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字汝愚,合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7-03-29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为科名。欲上书天子。别白贤奸。拯斯民于涂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纪纲废驰,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启初,追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B.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C.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D.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B.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的副职,负责教导太子。隋、唐之后,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赠官加爵的荣誉称号,并非实职。
C.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住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人直”。
D.三木,指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木制刑具。只有重犯才会戴此重刑刑具,一般轻犯只会选择其一,所以三木借指重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智路过三原时,曾为王恕的遭遇抱不平,后考中进士授官,便上书婉言劝谏,希望陛下推诚布公,信任辅臣。但奏疏呈上,并未得到答复。
B.万安、刘吉、尹直掌权,邹智深为愤慨。孝宗即位后,邹智上书对三人进行弹劾。没多久,其中两人相继被罢免。
C.邹智曾在奏疏中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回京,便建议王恕暂且不要接受官职,应先请求朝见皇帝,陈述弊政,补益政事。
D.邹智生性慷慨,与御史汤鼐意气相较,时常相聚品评朝臣,评议朝纲,关忧民生及国家边备。但后来也因此获罪入狱,被贬广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为科名。欲上书天子。别白贤奸。拯斯民于涂炭耳。(5分)
(2)自后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5分)
参考答案
10.C
11.A
12.D (“因此犯罪”错,他并没有犯罪,是被人构陷。)
13.(1)您却被废弃乡野,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2)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详细的上疏陈述,这样君臣之间(交流)想法受到阻隔,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
参考译文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
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感慨地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屏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王恕认为他说的话不寻常,笑笑没有应声。第二年邹智考中进士,任庶吉士,邹智于是上疏道:“陛下对于辅臣,每当遇到政事必定同他们商议,并对他们施以隆重的礼遇和特殊的恩惠,也可以说很信任了。然而遇到升降一个人的职位,或是处理一件事,往往直接由宫廷发出诏谕,使一二个小人暗中掌握其权柄,这实际上是对辅臣既任用他而又怀疑他文言文阅读答案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 。陛下难道不想推诚布公地待人吗?”奏章送呈皇帝,皇帝不给答复。
邹智生性大方豪气自负,当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也都意见相投,邹智同他们关系都不错。他们在一起品评朝臣,议论人物。不久,明孝宗即位,对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邹智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计划能够实行,又上书说:“少师万安恃位取宠,少保刘吉对上欺骗对下附和,太子少保尹直心怀奸诈,都是些世上的小人。陛下留用他们,那么君王的德行必不完善,朝政必定整治不好,此弊病是应当革除的。退休尚书王恕忠诚聪慧,可以担当重任,尚书王刚强果断,可以止息大奸之谋,都御史彭韶端平正直,可以决断大政方针,他们是世间的君子。”皇帝看完奏疏,点头表示赞赏。过了不久,万安、尹直相继被罢免。而刘吉仍居旧职,他对邹智恨之入骨。
汤鼐经常在朝廷值班,邹智告诉汤鼐说“:先世兴盛,御史值班,得当面向皇帝陈述朝政的得失情况,皇帝即刻决定是采用或是禁止。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用疏来陈述,这样君臣之间不能相互交流,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等到王恕接诏到了京城,邹智前去拜见王恕说:“后世做臣子的没有机会见到天子,因此处理政事大都马虎草率,希望您暂且不接受官职,先请求朝见皇帝,将时政治理不善的一些情况一一向皇帝陈述,极力要求革除,然后再接受官职,这样就可能于政事有所益。如果先接受官职,就再没有见天子的日子了。”汤鼐与王恕也未能采用他的建议。
时逢审理刘概的案子,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把邹智名字牵涉进去,邹智被捕关进诏狱,颈、手、足上都套上刑具,仅能呼吸,邹智在接受审问时,慷慨地回答:“我见御前讲席在寒暑间停止讲习,午朝以皮毛小事敷衍塞责,朝政纲纪毁坏,风俗轻浮,人民生活困苦,边境防备空虚,我暗自为此担忧,与汤鼐等来往时议论这些情况是有的,其他什么就不知道了。”议罪的官员承奉刘吉的意图,最终将邹智贬到广东石城。弘治四年(1491)十月得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介”。
