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细君《悲愁歌》“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翻译赏析
时间:2015-02-11
悲愁歌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参考译文:
朝廷命我出嫁啊遥遥在他方
托身独在异域啊侍奉乌孙王
毛毡做成居室啊圆圆的账房
食牛肉饮羊乳啊以膻味为香
平时思念乡土啊我内心悲伤
愿意化为黄鹄啊振翅归故乡
【注释】
吾家:指汉王朝。天一方:在天的另一边。
酪( lào):用牛、羊或马乳制成的饮料。
居常:平常。土思:对故乡的怀念。
黄鹄:即鹄,天鹅。
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③旃:同“毡”。
刘细君:西汉沛(今属江苏)人,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年间(前110年至前105年),汉武帝为联合乌孙抗击匈奴,以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故世称乌孙公主。今存《悲秋歌》一首,以骚体形式,抒写远嫁异域的哀伤和对故乡的思念。其事迹见于《汉书·西域传下》。
背景
刘细君的身份地位可谓显赫:玄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王刘非,父亲[3] 是承袭江都王王位的刘建。因此,刘细君是汉武帝的侄孙女,是真正具有皇家血统的宗室之女,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汉武帝为结好乌孙,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猎骄靡,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汉武帝为何偏要选自己的侄孙女去跳这个“火坑”呢?事物的发展,因果相连。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继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之后,江都王刘建及其妻成光也同样在一场宫廷政变中以谋反罪名被赐死,并且被“夷三族”。然而幸运的是,细君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幸免于难。汉武帝之所以选择细君远嫁异邦乌孙,因为细君为罪族之后,却是皇族血统。
乌孙,中国古族之一,以游牧为生,汉时生活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与汉距离遥远。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刘细君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一到乌孙,细君公主就将陪嫁物品分给百姓,备受爱戴。因为细君公主皮肤非常白嫩,乌孙百姓爱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说她的皮肤像马奶酒一样雪白。
遗憾的是,当时的乌孙国王猎骄靡已经年老体弱,而刘细君正值豆蔻年华,加之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习俗不同,刘细君自然是孤苦悲伤,度日如年,分外思亲,故作下《悲愁歌》一诗。
【赏析】
此诗抒发了细君远嫁乌孙王的怨愤及思念故国的忧伤。首二句点明细君悲愁思乡的原因,抒发了对皇帝的怨愤。中间两句叙述她到乌孙后的生活,写乌孙与汉在居住、饮食等方面截然不同,抒发身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最后两句表达了她思念故国的心情,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本诗旨在抒怨情,怨而不怒;诉悲痛,哀而不伤,以真情来感染人,表现出一种古朴之美。
《悲愁歌》,一作《乌孙公主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下》和 《玉台新咏》卷九。《乐府诗集》卷八十四以为刘细君作,属“杂歌谣辞。”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前两句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汉朝把我远嫁于在天一方的乌孙国王。看似客观的自我介绍,其实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怨愤。此“嫁”,实为和亲,寓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乌孙国与匈奴结盟,匈奴不断骚扰内地,为钳制匈奴,断其右臂,武帝采纳张骞建议,遣江都王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妻乌孙王猎骄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少数民族和亲,无疑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方面的意义。然而,这种于国于家有利的“美人计”,于公主自身却是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束缚。“天一方”、“远托”、“异国”等冷漠字眼已透出哀怨之信息,下面着力的值染更见其甚。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远嫁异域,不仅举目无亲,孤苦无依,而且生活环境也令人难以忍受。这里没有崔嵬的宫阙,和暖的春风,没有美味佳肴玉液琼浆,而是以穹庐为室,毛毡作墙,饮以辛酪、食以膻肉。这与内地迥异的生活习俗,对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王女来说,无疑难以适应。作者以短短十几字高度概栝乌孙国饮食起居的生活习俗, 为以下思矣怀归之情的直接抒发埋下了伏笔。另据《汉书·西域传下》 记载:“乌孙国多雨,寒。昆莫年老,语言不通。”由此可见,公主所以不以审美心态去体味“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异国风光,而仅以哀怨叙之,正由于此。
远离故国亲人,生活又难如愿,思乡怀归之情于是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摧人泪下。明知远嫁之意义,回归之无望,又盼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不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汉朝初年,北方少数民族常率众南扰。朝廷有时出兵征伐,有时采用睦邻政策,以求缓和。“和亲”即睦邻的一个手段。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也是著名一例。刘细君去乌孙国是大义之举,她思亲人恋故土又是人之常情。《悲愁歌》亦即这矛盾心情中思亲一面的反映。因作者亲身经历,感受倍深,故这首诗写得情切切,意拳拳,真挚动人。在写思乡悲愁的同时,从客观上也具体地介绍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悲愁歌》同汉初的《大风歌》、《秋风辞》一祥深受楚辞的影响,读唱诗时句中加上舒缓语气的“兮”,增强诗的节泰感。诗歌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加上质朴无华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押韵,句句合理的推演,使一首虽然短的诗,却将其无比的思念、急切的盼归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参考译文:
