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畋,字乐道”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时间:2017-03-03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岁余,贼益肆。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旧制,内侍十年一迁官。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畋出于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及用之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官禁。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5分)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5分)
参考答案
10.B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10分)(1)(5分)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5分)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考中进士。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于是委任荆湖南路兵马钤辖。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当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它地方的绢。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奏说:“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杨畋说:“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官禁。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5分)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5分)
参考答案
10.B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10分)(1)(5分)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5分)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考中进士。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于是委任荆湖南路兵马钤辖。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当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它地方的绢。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奏说:“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杨畋说:“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