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荆荆随2024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10-09
参考答案
1.D【解析】说法绝对。原文是“可能会说反对”“可能马上改口”。
2.A【解析】张冠李戴、强加因果。“中国有56个民族,且有着漫长复杂的历史”是作者提出的,并非“有人”的观点,与“中国的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也不构成因果关系。
3.D【解析】A支撑的观点为“我们要拿来”;B支撑的观点为“要缜密分析问题”;C支撑的观点为“要表达真实见解”;D支撑的观点为“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与材料观点最为契合。“吃别人的嚼过的馍”即听取他人汇报,并非科学的调查方式,与原文中说的“以前人的某些言论作为论据,或者是拿某些书面记载的引述代替实际情况调查”无异,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用科学的方法,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广泛搜集材料,对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人群作全面考察”。
4.①首先驳斥了以偏概全、笼统含混等研究地域文化共性的错误方法;②然后提出:考察地域文化共性要进行社会调查、用事实说话。
(一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只答出“先破后立”给1分)
5.①严谨科学。文中多有“往往”“一定的”“可能”等表限定的词语,逻辑严密,避免了绝对化表达。
②通俗浅易。“要是将这种现象当做事实,那就要上当”等句子,具有口语化特征,便于读者接受与理解。
③多用问句。“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呢?前后矛盾又说明什么呢?”设问引人深思;“世界上哪个民族不是勤劳勇敢、不是尊老爱幼的呢?”反问加强语气。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B【解析】钢琴家彻夜难眠的原因不仅仅是欣喜,还有因“这不难”一句而引发的复杂情绪。
7.B【解析】“笨手指”可理解为钢琴家对罗洛的调侃,并没有“鄙夷”的态度。
8.①对罗洛关于钢琴的询问感到可笑,不以为然; ②发现罗洛一晚上就达到了极高的演奏水平,心情复杂(震惊、欣喜、自我怀疑等); ③决定为罗洛举办演奏会,极度兴奋,激动不已。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提高了专业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无法拥有人类的审美体验;人工智能的力量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易使人迷失自我。
③我们应理性看待人工智能,需合理利用,切不可盲目崇拜。(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DEG
【解析】句意: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
11.D【解析】“安”为使动用法,“壮”为意动用法。
12.B【解析】“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即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是燕惠王担心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
13.(1)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过听”“隙”“捐”各1分,句意1分。“过听”,错误听取;“隙”,嫌隙,隔阂;“捐”,抛弃,放弃。)
(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审”“无使”“为”各1分,句意1分。“审”,明白;“无使”,不能使;“为”,表被动。)
14.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
材料二: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以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15.C【解析】“自己的德才无法与扬雄相提并论”是诗人自谦的表现,但并不是使用“错比”一词的主要目的。杜甫的草堂与扬雄的草玄堂有地理位置的联系,因此有人将两者相比,而诗人使用“错比”一词,主要是说明扬雄筑草玄堂是为了终了此地,但诗人自己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扬雄的心情不同,从而体现自己在乱世流离中的彷徨伤感。
16.①颈联写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诗人以飞乌语燕类比自己携家人安身于草堂,美好祥和之景体现了诗人生活新定的喜悦;②飞乌不过“暂止”,草堂的营建对诗人来说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艰辛路途中短暂的休憩之地,流露出诗人在动荡年代漂泊不定的伤感之情。
(一点3分,答出2点得满分。)
17.(1)刘病日笃 苟顺私情/(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2)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3)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知可追/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18.A: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B:也包含着竞争的关系(每空2分)
19.②“整个楚文化乃至楚国艺术设计”改为“楚国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楚文化”;④把“并且”改为“还是”; ⑩删掉 “ 由于 ” 或者 “ 使得 ” 。 (一处 2 分; 只是写出序号,没有修改正确不得分。 )
20.①“侵凌,鞭打,针刺,脚踹”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暴雨对小草的摧残;
②四个极具动作性的词语连用,富有画面感和力度感,突出了暴雨的急促猛烈。(一点1分,两点3分)
21.①第一处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自己所作诗的强烈否定,表明任何人为的诗句都难以表现自然界的天然变化;
②第二处表感叹语气,突出了小草在大雨冲刷下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和作者与小草共情快乐的喜悦之情。
(一点2分,两点4分)
22.①第一句的“这”字代指前文提到的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所显现出的竞争力,使语言表达更简洁;
②第二句中的“这”字强调突出后面的对象,同时加强语气,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惊叹与欣喜。
(一点1分,两点3分)
23.【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在审题立意上其实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其核心概念是“屏蔽力”,围绕屏蔽力展开分析是关键,屏蔽力缺失的危害,拥有屏蔽力的意义,这是两个论述的重要方面。
