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15-01-04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1.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第二句,找 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作分析。(5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题虽名为“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用字生动的是“透”、“更”。①“透”,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穿透刀瘢。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其艰险痛苦情形已不言而喻;该字写出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所以该字又不单写风雪本身,而是说风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②“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并且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极言边塞的的苦寒。(每字1分,分析3分。)
2.①“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言同时,无先后;“齐”,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同仇敌忾的豪情。②诗歌前两句对北地的严寒的描写,也正为下文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蓄势。所以这是一首高扬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每点3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1.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第二句,找 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作分析。(5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题虽名为“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用字生动的是“透”、“更”。①“透”,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穿透刀瘢。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其艰险痛苦情形已不言而喻;该字写出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所以该字又不单写风雪本身,而是说风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②“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并且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极言边塞的的苦寒。(每字1分,分析3分。)
2.①“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言同时,无先后;“齐”,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同仇敌忾的豪情。②诗歌前两句对北地的严寒的描写,也正为下文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蓄势。所以这是一首高扬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每点3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