朝廷命我出嫁啊遥遥在他方
托身独在异域啊侍奉乌孙王
毛毡做成居室啊圆圆的账房
食牛肉饮羊乳啊以膻味为香
平时思念乡土啊我内心悲伤
愿意化为黄鹄啊振翅归故乡
【注释】
吾家:指汉王朝。天一方:在天的另一边。
酪( lào):用牛、羊或马乳制成的饮料。
居常:平常。土思:对故乡的怀念。
黄鹄:即鹄,天鹅。
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③旃:同“毡”。
刘细君:西汉沛(今属江苏)人,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年间(前110年至前105年),汉武帝为联合乌孙抗击匈奴,以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故世称乌孙公主。今存《悲秋歌》一首,以骚体形式,抒写远嫁异域的哀伤和对故乡的思念。其事迹见于《汉书·西域传下》。
背景
刘细君的身份地位可谓显赫:玄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王刘非,父亲[3] 是承袭江都王王位的刘建。因此,刘细君是汉武帝的侄孙女,是真正具有皇家血统的宗室之女,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汉武帝为结好乌孙,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猎骄靡,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汉武帝为何偏要选自己的侄孙女去跳这个“火坑”呢?事物的发展,因果相连。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继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之后,江都王刘建及其妻成光也同样在一场宫廷政变中以谋反罪名被赐死,并且被“夷三族”。然而幸运的是,细君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幸免于难。汉武帝之所以选择细君远嫁异邦乌孙,因为细君为罪族之后,却是皇族血统。
乌孙,中国古族之一,以游牧为生,汉时生活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与汉距离遥远。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刘细君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一到乌孙,细君公主就将陪嫁物品分给百姓,备受爱戴。因为细君公主皮肤非常白嫩,乌孙百姓爱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说她的皮肤像马奶酒一样雪白。
遗憾的是,当时的乌孙国王猎骄靡已经年老体弱,而刘细君正值豆蔻年华,加之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习俗不同,刘细君自然是孤苦悲伤,度日如年,分外思亲,故作下《悲愁歌》一诗。
【赏析】
此诗抒发了细君远嫁乌孙王的怨愤及思念故国的忧伤。首二句点明细君悲愁思乡的原因,抒发了对皇帝的怨愤。中间两句叙述她到乌孙后的生活,写乌孙与汉在居住、饮食等方面截然不同,抒发身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最后两句表达了她思念故国的心情,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本诗旨在抒怨情,怨而不怒;诉悲痛,哀而不伤,以真情来感染人,表现出一种古朴之美。
《悲愁歌》,一作《乌孙公主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下》和 《玉台新咏》卷九。《乐府诗集》卷八十四以为刘细君作,属“杂歌谣辞。”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前两句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汉朝把我远嫁于在天一方的乌孙国王。看似客观的自我介绍,其实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怨愤。此“嫁”,实为和亲,寓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乌孙国与匈奴结盟,匈奴不断骚扰内地,为钳制匈奴,断其右臂,武帝采纳张骞建议,遣江都王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妻乌孙王猎骄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少数民族和亲,无疑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方面的意义。然而,这种于国于家有利的“美人计”,于公主自身却是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束缚。“天一方”、“远托”、“异国”等冷漠字眼已透出哀怨之信息,下面着力的值染更见其甚。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远嫁异域,不仅举目无亲,孤苦无依,而且生活环境也令人难以忍受。这里没有崔嵬的宫阙,和暖的春风,没有美味佳肴玉液琼浆,而是以穹庐为室,毛毡作墙,饮以辛酪、食以膻肉。这与内地迥异的生活习俗,对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王女来说,无疑难以适应。作者以短短十几字高度概栝乌孙国饮食起居的生活习俗, 为以下思矣怀归之情的直接抒发埋下了伏笔。另据《汉书·西域传下》 记载:“乌孙国多雨,寒。昆莫年老,语言不通。”由此可见,公主所以不以审美心态去体味“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异国风光,而仅以哀怨叙之,正由于此。
远离故国亲人,生活又难如愿,思乡怀归之情于是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摧人泪下。明知远嫁之意义,回归之无望,又盼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不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汉朝初年,北方少数民族常率众南扰。朝廷有时出兵征伐,有时采用睦邻政策,以求缓和。“和亲”即睦邻的一个手段。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也是著名一例。刘细君去乌孙国是大义之举,她思亲人恋故土又是人之常情。《悲愁歌》亦即这矛盾心情中思亲一面的反映。因作者亲身经历,感受倍深,故这首诗写得情切切,意拳拳,真挚动人。在写思乡悲愁的同时,从客观上也具体地介绍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悲愁歌》同汉初的《大风歌》、《秋风辞》一祥深受楚辞的影响,读唱诗时句中加上舒缓语气的“兮”,增强诗的节泰感。诗歌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加上质朴无华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押韵,句句合理的推演,使一首虽然短的诗,却将其无比的思念、急切的盼归心情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