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江上》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14-12-31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试题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二:
①“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答: 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画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③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 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翻译:
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 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赏析二: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市盐埠岭),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罢相后得封宁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正公集》。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试题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二:
①“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答: 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画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③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 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翻译:
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 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赏析二: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市盐埠岭),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罢相后得封宁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