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宜宾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10-29
宜宾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9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所有科学文化与社会系统思考的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经过几次科技与工业革命,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物质丰富了,社会繁荣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类不仅成为大地的“主人”,而且还扩张到了海洋、太空。
然而,人类“自我”的无限制地膨胀,破坏了自然的生成规律,破坏了地球乃至宇宙发展的规律,造成了巨大的副作用,严重地损坏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学以及由它衍生的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等等,注重人同自然的有机整体关系,把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境作参照,从而审美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发展前景,把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定位于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这一人类发展最高目标的维护和守卫,是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坚持与追求。
生态文学是现代生态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派系。生态文学鲜明地宣扬关爱自然、维护自然环境和呼唤绿色,它与一般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摒除“人类中心主义”的“人道主义”,主张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和谐关系,强调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具有自己价值和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否认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等思想,就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观点。一位国外生态学者认为,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或者政治知识来实现,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海德格尔说过的一句名言:“充满才德的人类,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天地。”这是多么美好的高尚的理想啊!无疑,生态文学是为这一理想而努力的。
生态文学的产生,给当前的文学存在所面临的危机带来发展的生机。自20世纪中叶以来,无论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出现了主流文学或严肃文学边缘化、文学死亡论等说法。这是因为许多作家、批评家认为,文学已失去社会教育功能,作家已不再是人们的精神导师。他们说,作家的写作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是为自己写作。因而诸多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琐事,或是世俗的男女情爱的纠葛,或是市场经济的角逐,等等。作品的视野狭窄,格调低俗,虚情假意,缺乏情感的震撼力与思维深度。真正有良知的作家,从来关注的不是文学本身而是文学以外的世界与现实社会生活,他们绝不把文学当作“自我”宣泄的工具,而是作为影响大众和民族的一种有效力的手段。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临近晚年还一再表示:“作家的作用并没有结束,并将以自己的羸弱之身,在20世纪,于钝痛中……对全体人类的医治与和解作出高尚的人文主义的贡献”。生态文学以广博的视野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用崇生、惜生、护生的思想,使文学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审美功能,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精神的升华。
生态文学作为后现代的一种艺术文化,同其他一些后现代文化一样,表现出对“现代主义”文明的反思,从人的生态存在的高度检讨了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副作用与危害性,并以悲观的观点否定了“现代性”。从许多生态文学作品来看,生态文学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性的,同经济效益论者、全球化社会学者等的看法是相悖的。尽管他们的观点过于偏颇,他们的思想感情流于消极与伤感,但提出的问题,批评的某些现象和事实,却是值得当代人审时度势的。
(摘编自杨传鑫《绿色的呼喊——20世纪生态文学略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与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但不断扩张的人类活动,危及到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B.生态文学归属于现代生态学,以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为最高目标,指明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C.生态文学属于后现代文化范畴,它否定“现代性”,部分生态文学作者观点偏颇,思想消极,需辩证看待。
D.与传统文学着眼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生态文学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破解了当代文学的危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解说生态文学与一般传统文学的最根本区别时,援引中外哲学的相关思想和名言,印证了观点。
B.文章在阐述生态文学产生的意义时,从历史发展维度揭示了中外文学都曾出现的主流文学边缘化的危机。
C.文章第四段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话语论证有良知的作家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担当这一观点。
D.文章从生态文学所属范畴、生态文学宗旨、生态文学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逻辑上是并列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的生成规律,遵循地球乃至宇宙发展规律,努力节制人类的“自我”欲望。
B.人与自然并非主从关系而是平等和谐的,作者认为若要实现人类未来生存的环境整体化,应用科学或政治知识是靠不住的。
C.视文学为“自我”宣泄的工具,忽视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这些都可能导致严肃文学的边缘化。
D.尽管部分生态学者观点比较片面,与经济效益论者、全球化社会学者的看法不一致,但其所提出的问题与批评,仍有借鉴意义。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12分)
材料一;
嫦娥五号探测器不仅要成功降落月球,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个首创性的任务环节。
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与其他国家实施的月球采样相比,嫦娥五号独具特色,既要实现采样效率的提升,又要考虑到面向未来的技术积累。具体来说,这种独特体现在着陆区的选择和工作方式上,比如说,这次着陆的月球正面西北部风暴洋地区,是过去还没有人类的探测器到达过的。
首次月面采样,困难不少。月面采样装置是我国全新研制的,需要考虑飞行任务的困难以及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电源等各种约束因素。采样期间还要面临月面高温工作环境及其它不确定因素。
完成月面工作后,嫦娥五号回家的旅程也是困难重重。第一道难关,就是首次月面起飞。在月面起飞,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而且月球表面环境复杂,地月环境差异大。第二道难关是交会对接。上升器需要飞到月球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而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且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摘编自《望“嫦五”奔月盼“采样”首归》,《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材料二:
这是在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后,时隔近两年中国航天器重返月球,也是人类探月活动中,40多年来首次去月球挖取“岩石土壤”。
