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澈,字明远,自新安徙居饶州浮梁”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时间:2018-01-07
汪澈,字明远,自新安徙居饶州浮梁。第进士,教授衡州、沅州。用万俟卨荐,为秘书正字、校书郎。轮对,乞令帅臣、监司、侍从、台谏各举将帅,高宗善之,行其言。除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特赐鞍马。时和戎岁久,边防浸弛,澈陈养民养兵、自治豫备之说,累数千言。
叶义问使金还,颇知犯边谋,澈言:"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除侍御史。左相汤思退不协人望,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劾罢,又论镇江大将刘宝十罪,诏夺节予祠。
三十一年,上元前一夕,风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鲁隐公时大雷震电,继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间再有大变,谨而书之。今一夕间二异交至,此阴盛之证,殆为金人。今荆、襄无统督,江海乏备御,因陈修攘十二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内结阉寺,王十朋、陈俊卿等继论其罪,高宗欲存护使去,澈与俊卿同具奏,存中始罢。
孝宗即位,锐意恢复,首用张浚使江、淮,澈以参豫督军荆、襄,将分道进讨。赵撙守唐,王宣守邓,招皇甫倜于蔡。襄、汉沃壤,荆棘弥望,澈请因古长渠筑堰,募闲民、汰冗卒杂耕,为度三十八屯,给种与牛,授庐舍,岁可登谷七十余万斛,民偿种,私其余,官以钱市之,功绪略就。
孝宗访边事,澈奏:"向者我有唐、邓为藩篱,又皇甫倜控扼陈、蔡,敌不敢窥襄。既失两郡,倜复内徙,敌屯新野,相距百里尔。臣令赵撙、王宣筑城储粮,分备要害,有以待敌。至于机会之来,难以豫料。"孝宗善之。时议废江州军,澈言不可。知宁国府,改福州、福建安抚使,复请祠。寻致仕。卒,年六十三。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庄敏。
澈为殿中日,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官,高宗曰:"名士也,次第用之矣。"在枢府,孝宗密访人材,荐百有十八人。尝奏言:"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其自奉清约,虽贵犹布衣时。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B.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C.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D.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元,节日名,中国古代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B.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诗》《书》《礼》《易>并称为“五经”。
C.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 谥号,指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功绩,而给了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性质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汪澈善于进言,并深得皇帝的信任。在最初轮对时,皇帝就认为他的进言很好;在讨论是否废除江州军时,他认为不可,他的观点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B. 汪澈为人正直,对于坏人不手软。汤思退、刘宝,都是在他的弹劾之下被免官的。尤其是杨存中,高宗想庇护他,汪澈与陈俊卿一起上奏,最终被罢官。
C. 汪澈长于经营地方。他针对襄、汉的特点,修筑堤堰,招募闲民等耕种土地,并且供给百姓种子和牛,等收了粮食,百姓偿还了种子还有余粮。
D. 汪澈对金人有提防,并且在防御上有措施。根据天气的变化,他推测金人可能要南侵;他又命人储粮,并在要害处防守,时刻防备敌人的到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和戎岁久,边防浸弛,澈陈养民养兵、自治豫备之说,累数千言。
(2)尝奏日:“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其自奉清约,虽贵犹布衣时。
【参考答案】
10. B 本题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再分析句子的结构。如“事”应该做“至仓卒”的主语,所以应该在“事”之前停顿,排除C、D;“靖康之变可鉴”这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所以中间不停顿,排除A,选择B。
11. D D项“评定功绩,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性质的称号”错,应该是“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 A A项,“在讨论是否废除江州军时,他认为不可,他的观点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原文并没有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13. (1)当时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很多年了,边防的警戒慢慢松弛,汪澈向皇上陈述了养民养兵、自我治理、预备战事的意见,其奏章累积达数千字。(关键字:浸、豫备、累)
