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押题卷(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5-21
2023年新高考押题卷(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我们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其在新时代展现持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农时观、地宜观、节用观等,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这为当前发展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比如,哈尼族先民将农耕技能和经验编成“四季生产调”,在父子、母女、师徒口中流传。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北宋的宋仁宗颁布了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这一政策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不仅仅是富裕家庭的追求。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实现相互流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进行其他耕作劳动时通常需要协作,集体劳动,四川都江堰等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就是人们集体劳动的见证。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
为了收获劳动果实,劳动者需要与自然灾害、地形地貌、病虫害等多种不利条件和因素作斗争。面对自然灾害,劳动人民积极防灾抗灾,恢复农业生产,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品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不畏困难、苦干实干的精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内涵博大、意蕴深邃,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体系化与亲自然色彩。在天由业上白然的循环永续发展,总体上可归纳为四大体系。
一是以地力常新壮为特征的土地利用体系。土地是国人的命根子,农事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相地之宜”。得益于广开肥源、培肥地力、用养结合的土地利用之法,传统土地越耕越肥,产量越种越高,至迟在汉代,古人就已注重积肥,南宋《陈敷农书》将此精要总结为“地力常新壮”。
二是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田间管理体系。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最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两汉时期,时人逐步抛弃商周时期的轮荒耕作而改为土地连种、轮作复种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提倡“深耕”“易耨”等。魏晋时期,不仅确立了豆类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布局,而且形成了“耕一耙一耕一压—锄”的田间管理技术体系。唐宋之际,国家经济中心南移,“耕—耙—耖—耘—趟”的南方水田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明清时期,我国在人均不到两亩耕地的情况下,实现了养活四亿人口的奇迹,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了不起的成就。
三是以阴阳辩证为特征的防灾抗逆体系。传统农业没有今天的化学杀虫剂、除草剂等技术,但拥有十分有效的以阴阳辩证为特征的防灾抗逆体系。受朴素辩证思想的影响,我国先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农时意识,以求适应阴阳之转换,合乎天地之大道。战国后期,人们对农时的掌握经历了从物候指时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发展过程。我国先民还十分注重兴修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既治水又治田。
四是以因地制宜为特征的良种选育体系。自农业起源之初起,我国先民就注意到选优去劣的选种繁育之重要。西汉有穗选法的记载,南北朝出现了类似如今种子田的防杂保纯技术,明代良种选育技术已十分普及,清代更是运用水稻单株选择法进行水稻新品种的试验。我国传统农业种质在经历漫长的人工定向选育后形成了庞大的品种资源库,仅水稻地方品种的文献记载就超过5万种。
(摘编自卢勇《精耕细作 循环永续——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内涵解读与价值挖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无穷魅力与风采,即使在当今时代也不过时。
B.生态农业虽是现代农业才有的说法,但我国古代传统农业中的农时观、地宜观、节用观等为其奠定了良好基础。
C.古人在利用土地时深谙土肥地壮的道理,但我国从汉代才实施广开肥源、培肥地力、用养结合的土地利用之法。
D.我国先民对良种选育有独特的见解,随着农业的发展,良种选育技术逐渐普及,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品种资源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是由传统小农经济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所决定的。
