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闽粤三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10-20
苏闽粤三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需、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从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突显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之所以我们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要通过细读找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关联。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
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当下很多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评论家在细读、批评作品时,才容易深入肌理、细部、空白处,进而达到对整个作品的宏观把握。由于打通了创作与批评,他们的思维也不局限于作品,他们往往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这其实也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细读式批评,着力的是对文本的剖析、阐释,批评家的判断、评价,就包含在述评中。你不能把一般作品说成是优秀作品,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斐·拉萨尔历史剧本《济金根》的评价。他们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剧本,认为故事情节让人“惊叹不已”“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另一方面坚持“最坦率”的批评,指出了剧中人物身上的“席勒式”的概念化倾向。由此,他们还升华出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习与借鉴。
(摘编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细读”也称为“文本批评”,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B. 把批评的首要职责放在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和评判上,这种做法被质疑为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C. 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背景下创作的,研究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文本。
D. 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因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文学批评导引》的内容,阐述了文本批评的概念,指出该概念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之大。
B. 文章阐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论述。
C. 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提出方法和要求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D. 文章末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济金根》的评价,是为了论证批评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3.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对《再别康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有同学提出"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
B.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对“念了什么书”前后的回答完全相反,从中可看出黛玉的聪慧和小心谨慎。
C. 《荷塘月色》的标题是偏正结构还是并列结构?学完课文后,同学们认为把标题理解为并列结构更为适宜。
D. 《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一句不仅写景,也写品格之美,是词人对自己因被谗而免职的申诉。
4. 中国的文学批评经历了哪些变化发展?请简要说明。
5.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文学批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①
马克·吐温
一个朋友从东部来了信,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
我见到西蒙·威勒的时候,他正靠着安吉尔酒馆吧台旁边的炉子打盹。我注意到他是个胖子,秃脑门,一脸安详,透着和气、朴实。
他站起身来问了声好
我告诉他,朋友托我来打听一位儿时的密友,这人叫列昂尼达斯·斯迈雷,听说这位年轻的福音传教士曾在安吉尔屯子里住过。
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墙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后讲了一通下面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
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我听凭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讲下去,一直没有打断。
列昂尼达斯神父——嗯,这里从前倒是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
别的不说,要比谁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着,碰上什么就赌什么。
要是他看见一只屎壳郎朝哪里开步走,他就跟你赌它几天才能到——不论到哪儿都行。只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会跟着那只屎壳郎,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儿,路上得花几天的时间。
这个斯迈雷有一匹母马——小伙子们都管它叫“一刻钟老太太”。因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气喘、生瘟热,就是有痨病,他们总是让它先跑两三百码,可等到了终点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撒欢地蹶子,四只蹄子到处乱甩,弄得尘土飞扬——赶到裁判席前头的时候,它总是比别的马早一个头。
他还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变了另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别的狗抓它,咬它,接二连三地给它来背口袋,可安得鲁·杰克逊②——那条狗的名字——老是装着没什么不自在的,一直到再没钱往上押了。这时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条狗的后腿,咬得死死的——光咬,叼着不动——直到那狗服软,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紧。
唉,这个斯迈雷呀,他还养过拿耗子的狗、小公鸡、公猫,都是这一类的玩意儿,不论你拿什么去找他赌,他都能跟你兵对兵、将对将,让你赌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逮着一只蛤蟆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足足有三个月,他什么事都不干,光待在后院里头教那只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训出来了。
只要他从后头点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只猫。
他还训那蛤蟆逮苍蝇,勤学苦练,练得那蛤蟆不论苍蝇飞出去多远,只要瞧得见,回回都能逮得着。
嘿,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③——那蛤蟆叫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
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蛤蟆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下去了,然后像一摊泥“扑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
从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比你见过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个身子。只要比这一项,斯迈雷就一路把注押上去。斯迈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宝贝。
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盛着那蛤蟆,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蛤蟆笼子。
那汉子拿过笼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我也没瞧出来这蛤蟆比别的蛤蟆能好到哪儿去。”
“我赌四十块钱,敢说这蛤蟆比加利维拉县随便哪一只蛤蟆都蹦得高。”那汉子琢磨了一会儿,说:“要是我有一只蛤蟆,准跟你赌。”
这时候斯迈雷说话了:“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就这样,那汉子拿着笼子,把他的四十块钱和斯迈雷的四十块钱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
这汉子坐在那儿想了好一会儿,然后从笼子里头把蛤蟆拿出来,扒开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一直灌到齐了蛤蟆的下巴颏——然后把蛤蟆放到地上。
斯迈雷呢,他上洼地的烂泥里头稀里哗啦趟了一气,到底逮住个蛤蟆。他把蛤蟆抓回来,交给那汉子说:“行了,就把它跟丹尼尔并排摆着,我喊个号。”
然后他就喊:“———二——三——蹦!”
