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23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临门一脚终极版第08卷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3-05-2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女,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
于是作为策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昔桀起灵门,纣起鹿台,阴阳不和,五谷不时,天与之灾,邦国空虚,遂以之亡。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尸哭。
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当,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缔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已,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①。
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
(节选自《越绝书》)
【注】①夫差派人送一把宝剑给申胥(即伍子胥),令其自杀。
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桀 A 易 B 汤 C 而 D 灭 E 纣 F 易 G 周 H 文 I 而 J 亡 K 大 L 王 M 受 N 之 O 后 P 必 Q 有 R 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指容易,与“难”相对。与成语“以暴易暴”中“易”意思不同。
B. 敢,谦辞,表示冒昧请求。与成语“敢不承命”中的“敢”字意思不同。
C. 窃,偷偷地,暗地里。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窃”意思相同。
D. 咎,指灾祸,与诗经《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中“咎”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夫种认为,做到了他所讲的九件事,且不把自己的心意声张出去,夺取整个天下都是容易的事,更不必说对付一个吴国。
B. 越王命人制作精美的栏杆,形同龙蛇舞动,派文种进献给吴国,目的是与吴国修好,以麻痹吴国,争取时间,以图最后灭吴。
C. 申胥用夏桀筑灵门、商纣造鹿台而导致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劝诫吴王。吴王不听劝告,接受越国赠物,开始建造姑胥台。
D. 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越王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励精图治;吴王刚愎自用,诛杀忠良,荒淫无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
(2)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
14. 结合第三段“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内容,简要分析越国采用了“九术”中哪几术?(3分)
【答案】
10. E K O 11. C 12. B
13. (1)幸赖天地的力量,我私下造了一座小殿,有多余的材物,恭敬地献给君王。
(2)我又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好听谏官,善荐贤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
14. ①运用了第四术,送美女西施、郑旦给吴王,以此来消磨吴王的志气;②运用了第七术,让申胥与夫差有矛盾,最终导致夫差赐死申胥,迫其自杀。③运用了第九术,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随时准备利用吴国弊败之机去进攻它。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夏桀轻视汤,就灭亡了;商纣轻视周文王,也灭亡了。君王如果接受这两个女子,以后一定会有灾祸的。
“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两处句式结构一致,其后断开,即在E K处断开;
“大王受之”与“后必有殃”构成假设复句,其间断开;且“受之”是动宾结构,“之”后断开,即在 O处断开。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以暴易暴”中“易”是“代替”。句意:使得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
B.正确,“敢不承命”中的“敢”是“怎么敢,不敢”。句意:斗胆让他以低级官员的身份。/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
C.文中的“窃”是谦辞,有“私下里”“私自”的意思;“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窃”是副词,意为“偷偷地”“暗地里”。句意:越王勾践私下得到了上天赠给的两个美女西施和郑旦。/看父亲不在家,偷偷地打开盆子。
D.正确。句意:美女则是国家的祸根。/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卜筮的结果没有不吉利。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目的是与吴国修好”理解有误。目的是引诱吴国大修宫殿,消耗其国力。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赖”,幸赖;“窃”,私下;“再拜”,拜两拜,表示恭敬。
(2)“服诚”,服膺诚信;“进”,推荐;“是”,这。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四曰遗之美女,以荧其志”“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可知,运用了第四术,送美女西施、郑旦给吴王,以此来消磨吴王的志气;
由“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吴王大悦。申胥谏曰……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可知,运用了第七术,让申胥与夫差有矛盾,最终导致夫差赐死申胥,迫其自杀。
由“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可知,运用了第九术,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随时准备利用吴国弊败之机去进攻它。
