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卷(五)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5-20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卷(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文学是从哪个时期开始“自觉”的?由于学者们对“文学自觉”概念的理解和标准各不相同,答案莫衷一是。有些学者干脆声称“文学的自觉”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讨论。
笔者以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可以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各有各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说“人的自觉”。从本质上说,文学即人学,“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因此,将“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人所使用的某种工具,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的本质意义可以这样界定: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活动。“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其创作者必须具备一种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同时,这些作品又广泛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有着成熟的艺术技巧,因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达到了完美境地。这才是衡量“自觉的文学”最基本的标准。
笔者赞同通常将“生命意识的觉醒”视为文学创作核心的观点。但是,并非有了“生命意识”便是“自觉”了。人类何时没有最基本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到了某个时代才忽然产生的吗?比如说魏晋时期的文学具有生命意识,就证明《诗经》《楚辞》等作品中没有吗?“日月其迈”(《诗经·蟋蟀》)、“哀民生之多艰”(《离骚》),这些如何不是“生命意识”呢?
但有生命意识,未必意味着“自觉”,它只是自觉的开端而非结果。当我们说“但愿长醉不复醒”时,只是对生命的一种伤感而绝非“自觉”。《古诗十九首》等作品确实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但这种生命意识属于对生命的感伤、无奈,导向的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及时行乐思想。着眼于“自觉”的本质意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我们不能说依靠酒精麻醉是“自觉”的。
人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但愿长醒不复醉”。从生命意识角度说,哪一种是“自觉”,应该是很清楚的。文学中的生命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伤感”主题,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迷惘、迷惑、感伤;一类是“超越”主题,它们面对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或社会现实,超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无能为圆顿的特征。
南宋禅僧道济作《辞世颂》:“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传说道济平生举止超乎寻常,这首偈可以说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诗人明知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收拾归来”,接下来的“水连天碧”,显示着一种大彻大悟之境。一个人在临终之时,依旧如此清醒,保持着鸢飞鱼跃、海阔天空般的想象,令人震惊。文学史如果将这样一些真正代表着人类对自身生命自觉观照的作品排除在外,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是“自觉”的。
再说“文体的自觉”。它考察的是某种文学体裁和技巧从自发到自觉的一种成熟过程,这也符合“自觉”概念中“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两个属性,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中国古代文体的自觉过程,可谓由“自发”到“自觉”的一个漫长历程,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说“学者每东面而望,不睹西墙,南向而视,不见北方,反三举一,执偏概全”。我们在讨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足可深长思之!
由此可以了然,为何关于“文学自觉”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笔者以为,有关“文学自觉”的各种观点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统合在一起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文学的自觉”与时代无关,只与创作者的个体心态是否“自觉”有关。
总之,“文学的自觉”这个命题的真实意义和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觉的文学作品既在内容上具备超越个体经验和体验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又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B.“但愿长醉不复醒”体现的只是一种生命意识,“但愿长醒不复醉”体现的是具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特点的生命意识的自觉。
C.“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道尽了道济追求人生真理的艰辛,体现了其清醒意识,“依旧水连天碧”表现了他的人生境界。
D.人们讨论“文学自觉”时犯了钱锺书所说的那种错误,即没有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现有的观点只有统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的比喻意在说明“文学的自觉”表述不恰当,“自觉的文学”才更为贴切。
