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李白《咏桂》吕声之《咏桂花》阅读答案及解析

时间:2023-10-05
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咏桂花 [宋]
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都生[注]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注]郄生,指《晋书·邻诜传》中邻诜举贤良对策第一。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这首咏桂诗,全文只有一个“桂”字,寓意却极其深刻,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B.李诗写桂树虽然生长在无人问津之地,却绿叶繁茂,根柢芬芳,清阴怡人,劝告后人在自家院子多种一些,
C.吕诗首联“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
D.吕诗尾联说桂花高枝已为郄生所折,是借郄生折枝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
16.这两首诗借桂花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A
16.①李诗通过秋桂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了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借以讽刺世人附庸权贵、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②吕诗将桂花的形态和气味都进行了描绘,运用衬托、典故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分析有误,主要用了对比和托物言志的手法。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手法等,挖掘意象蕴含的情感,最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李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两句歌咏的是南山桂,以南山之桂与上文“金张门”之桃李形成鲜明的对比。南山中的桂树,“绿叶垂芳根”,意味着诗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人常识,南山之桂,常年绿叶垂阴,不仅给人带来清凉,还为人间播撒芬芳。“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两句点明干谒之旨,以桂树植入“君园”之请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之赏识的愿望,由此可知,李诗通过秋桂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了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借以讽刺世人附庸权贵、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吕诗:诗的开端便直接称颂桂花是非同寻常之花。“独占三秋压众芳”,“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何夸桔绿与橙黄。”那一向以桔之绿橙之黄而夸口的,在桂花面前也要缄默不语了。因为桔绿橙黄固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仍不能同桂花相比。这里运用的是衬托之笔,突出桂花的非同寻常;
那么,冠压群芳的高妙之处究竟是什么呢?连桔绿橙黄都难以夸口的原因在哪里呢?“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就是一个回答和说明。原来这桂花不是凡俗之物,乃是天上月宫中仙物分种下界的,在点明桂花香压众芳、不以色取胜之后,作者又转而描绘桂花的外在整体形象;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一联不同于上联流水对,而是以形象“清影”“秋露白”与“新丛”、“晚烟苍”相对。写出了秋露之中,傍晚之时,桂花清影显得神清气爽、郁郁苍苍的气韵,令人想见其形,与上联天际香相应,可谓形神兼备,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尾“高枝已断郗生手,万斛奇香贮锦囊”句意思是桂花高枝已被当代英才折在手,而其花囊之中竟能贮有万斛之香。怪不得香飘天际,压众芳呢。郗生原指《晋书·郤诜传》中郤诜举贤良对策第一,自谓“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吕诗这里说桂花高枝已被郗生所折,是借郗生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桂花不以色彩取悦于人而以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诗家咏桂立意也往往从这点着眼,吕声之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赞美桂花之香,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