B.北宋宋仁宗所颁布的劝耕劝读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士人和农民两个主要阶层的家庭贫富差距缩小。
C.材料二按照空间顺序论证了我国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田间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具体实施措施。
D.材料二以总分结构行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农耕技术的四大体系,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四大体系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周礼》等书中谈到了改良土壤和对不同土壤应施不同肥料的“土化之法”以及“粪种”。
B.《礼记·祭统》中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
C.《王祯农书》中记载:“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D.西汉《氾胜之书》中记载:“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横线部分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4分)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我们应如何利用传统农耕文化及传统农耕技术这座宝库?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莫格德哇行记
阿 来
在黄河源盘桓了一周多时间。该离开了。送行的人强烈建议再花半天时间去看一个地方:莫格德哇。并叫陪同我的当地乡土志专家华尔丹继续当导游。华尔丹兴奋地说那地方确实值得一去。
一开始出发,汽车摇晃着碾过一个个雨后映着天光的明亮水洼。天在快速转晴,灰度不同的雨云在天际线上迅疾奔走,并被东升的太阳镶上耀眼的金边。鹰敛翅停在傍路的电线杆顶,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夏牧场稀疏的帐篷顶上飘着淡蓝的炊烟,牦牛抬头张望。
路蜿蜒向前,一边是浑圆的山丘,一边是低洼的沼泽。视野里山峦起伏,映着天光的溪流在宽谷中随意蜿蜒。远远看见了一片黄色花,亮丽照眼,在低处的沼泽中央。在松软多水的沼泽中行走一阵,想着就是这些水潴积汇流,最终形成从西向东奔腾着贯穿中国的大河,心中不禁生出些激荡的情绪。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其报告称“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现在的我们,手提相机行走在这河源区的沼泽之中,脚踩过这么柔软的草与泥与水,真的是地阔天低,思接万里。
太阳突破了云层的遮蔽,瞬息之间,所有水洼都在闪烁,映射耀眼的阳光。不只是水,所有的青草也都在闪闪发光。光吸引人去草原的更深处。抬起脚,刚踩倒的蒿草韧劲十足,迅速挺起了腰身。踏陷的地面也立即回弹,迅速抹平了我刚踩出的脚迹。云雀起起落落,对着闯入者聒噪不已。走出这片沼泽时,我回身向鸟微笑,向花微笑。
继续上路,山谷变深,山脉耸起,在高处裸露出赭红色的岩石,纹理或竖或斜,却层次分明。在一个山口停车瞭望时,我伸手触摸这些岩石。这些岩石是已经成为碎屑的岩石重新压实而成,曾经的岩层破碎,沉在多少千万年前的水底,重新凝结,所以里面有螺、蚌和其他水生物的化石。这些岩石来自远古的水底,伴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渐渐隆起,在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地方,裸露在了蓝色的天空下面。
车下到另一道宽谷中,华尔丹指着前方一座三角形的、高出谷地两百多米的孤山,对我说:莫格德哇。离开公路,在草滩上,摇摇晃晃的,车行到那座山前用了十多分钟。孤山背后,隔着河谷,错落着岩石裸露的赭红山脉。现在,一道蜿蜒的水流在我们的右边,左边是这一带最大片的平地。不像是自然形成,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足有几平方公里的地面。围绕着这块平地,有很长的残墙痕迹隐约凸起。这道长墙围出了什么?一座曾经的城池?长墙范围内却不见任何建筑的痕迹。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比其他自然草滩上更茂盛、更碧绿的青草。有些残墙根上,一丛丛叶片巨大的大黄挺着一人高半人高的粗壮花茎,高擎着有数千朵蓼科植物特有的密集小花的塔状花序。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被风摇动时,细小的籽实就密集地向着地面坠落。
走到孤山脚前,面前立着一块高大的碑。碑前的浅草地上,委陵菜开着五个花瓣的黄花,间或还有一两株有着头盔状花瓣的开蓝色花的露蕊乌头。碑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这地方的名字:莫格德哇。
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还早的以前,在这偏远荒寒之地,应该有过一座城,这座城是个中心,但是由哪个族群所建,史籍无载。那时,在当地,不同族群来来去去,兴起又湮灭,湮灭又兴起,因此,民间传说中也没有关于此地的遥远记忆。
乌云又迅疾地布满了天空,天阴欲雨。这是高原上最正常的气候现象。我不在意这倏忽而至的雨,我在意的是,莫格德哇,这个曾经的某个族群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心,就留下这么片平地,和一道残墙。说是不止,还有墓葬群,就在面前这座孤山上。我当即就要上山。华尔丹说,不从这里上山,从后面。车又启行,摇摇晃晃在无路的草滩上绕行到山的背面。从山背后看上去,山形一变,不是正面看去的正三角的金字塔形了,而是一道分成若干台阶的斜升的山脊。两个大台阶,若干小台阶,一路升上山顶。