B.生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不同,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的,其相同点是生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都不是某个时代突然产生的。
C.“自觉”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文体上又很难将“文学的自觉”绝对指向某个时代,所以如今谈论“文学的自觉”价值不大。
D.杜牧的《阿房宫赋》以“赋”这种成熟的文体总结了秦亡的教训,给唐朝统治者提供了借鉴,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学自觉的代表作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中“文学自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B.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C.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5.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文学自觉从魏晋开始,因为文学从此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按自身艺术规律独立发展;文学的“自觉”是以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先导的,魏晋时代,人的自身价值得到肯定,个性得到张扬。学界观点与本文观点中对“文学的自觉”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对其界定的标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四世同堂(节选)
老 舍
常二爷每次来访,总是祁家全家人最兴奋的一天。久住在都市里,他们已经忘了大地的真正颜色与功用。及至他们看到常二爷——满身黄土而拿着新小米或高粱的常二爷——他们才觉出人与大地的关系,而感到亲切与兴奋。他们愿意听他讲些与政治、国际关系、衣装的式样、电影明星完全无关,可是紧紧与生命相连,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听他讲话,就好像吃腻了鸡鸭鱼肉,而嚼一条刚从架上摘下来的王瓜,那么清鲜可喜。他们完全以朋友对待他,虽然他既是个乡下人,又给他们种着地——尽管只是三亩来的坟地。
常二爷参观到厨房,看小顺儿的妈那份忙劲儿,和如此之多的青菜与猪肉,他忽然想起来:“哟,明天是大哥的生日!你看我的记性有多好!”说完,他跑到院中,就在石榴盆的附近给祁老人跪下了:“大哥,你受我三个头吧!盼你再活十年二十年的,硬硬朗朗的!”“不敢当噢!”祁老人喜欢得手足无措。“就是这三个头!”二爷一边磕头一边说,“你跟我‘要’礼物,我也拿不出来!”叩罢了头,他立起来,用手掸了掸膝上的尘土。
瑞宣赶紧跑过来,给常二爷作揖致谢。小顺儿以为这很好玩,小青蛙似的,趴在地上,给他的小妹磕了不止三个头。小妞子笑得喂喂的,也忙着跪下给哥哥磕头。磕着磕着,两个头顶在一处,改为顶老羊。大人们,心里忧虑着坟墓的安全,而眼中看到儿童的天真,都无可如何地笑了笑。“老二!”祁老人叫常二爷,“今天不要走,明天吃碗寿面再出城!”“那——”常二爷想了想,“我不大放心家里呀!我并没多大用处,究竟是在家可以给他们仗点胆!嘿!这个年月,简直没法儿混!”“我看,二爷爷还是回去的好!”瑞宣低声说,“省得两下里心都不安!”
“这话对!”常二爷点着头说,“我还是说走就走!抓早儿出城,路上好走一点!大哥,我再来看你!我还有点荞麦呢,等打下来,我送给你点!那么,大哥,我走啦!”“不准你走!”小顺儿过来抱住常二爷的腿。“不肘!”妞子永远模仿着哥哥,也过来拉住老人的手。“好乖!真乖!”常二爷一手拍着一个头,口中赞叹着,“我还来呢!再来,我给你们扛个大南瓜来!”正这么说着,门外李四爷的清脆嗓音在喊:“城门又关上了,先别出门啊!”祁老人与常二爷都是饱经患难的人,只知道谨慎,而不知道害怕。可是听到李四爷的喊声,他们脸上的肌肉都缩紧了一些,胡子微微地立起来。小顺儿和妞子,不知道为什么,赶紧撒开手,不再缠磨常二爷了。“老二!咱们屋里坐吧!”祁老人往屋中让常二爷,好像屋中比院里更安全似的。常二爷没说什么,心中七上八下的,非常不安。
于是,两位老人就对坐着发愣。愣得实在难堪了,就交替着咳嗽一声,而后以咳嗽为题,找到一两句话——只是一两句,再往下说,就势必说到年岁与健康,而无不悲观。假若不幸提到日本鬼子,那就更糟,因为日本人是来毁灭一切的,不管谁的年纪多么大,品行怎样好。
天佑一清早也回来了,很惭愧地给父亲磕了头。他本想给父亲买些鲜果和螃蟹什么的,可是城门关着,连西单牌楼与西四牌楼的肉市与菜市上都没有一个摊子,他只好空着手回来。他知道,老父亲并不争嘴;不过,能带些东西回来,多少足以表示一点孝心。再说,街上还能买到东西,就是“天下太平”的证据,也好教老人高兴一点。可是,他空着手回来!他简直不敢多在父亲面前立着或坐着,恐怕父亲问到市面如何,而增加老人的忧虑。他也不敢完全藏到自己的屋中去,深恐父亲挑了眼,说他并没有祝寿的诚心。他始终没敢进南屋去,一会儿进到北屋给父亲和常二爷添添茶,一会儿到院中用和悦的声音对小顺儿说:“看!太爷爷的石榴有多么红呀!”或对小妞子说:“哟!太爷爷给买的兔儿爷?真好看!好好拿着,别摔了噢!”他的语声不但和悦,而且相当高,好教屋里的老人能听见。口中这么说道着,他的心里可正在盘算:每年这个时节,城里的人多少要添置一些衣服;而城外的人,收了庄稼以后,必定进城来买布匹。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他永不仗着“大减价”去招生意,他的尺就是最好的广告。可是,今年,他没看见一个乡下的主顾,城门还关着啊!至于城里的人,有钱的不敢花用,没钱的连饭都吃不上,谁还买布!他看准,日本人不必用真刀真枪地乱杀人,只要他们老这么占据着北平,就可以杀人不见血地消灭多少万人!他想和家里的人谈谈这个,但是今天是老太爷的生日,他张不开口。他须把委屈放在肚子里,而把孝心,像一件新袍子似的,露在外面。 (有删改)
文本二:
《四世同堂》是审美与历史的结合,也是老舍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集大成之作。它讲述了特定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简化的形象塑造,形成了主题上的深化思考,并构成了特有的平民文学样本。老舍是个基于普通市民审美观的、带有民俗色彩的作家,他对底层社会生态的展示,体现在语言、道德观、价值观、美学风格的方方面面,是19世纪现实主义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开出的新花朵。
《四世同堂》是在抗战还在进行中的现场文学,直接书写沦陷区的现实,通过文本构拟了普通民众从恤惑到偷生,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饥荒中绝地求生的成长过程。它在汗牛充栋的世界二战题材文学中,既是具有特殊性的描写中国创伤的见证文学,同时也是带有民族情感凝聚的共通性认知的普遍性叙事。
