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3-04-29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虫鸣秋
唐弢
一年四季,我现在喜欢的是春天。
说是现在,因为这是近来才有的感觉。年纪过了三十,却忽然喜欢春天,喜欢红色喜欢和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打交道,究竞是生命的活力突然转强,抑是预感衰退,遂不免起了依恋之情呢?我自己也无法回答。不过,倘在十几年前,或者溯而上之,倘在二十年前,情形就和眼前的不一样。尽管年轻好弄,跳跳蹦蹦,脱不了孩子的脾气,但以季节而论,我爱的却是雁来以后的秋天。
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在一个中学校里念书,每周只上五天课,两天半是中文,两天半是英文。课余多暇,自己就学些作诗填词之类的勾当。诗词,按照中国的老例,是必须从多读入手的,因此也翻翻前人的集子,希望从那里得到些许的影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闲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苍凉,“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悒郁和惆怅。童稚何知,然而面临萧索,想起来也不免为之惘然。中国的诗人对于这点是特别敏感的,我虽然三不像——学稼、学贾、学书都不够格,每逢提笔,却也无法抵御秋意的来袭。
诗词,它让我看到春青背后的红叶。
不过我的真正爱好秋天,却远在能读这些诗词之前,少说也该有二十个年头了。那时候,天地似乎比现在阔大,山河似乎比现在年轻,而生活,当然也比现在有意义——即使是最小的虫蚁吧,我也觉得十分可亲,它们仿佛都能说话,用的是一种歌唱的调子。说得最为悦耳的自然是秋虫。
我因此渴望着西风的起来。
炎夏向尽,梧桐已开始落叶,街头树间,时而传来一阵刺耳的繁音,“知了,知了”,叫声较为噪厉的是螂蟑,“乌有,乌有”的是螗蜩。中国的文人是最喜欢代人立言的,有时候也代物——著名的如禽言,并且还及于昆虫。刘同人《帝京景物略》里说:“三伏鸣者,声躁以急,如曰伏天伏天,入秋而凉,鸣则凄短,如曰秋凉秋凉。”他以为蝉蜩呼候,所叫的常是当前的时令。
蝉类种色繁多,我在年轻时常见的是叫做蚱蛙的一种,它没有螂蟟的长大,又不及螗蜩的美丽,只有叫声较为清越。不过一捉到笼里,也就默尔而息,再不发些许的音响,第二天随即僵死了。我同情沉默,却又以它的绝不再鸣为可惜。
为什么呢?我自己也有点回答不上来。
因此也不想再去触犯它,于是就开始翻瓦砾,多半是在屋后的安园里。促织就在那里栖息着。拨开断砖,往往可以看到一对小虫惊惶的在躲避,有时逃到野草根边去。就以往的经验而论,这十九是徒然的,它们逃不过人类的眼睛,也跳不出人类的手掌,到最后,只能受人秦养,迁入瓦盆。我蓄促织,往常是因为它能鸣,并非因为它能斗,所以别种如油葫芦、小油岭之类,行家弃诸不顾,我也加以延揽,一样放入匣内,饲以雪白的米饭。
——唧令令,唧令令!
几乎就是金属的声音。
和油葫芦一样,因繁生而不被重视的,还有一种栖息在乱草、灌木或者豆英地里的螽斯,《诗经》里所谓“嘤嘤草虫”,指的就是它。
螽斯而外,较为常见的鸣虫是络纬。络纬也即莎鸡,俗名纺织娘,以其鸣声酷肖纺纱的缘故。络纬昼伏夜鸣,要捕捉,必须等它振羽发声的时候。我常和小朋友一道,提着灯笼,赶往两里外的竹园去。乡间的晚上是阒寂的,走夜路不免有几分心悸,自己也听得出脚步的急迫,烛影摇动光波,像水晕一样在黑暗里浮荡。一转出村子,耳边像听到远处的“闹场锣鼓”一样,络纬的鸣声突然震响起来,原来前面已经是竹园了。
——轻些,别作声!