他和那汉子从后边点那两只蛤蟆,那只新来的蛤蟆蹦得特有劲,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
斯迈雷又纳闷,又上火。当然啦,说什么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
那汉子拿起钱就走。斯迈雷呢,他站在那儿抓耳挠腮,低着头把丹尼尔端详了好一会儿,最后说:“真闹不明白这蛤蟆怎么栽了?看起来,它肚子胀得不轻。”
他揪着丹尼尔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来,说:“它要没五磅重才怪呢!”蛤蟆头朝下,吣出满满两大把铁砂子来。
这时候斯迈雷才明白过来,他气得发疯,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汉子,可再也追不上了。
这时候,西蒙·威勒听见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来去看找他有什么事。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扭头对我说:“就在这儿坐着,老客,歇会儿——我一转眼就回来。”
不过,对不住了您呐,我想,再往下听牛皮糖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也打听不到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神父的消息呀,于是我拔腿就走。在门口,我碰上威勒回来了,他拽着我又打开了话匣子:
“哎,这个斯迈雷有一头独眼龙母黄牛,尾巴没了,光剩个尾巴蹶子,像一根香蕉,还有——”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
一八六五年
(有删改)
[注]①本文创作背景是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淘金热时期,当时的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整个美国都十分热衷于商业投机,评判地位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多少,所有人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利相互欺骗,不择手段,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②安得鲁·杰克逊,美国第七任总统(任期1829—1837),此处唤作狗名。③丹尼尔·韦伯斯特,美国政治家(1782—1852),此处用作青蛙名。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故事因“我”受托打听人而起,而讲故事的西蒙和故事中的吉姆·斯迈雷则是小说中制造笑料的主要人物。
B. 吉姆·斯迈雷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作者在批评他无事不赌的痴迷表现的同时,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
C. 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
D. 小说表面幽默轻松,实质上批评和抨击的威力巨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母马和斗狗的比赛的故事做铺垫,反跌出跳蛙最终失败的结局,故事在读者巨大的心理落差中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B. 小说开始时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换为西蒙·威勒讲故事,讲述主体的转换让情节曲折变化,增强了叙事的节奏感。
C. 作者以火轮船的前甲板、放光的煤火描写小斗狗比赛时的下巴和下槽牙,此处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
D. 小说以政坛人物的姓名作为斗狗与跳蛙的名字,这样是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表现出作者对政治和上层统治者的戏谑与讽刺。
8. 小说中的反差技巧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差异来创造戏剧性的手法,请简要说明小说写西蒙讲故事时含哪些反差。
9. 小说在“我”受托拜访的故事中嵌套了西蒙·威勒讲述的故事,请简要探讨这种“嵌套故事”的表达效果。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需、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从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突显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之所以我们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要通过细读找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关联。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
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当下很多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评论家在细读、批评作品时,才容易深入肌理、细部、空白处,进而达到对整个作品的宏观把握。由于打通了创作与批评,他们的思维也不局限于作品,他们往往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这其实也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细读式批评,着力的是对文本的剖析、阐释,批评家的判断、评价,就包含在述评中。你不能把一般作品说成是优秀作品,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斐·拉萨尔历史剧本《济金根》的评价。他们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剧本,认为故事情节让人“惊叹不已”“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另一方面坚持“最坦率”的批评,指出了剧中人物身上的“席勒式”的概念化倾向。由此,他们还升华出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习与借鉴。
(摘编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细读”也称为“文本批评”,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B. 把批评的首要职责放在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和评判上,这种做法被质疑为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C. 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背景下创作的,研究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文本。
D. 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因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文学批评导引》的内容,阐述了文本批评的概念,指出该概念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之大。
B. 文章阐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论述。
C. 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提出方法和要求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D. 文章末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济金根》的评价,是为了论证批评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3.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对《再别康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有同学提出"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
B.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对“念了什么书”前后的回答完全相反,从中可看出黛玉的聪慧和小心谨慎。
C. 《荷塘月色》的标题是偏正结构还是并列结构?学完课文后,同学们认为把标题理解为并列结构更为适宜。
D. 《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一句不仅写景,也写品格之美,是词人对自己因被谗而免职的申诉。
4. 中国的文学批评经历了哪些变化发展?请简要说明。
5.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文学批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①
马克·吐温
一个朋友从东部来了信,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
我见到西蒙·威勒的时候,他正靠着安吉尔酒馆吧台旁边的炉子打盹。我注意到他是个胖子,秃脑门,一脸安详,透着和气、朴实。
他站起身来问了声好
我告诉他,朋友托我来打听一位儿时的密友,这人叫列昂尼达斯·斯迈雷,听说这位年轻的福音传教士曾在安吉尔屯子里住过。