嫦娥五号任务是一次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但嫦娥五号任务的收获也将是惊人的。嫦娥五号的使命,可以看成是通过航天技术将来自月球的岩石土壤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对天文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来说,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物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变,甚至还能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与此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得以顺利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尤其是掌握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将为载人登月、月球科研站的设想进行技术探路和铺垫,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来自月球的一块小小石头,包含着航天技术攻关和创新的努力,也是向航天强国建设迈出有力脚步的证明。
在航天征途上,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的不只是嫦娥五号。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就是沿着一个个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摘编自《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材料三:
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实现了“六战六捷”。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
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航天机构,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和赞誉,并期待进一步合作。
(摘编自《嫦娥五号 创造五项中国首次》,《人民口报》,2020年12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要成功降落月球,嫦娥五号探测器还要完成多个首创性任务,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最引人注目的核心关键环节。
B.嫦娥五号在还没有人类探测器到达过的月球正面西北部风暴洋地区着陆,可以提升采样效率,并实现面向未来的技术积累。
C.月面采样后,嫦娥五号上升器需要飞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创。
D.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土壤”可以帮助科学家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化过程,确定地球、水星等行星的形成年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五号的使命,可看作是通过航天技术,着重完成“绕、落、回”三步骤,并将来自月球的岩石土壤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
B.继嫦娥四号首次月背着陆后,嫦娥五号开启了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这意味着中国的航天强国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C.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月球无人探测的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将为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D.在立项后的十余年间,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目标明确,协同推进,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一些国家对此赞誉不绝,期待进一步合作。
6.科技工作者们在中国探月工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15分)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地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方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凡此种种,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绝非笔墨所能诉说。
经谋得斯通先生的安排,我成为了米考伯一家的房客。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
“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
是因为我过早地自食其力,米考伯太太弄不清我的年龄呢,还是由于她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总得找个人谈谈,这一点我一直不太清楚。不过她一开头就对我这么说了,以后在我跟她相处的所有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
我就在这座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我整天都在货行里干活儿,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
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一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这是件很适意的事;另一方面是那一天回家比平时早——可米考伯太太却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星期天早晨也是如此,当我把头天晚上买来的茶或咖啡,放进刮脸用的小杯子里冲水搅动一番,然后坐下来吃早饭时,米考伯太太又会对我诉说起来。有一次,这种星期六晚上的谈话刚开始,米考伯先生就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米考伯太太跟她丈夫完全一样。
我想,由于我们各自的处境,所以我跟这对夫妇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虽然我们之间年龄差别大得可笑。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我不拿你当外人,所以不瞒你说,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了。除了一块荷兰干酪的皮儿外,“米考伯太太说,“食物间里真是连一点儿渣子都没有了。”
“哎呀!”我很关切地说。
我口袋里一个星期的工资还剩有两三先令,我赶紧掏了出来,真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我借给她的。可是她吻了吻我,定要我把钱放回口袋,并说,这样的事她想也不能想。
我请她说出要我帮什么忙。
“我已经亲自拿出去一些银餐具了,”来考伯太大说,“悄悄拿了六只茶匙、两只盐匙和一对被起,分几次亲自送去当铺当了钱。米考伯容易动感情他是决不肯去处理这些东西的。而我,已经去过很多次,所以,科波菲尔少爷,要是我可以请你……
此后,几乎每天早上,在我上货行以前,都要出去干一次同样的事。
最后,米考伯先生的困难终于到了危急关头,一天清晨,他被捕了,被关进塞德克的高等法院监狱。
我搬到了另外租的一个小房间里。这个新寓所就在监狱大墙外不远的地方,我为此感到很满意。在新住所的这段时间里,我依旧一直在货行里干着普通的活儿,心里仍和开始时一样,感到不应该这样落魄,受这样的屈辱。我通常在6点钟起床,在去监狱探视前的这段时间,我就在街上溜达。我最喜欢溜达的地方是伦敦桥。我习惯坐在石桥的某个凹处,看过往的人们,或者趴在桥栏上,看太阳照在水面泛出万点金光,照到伦敦大火纪念塔顶上的金色火焰上。我不知道,当年,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里,有多少人已经不在了!现在,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苦岁月,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世界。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从成为童工的大卫的角度,描写货行的地板、楼梯、地下室里的大老鼠,衬托他当时的心境。
B.小说中两处划线的语句都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了大卫内心的孤独困苦和颓丧绝望。
C.小说情节有缓急之妙,短时之事可用较长篇幅叙述,长久之事可一笔带过,文中典当的情节便体现这一特色。
D.从米考伯太太的言语中能看出他们一家挣扎在被追债、当家产的困境中,但他们并未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8.请概括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文中是如何刻画的。(6分)
9.小说中有两个“我”,一个是成年后的大卫,一个是童年时的大卫,请分析这样讲述故事的好处。(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