参考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问大夫文种:“我想讨伐吴国,怎么才能成功?”大夫文种回答说:“讨伐吴国有九条计策。”越王问:“哪九条计策?”文种回答说:“第一是尊崇天地,敬事鬼神;第二是拿出丰厚的财物,馈赠给吴国国君;第三是抬高价格向吴国购买粮草,使吴国的储备变得空虚;第四是送美女给吴王,用这个来消磨吴王的志气;第五是送能工巧匠给吴王,让吴国建宫殿造高台,耗尽它的财物,疲劳它的力量;第六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给吴王,使得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第七是让吴国的忠谏之臣变得更为刚强,迫使他们一一自杀;第八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物资器材;第九是使自己国家军队强大、武器锐利,随时准备利用吴国弊败之机去进攻它。所以说做到了这九件事就用不着担心了,只要不把自己的心意声张出去,夺取整个天下都不是困难的事,何况只是对付一个吴国呢?”越王说:“好。”
于是,越王就命人制作了饰有文采的栏杆,用白璧作装饰,还镶嵌有黄金,形状如同龙蛇在舞动一般,越王派大夫文种将这些栏杆进献到吴国,说道:“东海边的奴仆勾践,派遣使者文种,斗胆让他以低级官员的身份,通过您的左右来问候君王。幸赖天地的力量,我私下造了一座小殿,多余的材物就贡献给君王。”吴王大为高兴。伍子胥劝谏说:“不能够这样做,君王不应该接受这些礼物。从前,夏桀筑灵门,商纣造鹿台,都引起阴阳不和顺,五谷不能按时成熟,上天降下灾祸,国家为之空虚,于是走向灭亡。君王如果接受越国的这些礼物,以后一定会产生灾祸的。”吴王没有听从劝谏,收下了越国进献的礼物,开始建筑姑胥台。花了三年时间聚集材料,五年后才建成姑胥台。台非常高,视野有二百里。但是,因为筑台,百姓劳役深重,走在路上随时看到在路上倒毙的人,听到祭祀的哭声。
于是,越王勾践又将美女西施、郑旦打扮整齐后,派大夫文种送给吴王,说:“从前,越王勾践私下得到了上天赠给的两个美女西施和郑旦,但越国地势低洼,十分贫穷,不敢接受她们,所以派文种将她俩献给大王。”吴王非常高兴,伍子胥进谏说:“不能够这样做,君王不应该接受这两个女子。我听说多看五色会使人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夏桀轻视汤,就灭亡了;商纣轻视周文王,也灭亡了。君王如果接受这两个女子,以后一定会有灾祸的。我听说越王勾践白日不停地起草文件,晚上又往往述诵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的。我又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好听谏言,善荐贤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还听说越王勾践冬天只穿粗陋的皮衣,夏天也只穿粗葛布衣服;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变得非常厉害,成为我们吴国的大患。我听说,贤人是国家的珍宝,美女则是国家的祸根。夏代就是由于末喜而灭亡的,商代也因为妲己而灭亡,周代同样是因为褒姒而灭亡的。”吴王不听从谏劝,还是接受了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而且认为伍子胥不忠,将他杀了。
越国于是起兵讨伐吴国,在秦余杭山将吴军打得大败。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死了太宰和他的妻子儿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易象①
周敦颐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①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
B. 叶诗中“点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
C. “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
D. 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
16.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 D 16. 周诗中诗人研读易象而悟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仿佛近在眼前,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后两句通过“谁道”“而今”,表达出看透历史循环的通达之感。叶诗中诗人暮春读《周易》而不知春去几多时,感悟美好事物易逝、世事多变之理;诗人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读书情趣。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正面突出了……”错。周诗中“日暖风和草色幽”一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侧面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同样,叶诗中“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两句,写垂柳飞絮的季节,几只麻雀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在砚台上,也无人拂拭。也是侧面烘托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周诗中“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两句的意思是:有谁能说出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事呢?而道如今却好像就发生在眼前。此处诗人研读易象而悟理,感悟到世间万物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诗人通过“谁道”“而今”,表达出看透历史循环的通达之感。
叶诗中“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闲坐在窗前读《周易》,而不知春日已经逝去多久。此处诗人感悟美好事物易逝、世事多变之理,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读书情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谏往追来的感悟。
(2)《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探石钟山,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体现出了可贵的怀疑和实证的精神。
(3)诗词中诗人自问自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采之欲遗谁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