有人低低地照会我,我们便蹑手蹑脚地跑近去。一见到篝火,满园叫得更起劲了,每次可以捉到好几只。而每年又总有一回这样的经验。
现在,季节到了秋天,春华老去,我自己也逼近中年。络纬在邻家的园圃里振羽,静夜远听,真使人有梦回空山身在何地的感觉。清人龚定庵诗云:“狂胪文献耗中年,亦是今生后起缘。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往事在心头浮现。此时此地大概谁都有点怆然,觉得难以遣此的吧。
我不能忘情于已逝的童年。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追忆了学生时代作诗填词、童年时代亲近秋虫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B. 画线句中的“红叶”是秋天的典型意象,表达了作者从诗词中领悟到的闲适、苍凉和惆怅。
C. 文章用真挚的语言回忆过往、叙写当下,融欢欣与惆怅于一体,弥漫着温暖而感伤的氛围。
D. 作者最后说“大概谁都有点怆然”,推己及人,以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引发读者的共鸣。
8. 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喜欢的是春天”?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本文标题为“以虫鸣秋”,文章是怎样写秋虫鸣叫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
7. B 8. ①面对春天,作者感慨自身活力的衰退,对眼前充满活力的春天生起了依恋之情。②面对秋天,逼近中年的作者兴发了人生沧桑之感,不能忘情于已逝的童年,心中怆然,转而喜欢春天。
9. ①使用拟声词:如用“知了,知了”形容螂燎的叫声,用“乌有,乌有”形容螗蜩的声音,生动地写出了秋虫叫声的特点。②使用比喻:如将虫鸣声比作“金属的声音”“闹场锣鼓”,形象地写出了秋虫声音的铿锵有力。③引用古诗文:如引用《诗经》、刘同人作品中关于秋虫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表达了作者从诗词中领悟到的闲适、苍凉和惆怅”错误,根据“……这是闲适……这是苍凉,……这是悒郁和惆怅。童稚何知,然而面临萧索,想起来也不免为之惘然。中国的诗人对于这点是特别敏感的,我虽然三不像——学稼、学贾、学书都不够格,每逢提笔,却也无法抵御秋意的来袭”可知,作者并没有领悟到闲适、苍凉和惆怅。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年纪过了三十,却忽然喜欢春天,喜欢红色喜欢和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打交道,究竟是生命的活力突然转强,抑是预感衰退,遂不免起了依恋之情呢?”可知,面对春天,作者感慨自身活力的衰退,对眼前充满活力的春天生起了依恋之情。
根据“现在,季节到了秋天,春华老去,我自己也逼近中年。……往事在心头浮现。此时此地大概谁都有点怆然,觉得难以遣此的吧。我不能忘情于已逝的童年”可知,面对秋天,逼近中年的作者兴发了人生沧桑之感,不能忘情于已逝的童年,心中怆然,转而喜欢春天。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根据“炎夏向尽,梧桐已开始落叶,街头树间,时而传来一阵刺耳的繁音,‘知了,知了’,叫声较为噪厉的是螂蟑,‘乌有,乌有’的是螗蜩”可知,使用拟声词,如用“知了,知了”形容螂燎的叫声,用“乌有,乌有”形容螗蜩的声音,生动地写出了秋虫叫声的特点。
根据“我蓄促织,往常是因为它能鸣,并非因为它能斗,所以别种如油葫芦、小油岭之类,行家弃诸不顾,我也加以延揽,一样放入匣内,饲以雪白的米饭。——唧令令,唧令令!几乎就是金属的声音”“一转出村子,耳边像听到远处的‘闹场锣鼓’一样,络纬的鸣声突然震响起来”可知,使用比喻手法,如将虫鸣声比作“金属的声音”“闹场锣鼓”,形象地写出了秋虫声音的铿锵有力。
根据“刘同人《帝京景物略》里说:‘三伏鸣者,声躁以急,如曰伏天伏天,入秋而凉,鸣则凄短,如曰秋凉秋凉。’”“《诗经》里所谓‘嘤嘤草虫’,指的就是它”“清人龚定庵诗云:‘狂胪文献耗中年,亦是今生后起缘。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可知,引用古诗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茸茅竹而居之。日啖茶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常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B.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C.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D.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的“引”,是类似于序言的一种文体,与《滕王阁序》中“恭疏短引”的“引”字含义相同。
B. “辙亦迁海康”中的“迁”为“贬谪”之意,与《张衡传》中“再迁为太史令”的“迁”字含义不同。
C. “乃欲以桑榆之末景”中的“桑榆”喻指晚年,与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桑榆”含义不同。
D. “区区之迹”中“区区”为“微小”之意,与《孔雀东南飞》中“何乃太区区”的“区区”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为官多遭贬谪,他在儋耳住草屋,食茶芋,生活困苦,陶渊明的诗歌给了他精神寄托。