(2)他曾上奏说:“我出身低微(而被提拔重用),所以报效国家只有无私奉献而不欺瞒君主。”他自己奉行清静、俭约,即使显贵了还像平民一样。(关键字:寒远、奉、布衣)
参考译文:
汪澈字明远,他家从新安迁居饶州浮梁。汪澈考中进士后,被授职为衡州、沅州教授。轮到他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汪澈请求皇上令帅臣、监司、侍从、台谏各自推举将帅,高宗认为很好,按他的意见办了。汪澈拜官监察御史,提为殿中侍御史,皇上特别赐给他一匹带鞍的马。当时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很多年了,边防的警戒慢慢松弛,汪澈向皇上陈述了养民养兵、自我治理、预备战事的意见,其奏章累积达数千字。
叶义问出使金国回朝,对敌人侵边的计谋颇有了解,汪澈说:“平时没有做好准备,事情发生后仓卒应付,靖康之祸可作为借鉴。今天将骄兵惰,应加强检阅,使他们有战斗的信心。文武官员务必选出有实际才能的人充任,不必拘限于资格。”汪澈拜官侍御史。左相汤思退有负众望,汪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弹劾罢免他,又论述镇江大将刘宝的十条罪状,皇上诏令夺取他的权力,让他主管一祠观。
绍兴三十一年(1161),上元节的前一天,风雷雨雪交替出现,汪澈说《春秋》载鲁隐公时天上雷鸣电闪,又雨雪交加,孔子认为八天内还有大变化,便仔细地记下来了。今天一夕之间二种异象交替发生,这是阴盛的征兆,大概是指金人要南侵。现在荆、襄二州没有统督,江海缺乏防备抵御力量,汪澈于是陈述了修明朝政、抵御外敌的十二件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在宫中勾结宦官,王十朋、陈俊卿等相继论述他的罪行,高宗想庇护他让他离朝,汪澈与陈俊卿一起上奏,杨存中才被罢职。
孝宗即位,锐意恢复国土,首先用张浚出使江、淮,汪澈参与督军荆、襄,将分路进讨敌军。赵扌尊守唐州,王宣守邓州,招皇甫倜守蔡州。襄、汉土地肥沃,荆棘丛生,汪澈请求按照过去的长渠修筑堤堰,招募闲民和被淘汰的多余的士兵一起耕种,划分为三十八屯,给种子与牛,给庐舍,每年可收谷子七十万余斛,百姓偿还了种子,私下还有些余粮,官府用钱买来,对襄、汉的经营初见成效。
孝宗问访边境之事,汪澈奏道:“向来我们有唐、邓二州为藩篱,又有皇甫倜控扼陈、蔡二州,敌人不敢窥视襄阳。现已失去了两郡,皇甫倜又内迁,敌人屯兵新野,与我相距仅百里之遥,我已命赵扌尊、王宣筑城储粮,分别备在要害之处,以便待敌。至于什么时候金人南侵,难以预料。”孝宗认为很对。当时议事者想废去江州的军队,汪澈说不行。汪澈为宁国府知府,皇上改任他为福州、福建安抚使,汪澈又请求管理一祠观。不久,汪澈退休,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上赠给他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谥号“庄敏”。
汪澈为殿中侍御史时,推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谏官,高宗说“:他们都是名士,依次选用他们。”汪澈在枢密院府时,孝宗秘求人才,汪澈推荐了一百一十八人。他曾上奏说“:我出身低微而被提拔重用,所以报效国家只有无私奉献而不欺瞒君主。”他自己奉行清静、俭约,即使显贵了还像平时一样。
叶义问使金还,颇知犯边谋,澈言:"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除侍御史。左相汤思退不协人望,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劾罢,又论镇江大将刘宝十罪,诏夺节予祠。
三十一年,上元前一夕,风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鲁隐公时大雷震电,继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间再有大变,谨而书之。今一夕间二异交至,此阴盛之证,殆为金人。今荆、襄无统督,江海乏备御,因陈修攘十二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内结阉寺,王十朋、陈俊卿等继论其罪,高宗欲存护使去,澈与俊卿同具奏,存中始罢。
孝宗即位,锐意恢复,首用张浚使江、淮,澈以参豫督军荆、襄,将分道进讨。赵撙守唐,王宣守邓,招皇甫倜于蔡。襄、汉沃壤,荆棘弥望,澈请因古长渠筑堰,募闲民、汰冗卒杂耕,为度三十八屯,给种与牛,授庐舍,岁可登谷七十余万斛,民偿种,私其余,官以钱市之,功绪略就。
孝宗访边事,澈奏:"向者我有唐、邓为藩篱,又皇甫倜控扼陈、蔡,敌不敢窥襄。既失两郡,倜复内徙,敌屯新野,相距百里尔。臣令赵撙、王宣筑城储粮,分备要害,有以待敌。至于机会之来,难以豫料。"孝宗善之。时议废江州军,澈言不可。知宁国府,改福州、福建安抚使,复请祠。寻致仕。卒,年六十三。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庄敏。
