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东风·维扬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14-11-13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4.“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参考答案
(1)“寒”字十分传神。(1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2分)
(2)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1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3分)
3.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2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2分)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2分)
4.“寒”字十分传神。(2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3分)
赏析:
此曲写作者在维扬(今属江苏扬州)抒发的抚今追昔之感慨。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是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中,“寒”字用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这支小令着重表现维扬的今昔不同。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
这是一首元代的散曲,属于小令,作者不详。“沉醉东风”是曲牌名;“维扬怀古”是曲子的标题, “维扬”,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怀古”,忆古思今,奠定全曲伤感的基调。 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化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锦帆应是到天涯”,“锦帆”,借代的手法,代指皇帝华丽的游船;“那答”,那边。意思是说:皇帝的游船已经到了天涯那边,旧的王朝已经灭亡了。紧承标题中的“怀古”二字。
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声声悲怆的箫声从江上传来,凄神寒骨,透彻心扉,究竟是何人吹奏的如此令人销魂的曲子呢?一“寒”字,一语双关,不仅道出了曲声之悲,同时运用通感的手法,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可谓“传神且意蕴丰富”。
“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诗人寻声望去:惨淡的月光下,萧瑟的冷风中,楼阁台榭空荡荡的,殿堂屋宇残败破落,一派萧条。姜白石亦曾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不同时代的诗人道出了相同的感受!
心中的维扬古城,梦中的秦淮河畔,诗人不禁伤今怀古“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一度繁华”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娉娉袅袅,豆蔻梢头,画船箫鼓,青楼梦好:好一派歌舞升平、繁华锦绣;却而今,满耳涛声依旧,暮茄凄凄,玉人箫声何处在,再不能驻马桥边,赏红药看画船!
梦中的扬州,眼前的维扬,虚虚实实,相互掩映,诗人心中更添无限酸楚,昔盛今衰,万千感慨!
这首小令采用对比的手法,着重表现维扬今昔的不同,今日的维扬萧条破败,冷冷清清;昔日的维扬箫鼓歌吹,兴盛繁华。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4.“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参考答案
(1)“寒”字十分传神。(1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2分)
(2)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1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3分)
3.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2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2分)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2分)
4.“寒”字十分传神。(2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3分)
赏析:
此曲写作者在维扬(今属江苏扬州)抒发的抚今追昔之感慨。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是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中,“寒”字用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这支小令着重表现维扬的今昔不同。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
这是一首元代的散曲,属于小令,作者不详。“沉醉东风”是曲牌名;“维扬怀古”是曲子的标题, “维扬”,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怀古”,忆古思今,奠定全曲伤感的基调。 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化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锦帆应是到天涯”,“锦帆”,借代的手法,代指皇帝华丽的游船;“那答”,那边。意思是说:皇帝的游船已经到了天涯那边,旧的王朝已经灭亡了。紧承标题中的“怀古”二字。
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声声悲怆的箫声从江上传来,凄神寒骨,透彻心扉,究竟是何人吹奏的如此令人销魂的曲子呢?一“寒”字,一语双关,不仅道出了曲声之悲,同时运用通感的手法,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可谓“传神且意蕴丰富”。
“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诗人寻声望去:惨淡的月光下,萧瑟的冷风中,楼阁台榭空荡荡的,殿堂屋宇残败破落,一派萧条。姜白石亦曾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不同时代的诗人道出了相同的感受!
心中的维扬古城,梦中的秦淮河畔,诗人不禁伤今怀古“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一度繁华”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娉娉袅袅,豆蔻梢头,画船箫鼓,青楼梦好:好一派歌舞升平、繁华锦绣;却而今,满耳涛声依旧,暮茄凄凄,玉人箫声何处在,再不能驻马桥边,赏红药看画船!
梦中的扬州,眼前的维扬,虚虚实实,相互掩映,诗人心中更添无限酸楚,昔盛今衰,万千感慨!
这首小令采用对比的手法,着重表现维扬今昔的不同,今日的维扬萧条破败,冷冷清清;昔日的维扬箫鼓歌吹,兴盛繁华。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