B. 苏轼觉得自己与陶渊明的性格相似,经历相近,因此惺惺相惜,把陶渊明当作效法的榜样。
C. 苏辙相信后世君子会对苏轼的遭际做出正确的评价,他认为苏轼的诗歌超过了李白和杜甫。
D. 苏轼称苏辙的诗有古人之风,苏辙认为东坡诗充沛盛大,可见两人在诗歌创作上相互欣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2)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答案】
10. B 11. D 12. B
13. (1)(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外界环境多有抵触,必然留下世俗的祸患,于是尽力避世(或隐居),使你们很小就挨饿受冻。
(2)我虽然疾驰着追随子瞻,(但)常常落在他的后面,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也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子瞻平日里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看不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以图史为园囿”和“文章为鼓吹”句式相似,应该在“文章”前面断句,排除AC;
“老人衰惫之气”是“不见”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贬谪;调动官职。含义不同。句意:我也被贬谪到海康/两次调动官职做了太史令。
C.正确。喻指晚年;喻指黄昏。含义不同。句意:才想起在晚年/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D.错误。微小;愚拙。含义不同。句意:从一些表面的小事做出评断/怎么竟然这么愚拙!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苏轼觉得自己与陶渊明的性格相似,经历相近”理解有误,由原文“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可知,文章并没有说苏轼与陶渊明“经历相近”。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忤”,抵触;“贻”,留下;“辞世”,避世。
(2)“驰骤”,疾驰;“和”,追和,应和;“继”,跟着。
参考译文: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与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用茅草、竹子修建房屋来居住。每天吃的是苦菜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里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看不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表面上质朴,实际上却华丽;表面上清瘦,实际上却丰满。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以为同陶渊明的原作相比,也不会自愧觉得不如他的。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请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儿子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而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外界环境多有抵触,必然留下世俗的祸患,于是尽力避世(或隐居),使你们很小就挨饿受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如今,我现在倒真有这些毛病,但一直没有及早发现。做了半辈子官,结果触犯了世俗的祸患。这正是我深深地为他折服的地方,并且决心在晚年把他当作效法的榜样,哪怕是学到他的万分之一也好。”
唉!陶渊明不愿为了挣五斗米的微薄俸禄,整衣束带,去拜见一个无德无才的人;而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遭受狱卒的折磨困辱,仍然不知悔改,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尽管如此,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能够考究出来的。我相信后世有德有才的人肯定会给以正确评价的。孔子说:“阐述前人的观点而不自己写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老子、彭祖相比。”孟子说:“曾子和子思在道义上是一致的。”从一些表面的小事做出评断,是不足以对人作出正确评价的。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认为自己赶不上。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拿他和陶渊明相提并论。我虽然疾驰着追随子瞻,(但)常常落在他的后面,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也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在海康县城南的东斋里特作这篇序文。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