上到了第一个台阶。
没有看到古墓,只看到密集分布的一个又一个深坑,深坑里外,一块块红色砂岩石堆积裸露,坑壁坑底,也是累累乱石。这些深坑就是曾经的古墓,但早已被人盗掘一空了。山上,风很强劲,凌空有声。面前的墓葬却空空如也。一个深坑紧挨着一个深坑。除了偶尔见到一点破碎的陶片,连墓葬里曾经有过的木制棺椁的碎片都未留下一星半点。
在高海拔地带,不超过五千米高度,我向来不觉得呼吸困难,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找一块平整点的岩石坐下,我伸手抚摸面前出自墓葬的石头。这些石头风化得很厉害,手指滑过时,能感觉到有棱角尖利的沙砾沾在了指尖。下意识用力,是想让尖利的沙砾扎破手指引起一点真切的痛感吗?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
世界无声,山峙水环。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刚出发探访莫格德哇时的夏牧场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呈现出和谐静谧的氛围特点,富有清新自然的气息。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别样的河源区景色,作者行走在河源区的沼泽之中,产生了地阔天低、思接万里的激荡情绪。
C.作者触摸山上赭红色的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
D.作者根据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平地及其周围的残墙痕迹、山上被盗空的墓葬群等,推测莫格德哇曾是某个族群中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叙述了探访莫格德哇的经过,描绘了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B.文章引用“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的史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又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C.文章对莫格德哇碑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盛开的花朵与莫格德哇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显历史沧桑之感。
D.文章结尾的“世界无声,山峙水环”简洁凝练,又极有意蕴,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又将作者的沉思状态融于其中。
8.文中叙写了大量作者对莫格德哇相关历史的联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文中说“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请结合文本探究“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我们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其在新时代展现持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农时观、地宜观、节用观等,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这为当前发展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比如,哈尼族先民将农耕技能和经验编成“四季生产调”,在父子、母女、师徒口中流传。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北宋的宋仁宗颁布了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这一政策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不仅仅是富裕家庭的追求。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实现相互流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进行其他耕作劳动时通常需要协作,集体劳动,四川都江堰等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就是人们集体劳动的见证。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
为了收获劳动果实,劳动者需要与自然灾害、地形地貌、病虫害等多种不利条件和因素作斗争。面对自然灾害,劳动人民积极防灾抗灾,恢复农业生产,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品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不畏困难、苦干实干的精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内涵博大、意蕴深邃,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体系化与亲自然色彩。在天由业上白然的循环永续发展,总体上可归纳为四大体系。
一是以地力常新壮为特征的土地利用体系。土地是国人的命根子,农事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相地之宜”。得益于广开肥源、培肥地力、用养结合的土地利用之法,传统土地越耕越肥,产量越种越高,至迟在汉代,古人就已注重积肥,南宋《陈敷农书》将此精要总结为“地力常新壮”。