(摘编自刘大先《老舍笔下〈四世同堂〉的时代与家国》)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无可如何地笑了笑”,表现了大家身处战乱年代的心态,大概只有在面对孩童玩闹的场面时,才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
B.听到李四爷的喊声,祁老人和常二爷并不害怕,但“肌肉都缩紧了”“胡子微微地立起来”等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位老人的谨慎。
C.“就可以杀人不见血地消灭多少万人”,表现了天佑领悟到日军的侵略消磨了北平的活力,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无休止的灾厄。
D.老舍通过精心设计人物对话,以语言描写来刻画凸显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常二爷和祁老人的对话可以表现出常二爷的热情。
7.关于文本一中祁天佑回来之后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祁天佑惭愧不是因为没有买到东西,而是因为他空手而归增加了老人的忧虑。
B.祁天佑和悦且高声地与孩子们互动,是为了打破沉闷气氛,让屋里的老人欢喜。
C.布店生意的今昔对比进一步说明了北平的不太平以及被侵略者打乱的正常生活。
D.祁天佑无法开口诉说的担忧,与前文老人们的无言对坐,都流露出国家残破之痛。
8.在《四世同堂》中,老舍采用了“宏大主题的微观化处理”手法,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
9.结合文本一,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文本二中“《四世同堂》是审美与历史的结合”这句话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文学是从哪个时期开始“自觉”的?由于学者们对“文学自觉”概念的理解和标准各不相同,答案莫衷一是。有些学者干脆声称“文学的自觉”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讨论。
笔者以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可以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各有各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说“人的自觉”。从本质上说,文学即人学,“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因此,将“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人所使用的某种工具,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的本质意义可以这样界定: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活动。“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其创作者必须具备一种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同时,这些作品又广泛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有着成熟的艺术技巧,因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达到了完美境地。这才是衡量“自觉的文学”最基本的标准。
笔者赞同通常将“生命意识的觉醒”视为文学创作核心的观点。但是,并非有了“生命意识”便是“自觉”了。人类何时没有最基本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到了某个时代才忽然产生的吗?比如说魏晋时期的文学具有生命意识,就证明《诗经》《楚辞》等作品中没有吗?“日月其迈”(《诗经·蟋蟀》)、“哀民生之多艰”(《离骚》),这些如何不是“生命意识”呢?
但有生命意识,未必意味着“自觉”,它只是自觉的开端而非结果。当我们说“但愿长醉不复醒”时,只是对生命的一种伤感而绝非“自觉”。《古诗十九首》等作品确实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但这种生命意识属于对生命的感伤、无奈,导向的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及时行乐思想。着眼于“自觉”的本质意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我们不能说依靠酒精麻醉是“自觉”的。
人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但愿长醒不复醉”。从生命意识角度说,哪一种是“自觉”,应该是很清楚的。文学中的生命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伤感”主题,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迷惘、迷惑、感伤;一类是“超越”主题,它们面对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或社会现实,超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无能为圆顿的特征。
南宋禅僧道济作《辞世颂》:“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传说道济平生举止超乎寻常,这首偈可以说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诗人明知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收拾归来”,接下来的“水连天碧”,显示着一种大彻大悟之境。一个人在临终之时,依旧如此清醒,保持着鸢飞鱼跃、海阔天空般的想象,令人震惊。文学史如果将这样一些真正代表着人类对自身生命自觉观照的作品排除在外,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是“自觉”的。
再说“文体的自觉”。它考察的是某种文学体裁和技巧从自发到自觉的一种成熟过程,这也符合“自觉”概念中“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两个属性,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中国古代文体的自觉过程,可谓由“自发”到“自觉”的一个漫长历程,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说“学者每东面而望,不睹西墙,南向而视,不见北方,反三举一,执偏概全”。我们在讨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足可深长思之!