1.D【解析】说法绝对。原文是“可能会说反对”“可能马上改口”。
2.A【解析】张冠李戴、强加因果。“中国有56个民族,且有着漫长复杂的历史”是作者提出的,并非“有人”的观点,与“中国的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也不构成因果关系。
3.D【解析】A支撑的观点为“我们要拿来”;B支撑的观点为“要缜密分析问题”;C支撑的观点为“要表达真实见解”;D支撑的观点为“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与材料观点最为契合。“吃别人的嚼过的馍”即听取他人汇报,并非科学的调查方式,与原文中说的“以前人的某些言论作为论据,或者是拿某些书面记载的引述代替实际情况调查”无异,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用科学的方法,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广泛搜集材料,对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人群作全面考察”。
4.①首先驳斥了以偏概全、笼统含混等研究地域文化共性的错误方法;②然后提出:考察地域文化共性要进行社会调查、用事实说话。
(一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只答出“先破后立”给1分)
5.①严谨科学。文中多有“往往”“一定的”“可能”等表限定的词语,逻辑严密,避免了绝对化表达。
②通俗浅易。“要是将这种现象当做事实,那就要上当”等句子,具有口语化特征,便于读者接受与理解。
③多用问句。“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呢?前后矛盾又说明什么呢?”设问引人深思;“世界上哪个民族不是勤劳勇敢、不是尊老爱幼的呢?”反问加强语气。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B【解析】钢琴家彻夜难眠的原因不仅仅是欣喜,还有因“这不难”一句而引发的复杂情绪。
7.B【解析】“笨手指”可理解为钢琴家对罗洛的调侃,并没有“鄙夷”的态度。
8.①对罗洛关于钢琴的询问感到可笑,不以为然; ②发现罗洛一晚上就达到了极高的演奏水平,心情复杂(震惊、欣喜、自我怀疑等); ③决定为罗洛举办演奏会,极度兴奋,激动不已。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提高了专业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无法拥有人类的审美体验;人工智能的力量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易使人迷失自我。
③我们应理性看待人工智能,需合理利用,切不可盲目崇拜。(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DEG
【解析】句意: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
11.D【解析】“安”为使动用法,“壮”为意动用法。
12.B【解析】“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即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是燕惠王担心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
13.(1)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过听”“隙”“捐”各1分,句意1分。“过听”,错误听取;“隙”,嫌隙,隔阂;“捐”,抛弃,放弃。)
(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审”“无使”“为”各1分,句意1分。“审”,明白;“无使”,不能使;“为”,表被动。)
14.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
材料二: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以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15.C【解析】“自己的德才无法与扬雄相提并论”是诗人自谦的表现,但并不是使用“错比”一词的主要目的。杜甫的草堂与扬雄的草玄堂有地理位置的联系,因此有人将两者相比,而诗人使用“错比”一词,主要是说明扬雄筑草玄堂是为了终了此地,但诗人自己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扬雄的心情不同,从而体现自己在乱世流离中的彷徨伤感。
16.①颈联写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诗人以飞乌语燕类比自己携家人安身于草堂,美好祥和之景体现了诗人生活新定的喜悦;②飞乌不过“暂止”,草堂的营建对诗人来说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艰辛路途中短暂的休憩之地,流露出诗人在动荡年代漂泊不定的伤感之情。
(一点3分,答出2点得满分。)
17.(1)刘病日笃 苟顺私情/(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2)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3)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知可追/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18.A: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B:也包含着竞争的关系(每空2分)
19.②“整个楚文化乃至楚国艺术设计”改为“楚国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楚文化”;④把“并且”改为“还是”; ⑩删掉 “ 由于 ” 或者 “ 使得 ” 。 (一处 2 分; 只是写出序号,没有修改正确不得分。 )
20.①“侵凌,鞭打,针刺,脚踹”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暴雨对小草的摧残;
②四个极具动作性的词语连用,富有画面感和力度感,突出了暴雨的急促猛烈。(一点1分,两点3分)
21.①第一处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自己所作诗的强烈否定,表明任何人为的诗句都难以表现自然界的天然变化;
②第二处表感叹语气,突出了小草在大雨冲刷下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和作者与小草共情快乐的喜悦之情。
(一点2分,两点4分)
22.①第一句的“这”字代指前文提到的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所显现出的竞争力,使语言表达更简洁;
②第二句中的“这”字强调突出后面的对象,同时加强语气,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惊叹与欣喜。
(一点1分,两点3分)
23.【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在审题立意上其实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其核心概念是“屏蔽力”,围绕屏蔽力展开分析是关键,屏蔽力缺失的危害,拥有屏蔽力的意义,这是两个论述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