二是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田间管理体系。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最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两汉时期,时人逐步抛弃商周时期的轮荒耕作而改为土地连种、轮作复种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提倡“深耕”“易耨”等。魏晋时期,不仅确立了豆类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布局,而且形成了“耕一耙一耕一压—锄”的田间管理技术体系。唐宋之际,国家经济中心南移,“耕—耙—耖—耘—趟”的南方水田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明清时期,我国在人均不到两亩耕地的情况下,实现了养活四亿人口的奇迹,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了不起的成就。
三是以阴阳辩证为特征的防灾抗逆体系。传统农业没有今天的化学杀虫剂、除草剂等技术,但拥有十分有效的以阴阳辩证为特征的防灾抗逆体系。受朴素辩证思想的影响,我国先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农时意识,以求适应阴阳之转换,合乎天地之大道。战国后期,人们对农时的掌握经历了从物候指时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发展过程。我国先民还十分注重兴修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既治水又治田。
四是以因地制宜为特征的良种选育体系。自农业起源之初起,我国先民就注意到选优去劣的选种繁育之重要。西汉有穗选法的记载,南北朝出现了类似如今种子田的防杂保纯技术,明代良种选育技术已十分普及,清代更是运用水稻单株选择法进行水稻新品种的试验。我国传统农业种质在经历漫长的人工定向选育后形成了庞大的品种资源库,仅水稻地方品种的文献记载就超过5万种。
(摘编自卢勇《精耕细作 循环永续——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内涵解读与价值挖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无穷魅力与风采,即使在当今时代也不过时。
B.生态农业虽是现代农业才有的说法,但我国古代传统农业中的农时观、地宜观、节用观等为其奠定了良好基础。
C.古人在利用土地时深谙土肥地壮的道理,但我国从汉代才实施广开肥源、培肥地力、用养结合的土地利用之法。
D.我国先民对良种选育有独特的见解,随着农业的发展,良种选育技术逐渐普及,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品种资源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是由传统小农经济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所决定的。
B.北宋宋仁宗所颁布的劝耕劝读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士人和农民两个主要阶层的家庭贫富差距缩小。
C.材料二按照空间顺序论证了我国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田间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具体实施措施。
D.材料二以总分结构行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农耕技术的四大体系,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四大体系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周礼》等书中谈到了改良土壤和对不同土壤应施不同肥料的“土化之法”以及“粪种”。
B.《礼记·祭统》中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
C.《王祯农书》中记载:“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D.西汉《氾胜之书》中记载:“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横线部分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4分)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我们应如何利用传统农耕文化及传统农耕技术这座宝库?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莫格德哇行记
阿 来
在黄河源盘桓了一周多时间。该离开了。送行的人强烈建议再花半天时间去看一个地方:莫格德哇。并叫陪同我的当地乡土志专家华尔丹继续当导游。华尔丹兴奋地说那地方确实值得一去。
一开始出发,汽车摇晃着碾过一个个雨后映着天光的明亮水洼。天在快速转晴,灰度不同的雨云在天际线上迅疾奔走,并被东升的太阳镶上耀眼的金边。鹰敛翅停在傍路的电线杆顶,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夏牧场稀疏的帐篷顶上飘着淡蓝的炊烟,牦牛抬头张望。
路蜿蜒向前,一边是浑圆的山丘,一边是低洼的沼泽。视野里山峦起伏,映着天光的溪流在宽谷中随意蜿蜒。远远看见了一片黄色花,亮丽照眼,在低处的沼泽中央。在松软多水的沼泽中行走一阵,想着就是这些水潴积汇流,最终形成从西向东奔腾着贯穿中国的大河,心中不禁生出些激荡的情绪。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其报告称“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现在的我们,手提相机行走在这河源区的沼泽之中,脚踩过这么柔软的草与泥与水,真的是地阔天低,思接万里。
太阳突破了云层的遮蔽,瞬息之间,所有水洼都在闪烁,映射耀眼的阳光。不只是水,所有的青草也都在闪闪发光。光吸引人去草原的更深处。抬起脚,刚踩倒的蒿草韧劲十足,迅速挺起了腰身。踏陷的地面也立即回弹,迅速抹平了我刚踩出的脚迹。云雀起起落落,对着闯入者聒噪不已。走出这片沼泽时,我回身向鸟微笑,向花微笑。