由此可以了然,为何关于“文学自觉”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笔者以为,有关“文学自觉”的各种观点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统合在一起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文学的自觉”与时代无关,只与创作者的个体心态是否“自觉”有关。
总之,“文学的自觉”这个命题的真实意义和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觉的文学作品既在内容上具备超越个体经验和体验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又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B.“但愿长醉不复醒”体现的只是一种生命意识,“但愿长醒不复醉”体现的是具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特点的生命意识的自觉。
C.“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道尽了道济追求人生真理的艰辛,体现了其清醒意识,“依旧水连天碧”表现了他的人生境界。
D.人们讨论“文学自觉”时犯了钱锺书所说的那种错误,即没有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现有的观点只有统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的比喻意在说明“文学的自觉”表述不恰当,“自觉的文学”才更为贴切。
B.生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不同,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的,其相同点是生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都不是某个时代突然产生的。
C.“自觉”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文体上又很难将“文学的自觉”绝对指向某个时代,所以如今谈论“文学的自觉”价值不大。
D.杜牧的《阿房宫赋》以“赋”这种成熟的文体总结了秦亡的教训,给唐朝统治者提供了借鉴,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学自觉的代表作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中“文学自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B.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C.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5.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文学自觉从魏晋开始,因为文学从此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按自身艺术规律独立发展;文学的“自觉”是以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先导的,魏晋时代,人的自身价值得到肯定,个性得到张扬。学界观点与本文观点中对“文学的自觉”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对其界定的标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四世同堂(节选)
老 舍
常二爷每次来访,总是祁家全家人最兴奋的一天。久住在都市里,他们已经忘了大地的真正颜色与功用。及至他们看到常二爷——满身黄土而拿着新小米或高粱的常二爷——他们才觉出人与大地的关系,而感到亲切与兴奋。他们愿意听他讲些与政治、国际关系、衣装的式样、电影明星完全无关,可是紧紧与生命相连,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听他讲话,就好像吃腻了鸡鸭鱼肉,而嚼一条刚从架上摘下来的王瓜,那么清鲜可喜。他们完全以朋友对待他,虽然他既是个乡下人,又给他们种着地——尽管只是三亩来的坟地。
常二爷参观到厨房,看小顺儿的妈那份忙劲儿,和如此之多的青菜与猪肉,他忽然想起来:“哟,明天是大哥的生日!你看我的记性有多好!”说完,他跑到院中,就在石榴盆的附近给祁老人跪下了:“大哥,你受我三个头吧!盼你再活十年二十年的,硬硬朗朗的!”“不敢当噢!”祁老人喜欢得手足无措。“就是这三个头!”二爷一边磕头一边说,“你跟我‘要’礼物,我也拿不出来!”叩罢了头,他立起来,用手掸了掸膝上的尘土。
瑞宣赶紧跑过来,给常二爷作揖致谢。小顺儿以为这很好玩,小青蛙似的,趴在地上,给他的小妹磕了不止三个头。小妞子笑得喂喂的,也忙着跪下给哥哥磕头。磕着磕着,两个头顶在一处,改为顶老羊。大人们,心里忧虑着坟墓的安全,而眼中看到儿童的天真,都无可如何地笑了笑。“老二!”祁老人叫常二爷,“今天不要走,明天吃碗寿面再出城!”“那——”常二爷想了想,“我不大放心家里呀!我并没多大用处,究竟是在家可以给他们仗点胆!嘿!这个年月,简直没法儿混!”“我看,二爷爷还是回去的好!”瑞宣低声说,“省得两下里心都不安!”
