比喻。这算不算一个秘密呢”可知,情节松散(淡化),叙述非线性,节奏舒缓。
由原文“她不,还是从西口进街,穿过整条街,让人们看着她的成果,喷啧的啜牙花,又决不违反规定一路走一路卖。让开饭馆的着点急,只能预定三捆两捆的”“什么做梦哩。人家叫我丫头她妈,我嘴皮动动是说,我有名姓。我妈妈梦见发大水生的我,起个名字叫王梦水”可知,人物形象优美,人情淳朴美好。
由原文“她妈从小种田,现在才觉着种出来的东西,珍贵。在众人眼里,旺俏。她先把旧箩换成新筐,敞口,好把细菜摆开。她的菜都要洗过涮过,青菜要显出青是青白是白,萝上不带泥,红的红黄的黄。叶子要挺着,一张是一张,不夹带黄的萎的。不该带根的齐根砍掉,该带根的齐簇簇和老人家的胡子一样”可知,象征意味浓厚,凝聚思想感情和独特感受。
沈从文《边城》散文化特点:
阅读《边城》,小说开篇如同画卷一样慢慢铺开,作者以诗意而美好的笔触描绘出湘西边境上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活背景。淡化人物形象塑造,不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较多写意化的描写。
美丽的湘西是沈从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小热爱自然,更喜欢观察自然,湘西自然的一草一木,从小溪到小草,从山到水,从鸣鸟到走兽,没有什么可以逃过他手中的笔。淡化情节,小说的矛盾冲突不激烈,只是呈现湘西生活的自然形态。
总而言之,小说《边城》用描摹的方式呈现着边城真实的生存状态空间,营造真的存在;《边城》用呈现的画面描摹着边城的淳朴、善良与孤独,演绎着美与善的哲学,在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习俗中表达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