澈为殿中日,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官,高宗曰:"名士也,次第用之矣。"在枢府,孝宗密访人材,荐百有十八人。尝奏言:"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其自奉清约,虽贵犹布衣时。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B.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C.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D. 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元,节日名,中国古代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B.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诗》《书》《礼》《易>并称为“五经”。
C.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 谥号,指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功绩,而给了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性质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澈善于进言,并深得皇帝的信任。在最初轮对时,皇帝就认为他的进言很好;在讨论是否废除江州军时,他认为不可,他的观点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B. 汪澈为人正直,对于坏人不手软。汤思退、刘宝,都是在他的弹劾之下被免官的。尤其是杨存中,高宗想庇护他,汪澈与陈俊卿一起上奏,最终被罢官。
C. 汪澈长于经营地方。他针对襄、汉的特点,修筑堤堰,招募闲民等耕种土地,并且供给百姓种子和牛,等收了粮食,百姓偿还了种子还有余粮。
D. 汪澈对金人有提防,并且在防御上有措施。根据天气的变化,他推测金人可能要南侵;他又命人储粮,并在要害处防守,时刻防备敌人的到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和戎岁久,边防浸弛,澈陈养民养兵、自治豫备之说,累数千言。
(2)尝奏日:“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其自奉清约,虽贵犹布衣时。
【参考答案】
10. B
11. D
12. A
13. (1)当时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很多年了,边防的警戒慢慢松弛,汪澈向皇上陈述了养民养兵、自我治理、预备战事的意见,其奏章累积达数千字。(关键字:浸、豫备、累)
(2)他曾上奏说:“我出身低微(而被提拔重用),所以报效国家只有无私奉献而不欺瞒君主。”他自己奉行清静、俭约,即使显贵了还像平民一样。(关键字:寒远、奉、布衣)
参考译文:
汪澈字明远,他家从新安迁居饶州浮梁。汪澈考中进士后,被授职为衡州、沅州教授。轮到他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汪澈请求皇上令帅臣、监司、侍从、台谏各自推举将帅,高宗认为很好,按他的意见办了。汪澈拜官监察御史,提为殿中侍御史,皇上特别赐给他一匹带鞍的马。当时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很多年了,边防的警戒慢慢松弛,汪澈向皇上陈述了养民养兵、自我治理、预备战事的意见,其奏章累积达数千字。
叶义问出使金国回朝,对敌人侵边的计谋颇有了解,汪澈说:“平时没有做好准备,事情发生后仓卒应付,靖康之祸可作为借鉴。今天将骄兵惰,应加强检阅,使他们有战斗的信心。文武官员务必选出有实际才能的人充任,不必拘限于资格。”汪澈拜官侍御史。左相汤思退有负众望,汪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弹劾罢免他,又论述镇江大将刘宝的十条罪状,皇上诏令夺取他的权力,让他主管一祠观。
绍兴三十一年(1161),上元节的前一天,风雷雨雪交替出现,汪澈说《春秋》载鲁隐公时天上雷鸣电闪,又雨雪交加,孔子认为八天内还有大变化,便仔细地记下来了。今天一夕之间二种异象交替发生,这是阴盛的征兆,大概是指金人要南侵。现在荆、襄二州没有统督,江海缺乏防备抵御力量,汪澈于是陈述了修明朝政、抵御外敌的十二件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在宫中勾结宦官,王十朋、陈俊卿等相继论述他的罪行,高宗想庇护他让他离朝,汪澈与陈俊卿一起上奏,杨存中才被罢职。
孝宗即位,锐意恢复国土,首先用张浚出使江、淮,汪澈参与督军荆、襄,将分路进讨敌军。赵扌尊守唐州,王宣守邓州,招皇甫倜守蔡州。襄、汉土地肥沃,荆棘丛生,汪澈请求按照过去的长渠修筑堤堰,招募闲民和被淘汰的多余的士兵一起耕种,划分为三十八屯,给种子与牛,给庐舍,每年可收谷子七十万余斛,百姓偿还了种子,私下还有些余粮,官府用钱买来,对襄、汉的经营初见成效。
孝宗问访边境之事,汪澈奏道:“向来我们有唐、邓二州为藩篱,又有皇甫倜控扼陈、蔡二州,敌人不敢窥视襄阳。现已失去了两郡,皇甫倜又内迁,敌人屯兵新野,与我相距仅百里之遥,我已命赵扌尊、王宣筑城储粮,分别备在要害之处,以便待敌。至于什么时候金人南侵,难以预料。”孝宗认为很对。当时议事者想废去江州的军队,汪澈说不行。汪澈为宁国府知府,皇上改任他为福州、福建安抚使,汪澈又请求管理一祠观。不久,汪澈退休,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上赠给他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谥号“庄敏”。
汪澈为殿中侍御史时,推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谏官,高宗说“:他们都是名士,依次选用他们。”汪澈在枢密院府时,孝宗秘求人才,汪澈推荐了一百一十八人。他曾上奏说“:我出身低微而被提拔重用,所以报效国家只有无私奉献而不欺瞒君主。”他自己奉行清静、俭约,即使显贵了还像平时一样。