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墙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后讲了一通下面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
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我听凭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讲下去,一直没有打断。
列昂尼达斯神父——嗯,这里从前倒是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
别的不说,要比谁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着,碰上什么就赌什么。
要是他看见一只屎壳郎朝哪里开步走,他就跟你赌它几天才能到——不论到哪儿都行。只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会跟着那只屎壳郎,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儿,路上得花几天的时间。
这个斯迈雷有一匹母马——小伙子们都管它叫“一刻钟老太太”。因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气喘、生瘟热,就是有痨病,他们总是让它先跑两三百码,可等到了终点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撒欢地蹶子,四只蹄子到处乱甩,弄得尘土飞扬——赶到裁判席前头的时候,它总是比别的马早一个头。
他还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变了另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别的狗抓它,咬它,接二连三地给它来背口袋,可安得鲁·杰克逊②——那条狗的名字——老是装着没什么不自在的,一直到再没钱往上押了。这时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条狗的后腿,咬得死死的——光咬,叼着不动——直到那狗服软,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紧。
唉,这个斯迈雷呀,他还养过拿耗子的狗、小公鸡、公猫,都是这一类的玩意儿,不论你拿什么去找他赌,他都能跟你兵对兵、将对将,让你赌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逮着一只蛤蟆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足足有三个月,他什么事都不干,光待在后院里头教那只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训出来了。
只要他从后头点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只猫。
他还训那蛤蟆逮苍蝇,勤学苦练,练得那蛤蟆不论苍蝇飞出去多远,只要瞧得见,回回都能逮得着。
嘿,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③——那蛤蟆叫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
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蛤蟆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下去了,然后像一摊泥“扑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
从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比你见过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个身子。只要比这一项,斯迈雷就一路把注押上去。斯迈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宝贝。
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盛着那蛤蟆,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蛤蟆笼子。
那汉子拿过笼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我也没瞧出来这蛤蟆比别的蛤蟆能好到哪儿去。”
“我赌四十块钱,敢说这蛤蟆比加利维拉县随便哪一只蛤蟆都蹦得高。”那汉子琢磨了一会儿,说:“要是我有一只蛤蟆,准跟你赌。”
这时候斯迈雷说话了:“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就这样,那汉子拿着笼子,把他的四十块钱和斯迈雷的四十块钱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
这汉子坐在那儿想了好一会儿,然后从笼子里头把蛤蟆拿出来,扒开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一直灌到齐了蛤蟆的下巴颏——然后把蛤蟆放到地上。
斯迈雷呢,他上洼地的烂泥里头稀里哗啦趟了一气,到底逮住个蛤蟆。他把蛤蟆抓回来,交给那汉子说:“行了,就把它跟丹尼尔并排摆着,我喊个号。”
然后他就喊:“———二——三——蹦!”
他和那汉子从后边点那两只蛤蟆,那只新来的蛤蟆蹦得特有劲,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
斯迈雷又纳闷,又上火。当然啦,说什么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
那汉子拿起钱就走。斯迈雷呢,他站在那儿抓耳挠腮,低着头把丹尼尔端详了好一会儿,最后说:“真闹不明白这蛤蟆怎么栽了?看起来,它肚子胀得不轻。”
他揪着丹尼尔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来,说:“它要没五磅重才怪呢!”蛤蟆头朝下,吣出满满两大把铁砂子来。
这时候斯迈雷才明白过来,他气得发疯,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汉子,可再也追不上了。
这时候,西蒙·威勒听见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来去看找他有什么事。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扭头对我说:“就在这儿坐着,老客,歇会儿——我一转眼就回来。”
不过,对不住了您呐,我想,再往下听牛皮糖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也打听不到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神父的消息呀,于是我拔腿就走。在门口,我碰上威勒回来了,他拽着我又打开了话匣子:
“哎,这个斯迈雷有一头独眼龙母黄牛,尾巴没了,光剩个尾巴蹶子,像一根香蕉,还有——”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
一八六五年
(有删改)
[注]①本文创作背景是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淘金热时期,当时的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整个美国都十分热衷于商业投机,评判地位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多少,所有人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利相互欺骗,不择手段,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②安得鲁·杰克逊,美国第七任总统(任期1829—1837),此处唤作狗名。③丹尼尔·韦伯斯特,美国政治家(1782—1852),此处用作青蛙名。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故事因“我”受托打听人而起,而讲故事的西蒙和故事中的吉姆·斯迈雷则是小说中制造笑料的主要人物。
B. 吉姆·斯迈雷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作者在批评他无事不赌的痴迷表现的同时,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
C. 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
D. 小说表面幽默轻松,实质上批评和抨击的威力巨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母马和斗狗的比赛的故事做铺垫,反跌出跳蛙最终失败的结局,故事在读者巨大的心理落差中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B. 小说开始时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换为西蒙·威勒讲故事,讲述主体的转换让情节曲折变化,增强了叙事的节奏感。
C. 作者以火轮船的前甲板、放光的煤火描写小斗狗比赛时的下巴和下槽牙,此处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
D. 小说以政坛人物的姓名作为斗狗与跳蛙的名字,这样是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表现出作者对政治和上层统治者的戏谑与讽刺。
8. 小说中的反差技巧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差异来创造戏剧性的手法,请简要说明小说写西蒙讲故事时含哪些反差。
9. 小说在“我”受托拜访的故事中嵌套了西蒙·威勒讲述的故事,请简要探讨这种“嵌套故事”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