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为科名。欲上书天子。别白贤奸。拯斯民于涂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
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纪纲废驰,生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启初,追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B.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C.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D.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B.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的副职,负责教导太子。隋、唐之后,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赠官加爵的荣誉称号,并非实职。
C.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住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人直”。
D.三木,指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木制刑具。只有重犯才会戴此重刑刑具,一般轻犯只会选择其一,所以三木借指重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智路过三原时,曾为王恕的遭遇抱不平,后考中进士授官,便上书婉言劝谏,希望陛下推诚布公,信任辅臣。但奏疏呈上,并未得到答复。
B.万安、刘吉、尹直掌权,邹智深为愤慨。孝宗即位后,邹智上书对三人进行弹劾。没多久,其中两人相继被罢免。
C.邹智曾在奏疏中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回京,便建议王恕暂且不要接受官职,应先请求朝见皇帝,陈述弊政,补益政事。
D.邹智生性慷慨,与御史汤鼐意气相较,时常相聚品评朝臣,评议朝纲,关忧民生及国家边备。但后来也因此获罪入狱,被贬广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为科名。欲上书天子。别白贤奸。拯斯民于涂炭耳。(5分)
(2)自后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5分)
参考答案
10.C
11.A
12.D (“因此犯罪”错,他并没有犯罪,是被人构陷。)
13.(1)您却被废弃乡野,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2)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详细的上疏陈述,这样君臣之间(交流)想法受到阻隔,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
参考译文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
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感慨地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屏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王恕认为他说的话不寻常,笑笑没有应声。第二年邹智考中进士,任庶吉士,邹智于是上疏道:“陛下对于辅臣,每当遇到政事必定同他们商议,并对他们施以隆重的礼遇和特殊的恩惠,也可以说很信任了。然而遇到升降一个人的职位,或是处理一件事,往往直接由宫廷发出诏谕,使一二个小人暗中掌握其权柄,这实际上是对辅臣既任用他而又怀疑他文言文阅读答案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 。陛下难道不想推诚布公地待人吗?”奏章送呈皇帝,皇帝不给答复。
邹智生性大方豪气自负,当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也都意见相投,邹智同他们关系都不错。他们在一起品评朝臣,议论人物。不久,明孝宗即位,对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邹智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计划能够实行,又上书说:“少师万安恃位取宠,少保刘吉对上欺骗对下附和,太子少保尹直心怀奸诈,都是些世上的小人。陛下留用他们,那么君王的德行必不完善,朝政必定整治不好,此弊病是应当革除的。退休尚书王恕忠诚聪慧,可以担当重任,尚书王刚强果断,可以止息大奸之谋,都御史彭韶端平正直,可以决断大政方针,他们是世间的君子。”皇帝看完奏疏,点头表示赞赏。过了不久,万安、尹直相继被罢免。而刘吉仍居旧职,他对邹智恨之入骨。
汤鼐经常在朝廷值班,邹智告诉汤鼐说“:先世兴盛,御史值班,得当面向皇帝陈述朝政的得失情况,皇帝即刻决定是采用或是禁止。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用疏来陈述,这样君臣之间不能相互交流,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等到王恕接诏到了京城,邹智前去拜见王恕说:“后世做臣子的没有机会见到天子,因此处理政事大都马虎草率,希望您暂且不接受官职,先请求朝见皇帝,将时政治理不善的一些情况一一向皇帝陈述,极力要求革除,然后再接受官职,这样就可能于政事有所益。如果先接受官职,就再没有见天子的日子了。”汤鼐与王恕也未能采用他的建议。
时逢审理刘概的案子,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把邹智名字牵涉进去,邹智被捕关进诏狱,颈、手、足上都套上刑具,仅能呼吸,邹智在接受审问时,慷慨地回答:“我见御前讲席在寒暑间停止讲习,午朝以皮毛小事敷衍塞责,朝政纲纪毁坏,风俗轻浮,人民生活困苦,边境防备空虚,我暗自为此担忧,与汤鼐等来往时议论这些情况是有的,其他什么就不知道了。”议罪的官员承奉刘吉的意图,最终将邹智贬到广东石城。弘治四年(1491)十月得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