继续上路,山谷变深,山脉耸起,在高处裸露出赭红色的岩石,纹理或竖或斜,却层次分明。在一个山口停车瞭望时,我伸手触摸这些岩石。这些岩石是已经成为碎屑的岩石重新压实而成,曾经的岩层破碎,沉在多少千万年前的水底,重新凝结,所以里面有螺、蚌和其他水生物的化石。这些岩石来自远古的水底,伴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渐渐隆起,在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地方,裸露在了蓝色的天空下面。
车下到另一道宽谷中,华尔丹指着前方一座三角形的、高出谷地两百多米的孤山,对我说:莫格德哇。离开公路,在草滩上,摇摇晃晃的,车行到那座山前用了十多分钟。孤山背后,隔着河谷,错落着岩石裸露的赭红山脉。现在,一道蜿蜒的水流在我们的右边,左边是这一带最大片的平地。不像是自然形成,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足有几平方公里的地面。围绕着这块平地,有很长的残墙痕迹隐约凸起。这道长墙围出了什么?一座曾经的城池?长墙范围内却不见任何建筑的痕迹。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比其他自然草滩上更茂盛、更碧绿的青草。有些残墙根上,一丛丛叶片巨大的大黄挺着一人高半人高的粗壮花茎,高擎着有数千朵蓼科植物特有的密集小花的塔状花序。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被风摇动时,细小的籽实就密集地向着地面坠落。
走到孤山脚前,面前立着一块高大的碑。碑前的浅草地上,委陵菜开着五个花瓣的黄花,间或还有一两株有着头盔状花瓣的开蓝色花的露蕊乌头。碑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这地方的名字:莫格德哇。
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还早的以前,在这偏远荒寒之地,应该有过一座城,这座城是个中心,但是由哪个族群所建,史籍无载。那时,在当地,不同族群来来去去,兴起又湮灭,湮灭又兴起,因此,民间传说中也没有关于此地的遥远记忆。
乌云又迅疾地布满了天空,天阴欲雨。这是高原上最正常的气候现象。我不在意这倏忽而至的雨,我在意的是,莫格德哇,这个曾经的某个族群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心,就留下这么片平地,和一道残墙。说是不止,还有墓葬群,就在面前这座孤山上。我当即就要上山。华尔丹说,不从这里上山,从后面。车又启行,摇摇晃晃在无路的草滩上绕行到山的背面。从山背后看上去,山形一变,不是正面看去的正三角的金字塔形了,而是一道分成若干台阶的斜升的山脊。两个大台阶,若干小台阶,一路升上山顶。
上到了第一个台阶。
没有看到古墓,只看到密集分布的一个又一个深坑,深坑里外,一块块红色砂岩石堆积裸露,坑壁坑底,也是累累乱石。这些深坑就是曾经的古墓,但早已被人盗掘一空了。山上,风很强劲,凌空有声。面前的墓葬却空空如也。一个深坑紧挨着一个深坑。除了偶尔见到一点破碎的陶片,连墓葬里曾经有过的木制棺椁的碎片都未留下一星半点。
在高海拔地带,不超过五千米高度,我向来不觉得呼吸困难,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找一块平整点的岩石坐下,我伸手抚摸面前出自墓葬的石头。这些石头风化得很厉害,手指滑过时,能感觉到有棱角尖利的沙砾沾在了指尖。下意识用力,是想让尖利的沙砾扎破手指引起一点真切的痛感吗?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
世界无声,山峙水环。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刚出发探访莫格德哇时的夏牧场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呈现出和谐静谧的氛围特点,富有清新自然的气息。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别样的河源区景色,作者行走在河源区的沼泽之中,产生了地阔天低、思接万里的激荡情绪。
C.作者触摸山上赭红色的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
D.作者根据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平地及其周围的残墙痕迹、山上被盗空的墓葬群等,推测莫格德哇曾是某个族群中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叙述了探访莫格德哇的经过,描绘了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B.文章引用“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的史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又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C.文章对莫格德哇碑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盛开的花朵与莫格德哇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显历史沧桑之感。
D.文章结尾的“世界无声,山峙水环”简洁凝练,又极有意蕴,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又将作者的沉思状态融于其中。
8.文中叙写了大量作者对莫格德哇相关历史的联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文中说“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请结合文本探究“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