“这话对!”常二爷点着头说,“我还是说走就走!抓早儿出城,路上好走一点!大哥,我再来看你!我还有点荞麦呢,等打下来,我送给你点!那么,大哥,我走啦!”“不准你走!”小顺儿过来抱住常二爷的腿。“不肘!”妞子永远模仿着哥哥,也过来拉住老人的手。“好乖!真乖!”常二爷一手拍着一个头,口中赞叹着,“我还来呢!再来,我给你们扛个大南瓜来!”正这么说着,门外李四爷的清脆嗓音在喊:“城门又关上了,先别出门啊!”祁老人与常二爷都是饱经患难的人,只知道谨慎,而不知道害怕。可是听到李四爷的喊声,他们脸上的肌肉都缩紧了一些,胡子微微地立起来。小顺儿和妞子,不知道为什么,赶紧撒开手,不再缠磨常二爷了。“老二!咱们屋里坐吧!”祁老人往屋中让常二爷,好像屋中比院里更安全似的。常二爷没说什么,心中七上八下的,非常不安。
于是,两位老人就对坐着发愣。愣得实在难堪了,就交替着咳嗽一声,而后以咳嗽为题,找到一两句话——只是一两句,再往下说,就势必说到年岁与健康,而无不悲观。假若不幸提到日本鬼子,那就更糟,因为日本人是来毁灭一切的,不管谁的年纪多么大,品行怎样好。
天佑一清早也回来了,很惭愧地给父亲磕了头。他本想给父亲买些鲜果和螃蟹什么的,可是城门关着,连西单牌楼与西四牌楼的肉市与菜市上都没有一个摊子,他只好空着手回来。他知道,老父亲并不争嘴;不过,能带些东西回来,多少足以表示一点孝心。再说,街上还能买到东西,就是“天下太平”的证据,也好教老人高兴一点。可是,他空着手回来!他简直不敢多在父亲面前立着或坐着,恐怕父亲问到市面如何,而增加老人的忧虑。他也不敢完全藏到自己的屋中去,深恐父亲挑了眼,说他并没有祝寿的诚心。他始终没敢进南屋去,一会儿进到北屋给父亲和常二爷添添茶,一会儿到院中用和悦的声音对小顺儿说:“看!太爷爷的石榴有多么红呀!”或对小妞子说:“哟!太爷爷给买的兔儿爷?真好看!好好拿着,别摔了噢!”他的语声不但和悦,而且相当高,好教屋里的老人能听见。口中这么说道着,他的心里可正在盘算:每年这个时节,城里的人多少要添置一些衣服;而城外的人,收了庄稼以后,必定进城来买布匹。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他永不仗着“大减价”去招生意,他的尺就是最好的广告。可是,今年,他没看见一个乡下的主顾,城门还关着啊!至于城里的人,有钱的不敢花用,没钱的连饭都吃不上,谁还买布!他看准,日本人不必用真刀真枪地乱杀人,只要他们老这么占据着北平,就可以杀人不见血地消灭多少万人!他想和家里的人谈谈这个,但是今天是老太爷的生日,他张不开口。他须把委屈放在肚子里,而把孝心,像一件新袍子似的,露在外面。 (有删改)
文本二:
《四世同堂》是审美与历史的结合,也是老舍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集大成之作。它讲述了特定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简化的形象塑造,形成了主题上的深化思考,并构成了特有的平民文学样本。老舍是个基于普通市民审美观的、带有民俗色彩的作家,他对底层社会生态的展示,体现在语言、道德观、价值观、美学风格的方方面面,是19世纪现实主义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开出的新花朵。
《四世同堂》是在抗战还在进行中的现场文学,直接书写沦陷区的现实,通过文本构拟了普通民众从恤惑到偷生,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饥荒中绝地求生的成长过程。它在汗牛充栋的世界二战题材文学中,既是具有特殊性的描写中国创伤的见证文学,同时也是带有民族情感凝聚的共通性认知的普遍性叙事。
(摘编自刘大先《老舍笔下〈四世同堂〉的时代与家国》)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无可如何地笑了笑”,表现了大家身处战乱年代的心态,大概只有在面对孩童玩闹的场面时,才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
B.听到李四爷的喊声,祁老人和常二爷并不害怕,但“肌肉都缩紧了”“胡子微微地立起来”等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位老人的谨慎。
C.“就可以杀人不见血地消灭多少万人”,表现了天佑领悟到日军的侵略消磨了北平的活力,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无休止的灾厄。
D.老舍通过精心设计人物对话,以语言描写来刻画凸显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常二爷和祁老人的对话可以表现出常二爷的热情。
7.关于文本一中祁天佑回来之后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祁天佑惭愧不是因为没有买到东西,而是因为他空手而归增加了老人的忧虑。
B.祁天佑和悦且高声地与孩子们互动,是为了打破沉闷气氛,让屋里的老人欢喜。
C.布店生意的今昔对比进一步说明了北平的不太平以及被侵略者打乱的正常生活。
D.祁天佑无法开口诉说的担忧,与前文老人们的无言对坐,都流露出国家残破之痛。
8.在《四世同堂》中,老舍采用了“宏大主题的微观化处理”手法,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
9.结合文本一,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文本二中“《四世同堂》是审美与历史的结合”这句话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